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教案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教案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第四课第一框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
中国何以平视世界
我们为什么能平视世界?
议题一
中国一路走来,经过了太多不凡历程,也跨越了重重艰难,才实现与当代世界并肩同行。
议一议:根据“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分析
1. 结合各项成就,你的感受是什么?
2.我们能平视世界的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而言有何重要意义?
经济:稳步前进,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文化: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取得重大突破
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等·········
原因: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更有实力与底气平视世界。
意义: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更加自信于整个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第一目——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角度 丰富内涵
历史条件
奋斗目标
人民期待
历史使命
国际地位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第一目——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
历史意义
政治意义
世界意义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不是实现了
不是具体路径
练一练:新时代的内涵与意义
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嫦娥六号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不断刷新中国科技的新高度。中国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加快落实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中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中国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主导世界发展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最终实现
④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B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并非主导世界发展。(补充)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但不是“最终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前进的。
练一练:新时代的内涵与意义
2.进入新时代,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丰富多元;产业升级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实现全面小康,正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稳步迈进,处处彰显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中国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最佳方案
②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生机活力
④中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是提供了全新选择,“最佳”太绝对
是迎来了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生态良好,实现了与当代世界并肩同行。
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我们还要继续奋斗····
议题二
如今我们更关注什么问题?
议一议: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当前我们遇到什么问题?
镜头一: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但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需求增长,但国内供给未能完全匹配;数字经济规模和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但服务普及不足,部分老年人面临障碍·······
镜头二: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还存在模糊认识,认为进入新时代就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不再处于初级阶段了。
镜头三:如今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崛起,但西方政客在使用“全球南方”来讨论发展中国家问题的时候,有意识地把中国排除在外。质疑否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挑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关系。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基本国情认识不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西方部分国家的敌视与质疑,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
从新时代遇到的问题来看,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第二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是什么: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生产力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怎么办: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①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进入新时代的标志;②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不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956: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二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基本国情不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地位不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
不变
①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②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③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措施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练一练:新时代的“一变两不变”
1.某学习小组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展开讨论。以下观点中你赞同的是( )
①甲: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变化
②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③丙:要着力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④丁:党的基本路线转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国际地位不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练一练:新时代的“一变两不变”
2.2024年1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认为,社会工作必须展现新时代的发展新担当、新作为,但同时也要保持定力,守正创新。这告诉我们国家和社会都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变”的是战略安排,“不变”的是基本路线
②“变”的是基本国情,“不变”的是实践要求
③“变”的是历史方位,“不变”的是历史阶段
④“变”的是基本矛盾,“不变”的是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基本国情不变
具体的实践要求变
变的是主要矛盾,
基本矛盾不变
我们该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
如何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议题三
新的历史条件下该如何发展?
人形机器人“天工”
乡村振兴助农活动
在国际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工作者,推动科研协同攻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用实力回击国际质疑,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在新时代面临的核心任务。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生产供给能力。
议一议:根据课本46页知识与上述材料分析,我们通过哪些方式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离不开谁的努力?
科技工作者们勇担时代责任,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奋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新时代只有我们所有人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才能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原因(为什么):
社会性质
历史进程
事业前景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
中国
共产党人
①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中国
人民
②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继续书写历史新篇章。
第三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2.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一以贯之(怎么办):
中国平视世界靠的是拼搏,同样得靠不懈的奋斗来巩固。新时代,我们将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
知识总结
新时代
是什么:科学内涵
为什么:意义
社会主要矛盾
一变:社会主要矛盾
两不变:基本国情
国际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措施:
共产党人
人民
原因
巩固练习
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意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根本变化
③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④我国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和活力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D
基本国情不变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巩固练习
2.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雪龙2”号极地犁海破冰,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宇树机器人火爆出圈,《哪吒之魔童闹海》横扫全球票房,从发展“成绩单”看决胜“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信心满满,无惧挑战。这主要得益于( )
①我国为解决全人类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②党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的生活
④我国进入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是取得成就的影响而不是原因
新中国成立
巩固练习
3.变化是社会的本质,不变是稳定的基石。新时代积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保持定力,又要守正创新。这告诉我们国家和社会都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变”的是战略安排,“不变”的是基本路线
②“变”的是基本国情,“不变”的是发展思想
③“变”的是历史方位,“不变”的是历史阶段
④“变”的是基本矛盾,“不变”的是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基本国情不变
变的是主要矛盾,
基本矛盾不变
巩固练习
4.社会主义运动有低谷、有高潮,但整体是在曲折中前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回溯、比较、反思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总结实践经验,坚定“四个自信”。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高级阶段
②社会主义在中国走出了不平凡的道路
③社会主义理论离不开社会现实的支撑
④社会主义发展史充斥着偶然性、随机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发展有自身规律,不是充斥偶然性和随机性
巩固练习
5.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新时代再出发的起点。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面对这些“已变”和“未变”,我们要( )
①顺应“已变”,把改革作为新时期的中心工作
②顺应“已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③立足“未变”,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立足“未变”,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说法错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
巩固练习
6.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了本质变化
②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得益于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新时代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说法错误,没有发生本质变化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案
【设计思路】
2025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发布《新时代中国何以平视世界》一文,其中讲述了我们发展取得的成就。本节课将以此为主题展开讲解新时代是一个什么时代,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首先以习近平总书记发言引出议题“中国何以平视世界”。并通过三个议题,议题一:我们为什么能平视世界?通过中国发展视频总结新时代的内涵与意义相关知识;议题二:如今我们更关注什么问题?通过三组镜头总结新时代的变与不变;议题三:新的历史条件下该如何发展?通过解决议题二遇到问题的措施总结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一以贯之。
【课标要求】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学习,使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方法,能够理性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的阶段特征,理解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公共参与: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学会运用政治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时事政治素养。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新时代的一变两不变、新时代如何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难点】识记新时代的意义、区分新时代的一变两不变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分钟】
【第二页】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到““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如今,低人一等、任人宰割的时代早已经结束,中国可以也能够平视这个世界。
【第三页】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探究中国何以平视世界。首先进入第一个议题。
【第四页】议题一:我们为什么能平视世界?
【第五页】中国一路走来,经过了太多不凡历程,也跨越了重重艰难,才实现与当代世界并肩同行。一起观看视频并思考两个问题。
议学情境:《中国发展视频 2分27秒》
议学问题:
1.视频中你看到了成就,你的感受是什么?(开放题,让学生感悟新时代的成绩,理解什么是新时代)
答案:经济:稳步前进,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文化: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取得重大突破
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等·········
2.我们能平视世界的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而言有何重要意义?(总结发展的原因,深刻感悟新时代的内涵与对我们的意义)
答案:
原因: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更有实力与底气平视世界。
意义: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更加自信于整个世界。
师:从上述材料可知,正是因为我们接续奋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今的中国早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有足够的实力平视世界。一起总结相关知识。
【第六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进入新时代的时间是十八大)
知识点: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历史条件: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奋斗目标: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人民期待: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历史使命: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国际地位: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识记背诵)
【第十一页】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生态良好,实现了与当代世界并肩同行。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我们还要继续奋斗。
一起进入第二个议题。
议题二:如今我们更关注什么问题?
【第十三页】 一起跟随三组镜头来看我们如今关注哪些问题。(从三组材料总结新时代的问题,真实感受变与不变)
议学情境:镜头一: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但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需求增长,但国内供给未能完全匹配;数字经济规模和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但服务普及不足,部分老年人面临障碍·······
镜头二: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还存在模糊认识,认为进入新时代就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不再处于初级阶段了。
镜头三:如今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崛起,但西方政客在使用“全球南方”来讨论发展中国家问题的时候,有意识地把中国排除在外。质疑否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挑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关系。
议学问题: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当前我们遇到什么问题?
镜头一答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镜头二答案:对基本国情认识不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镜头三答案;西方部分国家的敌视与质疑,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
师:新时代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遇到发展问题,其中什么变了,什么又没变?一起总结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变:
是什么: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生产力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怎么办: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相关链接)
注意:①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进入新时代的标志;②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不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不变:
基本国情不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地位不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
措施:①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②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③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选择题考):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第十九页】我们该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一起进入第三个议题。
议题三:新的历史条件下该如何发展?
【第二十一页】一起来看截选的两段新闻,总结我们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材料与课本结合,深入感受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议学情境:材料一:在国际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工作者,推动科研协同攻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用实力回击国际质疑,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材料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在新时代面临的核心任务。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生产供给能力。
议学问题:根据课本46页知识与上述材料分析,我们通过哪些方式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离不开谁的努力?
答案:科技工作者们勇担时代责任,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奋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师:新时代只有我们所有人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才能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起总结相关知识。
知识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原因(为什么):
社会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进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事业前景: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
2.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一以贯之(怎么办):
①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②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继续书写历史新篇章。
结束语:中国平视世界靠的是拼搏,同样得靠不懈的奋斗来巩固。新时代,我们将继续奋斗,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
【知识总结】
【巩固练习】
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意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根本变化
③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④我国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和活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①正确。
②: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②排除。
③: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③正确。
④:十九大报告原文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④排除。
故本题选D。
2.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雪龙2”号极地犁海破冰,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宇树机器人火爆出圈,《哪吒之魔童闹海》横扫全球票房,从发展“成绩单”看决胜“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信心满满,无惧挑战。这主要得益于( )
①我国为解决全人类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②党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的生活
④我国进入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为解决全人类问题提供经验借鉴,是取得成就的影响而不是原因,①错误。
②③:党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和制度保障,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团结奋斗,凝聚起强大的力量,不断创造美好的生活,是中国取得发展成就的重要原因,②③正确。
④:我国进入新时代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变化是社会的本质,不变是稳定的基石。新时代积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保持定力,又要守正创新。这告诉我们国家和社会都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变”的是战略安排,“不变”的是基本路线
②“变”的是基本国情,“不变”的是发展思想
③“变”的是历史方位,“不变”的是历史阶段
④“变”的是基本矛盾,“不变”的是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党的十九大报告调整了战略安排,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前了十五年,同时明确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没有变,依然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①正确。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不变的发展思想,②错误。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阶段没有变,③正确。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没有变。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主要矛盾是变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社会主义运动有低谷、有高潮,但整体是在曲折中前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回溯、比较、反思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总结实践经验,坚定“四个自信”。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高级阶段
②社会主义在中国走出了不平凡的道路
③社会主义理论离不开社会现实的支撑
④社会主义发展史充斥着偶然性、随机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初级阶段,未进入高级阶段,①错误。
②:社会主义整体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明社会主义在中国走出了不平凡的道路,②正确。
③:在回溯、比较等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说明社会主义理论源于社会现实,离不开现实支撑,③正确。
④:社会主义发展有自身规律,不是充斥偶然性和随机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新时代再出发的起点。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面对这些“已变”和“未变”,我们要( )
①顺应“已变”,把改革作为新时期的中心工作
②顺应“已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③立足“未变”,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立足“未变”,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新时期中心工作仍是经济建设,①排除。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已变”要求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方案,②正确。
③: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反对颠覆性错误,③排除。
④:“未变”的国情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了本质变化
②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得益于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新时代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发生本质变化,①错误。
②④: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说明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得益于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②④正确。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③错误。
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