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1七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5分)
近期,班级举行“四时美景文学鉴赏”专题学习活动。你作为文字编辑,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曲江春景】
下面是对西安曲江的一些整体介绍,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阳春三月,杨柳夹岸,莺啼婉转,应和轻风流水,酝酿生机,令人陶醉;夏日湿地公园荷花映日,摇曳多姿,争奇斗艳,静秘惬意;秋天树木参差,层林尽染,金桂飘香,月满河面,那一点点黄晕烘托出安静而详和的气氛;冬日则余晖斜照,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大人和孩子们在曲江公园踏雪赏梅,舒展筋骨。西安曲江美景,真让人目不暇接啊!
1. 请确认上面语段中加点字读音,并将正确的字母项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
(1)黄晕_______(A.yūn B.yùn) (2)筋骨_______(A.jīn B.jīng)
2. 校对上面语段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写出正确的词语。
(1)静秘_______ (2)详和_______
【经典名句】
3. 下面是一些同学喜欢的有关四季美景的经典名句摘抄,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成。
山川之美,四季含情。朱自清在《春》中调动自己的感官,不仅从视觉角度,以(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_______,_______”,描绘了花香招来了蜜蜂和蝴蝶的画面,而且从听觉角度,以(2)“_______,高兴起来了,(3)_______,_______,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写出了鸟儿边安巢穴,边展示各自动听的歌喉的情形;曹操在《观沧海》中,巧妙地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4)“_______,_______”把远观碣石山和沧海的两种情态写了出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5)“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在暮春时节,诗人对友人贬谪偏远之地的关切;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巧妙地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通过(6)“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图画。
【阅读自然】
4. 下面是班级同学鉴赏第一单元写景抒情诗词讨论稿,请你修改完善。
①中国古代诗词是一个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部分。②它不仅仅是文化,更是一种精神符号。③我们从小就接受古诗词的熏陶。④它是维系在人与人之间的_______,也是存储在你我童年的_______。⑤只有拉近了古诗词与我们的距离,才能拉近你我的距离,只有重温经典,才能让你我在忙碌的生活中,追寻诗意人生。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两个词对应的字母项,填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
A共同记忆 B.情感纽带
(3)第⑤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后感悟】
5. 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活动中,班级还进行了阅读《朝花夕拾》的以书会友活动,下面是一张阅读《朝花夕拾》的读书卡,请你根据提示,补充读书卡的内容,向你的好友分享你的阅读收获。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人物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句话是鲁迅在《朝花夕拾》的一篇文章中为怀念他的保姆阿长写的。她是一个①______的人,例如她为鲁迅买来他渴盼已久的《山海经》。
关注情节 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写了他“仇猫”的原因之一:残忍,例如②______。 鲁迅在文中阐述他仇猫是因为猫有着与部分人相似的行为、性格,借此嘲讽“正人君子”的“媚态”,追忆童年时养③______的经历,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愤恨。
(2)活动中,有同学认为,误会或矛盾会使友谊之路横生波折,陷入困境,而真正的友谊往往在突破困境后会更加牢固;请选取《朝花夕拾》中的一个人物的经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共12小题,计40分)
(一)(24分)
活动中,你们班的语文课代表阅读下文时,发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完成下面小题。
春风过处
王畔政
①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山川丘陵、江河湖海、田野森林、城市村庄,它都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春风过处,万物葳蕤,生机勃勃。
②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③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它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④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曾经的家园。它们打扫干净亲手营造的巢房,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村街上游戏。春风中,家雀在墙头嬉闹,鹁鸪鸟在屋脊上追逐,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灰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摇曳。
⑤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紫叶李花团锦簇,红玉兰含苞待放,连翘灿烂,碧桃俏丽,紫荆花争艳……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
⑥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大地的血脉。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河边垂柳依依,那鹅黄色的芽苞,将河水映绿染黄。
⑦柳笛一声天下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折柳、做柳哨,然后吹着柳笛喇叭比赛。笛声嘹亮,或细腻婉转,或粗犷高亢,春天就这样被吹得绿意盎然。
⑧草长莺飞三月天,正是纸鸢翩飞的好时候。找一片空旷的场院,逐渐放开牵线,“蝴蝶”“蜈蚣”迎风展翅,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天上的风筝飞着,地上的大人和孩子们站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着十里春风、万里春光。
⑨刚从坡里回家的邻家大伯,背上的蜡条筐里盛着刚割下的鲜嫩韭菜。走在大街上,只听他远远地喊着,头刀子韭菜——无公害的!上前一闻,泥土的气味弥漫开来,正好可做晚饭的菜肴。隔壁院子里两棵香椿的枝丫上,早已冒出红茸茸的芽头。女主人轻轻掰下几枝嫩芽,用刀切成碎末,再打上鸡蛋搅匀,热油烧锅,下锅翻炒,香椿芽炒鸡蛋的香味飘向四方。
⑩一片云彩在村庄的上空盘旋,一会儿春雨便下起来,斜风细雨,不疾不徐。春雨贵如油,老天知道村庄的心事。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也不急于赶路避雨,直让那细雨淋头,从头到脚仿佛在享受甘霖。春风细雨,浇灌着干渴的大地,浇灌着村庄的根系。根系滋润,才会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出一个丰盈的村庄。
傍晚的村庄安详静谧。春风向晚,袭来暖暖春意。远处西山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小街整洁一新,小院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聚在一起,说会儿家常,再聊一聊天南海北的信息。鸟归巢,鸡上树,牛羊归圈。真是一派人间好景致。
(有删改)
6. 小语同学不知道第①段“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一句中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个词语,请你帮助他找到,并说明理由。
7. 小文同学认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太啰嗦,可以删掉,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它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8. 小语同学特别喜欢下面这个句子,请你帮他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
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
9. 小文同学不理解第⑩段中“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为什么“不急于赶路避雨”,请你帮助他分析出来。
10. 小语同学发现本文和朱自清的《春》都运用了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角度描写景物,突出特点,抒发情感。请你从本文第九段中选取一个感官角度,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11. 小文同学认为本文可以作为七上第一单元课外阅读拓展材料,你同意吗?请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链接材料:
七上第一单元(目录) (1)春 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 老舍 (3)雨的四季 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在互动环节,有同学分享了以下古诗文,请你帮他完成以下任务。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而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安③之④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⑤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⑥。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资治通鉴·威烈王》,有删改)
【注】①魏文侯:( -前396年),名斯,是魏武侯的父亲,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②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田猎的官。③安:哪里。④之:到,往。⑤岂可:怎么能。⑥身自罢之: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
12. 请帮小语同学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太丘舍去( ) (2)尊君在不( )
(3)元方入门不顾( ) (4)吾与虞人期猎( )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去后乃至 乃往
B. 君与家君期日中 吾与虞人期猎
C. 下车引之 身自罢之
D. 相委而去 而天雨
14. 请帮小文同学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天又雨,公将安之?
15. 【甲】【乙】两文都揭示了什么道理?请你从两文中各选一个事例说明理由。
(三)(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请你帮同学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6.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请结合本诗内容具体分析。
17. 请你帮小文同学分析本诗的颔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三、作文(35分)
18. 在本次专题学习活动中,不少同学发现,七上第一单元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阅读这些课文可以让我们感受自然的美妙、生活的醇美和人生的哲思等。与春草对话,春草告诉我把坚韧扎入地下,才可能将生命耸入云端;与春花对话,春花会告诉我如果不在春天争相绽放,就无法在秋天硕果飘香;与四季的雨对话,四季的雨告诉我,不管四季如何更替,它们的每一滴都会滋润山河;与冬天的济南对话,济南会告诉我,无论外面有多么严寒,这里永远都是你可以随时停靠的温暖的港湾……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对自然万物或者周围人物的观察,以“与_______对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2025-2026-1七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5分)
近期,班级举行“四时美景文学鉴赏”专题学习活动。你作为文字编辑,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曲江春景】
【1~2题答案】
【答案】1. ①. B ②. A
2. ①. 静谧 ②. 祥和
【经典名句】
【3题答案】
【答案】 ①.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②.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③.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④.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⑤. 唱出宛转的曲子 ⑥. 水何澹澹 ⑦. 山岛竦峙 ⑧. 杨花落尽子规啼 ⑨. 闻道龙标过五溪 ⑩.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阅读自然】
【4题答案】
【答案】(1)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一个部分。 (2)B A
(3)将“只有拉近了古诗词与我们的距离,才能拉近你我的距离”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读后感悟】
【5题答案】
【答案】(1) ①. 善良、真诚 ②. 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 ③. 小隐鼠
(2)示例:范爱农与鲁迅最初相遇时,也因为一些误会,导致两人产生隔阂,彼此厌恶,但是随着相处渐多,他们发现彼此都怀着相同的革命意志,而鲁迅也对范爱农这位觉醒的革命者充满了尊重和同情,在范爱农溺死后,鲁迅真挚地怀念这位好友。他们因为不了解而产生误会,但随着相交渐深,对彼此有更多真正的了解后,友谊也逐步加深。
二、阅读(共12小题,计40分)
(一)(24分)
【6~11题答案】
【答案】6. 应该重读的词是“春风”。理由:重读“春风”能突出句子的描写对象,强调春风相较于其他风更令人陶醉,流露出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7. 不能删去。理由:内容上,“一寸一寸”是叠词,动态地写出了春风吹过,慢慢到来的细腻过程,表现了人们用心感受春天慢慢到来,期盼春来的急切心情,抒发了作者对轻柔春风的喜爱之情。结构上,与后文“一点一点”相呼应,同时为下文描写万物复苏、春色渐浓的场景做铺垫。
8.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脱去”“伸展开”将麦田人格化,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风过后,麦田的颜色由灰白变成深绿色的过程,表现出麦田的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与赞美。
9. 春风柔和,春雨湿润,村民沉醉其中,享受着这份甘霖,不舍离去;春雨珍贵,村民珍惜春雨对大地滋润,饱含对春雨的喜爱与感激,不愿离去;春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村民由春雨联想到丰收的景象,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期盼,村民不急于赶路避雨。
10. 嗅觉:“香椿芽炒鸡蛋的香味飘向四方”一句通过嗅觉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炒鸡蛋的浓郁香气,凸显春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幸福的生活,彰显出质朴的乡村烟火气息,洋溢着作者对春日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
11. 示例:同意。理由:七上第一单元以“四季景物”为主题,选文均是描写自然景物,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文围绕“春风”展开,既展现了春日村庄万物复苏的生机,又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符合单元的主题,适合作为本单元的课外阅读拓展材料。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在互动环节,有同学分享了以下古诗文,请你帮他完成以下任务。
(二)(12分)
【12~15题答案】
【答案】12. ①. 离开 ②. 不,同“否” ③. 回头看 ④. 约定 13. B
14. (1)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就走了。
(2)天又大雨,您要到哪里去呢?
15. 两文都揭示了做人要言而有信,讲究诚信的道理。
【甲】陈太丘和友人约定在正午同行,友人过了正午还没到,这是违背约定、不讲诚信的行为。当元方指出他“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时,友人感到惭愧,这从侧面体现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不讲诚信会受到他人的指责。
【乙】魏文侯与管理山泽猎场的虞人约定去打猎,到了约定的那天,魏文侯正在饮酒作乐,而且天又下起了雨。面对“饮酒乐”和“天雨”的双重阻碍,他没有选择爽约,而是坚持前往与虞人碰面,并且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魏文侯不因个人享乐或天气变化而违背约定,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诚信的可贵,也正因如此,魏国逐渐变得强大。
(三)(4分)
【16~17题答案】
【答案】16. 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蕴含了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暗示了新事物必定会战胜旧事物的哲理。
17.
颔联写旅途之景,旷达昂扬;尾联转为思乡之叹,落笔惆怅,形成由外景到内心的情感转折。
三、作文(35分)
【18题答案】
【答案】例文:
与古树对话
我家老宅旁,立着一棵百年古树。树皮皴裂如老人的手掌,枝桠向天空伸展,似在与云絮低语。每次回乡,我总爱站在它身下,听风穿过叶隙的沙沙声,像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你在这里站了多久啦?”我仰头问它。阳光从叶缝间漏下,在我脸上碎成金斑。古树沉默着,却让我想起爷爷说的故事:它见证过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时村民躲在它的浓荫下避险;也迎接过改革的春风,看村外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它的每一道年轮,都是一段岁月的注脚。
我伸手抚摸它的树皮,粗糙的触感里藏着无数秘密。春天,它把花苞缀满枝头,引来蜂蝶蹁跹,告诉我生命要热烈绽放;夏天,它撑开绿伞,让乘凉的人们在它身下谈天说地,告诉我分享会让快乐加倍;秋天,它抖落黄叶,任叶片在风中跳最后一支舞,告诉我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冬天,它的枝桠,在寒风中挺直脊梁,告诉我坚韧是对抗荒芜的武器。
有一次,我考试失利,心情沮丧地来到它身边。它的叶片轻轻晃动,似在安慰。我靠着树干坐下,向它倾诉烦恼。那一刻,我仿佛听见它说:“孩子,人生如四季,有荣有枯。一次落叶不代表生命的终结,待到来年春风起,又是满树葱茏。”我望着它枝桠间透出的蓝天,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
古树不会说话,却用它的存在,教给我关于生命、关于时光、关于坚韧的道理。与古树对话,就是与岁月对话,与自然对话,更是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它让我明白,在喧嚣的世界里,总有这样的存在,静默地守候,给予我们力量与启迪。
如今,每次离开老宅,我都会回望那棵古树。它像一位智者,伫立在时光的长河里,等待着每一个愿意停下脚步,与它对话的人。而我,也会带着这份从对话中汲取的力量,勇敢地走向属于我的四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