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2025-2026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 2025-2026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 2025-2026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50 分)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10 分)
zhǔn bèi(    )  bào fēng yǔ(    )  qiáng bì(    )
zhī zhū(    )  piào liang(    )  yīn cǐ(    )
shì xiàn(    )  yáo huàng(    )  chì bǎng(    )
mǎ yǐ(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鲫鱼(jì)   胸脯(pǔ)   压根儿(yà)
B. 召开(zhào)  眨眼(zhǎ)   贮藏(zhù)
C. 角色(jué)   禁令(jìn)   差不多(chā)
3.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12 分)
(1)照样子,写词语。(6 分)
① 懒洋洋(ABB 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 百战百胜(ABAC 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③ 秋高气爽(描写秋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 分)
A. 陆续  B. 继续  C. 连续  D. 持久  E. 永久  F. 长久
① 观众们(  )走进电影院,期待电影的开始。
② 爸爸(  )工作了八个小时,终于可以休息了。
③ 虽然这次比赛失败了,但我们会(  )努力,争取下次夺冠。
④ 友谊需要用心呵护,才能保持(  )。
⑤ 这座古老的建筑,承载着城市(  )的记忆。
⑥ 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展现出了(  )的拼搏精神。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 分)
(1)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 分)
① 妈妈买了苹果、香蕉、梨和水果。
② 他穿着一件红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2)按要求改写句子。(6 分)
① 列宁找到了那只灰雀。(改为 “把” 字句和 “被” 字句)
“把”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小雨滴敲打着窗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与积累填空。(15 分)
(1)古诗填空:
“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望天门山》)
“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望洞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表达了对西沙群岛的_______之情。
② 《掌声》一文中,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由_______变得,掌声给予了她。
③ 《大自然的声音》中,动物是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3)名言积累:
“______,暖于布帛;______,深于矛戟” 告诉我们要友善待人;
“灯不拨不亮,______” 强调要主动思考、辩论。
二、阅读理解(25 分)
(一)课内阅读:《灰雀》(节选)(11 分)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 我没看见。”
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回答。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从文中找出描写灰雀样子的句子,用 “____” 画出来。(2 分)
2.列宁为什么 “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3 分)
3.男孩一开始说 “没…… 我没看见”,后来又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男孩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 分)
4.为什么说 “男孩是诚实的”?从文中找出依据。(3 分)
(二)课外阅读:《家乡的银杏林》(14 分)
我的家乡有一片银杏林,它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四季都有不一样的美景。
春天,银杏林从沉睡中醒来。光秃秃的树枝上,慢慢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像一个个调皮的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过不了多久,新芽就会长成一片片小小的叶子,形状像一把把迷你的小扇子,微风一吹,叶子轻轻摇晃,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夏天,银杏林变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茂密的枝叶层层叠叠,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走进银杏林,阵阵清凉扑面而来,这里成了我们玩耍的乐园。我们在树下追逐嬉戏,捡拾掉落的银杏叶,有的同学还会把叶子夹在书里,做成独特的书签。偶尔有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个个明亮的光斑,在地上跳动,有趣极了。
秋天,是银杏林最美的季节。银杏叶慢慢变黄,从远处看,整片树林像被染成了金色,闪闪发光。秋风一吹,金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空中打着旋儿,缓缓落在地上。走在铺满银杏叶的小路上,脚下软软的,还会发出 “沙沙” 的声音,像是在演奏一首动听的乐曲。这时,树枝上会结出一串串淡黄色的银杏果,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
冬天,银杏林披上了一层洁白的衣裳。下雪了,雪花落在树枝上、叶子上(如果叶子还没掉完),整个银杏林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我们会在树下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在银杏林里回荡。
这片银杏林,承载着我童年的快乐回忆,我爱家乡的银杏林!
1.作者是按照_______顺序描写家乡的银杏林的,从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5 分)
2.文中画 “____”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句子说说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3 分)
3.秋天的银杏林有哪些特点?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概括。(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银杏林 “承载着我童年的快乐回忆”?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25 分)
题目:《我发现了_______的秘密》
要求:1.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如 “含羞草”“蚂蚁搬家”“彩虹形成” 等;
2. 详细写出自己观察的过程,包括观察的时间、地点、看到的现象以及发现秘密的经过;
3. 写出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心情变化,用上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4. 语句通顺,字迹工整,不少于 350 字。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 准备;暴风雨;墙壁;蜘蛛;漂亮;因此;视线;摇晃;翅膀;蚂蚁
2. B(A项“胸脯”读pú;C项“差不多”读chà)
3. (1)① 红彤彤、金灿灿 ② 自言自语、自由自在 ③ 天高云淡、层林尽染 (2)① A ② C ③ B ④ F ⑤ E ⑥ D
4. (1)① 删“和水果”(苹果、香蕉、梨已属水果) ② 加“戴着”(“穿着”与“帽子”搭配不当,改为“他穿着一件红色的上衣,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2)① 列宁把那只灰雀找到了;那只灰雀被列宁找到了 ② 示例:掌声像炸雷一样,一下子打断了我的思路 ③ 示例:小雨滴迈着轻快的步子,轻轻敲打着窗户
5. (1)碧水东流至此回;淡妆浓抹总相宜;白银盘里一青螺 (2)① 海水、海底生物、海岛;喜爱与赞美 ② 自卑胆怯;自信开朗;勇气与力量 ③ 歌手;鸟叫、虫鸣、兽吼 (3)与人善言;伤人以言;理不辩不明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2. 因为灰雀活泼可爱,列宁十分喜爱它们,所以每次都停下来看灰雀。
3. 一开始男孩因心虚(藏了灰雀)而紧张、撒谎;后来被列宁的话打动,内心愧疚,决定归还灰雀,变得坚定诚实。
4. 男孩不仅让灰雀飞回了枝头,还站在树旁低头,用行动承认了错误,所以说他是诚实的。
(二)课外阅读
1. 时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 比喻、拟人(以“春天”句为例):把“新芽”比作“小脑袋”,赋予新芽“好奇打量”的人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芽的可爱与生机。
3. ① 银杏叶变黄,整片树林像金色的;② 叶子飘落像蝴蝶,踩上去软软的、有“沙沙”声;③ 树枝结淡黄色银杏果,像小灯笼。
4. 夏天在银杏林追逐嬉戏、做书签;冬天在树下堆雪人、打雪仗,银杏林留下了“我”的欢声笑语,所以承载着童年快乐回忆。
三、习作(示例框架)
我发现了蚂蚁搬家的秘密
周末下午,我在楼下草地玩时,发现一群蚂蚁排着队搬家,像一条小黑线在移动。我蹲下来观察,好奇它们为啥突然搬家——是住得不舒服吗?
我跟着队伍看,蚂蚁们有的扛着比身体大的米粒,有的叼着小虫子,还有的互相碰触角,像在说“加油”。这时天阴了下来,风也变大了,妈妈喊我回家:“要下雨啦!”我突然想起,之前也见过蚂蚁搬家后下雨。
为了验证,我连续观察了两次:只要蚂蚁忙着搬家,过半天准下雨。原来蚂蚁能感知空气湿度,下雨前窝会被淹,所以提前搬到高处!发现这个秘密时,我像发现宝藏一样开心,原来小蚂蚁里藏着这么有趣的学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