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9.2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结合2025年时政素材,理解中国在新兴国际组织中的建设性作用,认同我国坚持多边主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外交理念。
科学精神:通过分析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组织的运作及中国实践,辩证看待新兴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公共参与:基于时政案例探讨国际合作议题,培养关注国际事务、参与全球治理讨论的意识。
二、学情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高中生对APEC、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名称有初步了解,但对其性质、职能及中国参与路径认知模糊,且缺乏将时政热点与教材理论结合的能力,需通过具象案例搭建认知桥梁。
教材分析: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九课的核心内容,分四目阐述四大新兴国际组织,既承接“国际组织的一般理论”,又为后续“中国外交”学习奠定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四大新兴国际组织的性质与职能;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结合2025年时政热点,理解中国通过新兴国际组织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实践逻辑。
四、教学方法和准备
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制作包含2025年G20财长会议、金砖扩员等素材的课件;准备四大组织知识点任务卡;分组布置预习任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2025年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的《庆州宣言》封面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部署节选,提问:“APEC传递的合作信号与我国全会部署有何关联?中国如何通过国际组织践行开放承诺?”
学生活动:观察材料并简要发言,建立时政与课题的初步联系。
设计意图:以双热点导入,激发兴趣,明确本课探究方向。
(二)议题探究
总议题:中国如何借新兴国际组织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分议题一:全球经济“稳定器”——二十国集团(G20)中的中国担当
探究与分享
背景材料:2025年10月,G20第四次财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提出“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推进世界银行股权审议、应对发展中国家债务挑战”等主张,获多方认同。
问题设置:①G20属于何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其核心职能是什么?②中国在此次会议中的主张如何体现“全球经济稳定器”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讨论,讲解知识点:G20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由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组成;中国作为重要成员,推动其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2025年主张彰显多边协调与发展导向。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完成“G20职能与中国作用”表格填写。
相关链接:G20主席国南非2025年重点推进“非洲增长和发展”议题,中国对非投资合作与该议题深度契合。
分议题二:全球南方“代言人”——金砖国家的扩容与升级
探究与分享
背景材料:2025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吸纳印尼为新成员,新增9个伙伴国,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声明》,中国提出“深化三轮驱动合作”倡议。
问题设置:①金砖国家扩员反映了国际格局怎样的变化?②“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对全球治理有何意义?
教师活动:梳理知识点: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坚持开放包容;中国推动其扩员与机制完善,2025年倡议呼应“全球南方合作”主题。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分析金砖精神内涵,列举中国参与金砖合作的具体举措(如金砖新开发银行项目)。
相关链接:金砖国家2025年启动“消除社会决定性疾病伙伴关系”,中国药企参与技术合作。
分议题三:区域安全“防护网”——上海合作组织(SCO)的实践
探究与分享
背景材料:2025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聚焦“反恐与互联互通”,中国与成员国共同推进中亚交通走廊建设,深化执法安全合作。
问题设置:①上合组织的成立宗旨与合作领域有何特点?②中国如何推动上合组织实现“安全与发展并重”?
教师活动:讲解知识点:上合组织是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为其发展注入动力,2025年基建合作践行“共同发展”理念。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上合组织对维护地区稳定的作用”,举例说明中国的贡献。
相关链接:上合组织2025年与金砖国家就“反恐情报共享”开展跨组织合作。
分议题四:基建融资“新引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担当
探究与分享
背景材料:2025年亚投行批准东南亚低碳交通项目融资,累计投资超400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股东,推动其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项目对接。
问题设置:①亚投行的运作原则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有何不同?②亚投行如何体现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教师活动:梳理知识点:亚投行是专注基建投资的多边开发机构,坚持公开透明、绿色可持续;中国推动其成为全球基础设施融资的重要补充,2025年项目呼应“可持续增长”目标。
学生活动:对比亚投行与世界银行的差异,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相关链接:2025年亚投行与APEC合作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倡议。
(三)知识小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从“组织性质、核心职能、中国作用”三维度归纳四大国际组织要点,强调:中国通过新兴国际组织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开放合作”部署,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包容方向发展。
学生活动:完成思维导图,同桌互查知识点遗漏。
(四)课后练习
1.2024年10月2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建设“绿色金砖”,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方愿同金砖国家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以及绿色矿产合作,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充实合作“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讲话顺应了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金砖国家共谋绿色低碳转型,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
③讲话彰显了中国的国际担当,为金砖国家迈向现代化指引方向
④金砖国家坚持以对话促合作,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领军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2024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认为,金砖国家应反对任何形式的发展胁迫,鼓励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金砖国家应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彼此间沟通,共同探索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引领“全球南方”发展行稳致远。可见,金砖国家()
①坚决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用实际行动致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为“全球南方”经济企稳提供动能
④以合作搭建起成员国间的盟友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应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巴西总统卢拉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3日至21日赴秘鲁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赴巴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对亚太经合组织和二十国集团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
②成员涵盖面广,都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③中国都是创始国之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都通过独特的方式推进合作,承认成员间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表是上海合作组织概览(截至2023年10月)。
类型 国家 宗旨、原则 上海精神
成员国 中国、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游、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及对外开放原则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观察员国 阿富汗、白俄罗斯、蒙古国
材料表明,上合组织()
①具有目的性、自主性,是政府间、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②各成员基于国家利益和共同利益,合作推进和平与发展
③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一体化区域合作典范
④践行多边主义,是集体应对地区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10月,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发布的报告中提出了有关数字包容性和网络安全的两项基本行为准则,以及用数字化提高国际贸易效率等七项建议。巴西副总统在峰会上表示,这些建议与二十国集团优先事项高度一致,旨在建立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全球经济体系。据此可推测,二十国集团()
①是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重要平台
②是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践行者
③肩负着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使命
④致力于维护新兴市场国家的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参考答案:BCACA
六、教学反思
听课状态:时政素材的融入提升了学生参与度,但部分学生对国际组织运作细节理解较慢,需在分组讨论中增加“任务卡提示”。
知识点讲解:四大组织的对比归纳较清晰,但上合组织部分时政素材不够具体,可补充2025年成员国合作的具体案例。
作业练习:书面题能检验基础知识点,但实践任务需明确评价标准,可增加“班级分享环节”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