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系统的构成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 年07月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内容,学生在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是系统以及系统的特征,本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系统的构成,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系统与子系统(模块)、系统的层次关系。本节课借助生活实例引导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个方向来建构对系统与子系统、系统层次结构的理解。并通过玩具回忆,学习系统中“模块”的定义。 学生在上一节课积累了什么是系统以及系统具有整体性与目的性、普遍性与多样性特征的学习经验。 五年级学生利用语言、利用图表整理自己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系统实例的讨论,能够说出什么是子系统,以及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 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系统案例的分析,体会系统的层次结构。 教学重点: 认识系统与子系统。 教学难点: 1.体会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过程(一)讨论:身边系统的构成 【学生活动】 思考身边的有哪些系统,并思考这些系统又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呢? 【教师引导】 1.引导学生说出身边的系统 2.提出各个系统后,让学生思考,大家提出的系统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所组成的部分,它们也是系统吗?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指出生活中的系统,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并进一步思考生活中这些系统的组成部分,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系统的构成。 (二)建构:系统的构成 活动一:自上而下认识系统与子系统 【学生活动】 1.观察计算机教室的组成部分,并思考:静电地板、课桌椅、计算机……这些组成部分是系统吗? 2.打开学习单,完成学习任务一,用笔圈一圈各系统的组成部分,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机系统下各部分的关系。 【教师引导】 教师展示静电地板子系统的组成、课桌椅子系统的组成,引出学生对计算机子系统进行分析。 2.教师展示计算机子系统的结构分析结果,直观展示系统能逐级向下分解成更小的系统。 3.教师小结:一个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子系统又可以由更低层次的子系统构成,系统能逐级向下分解成更小的系统。 【设计意图】通过对计算机子系统的分析,让学生发现,系统能逐级向下分解成更小的子系统,子系统还由更低层级的子系统构成。加强学生们对子系统的理解。 活动二:自下而上认识系统与子系统 【学生活动】 1.观看教师演示“住宅”系统一级一级向上组成“街道”系统的演示,了解一个系统作为子系统,是如何向上组合成一个更高层次的系统的。 2.完成学习单中的任务二,将计算机教室做为子系统,向上补充绘制结构图,逐级向上形成校园建筑系统。 3.观看微课,并思考,系统和子系统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构。 【教师引导】 1.教师展示住宅系统,由客厅、卧室、厨房等子系统组成,多个住在子系统构成单元子系统,多个单元子系统构成楼宇子系统,多个楼宇子系统构成小区子系统,多个小区子系统构成街道子系统……直观地展示一级一级的子系统,可以向上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 2.教师布置学生学习单任务。 3.教师展示向上补充系统,逐步叠加成校园建筑系统的过程。 4.教师引导学生指出,一级一级的子系统,可以向上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 5.教师展示太阳系系统图片,介绍行星系统逐级向上组成更大的系统的例子,加强学生理解。 6.通过微课学习,引导学生描述出:系统构成一个阶梯状的层级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换一个方向”——自下而上,由一个系统向上补充完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系统的构成”的理解。 活动三:认识模块 【学生活动】 1.思考:在教师的分享下,思考玩具中的模块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子系统是一个概念吗? 2.你还能举出身边哪些由模块组成一个整体的例子呢? 【教师引导】 1.教师分享展示孔明锁、七巧板,通过不同的模块,组成了一个大的玩具整体,而这个模块其实与子系统的概念是一致的,子系统往往被称之为:模块。 【设计意图】通过玩具的分享与探讨,学生了解模块的概念,并对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应用:对系统向上及向下分析 【学生活动】 选择生活中的一个系统,思考它由哪些模块组成,它作为子系统,能向上组成更大的什么系统?思考并在学习单中记录。 观察教师展示的房屋温湿度调节系统案例,对自己思考完成的学习单补充修改。 观察教师展示的利用组成空调的模块,可另外组合成冰箱系统,进一步理解模块是如何构成系统的。 【教师引导】 引导学生在学习单上对生活中的系统进行向上及向下分析。 展示房屋温湿度调节系统案例。 教师展示构成空调系统的模块,对这些模块重新组合,能够组合成冰箱系统,虽然结构上还是有所差异,但是功能上还是类似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系统与子系统的理解,加深对各个模块相互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系统理解。 (四)小结:系统的构成 【学生活动】 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收获。 2.课后作业:对教室内的物品,根据其功能划分成相对应的模块,(如:温度调节模块)。 【教师引导】 教师对本节课的三个活动得出的概念进行总结汇总: 1.系统往下可以层层分解成更小的子系统,往上可以构建更大的系统。 2.系统和子系统构成一个阶梯状的层级结构。 3.子系统通常又称为系统的“模块”,不同的模块灵活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系统。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强化系统的构成的有效认知。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系统的构成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7月学习目标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系统实例的讨论,能够说出什么是子系统,以及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 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系统案例的分析,体会系统的层次结构。课前学习任务1.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系统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 观察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填空。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软件子系统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子系统构成,系统软件子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子系统构成 【学习任务二】 将计算机教室做为子系统,补充绘制结构图,逐级向上形成校园建筑系统【学习任务三】 选择生活中的一个系统,思考它由哪些模块组成,它作为子系统,能向上组成更大的什么系统?思考并在学习单中记录。推荐的学习资源1. 中小学信息科技学习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系统的构成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07月作业练习1.教室内的 “照明模块” 主要包含下列哪类物品?( ) A. 投影仪、电脑 B. 日光灯、台灯、开关 C. 课桌、椅子 D. 空调、风扇 答案:B 2.按照 “功能划分模块” 的原则,教室内的黑板、白板、粉笔应归属于哪个模块?( ) A. 温度调节模块 B. 多媒体模块 C. 教学辅助模块 D. 文化建设模块 答案:C 3.下列物品组合,不能归为同一功能模块的是?( ) A. 空调、风扇(温度调节模块) B. 课桌椅、储物柜(课桌椅模块) C. 音响、投影仪(多媒体模块) D. 窗帘、黑板报(文化建设模块) 答案:D 4.对教室内的物品,根据其功能划分成相对应的模块。(如温度调节模块) 参考答案: 根据功能,对教室物品可以进行这样模块化划分。 照明模块、温度调节模块、多媒体模块、课桌椅模块、文化建设模块等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课 系统的构成 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docx 第2课 系统的构成 学习任务单 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docx 第2课 系统的构成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