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随堂练习
八年语文(二)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校对(jiào)
由衷(zhong)
萤光(ying)
摧枯拉朽(xiu)
B.咳嗽(su)
猝然(cù)
巨额(é)
屏息敛声(b1ng)
C.泄气(xiè)
吹嘘(x0)
畸形(j江)
合颜悦色(hé)
D.辱没(mè)
潜质(qin)
驻留(zhù)
油光可签(qian)
2.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风筝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着中华民族的生
活理想与审美追求。不同地方的风筝△,形成了不同流派和风格。
哪种流派的
风筝,都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产物,折射出手工艺人强大的创造力。在有限的时间内,风筝不
仅展现了结构美、绘画美、运动美,更△出深厚的人文底蕴。
A.反映平分秋色无论显露
B.反应
平分秋色
尽管彰显
C.反映各有千秋无论彰显
D.反应
各有千秋
尽管显露
3.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
①当前,科技变革加速,传播媒介多元,海量民间文艺创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②
其参与人群、生产方式和创作成果都制造出诸多新意。③口口相传变为触达手机屏幕的融媒传
播,来自创意设计公司和新蝶体平台的支持,也为民间文艺的转化创新提供条件,促使民间文
艺成为新大众文艺的“源代码”和文化创新的“P库”。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白蛇:浮
生》和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前所未有地显现出民间文艺当代转化的巨大潜力。
A.文中的加点词”在”是介词,“背景”是名词,“支持”是动词。
B.②句是病句,应该将“制造”改成“创造”。
C.“创意设计*提供条件*巨大潜力”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④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删去前两个书名号之间的顿号。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客观和
时效性强。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颈
联、领联、尾联。一般说来,律诗的首联和领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C.《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好友谢中书的一封信,“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
指古代臣下向皇帝上书言事时所写的公文,也可以指朋友或者亲戚间往来的一般书信。我国古
代有不少关于书信的传说佳话,如鸿雁传书”、“青鸟传书”等。
D.《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66口人,让斯诺懂得“阶级
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平均年龄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
的英雄们。
(2)“平日刀丛不眨眼,今日里心跳分外急。一针针,一线线,绣出一
片新天地…”
这段歌词和图片表现的都是关押在渣滓洞的女囚们听到①▲的
消息后激动喜悦的心情。她们围坐在②▲的身旁,以③
△的
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该情节出自革命历史小说《红岩》。
(3分)
5.古诗文默写(6分)
(1)馨香盈怀袖,
(《庭中有奇树》)
(2)
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八年语文随堂练习(二)第1页共6页2025—2026 学年度下学期(二)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 17 分)
1.B 2. C 3. D 1-3 题每题 2 分,计 6 分。 4.计 5 分 (1)B 2 分 (2)①新中国成立;②江姐(江雪琴);③绣红旗(每空 1 分,计 3 分)
5.本题有错别字不得分。每空 1 分,计 6 分。 (1)路远莫致之。(2)山随平野尽(3)千里殊风雨(4)岂不罹凝寒(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文言诗文阅读(满分 17 分) 说明:阅读部分中的主观性试题,学生的回答与试题答案大意相符即可。
(一)6. C 3 分
(二)(14 分)
7.D (3 分) 8.计 5 分 (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空明”“盖”
各 1 分,句子不通顺扣 1 分)计 2 分
(2)(我)环顾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四面青山苍翠,时时滴入(或倒映)杯底。计 3 分
9.偕内人系舟于寓楼下/剥菱煮芡/小饮达曙 每处 1 分,计 2 分。
10. 欣喜;明亮安静;清澈透明;被贬谪的悲凉或自我排遣的达观。每处 1 分,计 4 分。
【译文】五月十四夜晚,湖上的风(吹得人感觉)舒畅,月光明亮得像洗过一样,繁星都收起了光芒,天与
水(上下)全是碧绿的。(我)带着妻子把小船停靠在居所楼下,剥菱角煮芡实(吃),喝着小酒到天亮。人声已
经消失了,楼台(上亮着)灯火,环顾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四面的青山苍翠,(翠色)时时滴入(或倒映)在杯
底。千百年的西湖,今晚才只为我拥有。走来走去顾念留恋,(觉得这里)不是人间啊。酒至半酣,话语也变得
格外清新恬淡,我于是即兴吟咏了四首小曲来记录这难忘的夜晚。正如苏轼所言,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呢?只是像
我们这样有闲情逸致、能够欣赏月色的人,并不容易找到罢了。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 36 分) (一)(8 分)
11.C 2 分
12.每点 1 分,计 3 分。(答出任意 3 点即可)
①是以中国近现代民族民主革命为题材,以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为主题,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
爱的文学精品;
②产生于二十世纪,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它提供了一种在挫折面前顽强不屈、追求真理、视死如归、有责任有担当的精神力量;
④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
13.(恰当称呼、语言通顺 1 分;观点正确 1 分;理由 1 分。)计 3 分
示例:小文,你要少看或不看网络悬疑小说,我推荐你看红色经典故事。它提供给我们一种在挫折面前顽强
不屈、有责任有担当的精神力量;它建立起的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多
读红色经典,它能够激励我们克服困难,树立正确的三观,确立理想,多向英雄人物学习,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
生活。
(二)(16 分)
14.(1)意外 (2)慌乱 (3)无助 每处 1 分,计 3 分。
15.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2 分)写出了阿姨对“我”处理问题能力的褒扬和赞许,(1 分)从侧面反
映出“我”的成长。(1 分)计 4 分
16.联系改签不成果断退票;为了安抚游客以旅行社的名义请大家吃晚饭;成功联系客运公司,让游客坐上
了合适的长途客运巴士;联系到了一名西安当地的导游在车站接应;搭乘家乡的货车安全到家。(答出 1 点得 1
分,答出任意 4 点即可。)计 4 分
17.示例:一个人,只有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努力使自己镇定,想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并勇于付诸实施,就
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2 分(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能结合本文内容说出对心智上成年的理解,语言通顺即可)
18.B 3 分
(三)(12 分)
19. (1)妈妈告诉她只要每天晒半小时太阳,病就会好。 (2)面对断了半截拇指,疼痛剧烈的少年。
(3)妈妈告诉他多动另外四个手指,大拇指才能长出来。 每处 1 分,计 3 分。
八年语文 第 1 页 共 6 页
20. 夸张(1 分)突出时间长,(1 分)表现了我的害怕。(1 分) 计 3 分
21.环境描写,(1 分)描写了黄昏时萧条清冷的景象,烘托了我沉重的心情,(1 分)为下文老奶奶去世做
铺垫(或者暗示了老奶奶的去世) (1 分) 计 3 分
22.她为人指明人生的方向;带给老太太生的希望;引导断指少年关注自己拥有的东西;解答我人生的困惑。
(写出 3 点即可)计 3 分
四、写作(满分 50 分) 【评分标准】
一类文(50—46)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二类文(45—41)较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语言通顺(病句不超过 3
个),有个别错别字,结构较完整,有条理。
三类文(40—36)基本切题,思想尚健康,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语言大体通顺(病句不超过 6 个),有少量错别字,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
四类文(35—31)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语言不通顺,病句多(病句超过 7 个), 错别字较多,不成篇。
五类文(30 分以下 )不切题,思想不健康,无中心,内容太空泛,语言不通,错别字多,不成段。 说明:1.无文题扣 2 分。
2.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均可奖励 2 分,但不得使语文总分超过 120 分;手写潦草难以辨认,最多扣 4 分,但不得使语文总分低于 0 分。
八年语文 第 2 页 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