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实验学校(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2025.10)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niong)
桌巢(cao)
粗犷(guang)
待弄(sh1)
B.一要(chd)啦姊妹(z1)
发戴(j1)
排徊(hui)
C.化妆(zhuang)贮蓄(zhù)
诀别(jue)
花枝招展(zhn)
D.若落(zhuo)黄录(yun)
烂漫(man)
喜出忘外(wdng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现如今,学会对世界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我们来说
要知道

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
的梦想—这
些卑中之尊,贱中之美,小中之大,
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都需要乐观的心态才能
体会。
A.举足轻重
匮乏
深远
而且
B.至关重要
匮乏
远大
乃至
C.举足轻重
贫困
远大
何况
D.至关重要
缺憾
长远
乃至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走最高级的成长路。②它从来不是一或而就的事情,需要热爱
与坚持。③读书的目的不是让你马上取得很大的成就,而是让你成为一个十分有趣的人。④每
天坚持读书,养成习惯,久而久之,那些故事里的精气神,就会顺理成章变成你不凡的见识和
谈吐。⑤在书页翻动之间,读书和不读书的人,已经走向了完全栽然不同的人生。
A.“低廉”是形容词,“成就”是名词,“在”是副词。
B.“那些”是代词,“和”和“已经”是介词。
《C,句②中的加点字“它”指的是“最高级的成长路”。
D.句⑤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完全”或“藏然”删掉。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
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
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堂、惠顾垂询、贤弟、贵庚、奉劝是数辞,家父、舍弟、
小女、愚兄、拙见、那人、见教是谦辞。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善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
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2)我们可以把《朝花夕拾》中的人物理解为“花”,有的“花”可亲,有的“花”可敬,
有的“花”傲然不屈…请你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相关内容谈谈这是朵什么“花”,
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分)
A.长妈妈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
5.古诗文默写。(6分)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
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
【甲】次北固山下
【乙】旅宿
王湾
杜牧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①。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远梦归侵晓②,家书到隔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沧江好烟月③,门系钓鱼船。
【注释】①梢然:忧伤的样子。②侵晓:破晓。③好烟月: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风景。
6.对上面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额联中“平”“阔”“正”“悬”四字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
B.乙诗杜牧诗首联“无良伴”“自悄然”,显示诗人独宿旅馆的孤寂。
C.甲诗颈联于景物描写中蕴含自然理趣:乙诗颈联两句均为实写,表现乡关遥远,家书难得。
D.两首诗同为羁旅怀乡之作,都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勋精,险赚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递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