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教情学情监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搜集 整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元勋们,他们之间相互配合。他们深知只有合作才能克服重重困难,为后代______一条光明的道路。
然而,他们心中都有一些______的疮疤,那些过往的伤痛和遗憾,如同无法愈合的伤口,时刻提醒着他们曾经的付出与牺牲。但正是这些英雄,他们选择将个人的恩怨放在一边,以大局为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______。
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也有无数人的支持与帮助。对于那些给予过他们恩惠的人,他们始终铭记在心。然而,在岁月的洗礼下,他们也会逐渐老去,身体变得衰弱,可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怀着真挚的情感,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后代______方向。在xián xiá( )之余,他们也会回首往事,忏悔曾经的过错和不足,以期在未来能够做得更好。
这些英雄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huī huáng( )的历史,更是一段段难忘的记忆。他们是真正的时代楷模,为我们成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恩惠( ) 忏悔( ) xián xiá( ) huī huáng( )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拓宽 难以言表 以私废公 指点 B. 铺就 难以言表 公而忘私 指明
C. 拓宽 显而易见 公而忘私 指点 D. 铺就 显而易见 以私废公 指明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成长 快乐】
2. 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心态若变,态度则变,态度若变,习惯、性格也会发生变化,人生也自然而然会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人在情绪不佳时能够冷静下来,在源头上遏止住坏情绪的传播,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古人云:“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一个有好心态、好情绪的人,一定能小事不争,杂事不乱,大事不慌,成为情绪的主人。
①心态是人生的导航,是命运的舵手,好心态是世间治愈一切最好的灵丹妙药
②所以,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放宽心态,不被情绪左右,用心平气和的心情状态,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
③当然,情绪每个人都有,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伤害自己的身体
④因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内心即使波涛汹涌,表面也能云淡风轻
A. ③①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孝亲 敬老】
在“孝亲敬老之少年”这一活动环节,班长请你一起参与。
3. 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简洁且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4. 班级宣传组准备在学校公众号上发布一篇题为“孝亲敬老”的推文,你认为下面哪一幅图更适合作为配图,请选择并结合画面内容简述理由。
【怀念 乡愁】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是指哪个节日?__________
6. 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语文帮我们打开人生之门。陆游行走山水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告诫我们绝处能逢生的道理;杜甫在《望岳》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龚自珍辞官还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无私奉献的爱国热情至死不渝;杨万里早行于崇山峻岭中,用“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告诉我们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不可自得自满的道理。
二、阅读(45分)
留个门窗给燕子①
赵中天
①下班时,两只白腹黑裳的燕子,像在做一场尽情尽兴的舞蹈表演:它们倏而轻盈快捷地抖动翅膀,倏而斜一斜身躯战斗机一样潇洒俯冲。“燕燕于飞,颉之颃之”,有时几乎悬浮在空中打闹,像放学的孩子缠在一起,嘻哈个不休。玩够后,化作两枚飞矢“嗖、嗖”飞进窗,办公楼内一阵惊讶的欢呼。
②最早发现办公楼有燕子窝的是老盛,那天他喜气洋洋地告诉我们:“老辈人说,燕子不来无福之地,看来咱们单位是个好地方。”
③“不借你家的盐,只借你家的檐;不借你家的粮,只借你家的梁。”民谚里代代相传的燕子,勤劳安分,凭自己的本事筑起窝,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谁家被燕子挑中,证明居室干净整洁,家人勤快和睦,形同被授予“文明示范户”。
④现在大家都习惯紧闭门窗,连农家也极少见到燕子窝。
⑤于是,我们三人随老盛蹑手蹑脚迈上楼梯,只见楼梯转角一人多高的应急灯上,挂着一个泥盆状的燕子窝,大家都睁大眼睛惊奇地望向这巧夺天工的构造:窄小的“地基”像画家遒劲的皴笔,黄豆大的泥粒密布的表面,夹着乱绣般的草丝,给人天然质朴的感觉。
⑥想是年前清洁工擦玻璃时忘了关窗,春风破冻,燕子夫妇飞进转角的港湾,它们转动眼珠细细打量,只见办公大院内树木繁茂,花果飘香,当有吃不完的虫子,燕子欢喜地定居了下来。年长的余姐不无担忧地说:“搞卫生的人要是发现燕子粪,会不会把窗户关了,那样燕子就回不了家。”
⑦闻言,老盛嘿嘿笑道:“那我们就动动脑子让燕子捧牢泥碗。”“燕子在春夏季节,每天要吃掉近3000只害虫,我先发一条信息在大群里。”从事农林工作的小周赶紧提议说,“解决卫生问题,其实也简单,在灯箱上放一块大一点的硬纸板,隔几天换换就是,这事包我身上。”
⑧我以春茶相酬,与两名门卫大叔沟通好,麻烦他们晚上关好楼道上的窗,早上巡查时务必打开,方便燕子出入。
⑨于是,下班时,我们常静静矗立在窗口,望向天空,看两只燕子曼妙舞蹈。这赏心悦目的闲暇,让我们精神放松,然后,带着愉悦的心情回家。
⑩一天午后,狂风裹挟着乌云从西北方向飞奔而来,转眼间天地几乎全黑了下来。几个震耳欲聋的响雷过后,雨水从天空中倾泻而下。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风雨交加,仿佛要把天地掀翻了似的。两只返家的燕子在狂风席卷中,像两片薄薄的树叶被抛上抛下。然而,燕子矫捷的羽翅毫不气馁地划破雨幕,朝窗口的方向一直飞。冯骥才先生曾说: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也正是因为不顺从,弱小的生命能迸发出令人肃然起敬的力量。
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在一家高档的酒店大堂,有一个非常简陋的燕子窝。比这更惊奇的是,有酒店员工发现,那对不请自来的燕子,居然学会了开启电子感应玻璃门(在玻璃门前停留一会儿)。人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堂经理于是下令:全体员工不得惊扰和关注这对聪明的房客。“结庐在人境”的燕子窝,成了这家酒店独特的风景。
留个门窗给燕子,“留莺歌燕舞”在人间。
【注释】①选自《文摘报》,有改动。
7. 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一项是( )
A. 现大家都习惯紧闭门窗,连农家也极少见到燕子窝。
B. 余姐担心清洁工因燕子粪而关窗,那样燕子就回不了家。
C. 因为小周解决了燕子的卫生问题,我用春茶酬谢他。
D. 酒店里不请自来的燕子,学会了开启电子感应玻璃门。
8. 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事件 发现燕子飞进办公楼 上楼看燕子窝 矗立在窗口看燕子舞蹈 ③
情感 ① 惊奇 ② 肃然起敬
9. 请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两只返家的燕子在狂风席卷中,像两片薄薄的树叶被抛上抛下。
10. 结尾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二)(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雨中明月山
梁 衡
①江西西部有明月山,藏于湘赣之间,不为人识。当地政府恨世人不识璧中之玉,闺中之秀,便邀海内外作家记者团做考察之游。
②头一日,走人工栈道,乘缆车登顶,云绕脚下,雾入衣襟,游者不为所动;第二日,看大庙,殿宇巍峨,新瓦照人,更不为所动。当晚,人走一半。
③第三日,微雨,主人再邀所余之人做半日之游。无车无马,徒步爬山。一入山门,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青绿滚圆的竹面上泛出一层细濛濛的白雾,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但其拔地接天,已有干云捉月之势。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冲上去照相。然后开始爬山。
④路沿峭壁而修,左山右河。山几不见土石,全为翠竹所盖;河却无岸无边难见其貌,其实就是两山间一谷。谷随山的走势成“之”字形,忽左忽右,渐行渐高。谷间只有四样东西:竹、树、石、水。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石头一色青黑。大者如楼,小者如房,横空出世,杂布两岸。有那顺洪水而流落谷底者,无论大小皆平滑圆滚,俯仰各态。雨濛濛,似下非下,湿衣润肤。正行间,路边有一石探向谷中,四围藤树横绕围成天然扶栏,好个“一石观景处”,凭“栏”望去,只见竹浪层层,满川满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近处偶有一枝,探向林外,正是苏东坡诗意“竹外一枝斜更好”。竹子这东西无论四季,总是一样的青绿,永葆青春朝气。大家就说起苏东坡,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到城里菜市场上卖的竹笋。主人见我们对竹感兴趣,突然说:“你们知道不知道,这竹子是分公、母的?”我们一下子静了下来,都说不知。他说:“你看,从离地处起往上数,找见第一片叶子,单叶为公,双叶为母。”众人大奇,拨开竹子一找,果然单双有别。我自诩爱竹,却还不知这个秘密。大家又问,这有何用?“采笋子呀!山里人都知道,只有母竹根下才能挖到笋子。”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
⑤等到又爬了几里地,过了一座吊桥,再折上一段石板路,半天里忽一堵石壁矗立面前,壁上有瀑布垂下,约有几十层楼房那么高。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镶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它不像我们在长江或黄河边,看大浪东去,浩浩千里,而是银河泻地,雪浪盖顶。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我赶紧转身向后,这时再回望来路,只见云雾倏忽,群山奇峰飘忽其上,古庙苍松隐约其间。近处谷底绿竹拍岸,流水奏琴,偶有一束红叶,伏于石间,如夜间火光之一闪。
⑥这时,主人在下面半山腰的一间石室前招手,待我们款款下来,他已设好茶桌。茶备两种。一为当地的黄豆、橙皮、姜丝所制,驱寒暖胃,咸辣香绵,慢慢入心;而另一种则为山上采的野茶,清清淡淡,似有似无,就如这窗外的湿雾。我们都不再说什么,只是端着杯子,静静地望着远处。许久,不知谁喊了一声:“天不早了,该下山了。”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
11. 第③至⑥段,作者按游踪顺序记叙自己在雨中游明月山的经过。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地点。
山门→①__________→一石观景处→吊桥→②__________→石室
12. 文章第②段写到游人第一天不为所动,第二天人走一半,在文中有何作用?
13. 第④段“深山秋景图”重点描摹了石、竹两种景物,请分别概括景物特点。
14. 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三)(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潮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
(1)可爱者甚蕃( ) (2)香远益清( )
(3)少时,雨过天晴( ) (4)余以为妙绝( )
16.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忽有大雨倾盆而至
C. 荷花为雨所洗 余以为妙绝
D.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实为花中仙子也
17. 翻译下列句子。
(1)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18. (1)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①________”,【乙】段赞荷为“②________”。
(2)【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乙】文通过描写荷花的美丽动人表达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阅读。(5分)
19. 赏析古诗,完成对话。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小青:我发现两首诗歌都是写春天的。《晚春》中“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斗”和《春雪》中“白雪却嫌春色晚”的“嫌”,用字巧妙,都运用了①________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景物生命力,显得生动形象。 小鸣:是的,虽然都是写春天,但《晚春》描写暮春时节百花盛开、争芳斗艳的景象,诗人面对即将离去的春天,一反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②________,抒发了③________(情感);很有新意。《春雪》写的是早春时节,情感较复杂,“二月初惊见草芽”的“惊”字写出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草芽”的④________(情感),“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⑤________(情感)
(五)名著阅读。(6分)
20. 根据《骆驼祥子》的相关内容,在文中横线上正确填写内容。
除祥子外,《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21. 保尔·柯察金理想坚定,英勇无畏,但他也有过挣扎和选择。请结合相关情节,写一段话,表现他的“挣扎和选择”。
二、作文(50分)
22.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其一,结合书中内容,联系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历,谈谈你通过阅读解决了怎样的实际问题。(150字左右)
①《骆驼祥子》 ②《海底两万里》 ③《红岩》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40分)
(一)
2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生活中处处充满惊喜:偶然邂逅的美景,不期而遇的朋友,无意间读到的一本好书,未曾期待的获奖,家长精心准备的礼物,老师充满赞许的表扬……惊喜让生活充满了阳光,惊喜让人生充满了期待。
请以“惊喜于________”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二)
24. 请以“生活里的小糖果”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教情学情监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搜集 整理】
【1题答案】
【答案】(1) ①. huì ②. chàn ③. ④. (2)B
(3)“成立”与“丰碑”不能搭配,可将“成立”改为“树立”“建立”等。
【成长 快乐】
【2题答案】
【答案】D
【孝亲 敬老】
【3~4题答案】
【答案】3. 示例:孝心少年行,敬老美德扬。
4. 示例:选择图2,该图是两幅画面,一张是小时候,父母牵着我的手,陪着我们慢慢长大。长大后,我们牵着父母的手,陪着他们慢慢老去,这一牵手,就是“孝亲敬老”,和本次推文主题相符。
【怀念 乡愁】
【5题答案】
【答案】重阳节
【6题答案】
【答案】 ①.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②.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 会当凌绝顶 ④. 一览众山小 ⑤.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 一山放出一山拦
二、阅读(45分)
【7~10题答案】
【答案】7. C 8. ①惊讶/惊讶的欢呼②愉悦(答“精神放松”不得分)③观察风雨中归家的燕子
9.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燕子比作薄薄的树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在风雨中努力归家的样子,表达了“我”对燕子不气馁、不顺从精神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10. “留个门窗给燕子”指文中人物为燕子安家落户提供便利;“‘留莺歌燕舞’在人间”指燕子带来了曼妙的舞蹈、留下独特的风景;燕子不屈服、不气馁、不顺从的精神给予我们力量;呼吁人们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8分)
【11~14题答案】
【答案】11 ①. 山谷 ②. 石板路
12.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头两天人走了一半,为下文写第三日游蓄势,这样写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恍然大悟,印象深刻。
13. 石:颜色青黑、大小不一、平滑圆滚、俯仰各态;竹:数量多、气势大、有诗意、有朝气。
14. 示例一:“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含蓄地表达对明月山自然美景和丰富物产资源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镶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明月山的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让作者流连忘返,突出了作者对明月山美景的由衷赞美。
示例三:文末“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一句幽默风趣,表明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主人细心招待留恋,还流露对来年再游明月山的期待,充满生活情趣。
(三)(14分)
【15~18题答案】
【答案】15. ①. 多 ②. 更加 ③. 一会儿 ④. 极点 16. D
17. (1)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2)每当到了夏天,临近湖边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18. ①. 花之君子 ②. 花中仙子 ③. 甲文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通过描写荷花的美丽动人,表达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古诗阅读。(5分)
【19题答案】
【答案】 ①. 拟人 ②. 乐观向上(意思对即可) ③. 对春天的喜爱赞美及对时光的珍惜之情 ④. 惊喜 ⑤. 遗憾
(五)名著阅读。(6分)
【20题答案】
【答案】 ①. 刘四爷 ②. 虎妞
【21题答案】
【答案】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后,失去战斗的能力,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他经过挣扎后,战胜了懦弱,重拾生活的勇气,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生活,继续为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奋斗。
二、作文(50分)
【22题答案】
【答案】示例一:读《骆驼祥子》前,我总是做事没有目标和方向,走一步算一步;阅读后我发现祥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拼命努力,生活过得极其节俭,甚至忍饥挨饿,毫不动摇,最终他买到了第一辆车。我认识到人要有梦想,要给自己设定阶段性目标,并朝着目标和梦想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梦想成真。
示例二:读《海底两万里》前,我总是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阅读后我发现尼摩船长等人在南极被困在厚厚的冰下时,船上极度缺氧,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想尽办法冲破冰山的封堵,成功脱困。我认识到遇到困难要敢于迎难而上,因为尝试去做一件事不一定成功,但不做一定不会成功。
示例三:读《红岩》前,我意志不够坚定,做事总半途而废;阅读后我看见江姐面对惨死的丈夫,努力克制自己内心的悲愤,勇敢担负起未完成的事业,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守党的秘密。江姐对革命事业的忠贞、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开始以她为榜样锤炼自己的意志,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做事有始有终。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40分)
(一)
【23题答案】
【答案】例文:
惊喜于那片花海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身上,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信箱,里面静静躺着一封邀请函——学校组织去郊外写生。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子,因为这个意外消息泛起了喜悦的涟漪,我满心期待这场未知之旅。
到达郊外,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屏住了呼吸。那是一片怎样绚烂的花海啊!五彩斑斓的花朵肆意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绘制的画卷。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那是生命蓬勃的气息。
我迫不及待地支起画架,想要将这绝美的瞬间定格在画布上。可当我拿起画笔,却突然不知所措。面对如此宏大而细腻的美景,我竟不知从何下笔。就在我焦急万分时,老师轻轻走了过来,她微笑着,眼神里满是鼓励:“别着急,用心去感受每一朵花的姿态,每一片叶子的脉络,把它们当作你内心情感的表达。”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渐渐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每一朵花的细节。我发现,每一朵花都有它独特的姿态,有的昂首挺立,充满自信;有的微微低垂,似在羞涩浅笑。我沉浸在这片花海中,手中的画笔也渐渐灵动起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花海上,为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梦幻的色彩。我望着自己完成的画作,心中满是惊喜。原本以为会是一场艰难的写生,没想到在这片花海的滋养下,我不仅收获了一幅满意的作品,更在观察与描绘中,领悟到了自然之美和艺术的真谛。
这次郊外写生,那片意外的花海带给我的惊喜,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它让我明白,生活中处处藏着惊喜,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爱去感受,就能在平凡的日子里邂逅无尽的美好。
(二)
【24题答案】
【答案】例文:
生活里的小糖果
暮色像一滴浓墨坠入清水,在城市上空洇开。我拖着沉重的书包挤出地铁,初三的每一天都像被复制粘贴。路过巷口菜市场,空气中混杂着鱼腥和腐烂菜叶的气味,我下意识加快脚步——直到那个黄昏,我听见了歌声。
是京剧。字正腔圆的老生唱腔,像一把利剑劈开嘈杂。循声望去,市场尽头,一个修鞋摊孤零零地支着。摊主是位清瘦的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他正低头绱鞋,嘴里唱着《定军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助我黄忠成功劳——”每一个字都咬得铮铮作响,仿佛手中不是破旧的皮鞋,而是黄忠的宝刀。
此后每天路过,我总会慢下脚步。他的戏码天天换,有时是《空城计》的从容,有时是《霸王别姬》的苍凉。最动人的是他不唱的时候——总会从工具箱里摸出几颗水果糖,分给围观的孩子们。那些糖用透明的玻璃纸包着,在夕阳下像一颗颗小太阳。
“爷爷,您为什么天天唱戏啊?”终于有一天,我接过他递来的糖时忍不住问。
他眼睛眯成一条缝:“小姑娘,你看这菜市场,讨生活的人谁不苦?我年轻时在剧团,后来剧团散了,就到这儿修鞋。刚开始觉得憋屈,后来想通了——”他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活着就像修鞋,一针一线都得扎实。唱戏是我的糖,吃了这颗糖,日子就甜了。”
我捏着那颗糖,忽然明白了什么。这颗糖,不只是他给我的,更是他给自己生活的犒赏。在逼仄的生存缝隙里,他硬是用京剧凿出了一方天地,用最原始的甜对抗着生活的涩。
后来我去得更勤了。有个总来补鞋的环卫阿姨,每次都会跟着哼两句;卖菜的大叔偶尔扔过来一根黄瓜:“老李,润润嗓子!”渐渐地,修鞋摊成了菜市场里一个特别的存在。这里不仅有补丁摞补丁的鞋子,更有被生活磨损的人们来这里“补”一点勇气。
那颗糖我一直没舍得吃,放在笔袋里。透明糖纸在台灯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某个黄昏的歌声,穿过菜市场的浑浊空气,准确无误地击中了一颗年轻的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