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阜南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高考一轮10月检测卷
语文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0月22日晚,2023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闭幕,这也是中国首次举办世界科幻大会。
2023世界科幻大会的主题是“共生纪元”,寓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以科幻之名欢聚成都,在这里碰撞思想,交流情感,共创未来。
“科幻文学是一种独特的将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的文学,科幻小说所描写的梦想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所描写的危机也是人类共同要面对的,所以它是一个连接全世界不同文化的桥梁。”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说。
长期以来,国外经典科幻文学和电影对中国读者和观众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科幻文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品“出海”。
在当代中国科幻创作浪潮中,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故事的做法也越来越受到创作者和读者的青睐。
21日晚,“90后”科幻作家海漄凭借历史性科幻小说《时空画师》获得2023雨果奖的“最佳短中篇小说”奖项。在海漄看来,科学是全球通行的,但科幻中的想象力却是每个民族独特的财富。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科幻创作,不仅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能让中国的科幻作品走向世界。
过去许多科幻文学和电影中的描述正成为现实,而现在的科幻作品正想象着一幅未来的图景。
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首届产业发展峰会上,总投资约80亿元人民币的21个科幻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进一步推动成都科幻产业量级提升。围绕科幻,成都已聚集关联企业1000余家,并且正在布局量子科技、6G通信、合成生物、超级高铁、扩展现实(XR)、脑科学应用等未来赛道,为科幻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想象源泉。
(摘编自李倩薇、李力可《中国科幻力量快速崛起有目共睹》)
材料二:
中新网:听说您最近“推翻”了一个30万字的手稿,那个作品是写什么的?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了?
刘慈欣:因为不满意啊。我写了一个和未来能源有关的东西,后来发现这个想法一点都不新鲜。现在时代变化很快,写的时候认为是很震撼的一个科幻创意,可能过了段时间就变得平淡无奇了。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写出来,它也是一个没有什么可读性的东西。
中新网:山西的文学作品总是离不开这片大山、黄土,山西的这种环境给您带来什么样的灵感?
刘慈欣:山西的文学是一个厚重的、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文学,这块土地有厚重的三晋文化,确实离科幻有一定距离。但写科幻的人和周围的环境,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我们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人处在什么环境之下都能完整地接触到现代社会的各种信息,也能完整地接触到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所以不管是在山西,还是在大都市,科幻文学面临的环境都差不多。
中新网:您怎么评价像以ChatGPT、脑机接口、记忆备份为代表的新技术?
刘慈欣:ChatGPT应该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近期的一个突破,它对我们的影响可能是很深远的,至少它可能会代替很多人的工作。科技对于人类未来是一件不可缺少的东西。科技不可能停止发展,科技的发展和突破是人类的希望。当我们面临某种灭顶之灾的时候,很可能科技的力量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虽然科技飞速发展,但是直到今天,科技的发展并没有涉及人自身的生物学上的进化。但脑机接口、记忆遗传、记忆备份等技术,会让我们在生物学特征上发生巨大变化,它产生的影响现在很难想象。真到了那个时候,很多我们认为最基本的东西都会被重新定义。那时,科幻也就真的没什么土壤了。
中新网:您能不能定义一下科幻是什么?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对未来的想象?
刘慈欣:目前对科幻的定义据说有300多个,我们没有办法给它一个定义。随着科幻的发展,科幻的风格趋于多样化。我认为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就是,科幻是一种超现实的但不是超自然的文学,它不能借助那些超自然的神力去推动情节。
科幻的能力就是,它能让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对大自然、对宇宙以及对人和大自然宇宙的关系产生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激发一种开拓新世界的激情。
中新网:中国的科幻文学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未来会走向哪里?
刘慈欣:中国的科幻文学发展历程很坎坷,中国科幻文学起源得并不晚,它起源于清末民初,离世界第一篇科幻小说诞生的时间并不是太久,但后来因为多种原因中断。中国科幻虽然发展历程很长,但是不断地重新开始,才走到今天。总的来说,中国的科幻文学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状态。
科幻文学的基础就是科学的神奇感,以及科学可能创造的那种未来。但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东西被慢慢削弱了,这个对科幻文学的打击是很沉重的。
中新网:您平常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刘慈欣:主要是一些科学传播类的、技术类的、军事类的、历史类的书,文学的不是太感兴趣。很奇怪,我一个写小说的怎么会对文学不感兴趣,这可能也是我作品的缺陷之一吧。
中新网:您之前说过,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生毫无意义。人生的意义要靠每个人去寻找,那么您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刘慈欣:我的人生意义就是尽可能创造出那种能让大家共享的、共同感到震撼的想象世界,这个世界有很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更多的人去看到这样一个想象世界。
(摘编自胡健《专访刘慈欣:科技的突破是人类的希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共生纪元”作为本届科幻大会的主题,既有科幻的语言特色,又表达了文化交流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
B.材料一指出了科技发展对科幻作品的影响,肯定了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与材料二的观点一致。
C.材料二中,刘慈欣认为山西文学作品注重历史与现实,与科幻精神相悖,这对科幻创作并无助益。
D.材料二中,刘慈欣强调,因为文学风格日趋多样化,所以“科幻文学”很难获得统一的准确定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中,科幻作家海漄的《时空画师》于此届世界科幻大会斩获奖项,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幻创作融合的成果。
B.材料一虽是新闻,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如“出海”一词,表现出对中国科幻作品走出国门的喜悦之情。
C.材料二中,刘慈欣担心科技发展会引发人在生物学上的进化,从而重新定义人们的认知,导致科幻文学处境艰难。
D.材料二通过访谈的形式,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科幻文学的特征,而且会产生对科幻文学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3.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二中刘慈欣对科幻与科幻创作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 (  )
A.科幻文学点燃了人们科学探索的兴趣。
B.现实关怀是科幻想象力的重要内容和立足点。
C.科幻创作者应该主动接触、学习、吸收最新的科技发现与成果。
D.国产科幻离世界科幻先进水平仍存在不小差距。
4.采访者设计访谈问题时可以运用哪些技巧?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
5.系列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讲述了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为拯救地球,倾全球之力,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奔往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对科幻世界的呈现获得了称赞,尤其是“太空电梯”的镜头可与一些世界级作品相媲美。影片上映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地的观众的追捧。请结合材料分析该电影获得成功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 峡 中
艾 芜
江上横着铁链做成的索桥,巨蟒似的,现出顽强古怪的样子,终于渐渐吞蚀在夜色中了。
桥下凶恶的江水,在黑暗中奔腾着,咆哮着,发怒地冲打岩石,激起吓人的巨响。两岸的山峰,好像也在怕这脚下的奔流无法避开一样,都把头尽量地躲入疏星寥落的空际。
夏天的山中之夜,阴郁,寒冷,怕人。
我们这几个被世界抛弃的山贼,到晚上的时候,趁着月色星光,就从远山那边的市集里,悄悄住进了桥头一座破败又荒凉的神祠,这个暂时的自由之家。
几个人静默地坐着,伸手取暖的阴影映在周遭,混着咸肉的香味和松柴的芬芳。从没头的土地菩萨侧边传来小黑牛痛苦无力的呻吟声。夜白飞不由得一阵阵怜惜,一声声叫骂。魏老头子却淡然平静,他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吃这行饭不怕挨打就是本钱。鬼冬哥连连讨好应和,魏老头子便越发来了兴致,埋怨起小黑牛的笨拙来了。
我虽然没有就着火光看书了,却仍旧把书拿在手里。我不愿同魏老头子争论,我不过是由于他们的逼迫,凑凑角色,并不打算加入他们,也许过几天,我就要独自走。
江风大了,江水也大了,像要扫荡这一切,像诅咒我们的存在似的。
黑夜里,小黑牛痛苦地呓语“我不干了”,魏老头子皱起眉头。看来,魏老头子又要做什么决定了。野老鸭望着汹涌的江水,喃喃道:“该不会出事吧!”
这时,神祠后面的小门开了,野猫子——一个油黑脸蛋的年轻姑娘,和着白色鲜明的玻璃灯光,连同笑声,挤进我们这暗淡的世界里来了。黑暗、沉闷和忧郁,因为她的到来,都悄悄地躲去。
野猫子一手抱着一块木头人儿,像个母亲般逗弄着,一边同众人顽皮打趣,一边在老头子——她的父亲面前任性地撒娇,木头人儿的真真假假,引得众人异常开心。
我不由得想起白天的事,我与野猫子扮夫妻,我们从集市商贩那弄到一匹上好的布,代价就是小黑牛被抓住,打了个半死。
中夜,纷乱的脚步声和嘈杂的低语,惊醒了我。我知道一定有什么瞒我的事在发生着,就竖起耳朵凝神地听着。忽然听见夜白飞哀求的声音,在暗黑中颤抖地说着:“这太残酷了,太,太残酷了……可怜他是……”
尾声低小下去,听着的只是夜深打岸的江涛声。接着老头子发出钢铁一样的高声,叱责着。
然后,角落里躺着的小黑牛,似乎被人抬了起来,一路带着痛苦的呻唤和着杂乱的脚步,流向神祠之外。
夜,愈发阴森凄郁,我轻轻抬起头,从壁缝望去,一个人形似的东西被丢进江里。原先就是怒吼着的江涛,却并没有因此激起一点另外的声息,只是一霎时在落下处,跳起了丈多高亮晶晶的水珠,然而也就马上消失了。
我明白了,小黑牛已经在这世界上因着一只残酷的巨手,完结了他的悲惨的命运。正像老头子说的“在这里,懦弱的人是不配活的”。但他往常那样老实而苦恼的农民样子,却还遗留在我的心里,搅得我一时无法安睡。
回忆起小黑牛的往事,他在那个世界里躲开了张太爷的拳击,掉过身来在这个世界里,却仍然又免不了江流的吞食。我不禁就由这想起,难道穷苦人的生活本身,便原是悲痛而残酷的吗?也许地球上还有另外的光明留给我们的吧?明天我终于要走了。
他们回来了。大家都是默无一语地悄然睡下,显见得这件事的结局是不得已的,谁也不高兴做的。
次晨醒来,只剩下野猫子和我。她见我不时朝昨夜小黑牛睡的地方张望,便打探似的说道:
“小黑牛昨夜可真叫得凶,吵得大家都睡不着。”
“一早就抬他去医伤去了!……他真是个该死的家伙,不是爸爸箍着他,说着好话,他还不去呢!”
她比着手势,很出色地形容着,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我冷冷地告诉她昨夜的事全部看见了,野猫子顿时就变了脸色,凶狠地说:“爸爸说得好,懦弱的人,一辈子只有给人踏着过日子的份,难道你也想学小黑牛?”说完,捡起地上的刀随手很结实地一挥,刀身便没入树身三四寸,又毫不费力地拔了出来,看得我目瞪口呆。
我到江边漫步,远处峰尖浸着粉红的朝阳。山半腰,抹着两条淡淡的白雾。山峡里面,到处都流溢着清新的晨光。
午后,从崖上转下来一小队人,是老头子的对头。“糟了!我们的对头呀!”野猫子恐慌起来,我却故意欢喜地说道:
“那么,是我的救星了!”
野猫子狠狠地看了我一眼,把嘴唇紧紧地闭着,嘴角朝下一弯,傲然地说:
“我还怕吗?我们原是在刀上过日子呢!迟早总有那么一天的。”
不过,最后我还是与她一起演了戏,真有点儿小夫妻的味道,哄得一队人过去了事。
晚上,他们回来了,带着那么多的“财喜”,看情形,显然完全胜利。我却不能安睡下去。
第二天醒来时,已快近午,只我独自留着。江涛显得单调些、寂寞些了。但看见躺在砖地上的灰堆,灰堆旁边的木人儿与夹留在我书里的三块银圆时,烟霭似的遐思和怅惘,便在我岑寂的心上缕缕地升起来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中“木头人”并不是野猫子的玩具,而是其理想的一种寄托物和替代物。作品巧妙地借助这一物件,表现野猫子向往粗野、自由生活的心灵世界。
B.魏大爷是山贼之首,小说中画龙点睛地揭示了他性格中“丑恶”的一面——狠毒、凶残,小黑牛被活葬这一情节,就充分暴露了其性格的阴暗性。
C.“我”既善良又仗义,没有出卖野猫子,让她逃过一劫,于是有了结尾他们悄然离去,把“我”一个人留在了神祠,并给“我”珍贵的三块银圆的结局。
D.《山峡中》取材于滇西,通过小黑牛的悲剧,一方面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无道、转善成恶;另一方面又歌颂了沉沦者未泯的人性、可贵的心灵。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有着独特的叙述视角,以流浪知识分子“我”作为“观察者”和故事的叙述人,让所有的人和事,都经过“我”的情感过滤,都通过“我”的目光渗透出来,回忆与穿插极为巧妙。
B.小说中的野猫子是一个活泼、机灵、凶狠的年轻女盗贼,她身上既有被罪恶社会所扭曲的“野性”,又有不曾完全泯灭的“人性”,是一个“人性”与“野性”统一的艺术形象。
C.文中画横线句子用语大胆、奇特,一个“挤”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空间的狭小、气氛的阴郁沉闷和野猫子的活泼开朗。
D.小说以活泼、幽默的叙说笔调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底层人物生存境遇和未来出路的深入思考。其中“魏大爷”等一众人物形象隐喻了时代气息下另一世界中的“叛逆者”的求生之道。
8.小说中反复出现对江边环境的描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9.本文运用了多重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和凸显主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太子嗜鲍鱼,而太公弗与,曰:“礼,鲍鱼不登于俎①。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哉?”寻常之室无奥剽②之位,则父子不别;六尺之舆无左右之义,则君臣不明。寻常之室、六尺之舆处无礼,即上下舛逆,父子悖乱,而况其大者乎!故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是以君子恭敬、撙节③、退让以明礼。
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失爱不仁,过爱不义。故飨饮之礼,先爵于卑贱而后贵者始羞,淆膳下浃而乐人始奏。觞不下遍,君不尝羞;淆不下浃,上不举乐。故礼者,所以恤下也。
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之蓄,谓之急;无三年之蓄,国非其国也。民三年耕,必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岁相通,而有十年之积。虽有凶旱水溢,民无饥馑。然后天子备味而食,日举以乐。诸侯食珍不失,钟鼓之悬可使乐也。乐也者,上下同之。故礼,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报囚之日,人主不举乐。岁凶谷不登,台扉不涂,马不食谷,驰道不除,食减膳。故礼者,自行之义,养民之道也。
受计之礼,主所亲拜者二:闻生民之数则拜之,闻登谷则拜之。夫忧民之忧者,民必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与士民若此者,受天之福矣。
礼圣王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尝其肉,隐弗忍也。故远庖厨,仁之至也。不合围,不掩群,不射宿,不涸泽。草木不零落,斧斤不入山林;昆虫不蛰,不以火田。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则物蕃多。圣主所在,鱼鳖禽兽犹得其所,况于人民乎!
故仁人行其礼,则天下安而万理得矣。逮至德渥泽洽,调和大畅,则天清澈,地富煴,物时熟;民心不挟诈贼,气脉淳化。
(节选自贾谊《礼》)
【注】①俎:祭祀用的器皿。②奥剽:尊卑。③撙节:约束,克制。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礼A圣王之B于禽兽C也D见E其F生不忍G见H其死I闻J其K声不尝其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昔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中的“傅”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贼其君者也”的“贼”词类活用方式相同。
B.“六尺之舆”与“假舆马者”(《劝学》)两句中的“舆”字意思相同。
C.“天子爱天下”与“皆起不相爱”(《兼爱》)两句中的“爱”字意思相同。
D.“故远庖厨”与“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两句中的“远”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太公认为不合礼节的行为会导致社会失去正常的秩序。
B.按照礼节,不同身份的人都要有与其身份相称的爱心。
C.圣明的君主能保护鱼、鳖、禽、兽、草木等正常生长。
D.百姓无欺骗与害人之心,才能让天下变得清明、富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飨饮之礼,先爵于卑贱而后贵者始羞。(4分)
译文:
(2)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则物蕃多。(4分)
译文:
14.本文对君主提出了“养民”的劝告,无疑具有进步意义,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养民”的具体做法。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开 愁 歌①
李 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 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②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③下马解秋衣,请贳④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 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 莫受俗物相填豗⑤。
  【注】①本诗为诗人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贳(shì):抵押。⑤填豗:填塞心胸。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
B.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
C.九、十句以乐景写哀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
D.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16.本诗七、八两句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写到“换酒”。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通过“换酒”这一情节反映出诗人形象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两句是“        ,        ”。
(2)《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只能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        ”。
(3)借由鱼雁传书致意,中国自古已然。“        ,        ”之类的唐宋诗词便是明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五千年文明自带流量密码。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这些精神内涵在岁月洗礼下  ①  ,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血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找准它的时代韵脚。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提出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文物等载体对话历史,人们不再满足于“看得见”,更希望“看得懂”。“隔着玻璃、挂在墙上”的传统展陈正升级为富含声光电等科技元素的沉浸式互动体验,让文化场所变身“旅游打卡地”,让文物成为“潮玩”,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在  ②  中传承中华文明基因。文物与现代生活、科技跨时空的交流碰撞,已呈现出一番  ③  的景象。 文物记载历史,传承文化,让文化“潮”起来,文物“活”起来,有助于增进中国历史的深切体认。忆古思今,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源流的探寻与思考,文化基因的源头活水将引领我们认识过去、把握今天、面向未来。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高考导向衔接]文中加点的词语在运用上富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汉字笔画与构件的形成及变化有两个支配原则:  ①  ,二是整字优先。
书写便捷是汉字笔画与构件形成的主要支配原则,“便”是符合书写的生理习惯,“捷”是书写快速。现代汉字单一笔画有右横折而无左横折,有左竖折而无右竖折,就是因为左横折、右竖折,需要从右到左书写,不符合生理习惯。“便”也是为了“捷”,因为符合生理习惯就快,不符合就慢。上述表层规律是由书写便捷原则决定的,依据“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先是从上到下写完左旁,接着是  ②  。左旁最后一笔的横画变为提画,是为了缩短与右旁第一笔的书写距离,距离短则快。而在书写上下结构字形及作为左右结构字形的右旁时,最后一笔横画因为是整字的最后一笔,所以没必要变化。
整字优先原则主要是指整字、构件和笔画三级形体成分中优先考虑整字形体,即保证整字形体的方形布局、结构清晰、美观稳定。例如,现代汉字有竖弯钩的构件位于左右结构字形的左侧时,如果它的竖弯钩是在构件的右部或中部的话,竖弯钩变为竖钩,如“元—顽”“屯—邨”;如果是在构件的左部,则  ③  ,如“包—刨”“仓—创”。
21.[高考导向衔接]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①          10字
②          10字
③          10字
22.“羊”“关”等字上部两点的形态是“”,左点由左上向右下倾斜,右点由右上向左下倾斜,请从书写便捷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韩非子·孤愤》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B“材料一指出了科技发展对科幻作品的影响”错误,材料一主要报道了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盛况,以及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情况。C“与科幻精神相悖,这对科幻创作并无助益”于文无据,依据原文“山西的文学是一个厚重的、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文学,这块土地有厚重的三晋文化,确实离科幻有一定距离。但写科幻的人和周围的环境,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可知,原文并无山西文学是否与科幻精神相悖的阐述,对现实主义文学对科幻创作的作用也没有论述。D“因为文学风格日趋多样化,所以‘科幻文学’很难获得统一的准确定义”错误,依据原文“目前对科幻的定义据说有300多个,我们没有办法给它一个定义”可知,很难获得准确定义的原因是定义太多)
2.C(“刘慈欣担心科技发展会引发人在生物学上的进化”错误,原文“虽然科技飞速发展,但是直到今天,科技的发展并没有涉及人自身的生物学上的进化。但脑机接口、记忆遗传、记忆备份等技术,会让我们在生物学特征上发生巨大变化,它产生的影响现在很难想象”可知,刘慈欣是客观陈述科技的发展没有对人自身生物性产生影响,并没有选项所谓主观情感“担心”)
3.B(材料二中,刘慈欣对科幻与科幻创作的理解是:科幻是科幻创作的基础。这篇人物专访的主要内容是:科学技术是科幻创作的基础,也是人类的希望。没有B中关于现实关怀与科幻创作关系的内容)
4.①从被采访者熟悉的情况切入话题,自然且便于打开话题。②紧扣主题,从创作体验到对科幻的定义理解,对科幻的现状与未来的看法,层层深入。③以被采访者个人的生活与观点收束话题,深入挖掘人物精神。④做好访谈准备,提问有专业性,不仅掌握专业术语,还了解作者个人观点、最近的创作情况,对科幻当下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有一定了解。(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由材料二“听说您最近‘推翻’了一个30万字的手稿,那个作品是写什么的?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了?”可知,从被采访者的创作这一熟悉的情况切入话题,自然且便于打开话题;由材料二“山西的这种环境给您带来什么样的灵感?”“您能不能定义一下科幻是什么?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对未来的想象?”“中国的科幻文学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未来会走向哪里?”可知,提问紧扣主题,从创作体验到对科幻的定义理解,对科幻的现状与未来的看法,层层深入;由材料二“您平常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您之前说过,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生毫无意义。人生的意义要靠每个人去寻找,那么您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可知,以被采访者个人的生活与观点收束话题,深入挖掘人物精神;同时采访者在采访前也做了功课,比如对被采访者的个人情况和专业行业发展现实问题等有基本的了解,故而提出的问题才能有专业性,才能引起被采访者的谈话的兴趣,访谈内容才能真实、深入)
5.①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类倾尽全力带地球离开太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园情怀”,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故事,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②影片对科幻世界的呈现,正表现出科学的神秘感,以及科学可能创造的那种未来,符合人们对科幻的想象与审美的追求。③作品所描写的危机虽然发生在未来,却也是人类共同要面对的,它引发了人对宇宙关系的思考,是一个连接全世界不同文化的桥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由材料一“在当代中国科幻创作浪潮中,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故事的做法也越来越受到创作者和读者的青睐”“在海漄看来,科学是全球通行的,但科幻中的想象力却是每个民族独特的财富。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科幻创作,不仅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能让中国的科幻作品走向世界”可知,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类倾尽全力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园情怀”,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故事,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由材料一“过去许多科幻文学和电影中的描述正成为现实,而现在的科幻作品正想象着一幅未来的图景”,材料二“当我们面临某种灭顶之灾的时候,很可能科技的力量是我们唯一的希望”“科幻的能力就是,它能让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对大自然、对宇宙以及对人和大自然宇宙的关系产生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激发一种开拓新世界的激情”可知,影片对科幻世界的呈现,正表现出科学的神秘感,以及科学可能创造的那种未来,符合人们对科幻的想象与审美的追求;由材料一“科幻文学是一种独特的将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的文学,科幻小说所描写的梦想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所描写的危机也是人类共同要面对的,所以它是一个连接全世界不同文化的桥梁”可知,作品所描写的危机虽然发生在未来,却也是人类共同要面对的,它引发了人对宇宙关系的思考,是一个连接全世界不同文化的桥梁)
6.A(“表现野猫子向往粗野、自由生活的心灵世界”错误,应是对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
7.D(“活泼、幽默”错误。本文整体沉重、压抑,应是“冷峻”的笔调)
8.①揭示社会环境,预示人物生存环境的恶劣。②推动情节发展,为小黑牛的悲剧命运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映衬了文中各个人物的阴郁心情。(每点2分,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9.(1)关于人物的对比:①小黑牛与魏大爷等人的对比,体现他们的可怜、可悲而又尚存善良;②作为知识分子的“我”和没有文化修养的流浪汉们的对比,凸显了“我”可爱和可笑的形象。(2)关于人间世界的对比:张太爷所制造的黑暗和魏大爷的生存挣扎代表的两个世界,是张太爷的恶霸行径和小黑牛们的苦难写照,主题便醒豁昭明,有目共睹。(3)关于精神世界的对比:美丽而清纯的自然和丑陋龌龊的现实人间的对比,现实人间的压迫、贫困、杀人和抢劫,衬托得自然令人向往,从而充分表现作者对旧世界野蛮异化的认识和深刻批判。(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A、D、I(原文标点:礼,圣王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尝其肉)
11.D(D远离/遥远。A均为名词作动词。B车。C爱护)
12.D(依据原文,百姓没有欺骗、害人之心,是缘于仁人依礼而行,普施恩泽,让天下和谐,国家兴盛)
13.(1)所以设宴饮酒的礼节,先请地位卑下的人饮酒然后地位尊贵的人才进食。(得分点:“飨饮”“爵”“羞”各1分,句意1分)
(2)获得外物合于时宜,使用资源能有节制,物类就会繁殖增多。(得分点:“有时”“有节”“蕃多”各1分,句意1分)
14.①充实府库。②使百姓富足。③与百姓同忧同乐。(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过去周文王派太公望做太子姬发的师傅。太子喜好吃干鱼,可是太公不给,说:“按照礼节的规定,干鱼不能置于祭祀时盛物品的器皿之上。哪里有采用不合礼节的做法却能教育太子的呢?”不算大的房屋如果没有确定尊卑的位置,那么父亲和儿子的身份就不能区别开来;六尺大小的车子如果没有确定尊卑的方位,那么君主和臣子的身份就不明确。在不算大的屋子、六尺大小的车子中不同身份的人相处的方式不符合礼节,就会出现上下位置颠倒,父子关系混乱的不良现象,更何况范围广的国家呢!所以道德仁义,若没有礼节就不能形成;教导训诲以匡正风俗,若没有礼节就会有所疏忽;判断纠纷争执和官司,若没有礼节就不能判决;君主与臣子、上级与下级、父亲和儿子、兄长和弟弟之间的关系,若没有礼节就不会稳定;跟从老师学习做官学习经艺,若没有礼节就不会适当地亲近老师。所以君子要做到对人谦恭、约束自己、能够礼让来显明礼节。
礼节,可以用来使国家巩固,使政权固定,让君主不会失去他的百姓。按照礼节,天子爱护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全部土地与人民,诸侯爱护所封领域的土地和人民,大夫爱护属下的官吏,士人和百姓各自爱护自己的家庭,失去爱心就没有仁德,过分爱护就不合乎道义。所以设宴饮酒的礼节,先请地位卑下的人饮酒然后地位尊贵的人才进食,饭菜都已让每一个人享用乐师才演奏音乐。向人敬酒若没有遍及所有人,君主不会享用美食;若佳肴没有让每一个人都吃过,君主不允许演奏音乐。所以,礼是用来顾念臣下的。
国家没有九年的储存,叫作不充足;没有六年的储存,叫作紧急;没有三年的储存,国家不是国家了。百姓耕种三年,一定剩余一年的粮食;耕种九年就剩余三年的粮食;连续三十年,就有十年的储存。即使发生干旱和水灾,百姓也不会挨饿。这样之后君主才吃丰足的食物,每天演奏音乐。诸侯不会失掉美味,敲钟击鼓可以让自己感到快乐。快乐,是尊卑共同的感受。所以按照礼节,国中有挨饿的人,君主不再用晚餐;国中有受冻的人,君主不再穿上皮衣;判决囚犯的日子,君主不演奏音乐。年景歉收庄稼不能成熟,宫室建筑不加涂饰,不让马吃粮食,不修整君主通行之道,吃饭减少食物。所以礼节是自己行事的原则,是养护人民的治理之道。
接受计簿时举行的礼仪,君主两次亲自行拜礼:听到百姓增加人口的数字就行拜礼,听到庄稼成熟时就行拜礼。为百姓的忧愁而忧愁的人,百姓一定为他的忧愁而忧愁;为百姓的欢乐而欢乐的人,百姓也一定为他的欢乐而欢乐。和士人百姓的关系像这样的人,就能承受上天给予的保护了。
按照礼节,圣明的君主对于鸟类和野兽,愿意看见它们活着而不忍心看见它们死亡,愿意听到它们的声音而不吃它们的肉,是因为怜悯它们而不忍心让它们死亡。因此(圣明的君主)远离厨房,其仁德已达到最高的境界。不在打猎时围捕群兽,不把兽群全部消灭,不在夜里射猎栖息的鸟兽,不让水洼干涸后捕鱼。草木没有凋谢时,不带斧头进山砍伐林木;昆虫没有蛰伏时,不用火焚烧草木而田猎。获得外物合于时宜,使用资源能有节制,物类就会繁殖增多。圣明的君主在的地方,鱼、鳖、鸟类、野兽尚且可以得到适宜生长的处所,何况对于百姓呢?
所以有仁德的人按照礼节行事,就会让天下安定,能遵循万物的生长规律。等到恩泽普施,天下和谐,国家昌盛,就会苍天清明,大地富庶,庄稼按时成熟;百姓心中不怀欺骗与害人之心,出现民风民俗纯正平和的太平景象。
15.C(九、十句中,白昼被浮云笼罩,氛围阴沉凄迷。浮云并不悠闲,也没有乐景)
16.(1)同:李贺失意离京,愁闷赊酒;李白被赐金放还,与朋友共饮消愁。二人均是借酒消愁、志不得伸的失意者形象。(2)异:①李贺衣衫破烂仍要典当衣物,形象穷困潦倒;李白抵押五花马、千金裘,形象慷慨狂放。②李贺醉后呼天天不应,形象孤独无依,消极绝望;李白与友人共饮,挥洒张扬豪放的气势,虽失意却仍潇洒自信。(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17.(1)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2)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3)示例一: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示例二:鱼书欲寄何由达 水远山长处处同(晏殊《寓意》)(符合“鱼雁传书”“唐宋诗词”的限制要求即可)
18.示例: ①一脉相承 ②春风化雨/耳濡目染 ③欣欣向荣(每处1分)(①语境强调中华五千年文明精神内涵世代流传,故可用“一脉相承”。一脉相承:由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②语境强调以沉浸式互动体验的方式教育年轻人的良好效果,故可用“春风化雨”或“耳濡目染”。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形容无形之中受到影响。③语境强调文物发展的新气象,故可用“欣欣向荣”。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19.示例:文物记载历史,传承文化,让文物“活”过来,文化“潮”起来,有助于增进对中国历史的深切体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可把“文化‘潮’起来”和“文物‘活’起来”调换位置;二是成分残缺,可在“中国历史”前添加介词“对”)
20.示例:文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对比手法和网络流行语,突出了文物展陈方式的变化,生动表现了文物与现代生活、科技跨时空的交流碰撞的繁荣景象。(“隔着玻璃、挂在墙上”是传统展陈文物的模式;“旅游打卡地”指旅游者常去的地方,是现在的场景,二者运用对比手法。“潮玩”是潮流玩具的简称)
21.示例: ①一是书写便捷 ②从上到下写右旁 ③竖弯钩不变(每处2分)(第①处,此处是总领句,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阐述的是书写便捷原则和整字优先原则,此处应填“一是书写便捷”。第②处,结合前文“依据‘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先是从上到下写完左旁”可知,接着是从上到下写右旁,故此处应填“从上到下写右旁”。第③处,结合后文所举的例子“包—刨”“仓—创”可知,如果是在构件的左部,则竖弯钩不变,故此处应填“竖弯钩不变”)
22.示例:因为依据“从左到右”的书写顺序,先写左点后写右点,左点由左上向右下倾斜是为了缩短书写右点的距离,快速书写右点;右点由右上向左下倾斜是为了缩短书写下一笔的距离。(由原文“书写便捷是汉字笔画与构件形成的主要支配原则,‘便’是符合书写的生理习惯,‘捷’是书写快速”及“依据‘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可知,“羊”“关”等字上部两点的左点由左上向右下倾斜,右点由右上向左下倾斜,是因为依据“从左到右”的书写顺序,先写左点后写右点;由“是为了缩短与右旁第一笔的书写距离,距离短则快”可知,左点由左上向右下倾斜是为了缩短书写右点的距离,快速书写右点;右点由右上向左下倾斜是为了缩短书写下一笔的距离)
23.参考立意:①明察但不至察;②至察则无友;③明察致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