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学情评估
复兴中学九年级(1)班迎来了三位爱尔兰交换生Oisin、Aisling和Siobhan,他们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班主任组织了一场主题为“穿越华夏千年,邂逅东方古韵”的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交换生同学完成任务。
 第一站 科技赋能·光影之旅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班主任携手校科创社的老师,借助先进的AI与AR技术,为同学们打造了一场极具震撼力的光影盛宴。请完成1—5题。
1.【开场仪式·代表发言】Aisling要代表三位交换生发言,但是由于中文基础薄弱,她的发言稿中存在一些错误,请你帮她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
A.诘难(jié)      狡黠(xiá)  渲染(xuàn)  味同嚼蜡(là)
B.寂寥(liáo) 拘泥(ní) 劝戒(jiè) 吹毛求疵(cī)
C.迥然(jiǒng) 要决(jué) 海啸(xiào) 铢两悉称(chēng)
D.稠怅(chóu) 狂妄(wàng) 契合(qiè) 心旷神怡(kuàng)
2.【国潮服饰·时代新宠】Oisin在活动笔记中写下了如下文字,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五千载华夏,丝线经纬,尽显东方之美。近年来,服饰国潮________,诞生于辽宋时期的马面裙,融合传统与现代,成为当下新时尚。________马面裙,不止于美。马面裙的制作强调“物尽其用”,正是中华民族以衣载道、节俭美德的体现。马面裙走红,背后是________的民族智慧,________出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A.启动  翩翩  经久不息  反射
B.涌动  绵绵  经久不息  反射
C.启动  绵绵  历久弥新  折射
D.涌动  翩翩  历久弥新  折射
3.【岁寒三友·雅韵恒传】在观看“岁寒三友”的微视频过程中,Siobhan摘录了如下文字,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秆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姿百态,情趣盎然。②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③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④隐逸之士携它唱和清风明月,淡泊功名利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不为世俗所屈。
A.“美化”“影响”是动词,“为”是介词,“清丽俊逸”是并列短语,“唱和清风明月”是动宾短语。
B.“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不为世俗所屈。”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它”。
C.“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冶了人的情操”是并列复句。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隐逸之士”和“谦谦君子”调换位置。
4.【对话经典·启迪心智】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马南邨以《不求甚解》为题目写了一篇文章谈论读书的态度问题。
B.古人有多种称呼,如:以地名称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杜牧又称“杜工部”。
C.《红岩》中,许云峰与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在茶园碰头,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突然袭击,许云峰不顾个人安危,沉着掩护革命同志,自己被捕入狱。
D.《水浒传》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小说。
(2)科创社的老师以“名著中的师者”为创作主题,邀请爱尔兰交换生体验利用AI视频生成模型还原名著人物。请从藤野先生(《朝花夕拾》)、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马二先生(《儒林外史》)、谭波儿(《简·爱》)中任选一个,协助交换生完成视频脚本大纲。(3分)
人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视频素材 事件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旁白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她)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感受到作者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5.为了活跃气氛,活动中设置了“诗文名句对对碰”小游戏,请将下列古诗文补充完整。(6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主题 内容
老兵归乡 (1)十五从军征,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乐学忘忧 (2)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历史兴衰 (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公正赏罚 (4)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少年英主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站 经典研读·古今共鸣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赏塞外风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
INCLUDEPICTURE"辽宁卷-16.tif"
【注释】①骎(qīn)骎:马疾行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三国魏称卢龙郡,在今河北迁安市西。
6.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甲诗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想象冲淡了雪中送别的惆怅,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
B.乙诗通过“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侧面烘托出戍边生活的艰辛与漫长。
C.两诗均善于炼字:甲诗“卷”“折”显风势之烈,乙诗“凋”字突出了边塞的苦寒。
D.两诗均通过对边塞苦寒环境的描写来抒发对戍边将士保家卫国豪情的赞颂。
(二)【观齐鲁交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①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②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③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①遂邑:地名。②柯:地名。③图:考虑。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B.民弗从也        一狼仍从(《狼》)
C.以勇力事鲁庄公     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D.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8.把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分)
(2)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3分)
9.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10.曹刿与曹沫两人在性格上有什么异同点?请结合甲、乙两文简析。(4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第三站 趣读践知·析文探微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8分)
材料一:小满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所谓“小满”,在南方与北方的含义并不相同。
在南方,小满是指雨水之盈。《说文解字》曰:“满,盈溢也。”小满节气期间,南方地区一般降雨多、雨量大。南上的暖湿气流与北下的冷空气在华南一带交汇,形成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正如民谚所说:“小满,江河渐满。”此时节,如果雨水偏少,田里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此农谚中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的说法。
在北方,小满则与小麦的成熟相关。在小满节气,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降雨量很小或无雨,往往是北方地区在二十四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时期。这段时间,北方一些地方的气温上升得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北方地区农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时至小满节气,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因而小满之“满”,在北方,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材料二:小满拉开主汛期序幕 全国雨季走势表
时间 各地汛期
华南前汛期 4月上旬-6月上旬
梅雨雨季 6月上旬-7月中旬
华北雨季 7月下旬-8月上旬
华西秋雨 9月上旬-10月下旬
【注】华西地区是我国川、藏、滇、贵、渝等地的合称。
材料三:INCLUDEPICTURE"L一改-3.tif"
材料四: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满没有大满。有人觉得奇怪,按中华文化的习惯,有大就有小,有上就有下,拿节气来讲,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而小满这个节气,应该对应的是大满,可是并没有大满这个节气,小满之后是芒种。
那为什么没有大满呢?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有“物盈则倾”“物极必反”的说法,所以二十四节气中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小满是一个充满传统智慧的节气。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是自然之道。“小得盈满”,是将熟未熟还有向上的空间,还可“继长增高”,这才符合中国人的理想。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美学和生活智慧所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小满一词,虽为节气,但用于比喻人生,亦为巧妙。
1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我国南方雨水渐盛,从华南开始的主汛期序幕就此拉开。
B.在小满节气,北方地区日照时间最长,因此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C.与小满有关的谚语和诗句很多,它们以精练的语言描绘了小满节气的物候现象和农业生产活动。
D.小满节气不仅是一个自然现象的描述,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
12.Oisin对“小满”节气颇感兴趣,他制作了一张资料卡。请你帮他填写完整。(3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地域 “小满”时天气 农作物 “小满”含义
南方 一般降雨多、雨量大 以水稻为主 ③             
北方 ①            ②            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13.学习了以上材料后,交换生们展开了交流。请结合材料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话。(3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Siobhan: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小满有了些了解。在中国北方,小满的含义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这让我联想到相关的诗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材料三回答)
Aisling:在南方,小满拉开了雨季的序幕。我和父母打算去上海、南京一带旅游,所以,我选择在②__________(月份)出行,这个时间刚好错过梅雨期。
小语:节气的命名很有意思,“小满”之后并没有“大满”,这简单的节气还蕴藏着中国人的处世智慧: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川剧之乡,同学们不仅近距离观看了川剧变脸这一独特的表演艺术,还听老师讲述了一个有关“变脸”的故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
脸 谱
蒋冬梅
①乐师傅一生登过多少次舞台,他早已记不清了。台下的孩子们都戴着脸谱面具,那是乐师傅缝制的缩小版的面具,他们是来跟乐师傅学变脸的。之前乐师傅没见过他们,眼前的这些孩子们唯一的区别,只是图案各异的脸谱。孩子们正眼巴巴等着,看乐师傅的变脸表演。乐至这地方,会演变脸的人不少,可变来变去,人们还是觉得,自己一张干干净净的脸最好。
②讲台不过三尺宽,乐师傅尽展两臂,摆动长袖,衣底的风来回兜转,踹步抖衣,摇扇摆肩,舞得潇洒自由,通身成竹在胸的气派。恍然间只一瞬,他就从现世人间的乐师傅,转换为远古时代的猎手。彼时莽林茂盛,野兽凶猛,猎手脸绘七彩,身披红衣,头戴金冠,手持利弓,伴着虎啸狮吼,风吹林动,眨眼间,猎手脸孔变换出种种魑魅模样,热辣的色彩和骇人的图案,显得格外狰狞。乐师傅常对人说:“这脸谱绘得狰狞,本是猎人为恫吓野兽的,细细看那彩绘花纹,也是绝美的,但那终究是张假脸而已。”
③台下的孩子们看得入了神,台上的乐师傅也入了神,在他眼中,已幻化出另一番情境。他是神的首领,带领一众小神,个个红衣花脸,彩帽蝶衣,御风飞驰。音乐渐止,台上乐师傅舞步手势随之渐缓,如一场风止花落。
④不等乐师傅下台,孩子们一拥而上,把乐师傅团团围住,叽叽喳喳问起变脸的事。乐师傅心里高兴,一下子收了这么多小徒弟,以后,他再也不用寂寞一人,孤独地在戏台上,扯下一张张脸谱,每次最后露出自己那张本脸,总是忧心忡忡的表情。
⑤为了教这些孩子,乐师傅用心制作了几十张小版脸谱。裁剪描画贴合,他画的不是脸谱,而是能传世的画卷。一张张脸谱,在他眼前仿佛旋转起来,汇成七彩的河,流过百世华年。他想起当年师傅教他的话:艺术不是秘方,传下去才会活着。
⑥孩子们学得也用心,他们的小手柔软灵巧,机关秘密掌握得很快,他们模仿着乐师傅的样子,端着姿势,迈着脚步,抖衣摆袖,有几分架势了。乐至的变脸技艺盛行,孩子们多少会些皮毛,学得快的孩子,已能扯下脸谱,变换表情了,虽然手法比乐师傅要拙得多,可已经让人非常惊喜了。其中一个孩子学得最快,他能变换三张脸谱了。乐师傅只给他们做了四张脸谱,如果他扯下最后那张脸谱,就能看见他的本脸了,可那孩子迟迟不肯扯掉最后那张脸谱。
⑦脸谱之下,在眼睛的孔洞处,露出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眼神怯生生的,似有什么话欲言又止。乐师傅鼓励他说:“你行的,变回本脸啊。”没等那孩子说话,旁边的孩子早插话说:“他啊,肯定是豁嘴子,怕丑喽。”一句话说得那孩子更羞了,隔着脸谱,乐师傅都能感到那脸上的窘态。乐师傅略一沉吟说:“没关系,你不想扯,就戴着吧。”
⑧随着练习进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都能变化脸谱了,有的孩子已能扯下第四张脸谱,最后露出一张本脸,做出滑稽的猴子表情,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乐师傅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的脸,只剩那个羞涩的孩子,迟迟不肯摘下最后一张脸谱,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戴了脸谱的脸上,透着无限落寞。
⑨等孩子们哄闹着散了,乐师傅走过去,轻轻对他说:“别怕,只演给师傅一个人看吧。”那孩子抬起脸,乐师傅突然发现,脸谱上有一块小小水渍,那双黑亮亮的眼里,闪着涔涔泪光。乐师傅明白,孩子一定有难言之隐,他伸手擦去将要滑下的泪滴,想把孩子揽入怀里。
⑩就在那一瞬间,孩子以极快的速度,扯去了第四张脸谱。一张沟壑纵横的脸,赫然暴露在乐师傅眼前,那分明是受过伤的脸,皮肤扭曲着隆起褶皱,嘴巴那里有一个豁口,牙齿裸露着。乐师傅明白了,他不肯扯下最后一张脸谱,是想遮住自己的脸。
乐师傅觉得心如刀割,他沉吟片刻,慢慢贴近孩子耳边,声音颤抖着说了句话,片刻间,孩子布满褶皱的脸,正慢慢舒展,继而有一朵花开了。那一刻,乐师傅心里,有了一张新的脸谱图样,他想,那一定是他画过的最美的一张脸。(有删改)
14.请你阅读全文,梳理小说情节,将下面的鱼骨图补充完整。(3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辽宁卷-18.tif"
15.文中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得很精彩,请加以赏析。(3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16.小说善设伏笔,请你结合知识卡片,分析文中第⑦段画横线句的作用。(3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INCLUDEPICTURE"辽宁卷-19.tif"
17.说说选文最后一句“新的脸谱图样”的特征及乐师傅认为其“最美”的原因。(4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18.交流会中,同学们针对这篇小说的主旨展开了讨论,你赞成谁的观点呢?请结合原文,说说理由。(4分) INCLUDEPICTURE"得分.tif"
小语:我觉得这篇小说在探讨“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小文:我觉得不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应该与“学会接纳自己”有关。
(三)活动中,Oisin、Aisling和Siobhan亲手参与了中国传统美食——饺子的制作过程,并听老师讲解了饺子背后的健康知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
饺子里的健康门道
①在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饺子的地位举足轻重。饺子虽小,里面的健康门道可不少!
②小小的饺子可以容纳多种食材,轻松实现食物多样、营养全面。饺子皮用面粉做成,富含碳水化合物;里面的馅可以是肉、蔬菜、海鲜等,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还有一定的维生素、矿物质等。从均衡营养的角度来说,吃饺子绝对是一种有助于实现食物多样化的饮食方式。
③做饺子皮有学问。人们包饺子常用精白面粉,如果搭配一些富含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粗粮粉或豆粉,这样营养成分更多,且可以达到蛋白质互补的作用,提高营养的吸收利用率。当然,为了不影响整体口感,粗粮粉添加量控制在10%~20%为宜。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面粉中加入适量榨好的蔬菜汁和蒸熟搅拌好的蔬菜泥,既能让饺子色泽美观、口味清香,从而激发食欲,又可添加蔬菜中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④饺子调馅时也有学问。按照膳食宝塔模型推荐的每人每天蔬菜和肉类比例(约为3:1~4:1)调馅,可以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里脊肉代替三分肥、七分瘦的肉,减少肥肉和动物油的用量。鸡肉、鱼肉、豆制品和蛋类也可以入馅,用以代替一部分畜肉类,从而降低脂肪含量,保证蛋白质摄入量。不妨再加一些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品,如香菇、木耳、银耳等各种菌菇,以及海带、裙带菜等藻类。它们可以带来不同口感,帮助减少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量。
⑤值得注意的是,饺子制作过程中一些习以为常的操作,可能会让饺子的营养流失。例如,蔬菜先切后洗再做馅。很多人在处理蔬菜馅时,习惯将菜剁碎后再用清水过一遍,殊不知这样会造成蔬菜中营养素流失。正确的做法是,蔬菜洗净后先焯水,挤干表面水分再切碎备用,挤出的菜汁刚好用来和面;也可以选择用盐将蔬菜中的水分浸出来,但这时要注意盐不能超标。这里有个小窍门:拌馅时先用食用油拌一下切好的蔬菜,再同调制好的肉馅搅拌在一起,最后放盐等佐料,这样就可以更大程度地“锁住”蔬菜的水分,拌好的馅也不容易出水。
⑥最后,饺子怎么吃还有讲究。一顿吃多少个饺子呢?对于普通大小的饺子,一个饺子皮大约需要8克面粉。成年人一餐的主食摄入量为50~100克,换算成饺子皮就是6~12个。建议把饺子作为主食的一种,吃肉馅饺子时,搭配一些凉拌蔬菜、白灼蔬菜是不错的选择;吃素馅饺子时,除了配菜,还可以搭配一点炖肉、蒸鱼、煮虾等,以达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⑦中国人对饺子的钟爱已绵延千年,当我们以科学眼光重新审视,会发现这种古老的食物暗藏着令人惊叹的健康智慧。(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12月21日)
19.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20.请简要说明③④⑤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3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21.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22.三位交换生体验了包饺子的乐趣,他们想回国之后为家人包一顿饺子。在制作过程中,如何让饺子既保留传统风味,又能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呢?请结合选文内容,围绕食材选择、制作方式、食用搭配等方面,给他们提出至少两条建议。(3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第四站 文化溯源·笔绘新章
四、写作(50分)
23.本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接触到了很多精彩的中国文化元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愈发深刻。现在到了总结心得体会的时刻,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50分)INCLUDEPICTURE"得分.tif"
(1)中国的“吉祥五色”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符号。这五种颜色——蓝、白、红、绿、黄,分别有所象征:蓝色象征着平静与包容;白色象征着纯洁与善良;红色象征着勇气与热情;绿色象征着自然与希望;黄色象征着富饶与收获。总会有一种颜色,是你最爱的颜色……
请将《最爱那一抹________》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蛇年春晚开场秀《迎福》惊艳亮相,汇聚北京绢花、青神竹编、打铁花、庆阳剪纸等非遗瑰宝。这场视觉盛宴,让观众沉醉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唤醒了人们对文化根脉的认同与自豪。
请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
一、1. A 点拨:B项,“泥”应读作nì,“戒”应写作“诫”;C项,“决”应写作“诀”,“称”应读作chèn;D项,“稠”应写作“惆”,“契”应读作qì。
2. D 点拨:“涌动”指像水一样涌出、流动,常用来形容某种潮流、趋势等的兴起和发展,符合语境;“启动”侧重于开始某个具体的程序、项目等,不能体现国潮的动态发展。“翩翩”常用来形容轻快地跳舞或举止洒脱优美,修饰“马面裙”能生动地表现出马面裙的优美姿态和独特魅力;“绵绵”一般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如“绵绵细雨”等,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强调随着时间推移,事物不仅没有陈旧,反而更有价值和魅力,用于修饰“民族智慧”,准确地表达了民族智慧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至今仍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经久不息”主要指长时间不停息,多用来形容掌声、欢呼声等,不符合语境。“折射”指光线、声波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也可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用于语段中,指马面裙走红的背后反映出了文化自信,符合语境;“反射”指声波、光波等遇到与原来介质不同的介质面而折回,也指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不符合语境。
3. C
4. (1)B 点拨:“杜工部”是对杜甫的称呼。
(2)示例:①谭波儿
②谭波儿为简·爱辩护,使她免受不公正待遇。
③谭波儿鼓励简·爱追求真理和正义,不要放弃自我。
④温柔善良、关爱学生、循循善诱
⑤感激、敬仰(人物1分,每个事件0.5分,人物形象0.5分,作者情感0.5分)
5. (1)八十始得归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陟罚臧否
(5)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二、(一)6. D 点拨:甲诗在壮美雪景中寄寓离情,乙诗通过写戍边艰辛暗含对和平的渴望。
(二)7. D 点拨:A.进攻/砍伐;B.听从/跟从;C.介词,凭借/介词,用;D.答应/答应。
8. (1)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夸,一定以实情相报。
(2)曹沫担任鲁国将军,和齐国交战,多次失败。
9.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10. 同:他们都具有爱国精神。曹刿在国家危难的时刻,决意请见;曹沫在失去国土的时刻,挺身而出。异:曹刿深谋远虑,他认为“取信于民”才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曹沫勇敢无畏,他面对大国之君毫不胆怯,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
【乙参考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勇力侍奉鲁庄公。鲁庄公喜好武力。曹沫担任鲁国将军,和齐国交战,多次失败。鲁庄公害怕了,就进献遂邑的土地来求和。仍然让曹沫做将军。
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邑会盟。齐桓公和鲁庄公在坛上会盟后,曹沫拿着匕首劫持了齐桓公,齐桓公的左右没人敢动,(齐桓公)问道:“您想要做什么?”曹沫说:“齐强鲁弱,(齐国)凭借大国身份来侵占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假如鲁国城池毁坏了就会压在齐国边境上,您应该考虑一下此事。”齐桓公便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齐桓公说完后,曹沫扔下匕首,下了坛,面向北进入群臣的阶位,脸色不变,谈吐如故。
三、(一)11. B
12. ①降雨量很小或无雨,气温快速上升 ②以小麦为主
③指雨水之盈(每空1分)
13. ①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1分)
②示例:八月(1分)
③示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应过于自满,应保持谦虚;物极必反,做任何事情,达到极限之后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始终保持成长状态,不停步(答出任意一条即可)(1分)
(二)14. ①师傅用心教孩子 ②孩子不肯摘下最后一张脸谱 ③孩子笑靥如花(每空1分)
15. 该句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刻画,(1分)展现了猎手在原始森林中狩猎的庄严与神秘,(1分)同时突出了变脸技艺的神奇与脸谱的威慑作用,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1分)
16. 该句通过描写孩子的眼神和表现,为后文揭示孩子面部受伤而不敢摘下脸谱的情节埋下了伏笔,(2分)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自然、合理,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1分)
17. 特征:真实自然,融合缺陷美,体现勇气。(2分)原因:反映人性本真,超越技艺形式,蕴含生命力量。(2分)
18. 示例:我赞成小文的观点。(1分)文中那个面部受伤的孩子,因为自卑和羞怯而不敢摘下脸谱,最终在乐师傅的鼓励和引导下,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实现了自我接纳和成长。(1分)这一过程深刻体现了小说对于个体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探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分)同时,乐师傅的宽容和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对待他人不完美的典范,进一步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内涵。(1分)
(三)19. 中心内容是饺子暗藏的健康智慧,(1分)也就是饺子如何实现食物多样化和营养全面以及在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如何保留营养、实现健康饮食。(1分)
20. ③④⑤段分别从饺子皮、调馅和制作过程中的营养学问进行说明,每一段都有其独特的侧重点,且层层递进,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因此不能调换顺序。(3分)
21.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成年人一餐适宜的饺子食用数量。(2分)
22. 建议一:饺子皮可以加入粗粮粉或豆粉,增加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含量。建议二:调馅时按照蔬菜与肉类的比例(约为3:1~4:1),使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里脊肉,并加入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品,如香菇、木耳等。(答出一条得1分,答出两条得3分)
四、23. 写作指导:(1)首先,确定你最喜爱的颜色,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最爱那一抹蓝色》。接着,开篇可以简要介绍中国的“吉祥五色”及其各自的象征意义,为后文引出你最喜爱的颜色作铺垫。然后,详细阐述你为什么最喜爱蓝色。可以从个人经历、情感体验、颜色带来的心理感受等方面入手,结合具体事例,生动展现蓝色在你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和意义。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可以适当引用诗词、名言等,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和说服力。最后,在结尾部分,可以强调你对蓝色的深厚情感,以及它在你生命中的独特价值,让读者感受到你对蓝色的真挚热爱。
(2)首先,开篇可以从蛇年春晚开场秀《迎福》的惊艳亮相入手,引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独特魅力和重要地位。接着,可以深入阐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一方面,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现代生活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使传统文化以更加多元、创新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实例,如非遗瑰宝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和创新,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生动性。最后,在结尾部分,可以总结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相互融合与促进,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1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