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基础过关】
1.造纸术
(1)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改进: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3)影响:①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②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医学
(1)张仲景
①成就: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②地位:东汉末年的名医,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2)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3.数学
(1)特点:中国古代数学一直注重实际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2)成就:①秦朝推广和应用乘法口诀。②《九章算术》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4.农学:秦汉时期,农学的代表性著作是《氾胜之书》,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地、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5.历法
(1)秦朝向全国颁布统一的历法,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
(2)两汉时期,人们已使用漏壶、日晷等计时工具,能够比较准确地测定时间,朝廷颁布了更加完备的历法。
6.《史记》
(1)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西汉)。
(2)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3)地位: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影响: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7.宗教
(1)道教: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以治病来传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为下层民众所信奉。
(2)佛教
①概况:产生于约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
②传入中国: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③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实战演练】
1.《三辅旧事》上曾说:“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江充给刘据出了个主意,教他再去见汉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由此推断( )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纸张比丝帛便宜
C.西汉时期已经出现纸张
D.当时,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非常普遍
2.东汉蔡伦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由此可知,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
A.原料易找,有利推广
B.价格昂贵,不利使用
C.贡献巨大,传播世界
D.纸质粗糙,书写不便
3.《四库全书提要》记载,仲景之学“自宋以来,医家奉为典型,与《素问》《难经》并重,得其一知半解,皆可以起死回生……”文中被“医家奉为典型”的“仲景之学”是( )
A.《黄帝内经》 B.《道德经》
C.《论语》 D.《伤寒杂病论》
4.《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吾有一术……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蹏足,以当导引。”材料所述成就的创造者是( )
A.黄帝 B.华佗 C.张仲景 D.扁鹊
5.《九章算术》共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如表是其部分章节的内容。据此可知,《九章算术》( )
卷一:方田(田亩面积计算)
卷二: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
卷五: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
卷六:均输(合理摊派赋税)
A.重视解决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
B.重视经验而轻原理
C.体现了数学在经济领域的运用
D.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6.这部著作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学家班固评价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在该著作中不可能记载的史实是( )
A.光武中兴 B.桂陵之战
C.蒙恬北击匈奴 D.张骞出使西域
7.佛教经书中的一些用语,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因果”“皆大欢喜”“彼岸”等。这说明( )
A.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佛教迎合了贫苦民众的愿望
C.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D.佛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8.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而纸张就是文字传播的最佳载体。造纸术,特别是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纸就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由此可知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是( )
A.彻底降低了人类文化传播的成本
B.彻底改变了人类文化传播的途径
C.提高了人类文化的传播速度及范围
D.成为人类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
9.“它给予贫苦人民以一个‘死后天国’之期待”“当方士走向民间的时候,正是东汉末季大饥馑、大疠疫的时代”。这段话旨在说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
A.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强化
C.迎合了苦难人民的心理
D.见证了中外交往的成果
10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论科技】
如图所示是我国某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图。这项伟大发明是什么 (1分)
【学医术】
(2)“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所创立的一种健身体操。创编这种健身体操的名医是谁 (1分)他在医学上还有什么突出贡献 (1分)
【看文化】
(3)司马迁被后人誉为“文史祖宗”。你认为他获得这一美誉的原因是什么 (3分)
(4)图二、图三中的建筑分别与哪种宗教有关 (2分)你能说出这两种宗教的起源吗 (2分)
(5)你认为两汉时期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分)
11.下面是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优秀代表人物及事迹。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韧不拔地写出了历史巨著——《史记》。
材料二 张仲景出身官宦家庭,建安年间被乡间推举为孝廉,后来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在任时,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权势钱财看得淡如清水,致力于钻研医学、治病救人。
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杰出人物成就与个人经历的看法。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不得照抄原文)
【参考答案】
1.C 依据材料所给信息“当持纸蔽其鼻”可知,当时已经有纸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A 根据“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原材料可知,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料易找,有利推广。
3.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中“仲景”指的是东汉时期被人们誉为“医圣”的张仲景,他的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4.B 根据虎、鹿、熊、猿、鸟等可知,材料中的成就是指五禽戏,创造者是东汉名医华佗。
5.C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九章算术》讲述了田亩面积计算、谷物粮食折算等方法,说明数学在古代经济领域中作为工具被运用。
6.A 依据题干“这部著作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知该著作是《史记》。《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而光武中兴属于东汉史实,显然无法在《史记》中呈现。
7.C 据材料可知,我国汉语词汇中的“五体投地”“现身说法”“皆大欢喜”“大千世界”“彼岸”“因果”等都源自于佛经,这说明佛教经书中的一些用语,逐渐融汇到汉语中,丰富了中国文化。
8.C 依据材料中“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可知,C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便于书写,也更轻便,便于携带,从而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教育的普及,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9.C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这些都说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迎合了苦难人民的心理。
10.【解析】第(1)题,观察图片可知,该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造纸的工艺流程。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禽戏”是东汉时期名医华佗创编的,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第(3)题,结合司马迁对史学发展的影响及《史记》的历史地位回答即可。第(4)题,观察图片可知,图二、图三中的建筑分别与佛教、道教有关;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道教起源于我国东汉时期。第(5)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等。
答案:(1)造纸术。
(2)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3)因为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等。(言之有理即可)
(4)佛教、道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道教起源于我国东汉时期。
(5)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等。(言之成理即可)
11.【解析】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司马迁与张仲景的事迹,因此可以从两汉时期杰出人物对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入手,确定观点,进行论述,结合司马迁、张仲景等的事迹进行说明。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也可从其他角度组织答案,回答合理即可。
答案:示例:
观点:两汉时期的杰出人物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论述:在两汉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他们取得了光辉璀璨的成就,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学历史方面,司马迁虽遭遇宫刑,但他发愤著书,终于写成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位于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开纪传体之先河,以人物为中心,通贯古今。在医药学方面,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他怀有仁人志士之心,把治病救人作为自己的初心与目标,在中国医药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综上所述可知,两汉时期的优秀代表人物司马迁和张仲景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