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弘文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夏固原市弘文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共24个小题,满分75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学号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
3.考生答卷一律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 B.0℃的冰比0℃的水冷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8℃ D.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0℃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声音产生,一定有物体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是由物体的运动产生的 D.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消失
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美妙声音的世界里。“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谁的声音能抵达秋子之夜,长久喧响,行无隐而不形”,下列对于声音描述正确的是(  )
A.因为太空中有物质,所以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小提琴常能演奏出优美的琴音,这是因为声音的响度特征
C.敲击不同大小的玻璃瓶会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这是因为声音的音色特征
D.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听见他人讲话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
4.在学校组织的地震疏散演练中,随着警报声响起,各班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迅速卷曲身体,双手护头躲到桌下墙角三角区域等地做好避震准备,这个场景说明(  )
A.警报声能传递信息 B.警报声能传递能量
C.警报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警报声不振动就能发生
5.如图所示,下列与热相关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图(a)“土冰箱”是利用蒸发放热从而防止饭菜变质
B.图(b)飞机在天空中飞过留下的长长的“尾巴”是汽化现象
C.图(c)将湿餐巾贴在冰冷的食品上,湿巾会和食品“粘”在一起,属于凝固现象
D.图(d)“纸锅烧水”,说明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6.在北方,人们发现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  )
A.熔化放热 B.熔化吸热 C.凝固吸热 D.凝固放热
7.细心观察的小明发现身边处处有物理。下列他观察到的现象或实例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B.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
C.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D.晚自习时教室窗户玻璃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
二、选择说理题(每题4分,共8分)
8.下列四个图像中表示晶体材料熔化的图像是(  )
A.B.C.D.
理由:
9.固原市弘文中学9月29日学校运动会百米运动员鸣枪开赛,本次比赛应用了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运动员在地面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最后一排的选手看不见第一排的选手,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C.裁判员看到烟计时比较准确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慢
理由: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0.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航母上装备的声呐,是利用 来发现水下目标的。同时我们能通过监测 来获取海上台风的信息。(均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11.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弹吉他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他发出不同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如果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径”或“人耳处”)弱噪声,防止“扰民”。
12.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升华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 变成雨滴落到地面。(填物态变化名称)
13.测量温度时,A、B、C三位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读数,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如图乙所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a) ℃;(b) ℃。
14.小红站在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变大/不变/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最方便的做法是小明应将光源向 (衣领/平面镜)照射;小红在平面镜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间应是 。
四、实验探究(每空一分共30分)
15.(7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
温度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2)如图丙,组装器材先固定 ;选填“A”或“B”
(3)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丁图中、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选填或B
(4)从记录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5)小毛和小朱在做实验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实验图像如图所示,问、图像不同的原因是 。
(6)如图甲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的烧杯中,小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原因是 。
16.(7分)在探究冰和石蜡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将温度传感器探头插入试管中,并与计算机连接,设置好相关数据采集软件。计算机屏幕上会显示冰(丙图)石蜡(丁图)熔化的温度﹣时间图像,同时观察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情况。
(1)实验前应在试管内装入适量 (选填“颗粒较大”或“颗粒较小”)的冰和石蜡。采用“水浴法”加热,除了可以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物质 。
(2)组装图乙实验器材时,酒精灯需要点燃;
(3)由丙图像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在熔化时需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当加热到第300s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根据丁图,描述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 ;
17.(7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宇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反射光线只有一条是因为光在平面镜上发生了 反射;
(2)小宇让一束光A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B,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 (存在/不存在);
(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宇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部(上/下)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4)若一束光线从BO方向射入,则反射光线从 方向射出,这个现象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18.(9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玻璃板应 放置在桌面上,为保证实验效果,应使用 (厚/薄)的玻璃板;
(2)实验过程中应点燃 (A/B/A和B)蜡烛,若移动B,发现A烛焰的像出现在B“身上”,说明他在选择器材上存在的问题是两支蜡烛大小 (相同/不同);
(3)更换蜡烛后重复上述(2)相同的操作,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表明像与物的大小 ;记录下A、B两支蜡烛在纸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得出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为了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的操作是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测量;
B.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
(4)为了探究像的虚实,正确的操作:将蜡烛B取走,将一块不透明挡板放在图丙中的1位置,直接观察挡板,发现挡板上看不见蜡烛A的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实)像;若挡板位于2位置时,人眼从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蜡烛A的像;
(5)若实验时,玻璃板不与水平桌面垂直,如图丁所示,则发生的现象是 ;
A.蜡烛A仍然成像在蜡烛B处
B.蜡烛A成像位于水平面偏上方
C.蜡烛A成像位于水平面偏下方
五、应用题(10分)
19.(6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如图,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这说明 ,此探究中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运动,在物理学中这种方法叫做 ;(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说明 可以传声;
(3)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20.作图题(每题2分)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角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乙,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