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九年级(上)期中素养测试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满分17分)
1、(2分)C
2、(2分)B
3、(2分)B
4、(1)(2分)B
(2)示例一:选①徐特立。他是革命前辈,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他热爱教育,即使年老仍坚持学习与教学,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传递革命信念与知识,展现出高尚的师德与奉献精神,值得喜爱。
示例二:选②寿镜吾老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他是鲁迅的私塾老师,虽教学严格,但方正、博学,允许学生读课外书,尊重学生兴趣,展现出传统文人的严谨与温和,让人感受到传统教育中的温情。
示例三:选③菩提祖师。在《西游记》中,他因材施教,根据孙悟空的特点传授技艺,同时教导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孙悟空犯错时及时制止,既有高超的教学能力,又有育人智慧,对孙悟空成长影响深远。
5、(6分) ①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②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古诗文阅读(满分17分)
(一)6、(3分)D
7、(3分)A
8、(5分)(1)(2分)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悲,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2)(3分)我能够穿暖吃饱,有旧车劣马供我使用,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9、(2分)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
(4分)(每空2分)①. 国家(国君)和百姓;②. 担心别人不顾及品行而奢侈浪费 (或者:担心别人不顾及品行而奢侈浪费,自己没有理由去禁止)。
译文:晏子入朝的时候,每每乘坐破旧的车子,用劣马拉车。齐景公发现了这种情况,惊讶又自责地说:“哎呀!先生的俸禄太少了吗?为什么乘坐这么破旧不堪的车子呢?”晏子回答说:“倚仗国君的恩赐,我得以保全父、母及妻三族的衣食,还能周济国内的游士,使他们得以生存。国家给我的俸禄很多啊,我能够穿暖吃饱、还有车马可以自己用,我已经很满足了。”晏子出宫后,景公派大夫梁丘据给晏子送去四匹马拉的豪华大车,结果来回送了好多次,晏子都不肯接受。景公很不高兴,立即召见晏子。晏子到后,景公说:“先生不接受我的馈赠,那我也不乘车了。”晏子回答说:“国君派我管理百官,我应该节省衣食,朴素勤俭,给百官和百姓作个榜样。我努力的廉洁节俭,还恐怕他们奢侈浪费而不顾自己的品行。”现在,国君在上乘豪华大车,我在下也乘豪华大车,这样,我就没有理由去禁止百姓不讲礼义、追求奢华、铺张浪费的行为了。最后,晏子还是辞谢了景公的好意,没有接受豪华的车马。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6分)
(一)(满分7分) 11、(2分) A
12、(2分)通俗化、沉浸式、(时尚化、青春化)
13、(3分)(每空1分)
①. “识典古籍”数字平台依托文字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智能技术,实现字典释义、文白对照、繁简转化,是大众共享的文化资源
②. 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
③. 不断加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阅读选文,完成14——18题。(18分)
14.(3分)一只七岔犄角的公鹿,被“我”打伤后腿(1分),但它为了保护母鹿和小鹿,带伤与野狼斗智斗勇(1分),最终战胜了狼,使我深受感动,决定放了它。(1分)。
15.(4分)(1)(2分)“撞击”是用力碰撞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公鹿的行为给我带来的震撼之大(1分),表现我对它的敬佩之情(1分)。
(2)(2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狼的凶残(1分),侧面烘托出公鹿的勇猛和机智(1分)。
16.(4分)它具有责任感:从被“我”打中,到最后呼唤同伴,都表现出公鹿想保护鹿群的责任感;勇敢:鹿虽然受了伤,但它一直坚持与凶恶的狼搏斗,最后成功击败了狼。(答对一点并结合内容2分,结合内容和特点匹配即可,不限于答案的内容。)
17.(4分)“我”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和叙述者,是线索人物(1分);用“我”的感受侧面突出鹿的勇敢,更好地突出文章主题(1分);“我”从最初胆小怯懦,想打死鹿的男孩子,最后变成一个有血性、有同情心的男子汉,我的变化也使主题更丰富,意蕴更深刻。(2分)
18. (3分)对弱小动物的深深同情;被公鹿的自我牺牲精神触动;对打伤它的愧疚之情;对它虽然受伤但一直坚持保护鹿群的赞叹敬佩之情,所以放了它。 (每点1分,答出三点能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三)阅读《会说话的汉字》,完成19-22题(满分11分)
19、(3分)汉字说话就是一篇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歌。
20、(2分)D
21、(每空1分,共3分)A:小说是由汉字拼凑而成的一个个故事。
B:列举《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服饰使刘姥姥眼花缭乱的事来证明“小说的语言要有声响,有色彩,有质感,有动态”这一观点。
C: 小说用以建构虚幻世界的砖瓦木石,唯有一个个汉字。
22、(3分)B更适合充当第⑥段的论据。(1分)
理由:B句阐述的是用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一首诗里的汉字很少,可它一个字能顶许多字),与“诗歌是由汉字塑造的艺术品”这一观点一致。A句阐述的意思和本段的观点和内容不一致。(2分)
四、写作(满分30分)凌海市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问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命题人:孟宪哲)
注意事项: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纸)上,答案写在老纸上无效。
一、积累运用(满分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妖娆(ro)
娉婷(pin)
箴言(zhan)
鸠占雀巢(que)
B.糟踏(t位)
宽宥(you)
轻觑(X0)
歇斯底里(xē)
C.侥幸(jiǎo)
嗤笑(chi)
飘逸(yi)
心无旁鹜(wù)
D.冠冕(midn)
焰守(gè)
压榨(zhà)
娇揉造作(60)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题,名家幕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之上蔚为
壮观。今天,让我们靴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整。古诗中的春
夏秋冬,风花雪月,湖光山色,名胜古迹。
A源远流长浏览净化领略
B源远流长漫步洗礼领路
C博大精深浏览洗礼领悟
D.博大精深漫步净化领悟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增。”,可见书卷气是写在脸上的。但在三联网、人工
智能时代,更多的人开始“读屏”。其实,“读屏”只有读的是精品、经典,是有体系、有思考的内容,一祥
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是在大数据的智能推送以及社交媒体对人性的精细端摩下,重复信
息及无用信息如洪流一样,让人身格其中无力自找,读书人也中了招。
A“以及”是连词,“洪流”是名词,“精细揣摩”是偏正短语,“中了招”是动宾短语
B.“但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更多的人开始‘读屏'。”这个句子中,“时代”做主语。
C“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可见书卷气是写在脸上的。”一句是因果复句
D.画线句有语病,应该把“只有”改成“只要”。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的美誉,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我们学过他的<闻王
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行路难》等诗篇。
B.我国古代夜间计时以“更”为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我们经常说的“三更半夜“指的是半夜12点
到凌晨2点这个时间段。
九年级语文一1
C《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柯岩,本诗讴歌了周总理一生的光辉业绩,充分表达出人民对周总理的
深切缅怀之情。
D.《艾青诗选》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太阳”和“土地”是最核心的两个意象,频繁出现在艾
青的很多诗篇中。
(2)名著阅读(3分)》
名著中有不少老师的形象,他们各有特点,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发展。下面几位老师,你最喜欢哪一
位?请结合名著内容说明理由。
①徐特立(《红星照耀中国》)
②寿镜吾老先生(《朝花夕拾》)
③落提祖师(《西游记))
此处不答题
5、古诗文默写(6分)
古诗文陶冶了我们的情怀,让我们在诗歌诵读中与诗人共情:与欧阳修来到碎翁亭,共赏朝暮之
景①“送,彩”(《碎翁亭记》):再乘着月色前往湖心亭,与张岱同赏一
辐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雪景图②“器整,”(《湖
心亭看雪〉):最后与苏轼共举杯,咏一句③“继,整"(《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3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京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哲凭杯酒长精神。
【乙】乐天见示伤微之教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唐]刘禹锡
吟君叹逝双绝句③,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注释①做之:即元稹,卒官武昌军节度使。②激诗:即崔群,官终吏部尚书。③晦放:即崔玄亮,官
终能州刺史。④双绝句:指的是白居易的《微之敦诗腑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⑤恨:遗悠。
九年级语文-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