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数据解码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数据解码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6课 数据解码
教科书 书 名:小学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解码的实现方法,感受解码对数据应用的重要作用。 2.应用解码还原数据,学会多种类型数据的解码。
课前学习任务
1.复习数据编码相关知识。 2.发现生活中数据的解码方法。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一位二进制数据解码 图1规则:“1”代表黑色,“0”代表白色 【学习任务二】两位二进制数据解码 图2规则:“00”代表 色、“01”代表 色、“10”代表 色、“11”代表 色 【学习任务三】随堂作业 (一)理论题 (1)【判断题】解码有公开解码和专属解码之分。( ) (2)【填空题】编码是解码的 过程。 (3)【填空】在计算机中,文字、图像、音频、视频能被编码成一组由二进制“0”和“1”组成的数据,要使这些数据恢复成原始数据,应做的操作是 。 (4)【单选题】 邮政编码的编码规则通常采用“四级六码”制,即每组编码由六位 阿拉伯数字组成,在这六位数字中前两位代表 省( 自治区、 直辖市),第三位表示 邮区,第四位表示 县(区),最后两位代表 投递局。那么在邮政编码311700中,表示淳安县的是( )。 A.31 B.1 C.7 D.00 (5)【简单题】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未知格式的文件,你会通过方法打开它? (二)实践题 通过“16进制数据转图片”软件将编码后的“16进制数据”解码还原为编码前的形式。
推荐的学习资源
1.小学信息科技浙江教育版音像资源学习资源包四年级下册微课。 2.浙江教育版四年级小学信息科技活动手册(活动六编码与解码实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6课 数据解码
教科书 书 名:小学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码与校验》第一课,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解码”和“解码实践”两个部分,重点学习的大概念是“解码是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本课内容与四下第一单元《数字世界》中“图像编码”、“字符编码”、“声音编码”和“视频编码”等内容密切相关,为本课内容学习的前提。本课重点是能基于约定规则将编码内容解码,它与第9课“人和计算机使用的编码差异”以及第三单元《用数据讲故事》紧密相连,为更形象、生动地讲述数据故事提供学习基础。 本课在“回顾”部分进行了第一单元编码知识的复习,明确信息需要经过编码才能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并处理的数据。在“讨论”环节设置了生活中常见图标的问答,气象图标、交通标志可以转换为人可理解信息。本课“建构”的第一部分“认识解码”,以邮政编码作为生活中解码的学习案例,虽然邮政编码不易被识别,但可以通过对照邮政编码表找到邮政编码代表的区域,以此引出将数据从已编码形式恢复到编码前形式的过程就是解码的概念,并通过二进制编码解码和视频解码两个案例加深对解码的认识。第二部分“解码实践”,以还原简笔画为实践基础,引出解码有公开解码和专用解码之分,强调规则对解码的重要性。这两部分内容,在四年级下册多媒体文件编码的知识基础上,从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数据需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被人理解的角度,以点带面,初步体现解码规则对解码的重要作用,以及解码对数字化信息的影响。 学习对象分析: 学习对象是四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身边的编码》和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字世界》的学习,学生对数据和编码有一定的了解,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编码方式,将复杂多样的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并处理的数据。生活经验方面,学生对生活中种类繁多的编码有一定的分析和解读能力,能根据经验对编码展开合理推测和解释。他们具有一定想象力,好奇心强,概括、推理等能力逐渐形成。但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抽象的编码的解码能力偏弱,新旧知识的有机链接不足,因此对解码的正确认识尚不充分。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天气图标-邮政编码”等案例分析,了解解码及其作用。 2.通过对二进制图片的解码实践,理解解码的实现过程。 教学重点: 能基于约定规则将编码内容解码。 教学难点: 理解解码是信息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必要步骤。
教学过程
(一)感知:生活中图标的含义 【学生活动】 1.观察生活中交通标志、天气图标、邮政编码,如图1所示,思考:这些图标和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如要推测这些图标和数字的含义,需要参考哪些信息。 图1 生活中的各类图标 2.汇报推测的结果。 【教师引导】 1.出示图标,引导学生推测图标和数字的含义。 2.询问学生是如何推测出图标或信息的含义,分析没有推测成功的原因。 【设计意图】 通过猜测生活中常见图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现实世界中常见编码信息还原为编码前信息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图标的含义是什么”中抽象出“编码后的信息需要一定规则还原为编码前信息才能被读取”这一过程,引出课题《数据解码》。 (二)建构:认识解码及其实现过程 活动一:认识解码 【学生活动】 1.观看部分地区邮政编码表,如表1所示,思考:邮政编码“311301”代表的投递邮件区域是哪里,查找的方法是什么,邮政编码每位数的含义可能是什么。 表1:部分地区邮政编码表 2.观察“8”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如图2所示,思考:解码的规则是什么,数据编码和解码的关系怎样的。 图2 “8”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3.观看教师打开“国歌.qsv”文件的整个过程,分析出现提示框(如图3)的原因。 图3 使用画图、Word文档、windows media player后出现的提示 【教师引导】 1.引导学生查找邮政编码,点评是否回答正确。追问:邮政编码的各位组成数字代表什么含义?引导学生从邮政编码表中寻找规律,猜测邮政编码的含义。教师归纳第1、2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3、4位代表市和区(邮区和县市),第5、6位代表乡镇街道(投递区)。总结:根据邮政编码规则查找它代表的地区就是一种生活中的解码。那么计算机中的数据如何解码才使变成我们能读懂的形式? 2.出示“8”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引导学生对比从“8”到1和0与从1和0到“8”的过程。提问:黑色的部分在编码后变成了什么?1的部分在解码后变成了什么?想一想从黑变成1,1变成黑的两个过程是什么关系? 3.演示使用画图、WORD软件等软件打开“国歌.qsv”文件,请学生说说看到什么提示,思考为什么文件无法打开。再用合适的软件打开该文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有指定软件才能打开。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通过“邮政编码”这一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探究形式,旨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亲身体验数据解码的过程,从而深刻认识解码的重要性。通过亲身参与、观察和讨论,学生不仅能理解数据解码在数据使用中的关键作用,还能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一方法来打开自己需要的文件或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解码是为了能够将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信息转换为人能够理解的信息,这是解码的在生活中的意义所在。 活动二:一位二进制数据解码实践 【学生活动】 1.观察学习单上一组由二进制“1”和“0”组成的数据,思考“8”的解码规则是否仍然适用。 2.使用马克笔,根据图4数据,在图5中填涂解码。 图4 二进制图 图5 填涂解码 【教师引导】 1.提供二进制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和推测可能的解码规则,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可行性进行点评。 2.出示规则:“0”代表白色、“1”代表黑色。出示正确与错误的解码结果各一组,如图6、图7所示。引导学生从解码的正确性,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展开讨论。总结如果规则运用错误则必然会影响解码结果。 图6 学生解码正确代表作品 图7学生解码正确代表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自主建构知识阶段,学生思考编码后信息的读取方法,进一步明确编码后的信息必须通过一定的解码规则才能还原为编码前的内容。教师介绍二进制编码与解码的一般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将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明确解码规则是解码的关键要素。在体验和探究二进制数据解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解码的意义,理解规则对于解码的重要意义。 (三)应用:两位二进制数据解码 【学生活动】 1.观察一组由“00”、“01”、“10”、“11”组成的数据,如图8所示,判断使用“1表示黑色,0表示白色”的解码规则是否仍然适用,思考应采用什么规则进行解码。 图8 二进制图 图9 填涂解码 2.根据自己设计的规则或参考教师提供的规则在图9中进行填涂解码,观察教师展示的不同解码结果并思考:规则不同出现了什么结果? 3.听取教师关于公用解码和专用解码的介绍,了解公开解码和专用解码。 【教师引导】 1.引导学生进行判断和思考。 2.提供解码参考规则:“00”代表白色、“01”代表红色、“10”代表黄色、“11”代表黑色。教师展示参考规则的解码结果以及其他规则解码的结果,如图10所示,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解码规则产生解码结果差异的现象,引导学生讨论解码规则的重要性。 3.从“解码的规则、权限、身份识别”等方面介绍公开解码和专用解码。引导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公开解码是被大众广泛使用的各类字符、音视频等格式的解码方法,只要通过对应解码工具即可解码;而专用解码还需要通过额外身份识别才能获取解码后的信息。 【设计意图】由于缺少必要规则,学生无法对数据进行解码,引发学生对解码规则的深度思考。在学生体验数据解码的过程中感受解码的意义。通过学习公开解码和专用解码引发学生对数据保护、数据安全、自主可控的思考,渗透信息社会责任。 (四)小结:巩固数据解码知识 【学生活动】 1.结合板书,说一说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完成学习单上的课后作业理论题和实践题。 【教师引导】 1.出示板书,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2.出示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 教学小结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结合板书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在测试过程中检测自己的学,学生将已掌握内容与本课重点内容再次进行链接,对知识进行再次内化。 板书设计 图10 板书设计示意图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6课 数据解码
教科书 书 名:小学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作业练习
【学习任务一】一位二进制数据解码 图1规则:“1”代表黑色,“0”代表白色 【学习任务二】两位二进制数据解码 图2规则:“00”代表 色、“01”代表 色、“10”代表 色、“11”代表 色 【学习任务三】课后作业 (一)理论题 (1)【判断题】解码有公开解码和专属解码之分。( ) (2)【填空题】编码是解码的 过程。 (3)【填空】在计算机中,文字、图像、音频、视频能被编码成一组由二进制“0”和“1”组成的数据,要使这些数据恢复成原始数据,应做的操作是 。 (4)【单选题】 邮政编码的编码规则通常采用“四级六码”制,即每组编码由六位 阿拉伯数字组成,在这六位数字中前两位代表 省( 自治区、 直辖市),第三位表示 邮区,第四位表示 县(区),最后两位代表 投递局。那么在邮政编码311700中,表示淳安县的是( )。 A.31 B.1 C.7 D.00 (5)【简单题】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未知格式的文件,你会通过方法打开它? (二)实践题 通过“16进制数据转图片”软件将编码后的“16进制数据”解码还原为编码前的形式。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一位二进制数据解码 图13 “1”和“0”组成一位二进制数据解码参考单 【学习任务一】两位二进制数据解码 图14 “00”、“01”、“10”、“11”组成两位二进制数据解码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课后作业 (一)理论题 (1)错。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解的分类,解码有公开解码和专用解码之分。公开解码是人人都可以获得和运用的通用解码,而专用解码需要通过身份识别才能运用。 (2)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编码和解码的逻辑关系,根据编码的规则,将数据从已编码形式恢复到编码前的形式就是解码,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3)解码。解析:人们将数据进行编码形成由“1”和“0”组成的二进制数据以便于计算机存储和传输,编码后的数据需要解码才能被人们重新理解。 (4)C。解析:邮政编码中第四位表示县(市),所以邮编311700中的的第四位“7”表示的是淳安县。 (5)第一步,先观察该文件的后缀名,第二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该后缀名的具体类型,第三步,找到能打开该类型文件的软件,第四步,下载安装软件后打开文件。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生活中对未知文件解码的应用能力,首先需要通过观察文件后缀名并上网搜索确定文件类型,再找到与文件类型相匹配的软件打开文件。 (二)实践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