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怀宁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试卷
语文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 古人经常把“月亮”作为意象:“ ______ , 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拜托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遥寄给友人;“ ______ , 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人夜晚登城远望,赏月华如霜的边城夜色。
(2) “风”作为意象,经常吹拂在古诗之中: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 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______ ”渲染了萧条、凄凉的乡村景色;曹操《观沧海》中的“ ______ , ______ ”描写了秋风中大海波翻浪涌的壮阔景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______ , ______ ”描写了广阔江面上风正船行的景象。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分)
【甲】“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 jì,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乙】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 shèng 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性命之虞( ______ )奇 jì( ______ )繁 shèng( ______ )竹签( ______ )
(2) 《朝花夕拾》全书共十篇,以上文段均出自《朝花夕拾》,【甲】出自的篇目是《 ______ 》;【乙】出自的篇目是《 ______ 》。在【甲】文所在的篇目中,作者最反感的两个故事分别是“ ______ ”和“ ______ ”。(4分)
(3) 《朝花夕拾》是同学们进入中学后阅读的第一部文学名著。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段推荐语,向同学们推荐这部名著。(4分)
3.七年级(1)班开展以“传统文化我传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分)
(1) 【经典故事】下列是同学们搜集的经典故事,其中不属于“孝亲敬老”主题的一项是 ______ (4分)
A.亲尝汤药
B.孟母三迁
C.怀橘遗亲
D.子路借米
(2) 【对联常识】春联又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属于楹联的一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小明在欣赏对联时不小心将墨水洒在上面,导致上下联部分文字丢失。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入甲、乙处,将对联补充完整。(填序号) (2分)
上联:绿树条条染绿甲 ______
下联:红梅点点映红乙 ______
A.神州盛艳
B.笑脸千张
C.中华富强
D.春光一片
(3) 【传统节日】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三幅关于传统节日的图片,请你根据图片内容写出其中表现的传统节日与习俗。 (3分)
①节日:端午节 习俗: ______
②节日: ______ 习俗:祭祖扫墓
③节日: ______ 习俗:孝亲敬老
(4) 【修改讲稿】下面是小皖写的关于“我爱传统文化”的演讲稿,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帮她修改。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甲】 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熏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指引我们青少年前进的方向。【乙】 那么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4分)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
二、阅读(55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3分)
天上禾木
①大清早,被禾木①的“呱呱”声叫醒。起身,推开小木屋,禾木的清晨——确切说,一幅北欧乡村风格的油画,扑面而来。
②从没见过那样的晨雾。似牛乳,似玉带,将禾木村笼罩成世外桃源,与天近,与地亲。
③“呱呱”作响的闹钟,原来是乌鸦。这种通常和“不祥”挂钩的鸟儿,在禾木,居然像在主场,尽情黑着它的黑,歌着它的歌,忽而低空盘旋,表演飞翔技巧,忽而在小木屋的顶端一字排开,俯瞰众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禾木的静谧安详,从容不迫,怎么能少得了它们呢!
④比乌鸦更少不了的,是牛马。世世代代,图瓦人在禾木繁衍生息。图瓦部落是蒙古族的分支,据说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的军队的后裔,保持着马背民族的特性,在阿尔泰山脚下,以放牧为生,与牛马为伴。
⑤禾木的牛马无疑是幸福的。没有圈养之苦,大清早在村里闲庭信步。渴了,到村头的禾木河开怀畅饮。饿了,在河边的草甸上一饱口福。被善待的结果是,禾木的牛马见了不速之客,不慌不忙,不避不让,随你们拍照。
⑥连禾木的土狗,也和别处不同——它们见到生人,绝不会狂吠、追咬,盛气凌人。这个清晨,我们与一条黄狗、一条黑狗、一条跛脚狗邂逅。它们温和地看着我们,一点不排外。其中那条黄狗,甚至略尽地主之谊,一路尾随我们,护送了几条街,抵达禾木桥头,才放心折返。
⑦过了桥,沿栈道登上小山坡,禾木村及禾木河全景,尽收眼底。天有点阴,与日出无缘。远处若隐若现的皑皑雪峰,山下炊烟袅袅的图瓦人家,山上暗香阵阵的未名山花……这一切,寂静,欢喜。这一刻,禾木是我的,我也是禾木的,物我两忘,天上人间。
⑧下了山,太阳已破云而出,但牛乳般的晨雾还未散尽。蓝天白云下的禾木,一半是明媚,一半是朦胧,美得不可方物。在村里随便走走,满眼木屋、栅栏、蒲公英、牛羊、蝴蝶、蚱蜢……每一步都是享受。 何况,还遇到那么可爱的一个图瓦孩子。
⑨这个图瓦小男孩,四五岁的光景,长得虎头虎脑,活脱脱一匹小野驹。看到我们冲他拍照,立刻伸出剪刀手,训练有素的样子。拍完扑上来,拿小黑手遮阳,扒着相机屏自我欣赏。看完,又唧唧呱呱说一堆话,我们不懂,他就穿着小雨鞋堂前屋后跑好几圈,请来一个稍大的小孩当翻译。原来,他想请我们上他家“吃饭喝奶茶”。可时间有限啊,我们摆手婉拒。他却不干了,揪起我们的衣裤,生拉硬拽。直到他妈妈闻声赶来解围,图瓦小子才悻悻然松手。站在屋口朝我们不停挥手——作别血浓于水的至亲,也不过如此吧!
⑩那一刻,脑子里闪现出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描绘的美好温馨的画面,不禁蹦出这样的诗句:木檐低小,遍地青青草。村头牛羊相媚好,弄炊谁家翁媪②。大儿帮厨村东,中儿正戏猫公,最喜小儿无赖,街口强拉远朋……
【注释】①禾木,指禾木乡,位于新疆北部布尔津县境内,靠近蒙古、俄罗斯边境,生长有丰茂的白桦树林,是一个美丽的北疆山村,素有“摄影家天堂”之称。②翁媪(ǎo):老翁与老妇的并称。亦指年老的父母。
(1) 下面对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3分)
A.文章以“天上禾木”为题,既写禾木美得像天上人间,又表达了作者对禾木的喜爱赞美之情。
B.本文语言华丽,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禾木自然风景的优美,禾木人民日常生活的温馨闲适。
C.第八段划线的句子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禾木自然之美,引出下文写禾木的人情之美。
D.加点词“无赖”贬词褒用,写小男孩“强拉”我们“吃饭喝奶茶”,表现图瓦人热情、好客。
(2) 根据文中⑥~⑨段内容,仿照下面画线的短语,完成填空。 (4分)
禾木的美在哪里,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她是牛乳般的晨雾,她是从容不迫的乌鸦,
她是 ______ ,她是 ______ ,
她是 ______ ,她是 ______ 。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禾木的牛马无疑是幸福的,没有圈养之苦,大清早在村里闲庭信步。
(4) 作者在大清早被乌鸦的“呱呱”声叫醒,在第③段中,作者却说:“禾木的静谧安详,从容不迫,怎么能少得了它们呢!”两者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看法。(6分)
(5) 最后一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6分)
[二](16分)
5.材料一:
①《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 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5本,人均每天读纸质书23.38分钟。《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去年我国短视频人均单日观看时长为151分钟——人均每天看短视频约两个半小时,读书不到半小时,在短视频面前,阅读似乎已经“败下阵来”。
②读书是一项很奇异的活动:它有意思,让人有收获;但它并不轻松,甚至给人带来痛苦。在对人的注意力的争夺上,读书确实不占优势。除了短视频,任何一种放松的娱乐活动,都有可能取代人们读书的兴致,捕获人们更多的时间。
③娱乐或许能带给人一时的精神愉悦,但读书却能赋予一个人深邃开阔的精神世界。读书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也正因为“痛苦”,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打破偏见、消除迷思、培植理性、超越自我。当最后一页被翻过的那一刻,你可能已经是一个新的自己。
(选自“澎湃新闻”2024年4月23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新媒体技术拓展了大众文化生活空间,然而对电子媒介的过度依赖又让人们陷入某些困境;对知识追求片面了解,对碎片化信息投入过多时间,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理性思考的能力减弱,感知过载加剧焦虑情绪……因此,在泛娱乐化时代我们更要重视读书,尤其是深度阅读。
②读书,特别是深度阅读所获取的是完整的知识网络和逻辑框架,从而可以实现知识内化。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需要协调多种复杂的大脑认知功能,有助于训练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提高专注力、洞察力、判断力、共情力等能力—它让我们在多元庞杂的信息源面前仍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被信息环绕的当下,读书的另一个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可以让人们暂且离开纷繁的电子产品和喧嚣的网络世界,在安静阅读中实现心灵的沉潜。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4月23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构建书香社会,离不开优质阅读内容的供给。聚焦不同阅读群体需求,出版行业应不断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式。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优秀原创文学出版工程等一系列工作也为推进全民阅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好书”等评选活动,向社会推荐了一大批精品图书,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阅读需求。
②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各地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体书店、阅报栏等设施规模、数量不断增加, 3300多家公共图书馆免费向读者开放,城市书吧、社区书屋等新型阅读空间如雨后春笋……保障了人民群众有书读,引导了人民群众爱读书,支撑了人民群众读好书。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23日,有删改)
材料四:
①青少年阅读正成为全民阅读的助推器,也是塑造学习型社会的有力抓手。推广青少年阅读举足轻重,是从立德树人“根基”架起教育强国“柱梁”的战略安排,是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的一项举措,是将校园阅读“奏鸣曲”融入全民阅读“交响乐”的有效途径,更是把数字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阅读提质“最大增量”的关键一招。
②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青少年阅读需要引领者,更需要同行者。打造师生阅读共同体,全国已经形成共识,各地各校正在不断加强学校阅读指导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专家学者、“五老”队伍、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阅读方法,推动青少年阅读走得更稳、更远,步履铿锵。
(选自《中国教育报》 2024年4月23日,有删改)
(1) 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读书学习的一项是( ______ ) (3分)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B.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 材料一第①段中为什么同时引用两份“报告”中的内容?(3分)
(3)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进行概括。(4分)
(4)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联系生活实际,请你就如何开展全民阅读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16分)
6.阅读回答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 数②也。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④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⑤也。”
(选自《史记 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①进:进展,此指换新曲。下文的“益”同此意。②数:拍节之数,指演奏技巧。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志:乐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⑤得其为人:想象到乐曲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①不亦说乎 ______
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
③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______
④已习其数 ______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2分)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4) 【乙】文中孔子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甲】文中的哪则语录?孔子学琴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6分)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5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美中,校园之景,可敬之师,可爱同学……让我们回忆起这些美好的场面,并用笔描绘下来。
请以“遇见美好,我的初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写景,可写人,可叙事,限定题材为初一。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④内容不得抄袭,书写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怀宁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试卷
语文答案
一、(35分)
1.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重点字:郎)
(2)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重点字:萧瑟、悬)
(共10分。每空1分。错字、增字、漏字均不得分)
2. (1)yú 迹 盛 qiān (4分)
(2)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4分)
(3)示例:我向同学们推荐阅读《朝花夕拾》,因为这部书记述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书中的寿镜吾先生和藤野先生,博学、严谨,就像我们的初中老师一样,令人尊敬;雪地捕鸟、养隐鼠等情节读起来童趣盎然,让我们觉得读经典作品并不困难。同时,我们还能从书中学到不少写人写事的方法,对我们初中阶段的写作也十分有帮助。(4分)
3. (1)B (4分)
(2)甲:D
乙:B (2分)
(3)①赛龙舟 ②清明节 ③重阳节(3分)
(4)①把“熏染”改为“培育”。
②把“呢”后的句号改为问号。(4分)
二、(55分)
[一](23分)
4.(1)B (3分)
(2)闲庭信步的牛马;温和好客的土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热情好客的图瓦人(4分)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牛马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牛马在禾木没有圈养之苦,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禾木的喜爱之情。(4分)
(4)不矛盾。乌鸦的“呱呱”声是实写,从听觉角度描绘了禾木清晨的生机;而“禾木的静谧安详,从容不迫”是从整体氛围角度写的,乌鸦的叫声不仅没有破坏这种静谧,反而以动衬静,更衬托出禾木的宁静与安详。(6分)
(5)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和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引用辛弃疾的词句,描绘了禾木温馨美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禾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深化了文章主旨。(6分)
[二](16分)
5. (1)B (3分)
(2)示例:这里将“人均每天读纸质书 23.38 分钟”和“人均每天看短视频约两个半小时”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提醒 人们要多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 (3分)
(3)示例:①读书能予人们深邃开阔的精神世界。②读书可以让人们获取完整的知识网络和逻辑框架,从而实现知识内化。 ③有助于训练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提高专注力,洞察力等,让人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④读书可使人们暂且离开电子产品和网络世界,在阅读中实现心灵的沉潜。 (4分)
(4)示例:①出版行业应不断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式,提供文质兼美的阅读产品,着力打造精品图书。②加强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创造更加便利的读书条件。③推广青少年阅读,并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 的阅读进行指导,帮助青少年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和掌握科学阅读的方法(6分)
[三](16分)
6. (1)①同“悦”,愉快。
②喜爱,爱好。
③弹奏。
④已经。(4分)
(2)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2分)
(3)①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
②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4分)
(4)语录示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示示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把学习当作兴趣,钻研学习方法,做善于学习的人。(6分)
三、(55分)
7.(55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 目 等 次
一等 (55~48分) 二等 (48~39分) 三等 (39~30分) 四等 (30~21分) 五等 (21~0分)
内容 (30分) 分数 30~26分 26~21分 21~16分 16~11分 11~0分
评分 标准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表达 (25分) 分数 25~22分 22~18分 18~14分 14~10分 10~0分
评分 标准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合理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 运用得当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言通畅 表达方式 运用基本合理 结构完整 层次基本清楚 语句较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有缺陷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不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 运用不当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
说  明: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
评卷要求:(1)每篇作文必须由两人独立评分;
(2)两人所评同一篇作文得分,相差在5分以内的,最后得分取两人评分的平均分;相差超过5分的,交阅卷中心组评判后确定分数。
卷面书写(5分)
卷面书写评分标准
5分 4~3分 2分 1~0分
①正确使用规范汉字; ②字体端正、匀称; ③标点、格式正确; ④卷面整洁美观。 ①有错别字; ②字迹清楚; ③标点、格式有错误; ④卷面整洁。 ①错别字较多; ②字迹较清楚; ③标点、格式错误较多; ④卷面较整洁。 ①错别字多; ②字迹潦草; ③标点、格式错误多; ④卷面脏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