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合江县2025年秋期第五学区第 一次自主检测
八年级语文学科作业单
(全卷满分120分 完成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悄然(qiāo) 踱步(duó) 诘责(jié) 热泪盈眶(yínɡ)
B. 畸形(jī) 镌刻(juàn) 炽热(chì) 屏息敛声(bǐnɡ)
C. 歼灭(jiān) 锃亮(zènɡ) 不逊(xùn) 广袤无垠(yín)
D. 猝然(cù) 气氛(fèn) 咆哮(páo) 杳无消息(yǎo)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督战 抵赖 章显 震耳欲聋
泄气 默契 浩瀚 眼花瞭乱
篝火 目睹 仲裁 锐不可当
初衷 慷概 抹杀 惨绝人寰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每一道工序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大师们的追求令人敬佩。
B. 他做的事并非振聋发聩,但他的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却影响着一群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思想。
C. 那些寄往杂志社的稿件如泥牛沉海,一直杳无消息。
D.新时代舞台上,广大青年爱党爱国、砥砺自强,展示出锐不可当的中国力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更好地传播汉字文化,学校组织了以书法展为表现形式的“让你爱上中国字”。
B. 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
C. 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高中充满信心。
D. 我们建议要特别关注农村学校相关主题心理教育活动的落实与开展情况。
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2)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
(3)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日暮时分山谷间灵动的生命气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崔颢的《黄鹤楼》中,由周边景色引出诗人羁旅思乡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1)班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10分)
(1)本周五下午3点学校在多媒体大厅举办“做诚信学子,创诚信校园”主题讲座,小敏同学替班长拟写了一则通知,请按提示帮他修改。(4分)
通 知
本周五下午3点学校举办“做诚信学子,创诚信校园”主题讲座,请全班同学务必准时参加。特此通知。
×月×日
修改意见1:
修改意见2:
(2)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并说说其寓意。(3分)
【注】 老赖:失信被执行人,指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
(3)班级将于下周一班会课时间,在本班教室举行“诚信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准备邀请政教处刘老师担任点评嘉宾。请你以班长的身份前去邀请刘老师,你会怎么说?(3分)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材料一】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引自互联网)
【材料二】
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鄞州①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摘自《现代金报》2012年4月22日)
【注】①鄞(yin)州:地名,在浙江.
【材料三】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7.什么是碎片化阅读 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8.阅读【材料一】试归纳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4分)
9.阅读【材料二】推断“左岸书店”这一民营书店衰弱的原因有哪些?(4分)
10.阅读上述材料,说说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至少两点)(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9分)
墙头上的那株草
①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墙头上钻出了一株不知名的草。
②草籽是怎么到墙头上去的呢?是被四处游荡的风儿吹上去的,还是被调皮的小鼠衔上去的,抑或是被在墙头上玩耍或在空中飞过的鸟儿屙上去的?不管怎样,这粒草籽的顽强萌发,又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又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抹生命的绿色。
③这株小草立足于由混凝土和红砖黏合而成的坚硬砖墙之上,扎根在贫瘠得不能再贫瘠的砖缝之中,却萌出了芽,拔出了茎,抽出了叶,站在高高的墙头上向世界昭示着生命的绿色与蓬勃,这真是一个生命奇迹。
④一天下午,突然怪云四合,雷电交加。暴风疯了一般扫荡着一切,院中那棵粗壮稳重的老枣树在风中狂舞,有的屋瓦竟然像纸片一样被狂风吹起。
⑤一会儿,风小了,鸽卵一样大小的冰雹像一枚枚炸弹从天而降,击打着大地上的一切,一会儿的工夫就盖严了地面。冰雹累了,停了,紧接着暴雨又降临,并且越下越起劲,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样子。
⑥大雨几乎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走到院子里。院子里一片狼藉,积水还能没过脚踝。我走近墙头看去,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小草竟然还在,但已经被摧残得不像样子了:它的身躯歪在一边,只靠几丝根须和墙头相连,大部分的茎节已经断折,叶子残缺不全。
⑦过了几天,那株小草又站起来了!虽然站得有些吃力,甚至站得有些狼狈,但毕竟站起来了!
⑧天上的雨好像都在那天下完了,此后许久没有下雨。太阳悬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不知疲倦地炙烤着大地,大地几乎都冒烟了。土地已经龟裂,庄稼的叶子已经耷拉下来并开始卷曲,宣告着它们的奄奄一息。墙头就像一面烧红的鏊子,热得不敢往上放手。小草蔫头耷脑,忍受着烈日和鏊子的暴晒熬煎。
⑨小草的叶子在日渐变黄蜷缩,到后来纤细的茎也在慢慢变黄,看来生命正在慢慢逃离它的躯壳。不久,小草的茎叶完全变黄了,没有一点儿生命的迹象。
⑩终于下雨了,我又心有不甘地看了看那株草,它依旧黄黄的,一丝一毫的生机也没有,看来它真的死了,再也活转不过来了。
又过了几天,我发现小草的根部好像透出了一点儿绿色。我走近几步,揉了揉眼睛仔细观看,不错,那确实是彰显生命色彩的绿,尽管只是那么一点点,尽管是那样的让人不易察觉。这点绿逐渐蔓延,终于在根部又萌出了新芽,继而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到了秋天,它开花了。花是那么小,那么不鲜艳,甚至让人怀疑那是否是花。但它不在乎别人对它的看法,也不在乎有没有欣赏者,
照样开得轰轰烈烈。
如今,我已搬离了那个小院,远离了那个墙头和墙头上的那株草,但那株草还常常走进我的梦里。
11.结合文本内容,填写适当的四字词语。(3分)
墙头上的那株草历经生命的洗礼,它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萌发生长,在狂风暴雨中 ,在 中茎叶枯黄,在雨后的日子萌出新芽, ,在秋天开出小花。
12.赏析第④段的划线句子。(4分)
暴风疯了一般扫荡着一切,院中那棵粗壮稳重的老枣树在风中狂舞,有的屋瓦竟然像纸片一样被狂风吹起。
13.说说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生命奇迹”的含义。(不超过20个字)(2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7分)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①夜声急。
佳期②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注释】①杵(chǔ):舂米、捣衣用的棒槌。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
14.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寓情于景,色彩绚丽,用语奇特,字里行间流淌着一抹淡淡的思乡哀愁。
B.首联直写月光,营造了清冷的氛围,莫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C.诗歌中间两联写出了秋夜月下诗人在庭院中的所见、所闻。
D.尾联中“空伫立”描绘了一幅凄凉幽冷的环境下,一人孤单只影远望的画面。
15.诗歌颈联视听结合,动静相衬,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16—19题。(15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节选)
【乙】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纤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选自《水经注·江水》)
【丙】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下列对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乘奔御风 虽然 B.属引凄异 延长
B.自黄牛滩东 从 D.绝长江 横渡
18.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采用总分结构,先写三峡概貌,总体勾勒,再具体描绘四季不同景象,特点鲜明。
B.甲文中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与乙文中的“非日中半夜,不见日月”都采用了侧面描写,表现出了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
C.甲文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丙文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异曲同工,都写出三峡江水湍急。
D.甲、乙、丙三篇诗文都写到猿声,都是为了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19.用现代汉语翻译画横线的句子。(6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四、名著阅读(7分)
20.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面各题。(7分)
(1)下列有关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战地记者斯诺深入延安等革命地区,根据实地调查和采访写的一本书。
B.《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C.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共产党北上抗日。
D.《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2)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你一定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请从书中选择你最敬佩的一个人,结合具体情节说说让你敬佩的理由。(4分)
五、作文(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40分)
鲁迅经历留学时的种种遭遇,从仙台出发,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托尔斯泰从不被理解的寂寞中出发,冲破了贵族的囚笼,留下不朽巨著,也留下十九世纪的良心......人无论处于任何境地,只有出发,才能成功到达。请以“从这里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工整,不少于 6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力求内容具体,描写细致,感情真挚。
合江县2025年秋期第五学区第 一次自主检测
八年级语文学科作业单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解析] A项,“悄”应读作“qiǎo”;B项,“镌”应读作“juān”;D项,“氛”应读作“fēn”。
2.[解析] A项,“章”应写作“彰”;B项,“瞭”应写作“缭”;D项,“概”应写作“慨”。
3.[解析] 选B
4.[解析] A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活动”;B项,两面对一面,可删掉“否”D项,语序不当,“落实”与“开展”应调换位置。
5.古诗文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归雁入胡天。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综合性学习
(1)修改意见1:在日期的上面补写署名:八年级(1)班
修改意见2:在通知中交待的地点不具体,应在举办前加地点多媒体大厅。
(2)内容:画面主体是一个双手抱着写有“老赖”字样的大包裹的人,只见他瞪着双眼,显得惊慌失措。他被六根木条包围着,其中四根分别写着“禁止乘飞机”“不得旅游、度假”“不得住星级以上宾馆”“不准乘高铁”,右侧一只手正拿着铁锤钉紧最后一颗钉子。(2分)
寓意:必须讲诚信。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信用,在社会上就会寸步难行。(1分)
(3)刘老师,您好!我是八年级(1)班的班长×××,我们班计划于下周一班会课时间,在本班教室举行“诚信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诚挚地邀请您担任点评嘉宾。如果您能抽空参加我们班级的活动,会是对我们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意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答案】7.碎片化阅读就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2分)
8.利:天文地理、娱乐八卦、经典名作、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2分)弊:零碎的阅读让 读者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2分)
9.示例:①碎片化阅读比纸质书阅读更方便、快捷。②碎片化阅读成本低。③我国国民对于纸质书阅读量不大,纸质书需求不大。④民营书店入不敷出。⑤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造成冲击。⑥国民读书 热情不高,静下心来读书的少。 (4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10.示例:①当前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少人热衷于碎片化阅读,以色列人、日本人、加拿大人对于纸质书阅读的热情值得我们深思,静下心来深度阅读,我们会收益更多,②从全民阅 读调查中发现,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较少,我们应该向爱读书的加拿大人、 以色列人学习,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的行列中,③民营书店的逐渐衰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政府、民间 组织可以学习国外好的做法,扶持民营书店.(4分,每点2分,结合材料呈现现状1分,针对现状写出启示1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9分)
答案:11.①饱受摧残②炙烤暴晒(或烈日炙烤)③蓬勃生长。(一空1分)
12.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②“暴风疯了一般扫荡着一切”“粗壮稳重的老枣树在风中狂舞”,赋予了暴风和老枣树以人的情感,“屋瓦竟然像纸片一样被狂风吹起”运用比喻,将“屋瓦”比作“纸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暴风的威力,(1分)烘托出环境的恶劣,(1分)为下文写小草在狂风暴雨中顽强挺立、写小草生命力顽强作铺垫。(1分)
13.小草在贫瘠的墙头砖缝中顽强地萌芽生长。(2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7分)
14.A 诗歌中的“色彩绚丽,用语奇特”不正确,而是清冷淡雅,清新自然。
15. “庭槐寒影疏”从视觉角度写庭院里槐树的影子疏疏落落,是写静景;(1分)“邻杵夜声急”从听觉的角度写急促的杵声,以动衬静(1分)。这样写加深了孤清的意境,在庭院稀疏的树影中, 在邻家急急的夜杵声中,诗人更显得形单影只,孤独寂寞之感全部涌上心头,强烈而含蓄。(2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16—19题。(15分)
16.B 17.A 18.D 乙和丙都没有体现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19.(1)到了夏季江水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襄”“溯”“绝”各一分
(2)猿猴的鸣叫极其清越凄厉,在山谷中回荡,清越悠长的声音连绵不断。“清”“响”“绝”各一分。
四、名著阅读(7分)
20.
(1) 【笞案】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C.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故本项“共产党北上抗日”的表述。
(2) 【答案】示例:我敬佩毛泽东。他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和政治家;1.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2.热爱学习,一直保持看书的习惯;3.敢于反抗。剪掉辫子反对清朝封建帝制;4.生活简朴,他的生活和普通红军战士一样。
21.作文评分标准 (40分)
基础等级30分 一等(30—25) 二等(24—20) 三等(19—15) 四等(14—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语言流畅、优美 字体工整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语言通畅 字迹清楚 标点符号使用较规范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 字体潦草 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语病多 字迹难辨 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发展等级10分 作文在下列任何一个方面较为突出即可评相应等级分
有一定深度 有文采 有新意 有创新
较能透过现象触及本质 ①词语较生动,句式较灵活 ②善于运用修辞方法 ①角度新颖,材料新鲜 ②构思精巧,联想和想象较为独特 ③表达有一定个性特征
一等(10-8分) 二等(7-6分) 三等(5-4分) 四等(3—0分)
没有补充题目扣2分。 错别字每错3个扣1分(重复错误不计),最多扣3分。 字数每少50字扣2分,最多扣4分; 基础等级在四等的作文,发展等级不评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