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二单元 第2节《厨房小助手》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二单元 第2节《厨房小助手》课件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二单元 第2节
厨房小助手
(粤教版)五年级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在厨房算法的应用中,感受劳动智慧的价值,践行用科学方法规范厨房劳动流程、提升烹饪效率的责任。
能结合流程图工具描述厨房算法,验证其在食材加工、电饭锅选择等实际劳动中的应用,让厨房劳动更科学高效。
能分析厨房算法的分支执行路径,掌握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分步解决食材处理、电饭锅选择等劳动问题的方法。
能说出厨房劳动中算法的判断原理,理解分支结构在食材加工、家电选择等实际任务中的应用逻辑。
03
新知讲解
面对各种各样的食材,我们要先判断食材的种类、新鲜度和特性,再决定如何加工处理。精准地判断食材,能够为我们后续的操作提供重要参考,帮助我们科学地控制烹饪过程,制作出美味可口的饭菜。
03
新知讲解
知目标
1.能准确指出算法中的分支结构。
2.能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含有分支结构的算法。
3.能分析分支结构中的判断条件和执行路径。
4.能分辨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
03
新知讲解
03
新知讲解
活动一:食材的加工
为了方便,人们常选购超市里加工好的食材。这些食材无须清洗、去皮、切块或腌制,买回家就能直接烹饪。通常未加工的原始食材更新鲜口感也更好,人们能根据个人口味对食材进行处理。
03
新知讲解
细探究
1.请判断表 2-2-1中哪些食材属于未加工的原始食材,在“未加工”一栏中画“V”
表 2-2-1 加工食材与未加工的原始食材
活动一:食材的加工
食材 一只整鸡 一条大排骨 鲜活鲈鱼 黄瓜 手打牛肉丸 手打鱼滑
未加工 V V
03
新知讲解
2.用自然语言描述“判断食材是否需要加工”的步骤:
第一步,判断食材是否未加工。
第二步,如果是未加工的食材,要执行,然后“结束”
第三步,否,直接跳到“结束”。
活动一:食材的加工
03
新知讲解
活动一:食材的加工
步骤并非总是固定不变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输入条件进行判断,再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执行不同的分支路径。这种包含判断条件的算法结构被称为分支结构。
03
新知讲解
活动一:食材的加工
在分支结构流程图中,菱形图框表示判断条件。菱形图框内部通常会描述一个具体的判断条件。如果条件满足,则执行其中一个角对应的路径并在该角旁边注明“是”;如果条件不满足,则执行另一个角对应的路径并在该角旁边注明“否”。一般来说,菱形图框正上方的角对应进入判断之前的其他操作步骤(见图 2-2-1)。
图2-2-1 分支结构流程图
03
新知讲解
巧设计
1.将“判断食材是否需要加工” 流程图补充完整(见图2-2-2)。
图 2-2-2!“判断食材是否需要加工’流程图
活动一:食材的加工
食材是否未加工
进行加工
03
新知讲解
2.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加工方法,请你选择一种食材,绘制具体的加工流程图。
图 2-2-3“判断土豆是否需要加工”流程图
活动一:食材的加工
去皮土豆
切块土豆
03
新知讲解
活动二:电饭锅的选择
正如我们根据用餐需求灵活选择加工食材或原始食材一样,日常生活中的家电使用也需要因时制宜、按需调配。小智家里有普通款(3~6人份)和迷你款(1~2人份)两个电饭锅,平时他会按照用餐人数选择合适的电饭锅,既能满足需求,又能节约用电。
03
新知讲解
巧设计
将“选择合适的电饭锅”流程图补充完整(见图 2-2-4)。
图 2-2-3“判断土豆是否需要加工”流程图
活动二:电饭锅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电饭锅
使用人数是否≤3 人
选择 4-5L 电饭锅
选 6L 及以上
03
新知讲解
勤思考
对比“判断食材是否需要加工”和“选择合适的电饭锅”流程图,说一说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
1、判断框数量不同:前者 1 个,后者 2 个递进判断框。
2、分支复杂度不同:前者 2 分支简单,后者 3 分支更复杂。
3、判断逻辑不同:前者二元判断,后者按人数梯度递进。
活动二:电饭锅的选择
03
新知讲解
上述两个流程图分别对应单分支结构和多分支结构,其区别在于条件的判断和执行路径的数量,具体见表2-2-2所示。
名称 描述 特点 图示
单分支结构 基于一个条件判断,仅在条件满足时执行特定操作,否则跳过 只有一条执行路径
多分支结构 根据条件是否满足,分别执行多个不同的操作 有多条执行路径
表 2-2-2 单分支结构与多分支结构区别
活动二:电饭锅的选择
03
新知讲解
可以根据流程图编写计算机程序,让程序快速准确地执行流程图的算法,从而验证算法设计是否正确。在使用图形化编程进行电饭锅类别的选择时,需要运用以下相关程序指令(见表 2-2-3)。
表 2-2-3 程序指令及其说明
程序指令 说明
可用于对变量进行赋值操作
用于将输入的字符转为整数型
用于条件判断,如果达到触发条件则执行其中程序,没有达到则执行“否则”中的语句
用于小于等于判断
活动二:电饭锅的选择
03
新知讲解
拓视野
图形化编程使用的是 Mind+ 软件的“Python 模式”,Python 模式下的 Mind+ 软件编程界面包含积木选择区、编程区、代码区、终端输出区和文件系统区等部分。让我们一起了解各个区域的功能吧!
1.积木选择区:提供多种类别的积木块。
2.扩展积木:提供除“积木选择区”外的其他积木块。
3.编程区:通过组合不同积木块进行图形化编程。
4.菜单栏:对项目进行新建、打开等操作,查询教程及切换编程模式。
5.代码区:根据图形化编程自动生成Python 代码。
活动二:电饭锅的选择
03
新知讲解
6.终端输出区:显示程序的输出信息、错误信息等。
7.运行程序按钮:用于编程结束后运行程序。
8.文件系统区:展示项目中已存在的文件和已添加的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
图 2-2-5 Mind+软件编程界面
活动二:电饭锅的选择
03
新知讲解
细探究
在教师的指导下,打开 Mind+软件,参考以下编程提示,完成“电饭锅类别选择”程序编写(见图 2-2-6)。
图 2-2-6“电饭锅类别选择”程序
活动二:电饭锅的选择
04
课堂练习
1、流程图中,用于表示 “判断环节” 的图形是?( )
A.矩形框 B.菱形框
C.圆形框 D.三角形框
2、“判断食材是否需要加工” 流程图的逻辑类型属于?( )
A.递进判断
B.二元判断
C.多元判断
D.循环判断
B
B
04
课堂练习
3、流程图的核心作用是清晰呈现任务的执行步骤与逻辑。( )
4、“选择合适的电饭锅” 流程图采用了递进式判断逻辑。( )
5、判断框的输出结果只能是 “是” 或 “否” 两种。( )
6、不同劳动场景的流程图,判断环节的数量一定相同。( )
7、矩形框在流程图中通常用于表示具体的操作步骤。( )

X
X


05
拓展延伸
1、分支结构
05
拓展延伸
2、流程图的标准符号规范
除课程中提到的矩形框(操作)、菱形框(判断),标准流程图还包含圆形框(开始 / 结束)和箭头线(流程方向)。例如 “清洗食材” 用矩形,“食材是否新鲜” 用菱形,圆形标注 “开始清洗” 和 “清洗结束”,箭头按执行顺序连接,确保逻辑清晰。
05
拓展延伸
3、流程图的逻辑结构类型
除课程中的分支结构,还有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顺序结构按步骤依次执行,如 “洗米→加水→煮饭”;循环结构需重复某环节,如 “检查米饭熟度→未熟则继续加热”,三种结构可组合满足复杂流程需求。
05
拓展延伸
4、流程图的绘制工具与技巧
常用工具包括 Visio、DrawIO、ProcessOn,新手可从简单工具入手。绘制时需先梳理逻辑,避免交叉箭头;同一流程用统一符号样式,关键环节标注说明,确保他人能快速看懂流程走向和核心步骤。
06
课堂总结
《厨房小助手》课程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终于明白 “流程图不只是符号,用它规划厨房劳动流程才是价值”。以后不管是判断食材加工、选电饭锅,还是设计烹饪步骤,都要先思考 “判断准确吗?路径清晰吗?能服务厨房吗?”。再也不觉得算法抽象,也不用担心面对厨房实际问题时没有方法了。
08
板书设计
厨房小助手
一、食材的加工
二、电饭锅的选择
课后作业:
1、请选择一种厨房家电(如烤箱),绘制 “选择合适功能” 的流程图并说明分支逻辑。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