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践行平等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践行平等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七课《追求自由平等》
第二框 践行平等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 八上第三单元
①健全人格:培养尊重他人、不欺生凌弱的品格,理解平等的内涵、表现及价值(重点)。
②法治观念:增强依法维护平等的自觉性,掌握践行平等的做法(重难点)。
③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增强平等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落实平等原则。
学习目标
城乡同票同权
男女同工同酬
平等享有受教育权
城乡医保平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下列行为体现了平等吗?
【探究一:平等的内涵】
下列行为体现了平等吗?
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保障其受教育权
军人可优先购票、安检和乘车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由于他们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获得社会帮助等方面,会享有一定的优先权,获得特别的关照。这种差别对待的做法,并没有违反平等原则和精神,相反,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平等。
【探究一:平等的内涵】
1、平等的内涵?P62
①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平等意味着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下列法律条文说明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探究二:平等的表现】
【探究二:平等的表现】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
下列法律条文说明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2、平等的表现?P62、63
①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②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
人类追寻自由平等的脚步永不停歇。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体现了人人平等的观念。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倡导:“人生而自由、权利平等“。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自由、平等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下材料体现平等具有什么价值?
【探究三:平等的价值】
材料一:巴东县信陵镇社区居民不分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等,都能平等地投票选举出居委会成员,也能平等地被选举,直接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中。
材料二:恩施州某村依托集体合作社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村民既可以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分红,也能在合作社务工赚取工资,最终实现“人人有收入、福利有保障”。
材料三:湖北省某社区居民们各自捐出家中闲置的书籍,共同负责书屋的整理和维护,所有人都能免费借阅,既盘活了私人藏书资源,也一起打造了社区的阅读文化。
政治上平等参与
经济上共同富裕
文化上共建共享
分小组讨论:以下材料分别体现平等具有什么价值?
【探究三:平等的价值】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P62
②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P63
3、平等的作用、价值、意义?
结合视频,谈谈我们怎样践行平等?
平等对待他人,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
【探究四:践行平等】
户籍歧视
结合漫画,谈谈我们怎样践行平等?
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就业歧视
坚决抵制不平等行为
【探究四:践行平等】
案例:湖北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曹广晶违规收受礼金,违规公款吃喝。他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结合以上案例,谈谈我们怎样践行平等?
践行平等坚决反对特权
【探究四:践行平等】
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
特权
【探究四:践行平等】
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践行平等呢?
学 校
家 庭
社 会
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
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勇敢抵制不平等行为。
尊重父母和长辈。
帮父母做家务。
与父母平等沟通。
做力所能及的事。
遵守社会规则,
给老人让座,
尊老爱幼,
关爱弱势群体。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
4、如何践行平等?
①平等对待他人。
②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③践行平等要坚决反对特权。
④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如何践行平等
平等的内涵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平等的表现
平等的作用、价值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平等对待他人
践行平等要坚决反对特权
增强平等意识
人格平等、权利义务平等
践行平等
本课小结
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D.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C
课堂练习
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是大臣也不要放过;奖赏有功劳的人,即使是平民百姓也不能遗漏。
2.建立老年人优先办理“绿色通道”,配备老花镜、医药箱等便民设施;继续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收费方式,方便老年人支付。这些举措( )
A.违背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的原则
B.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原则
C.表明老年人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D.说明平等就是公民应该拥有相同权利
课堂练习
B
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
同学们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