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第二节 工业与科技创新 精品课件(29页) +视频—新教材粤教版八上第四单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第二节 工业与科技创新 精品课件(29页) +视频—新教材粤教版八上第四单元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粤教版)八年级

第四章
第二节 工业与科技创新
大单元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任务一,任务二
课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新课标要求
探究活动
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解读
本课标核心指向区域产业认知与科技赋能理解,需依托地图与资料具象工业分布:如长三角聚焦电子通信、成渝集群发展笔电制造,直观呈现区域产业特色。科技作用需结合实例阐释:山西煤矿借 5G 实现智能巡检降耗,永修有机硅凭技术突破建成完整产业链,以此解析科技对工业提质升级的关键驱动。
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章大单元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
1.掌握传统 / 新兴工业类型,理解科技创新对工业生产效率、布局的影响,能简述珠三角工业案例关联。
2.通过分析“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图文,提升案例解读与逻辑归纳能力。
3.树立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意识,认同绿色工业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激趣导入
领先世界的技术
5G技术让山西煤炭产业插上“云”翅膀
自主学习
在传统采煤工作中,工人往往需要下井开采和巡检,工作环境相对复 杂,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近年来,山西省大力推进5G技术与煤炭产业的融 合。通过“5G+智慧开采”,实现了煤炭开采主体设备的远程操控和自动化 运行;通过“5G+智能巡检”,利用机器人实时采集、记录、监测、回传巡 检现场的图像、声音、温度、烟雾、气体等数据,并对其进行自动分析,从 而实现预警功能。在5G技术的赋能下,山西省的采煤方式向无人化、智能 化、可视化转型,有效提升了煤炭开采的安全性、科学性、高效性。
传统采煤方式
现代采煤方式
图4-2-1 传统采煤方式与现代采煤方式对比
1.结合《地理图册》,简述我国煤炭工业的分布特点。
2.阅读图文材料,说说5G技术给煤炭开采行业带来的影响。
我国煤炭工业分布整体呈 “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格局(结合《地理图册》区域标注)。华北、西北为核心聚集区,山西大同、陕西神府、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大型煤田密集,形成国家级能源基地;南方仅贵州、四川有零星分布,规模远小于北方。这种分布与煤炭资源禀赋、开发条件高度匹配,体现明显的区域不均衡性。
5G 技术为煤炭开采行业带来显著变革,通过 “5G + 智慧开采” 实现设备远程操控与自动化,借 “5G + 智能巡检” 让机器人采集分析数据并预警,推动行业向无人化、智能化、可视化转型,有效提升开采的安全性、科学性与高效性。
工业及其分布
任务一
1.说说工业概念
工业是指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为消费者提供日用工业品。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机械工业
冶金工业
工业及其分布
任务一
2.说说工业的地位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9.9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速达10.5%,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比重约30%。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
工业及其分布
任务一
我国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东部沿海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工业快速崛起,涌现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3.说说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
①东部沿海: 密集;
②中部地区:较多;
③西部地区:稀疏。
工业及其分布
任务一
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三角轻工业基地
4.说说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与不足
工业及其分布
任务一
不足:
①能源资源面临枯竭;
②水资源短缺;
③能耗大;
④污染严重。
有利条件:
①自然资源丰富
(煤、铁、石油);
②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技术力量雄厚。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4.说说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与不足
工业及其分布
任务一
4.说说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与不足
有利条件:
①(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海盐、铁等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技术力量雄厚。
不足:
①水资源不足;
②能耗大;
③污染严重。
京津唐工业基地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及其分布
任务一
4.说说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与不足
长江三角洲(沪宁杭)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
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
③基础雄厚、技术力量强;
④水源充足。
不足:
①矿产资源、能源缺乏;
②土地、运力紧张。
工业及其分布
任务一
4.说说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与不足
有利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许多地方是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交通便利;
⑤对外开放程度高。
不足:
①污染严重;
②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
③用地紧张;
④区域间缺乏整体规划。
珠三角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及其分布
任务一
5.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涌现了一批新工业基地的因素?
随着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中西部地区,工业快速崛 起,涌现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工业及其分布
任务一
6.说说我国目前工业的总体特点?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和信息通信网络大国。
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分布
探究活动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经 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部门结构完整,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钢铁、化工、纺 织、机械、造船、食品、新型材料、汽车、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水平和 经济效益高,轻重工业都很发达,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分布特点。
(2)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长江三角洲工业分布以交通干线为轴,沿长江、沿海港口及京沪、沪宁杭等铁路线集中;呈核心辐射格局,以上海为高端制造核心,南京、杭州为区域中心,向苏州、无锡等周边城市梯度扩散;且产业集聚明显,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等专业化产业带,布局与城市体系、交通网络高度契合。
区位上濒江临海,是国内外物资中转枢纽;交通水陆空立体联网,长江航运、沿海港口及高铁、机场保障物流高效;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整且集聚效应强;科技人才密集,高校与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撑;还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政策红利,市场广阔且协作便利。
高新技术产业
任务二
1.说说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具有智力性、创新性、战略性和资源消耗少等特点。
信息技术产业
航空航天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能源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任务二
2.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大中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点状分布特征。北京、上海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区。
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
高新技术产业
任务二
3.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长江三角洲分布较为密集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高校与科研机构密集,科技人才丰富,创新能力强;水陆空交通便捷,要素流动高效;受长三角一体化等政策支持,且享有国家级开发区政策红利;国内国际市场广阔,需求旺盛,这些因素使其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密集分布区。
高新技术产业
任务二
4.说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制造 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案例学习
深圳市是我国设立的第 一个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20世纪80—90 年代,深圳市利用毗邻香港 的独特优势,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入21 世纪后,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着力点开始转向自主创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创新。2021年,深圳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03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深圳集聚
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请搜集资料,简述深圳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深圳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设立千亿元级产业引导基金,构建覆盖全周期的金融支持体系;依托鹏城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突破光通信、合成生物等关键技术,建成超 4000 家创新载体;开放无人机配送、AI 医疗等应用场景,推动成果产业化。2024 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 2.5 万家,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 21 年居全国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42.3%,形成以机器人、半导体等为代表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课堂练习
读图,回答问题。
东部沿海较富裕;西部内陆较落后。
1.比较我国人均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心的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山东省工业总产值高于内蒙古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的4倍还要多。
2.比较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人口数为2 472万)和山东省(2010年人口数为9 588万) 工业总产值的差异 。
拓展延伸
中关村
中关村,全称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它的四至范围是北至永定新河,南至京津高速延长线,西至塘汉快速路,东至渤海湾。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园区,被誉为“中国硅谷”。2012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的批复》,调整后,中关村示范区空间规模扩展为488平方千米。
中关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前身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现已成为覆盖北京市十六个区县、天津市滨海中关园的跨行政区域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1988年,中关村试验区还只有100平方公里。1999年,中关村进入了一区多园的扩展时期。在1988年-1999年间,中关村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先后并入中关村空间格局。从1999年-2009年间,中关村科技园区总面积达到2万3千多公顷。2003年1月,中关村航空科技园,17万平方米。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P104 阅读 地理博览
同步练习 第二节 工业与科技创新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