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第七中学集团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平凉市第七中学集团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
………………………………

……………………………

…………………………
线
………………………………

………………………………………………………………………
)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11分)
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的浩瀚不容轻觑,书的神圣不可xiè渎。一本好书,犹如一汪清泉,在干旱的时刻濡养我们干涸的心田,一本好书,犹如一缕阳光,在寒冷的冬季融化我们冰封的思想。
读书应重格调。读高格调的书,使人内心清明、目光澄澈、骨骼清奇、脊梁挺直,从中可以识别得失成败,可以感受廉耻是非。形销骨立的艾青嘶哑的喉咙唱出的丹心赤胆;恪守原则、附庸风雅的范仲淹流露的忧国情怀;谴责强盗、同情中国的雨果所宣泄出的浩然正气……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
读书不是卖弄逞能,而是让我们有涵养、有风度;让我们在生活中既不自惭形秽,又不自吹自擂。读书需要心无旁wù,不被俗世的喧嚣所扰。
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让我们一起沉醉于一片幽幽书香中,一起品味我们精彩的人生吧。
1.(1)给材料中加点字注音( )(2分)
濡养( ) 恪守( )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xiè 渎 心无旁wù ___
(3)选段中画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轻觑 B.附庸风雅 C.自惭形秽 D.自吹自擂
2.填入选段( )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如果不想让自己的一生有所缺损和遗憾,那么请把读书看成一种必修课。
②读书也是一种享受,当你为一本好书而着迷的时候,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文字像一个个甜美的音符敲打着你的心
③读书更是一种追求,可以让人在现实中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让自己在花繁柳密中拨得开,可以让灵魂安顿让心灵纯净,远离孤独与困惑。
④对于我来说:读书是一种需求,通过读书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修养。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3.仿照选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一本好书,犹如一汪清泉,在干旱的时刻濡养我们干涸的心田;一本好书,犹如一缕阳光,在寒冷的冬季融化我们冰封的思想; ; 。
4. 初三某班的两位同学创作了书法作品,请选择一幅挂在班里以激励同学,并从书体特点和内容的角度说说你选择的理由。(2分)
第一幅 第二幅
我选择( ),理由是____________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式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而有同学说:“我家已经帮我准备好了一切,我‘躺平’就好,不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请你从不同角度写出至少两条理由反驳他。(3分)
6.你所在的班级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7分)
(1)请仿照活动形式再写出两项活动。(2分)
①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②跨越时空,驰骋文学想象
③ ④
(2)大家分组到各年级进行读书现状调查,下列是调查结果。(2分)
调查项目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在探讨初中生应该读什么样的小说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小说,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小说,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3分)
7.古诗文积累与默写(8分)
学校举行“读经典诗歌,品人生百态”诗歌鉴赏活动,请你帮助参赛选手小语完成填空。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以诗言志,以文抒怀,留下了无数经典名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 , ”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因思杜陵梦, ”两句诗触景生情,抒发诗人思乡之情;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对前来相送的侄孙诗人表达“欲为圣明除事, ”的不悔,虽老迈,但忠君之信弥坚之情;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自比贾谊、屈原两位先哲,“ , ”两句道出了郁郁不得志的惆怅;艾青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用热血书写对热土的深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美景,寥寥数语,以“日出而林霏开 , ”呈现了琅琊山早晚的景色变化之美。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15分)
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的
①总是白茫茫的。整个世界无限耐心地白着。回家的路穿过全世界的白,也无限耐心地延伸着。倒了两趟车,一路上走了将近十个小时。
②家里也白白的,院子和房子快要被雪埋没了。妈妈的伤势好了很多。小狗赛虎的伤也快好了,整天把脑袋温柔地抵靠在外婆的膝盖上。
③这场雪灾中死了很多牛羊。牲畜们几乎一点儿吃的也没有了,堆积过玉米麻袋的雪地上撒落了不少玉米粒,于是附近的村民纷纷把自家的羊赶到那里。羊们埋着头努力地寻找陷落在雪地中的金黄粮食,又刨又啃。等羊群离开时,玉米粒儿一颗也没有了,只剩一地的羊粪粒儿。
④阿克哈拉再也没有玉米了,再也没有草料了,再也没有煤了。连路都没有了,路深深地埋在重重大雪之下。但是我们还是得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
⑤这次回家,一口气帮家里蒸了八大锅馍馍,共两百多个。蒸熟后全冻在室外雪地里,够家人吃一个多月。好在前不久刚刚挖好了压井,从此再也不用每天去两公里外的河边破冰挑水。然而压井太硬,我用尽全力才能压下去。真想整个人骑在压杆上压啊。我边压边想象着水在地底的黑暗中缓缓地上升,涌动着明亮。
⑥端一碗剩饭去喂大狗琼瑶,离开时,它抱着我的腰不让我走。琼瑶很寂寞,因为老乱咬人,只好拴在院子里,不让它乱跑。
⑦小狗赛虎爱吃大白菜。兔子最爱吃我蒸的馍馍。鸡实在没啥吃的,只好什么都爱吃。我们给鸡窝也生了一只小炉子,鸡们整天紧紧地偎着炉子挤在一起。因为鸡窝有这么一小团温暖,我们的鸡便能够天天下蛋,一天可以捡八个鸡蛋。在整个阿克哈拉,只有我们家的鸡到了冬天还在下蛋。而其他人家的鸡都深深卧在寒冷深处,脑袋缩在肚皮下,深深地封闭了。
⑧戈壁滩上风真大。每次回到家都那么悲伤。
⑨为了能赶上回阿勒泰市的班车,四点钟我就摸索着起床了。家里今年刚盖的房子,还没牵电,四下漆黑。点起蜡烛,劈柴,生炉子。炉火熊熊燃烧,冰凉的房间却仍然冰冰凉凉。小狗赛虎卧在黑暗中静静地看着我做这一切。刚刚回到家就得离开,永远都是这样。家太远,太远太远。赛虎的宝宝晓晓夏天在公路上玩耍时,被过往汽车撞死。身边突然少了一个陪伴,赛虎会不会觉得空空落落?狗是如何理解“离别”的?
⑩把泡菜坛子的坛沿水续一续。想喂鸡,但有些太早了。天还没亮,鸡视力弱,什么也看不见,鸡食放在外面,会先被老鼠们吃掉。在冬天,老鼠们也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它们也正在忍耐着寒冷与饥饿。
昨天一回到家,还没顾上说几句话,妈妈就顶着风雪出门办事了,夜里只有我、外婆和妹妹守着房子、不知为何,心里总是感觉不祥。但又担心误了班车,于是又焦虑。两种情绪糅在一起,就成了悲伤。
结果一直等到下午三点,班车才缓缓出现在大雪茫茫的公路上。然而妈妈还没回家,为了不错过唯一的这趟车,为了不耽误上班,我还是上路了,怀着悲伤。
又想到了琼瑶。天还没亮,村庄远远近近的狗都开始叫了的时候,琼瑶却没有叫。我出去铲土和煤时,看到星光下琼瑶大大地睁着明亮的眼睛。其实它什么都知道。
我若是说:我爱阿克哈拉——其实多么心虚啊……我怎么会爱它呢?我远离家庭和责任,和阿克哈拉一点边也不沾地生活在别处。只是会在某些双休日坐长途班车回家一趟,住一个晚上。这算是什么爱呢?
我到了富蕴县,继续等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妈妈回家没有。明明应该在家里度过,应该以这些时间来坐在家中,继续等待妈妈回来。并在等待的时候,喂鸡,生火,抚摸赛虎。
又想起班车独自行进在白色大地上,永无止境……想起班车经过的每一棵树都是不平凡的树——这些旷野中的树,一棵望不见另一棵的树。以前说过:在戈壁滩上,只需一棵树,就能把大地稳稳地镇在蓝天之下。
还说过:它们不是“生长”在大地上这般简单,它们是凌驾在这片大地上的……
——说这些话的时候,多么轻率、轻浮啊。不过我想,其实我还是爱着阿克哈拉的。
(文/李娟,有删节)
小雅不明白作者为什么“每次回到家都那么悲伤”,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解释。(4分)
9.小轩认为第④段画线句应该重读三个“再也没有”,请你说说为什么。(3分)
阿克哈拉再也没有玉米了,再也没有草料了,再也没有煤了。
10.文中写妈妈的内容不多,但小雅读完后觉得妈妈的形象深入人心。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读到一位怎样的妈妈。(4分)
11.小轩查阅资料发现本文选自李娟作品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原标题为“回家”,选入杂志时编者改为“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的”,你觉得哪个标题更好,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1分)
个人语文素养关系国家语言能力建设
陆俭明
①语言与文化历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与根基。
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既有光辉灿烂而又神奇深邃的古老文化,又有各民族交织、中外交融的现代文化。无论是我国的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主要都是用汉语来记录、来传承的,这充分显示了汉语无与伦比的魅力。
③关于语言的功用,人们常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是记录和传承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然而在当今社会,语言还成为社会的重要资源,更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语言的重要性,从个人层面来说,已成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现在,招聘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考核大多首先看他的语言素养与语言能力,包括母语和外语、口语和书面语。语言对个人的重要性,三位名人说得很明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数学家苏步青先生说:“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21世纪的年轻人起码要掌握三种语言,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⑤从国家层面来说,语言越来越重要。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语言政策,将确保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促进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发展。大家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如今,处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国家语言能力跟国防、经济、科技等各方面信息获取的能力,跟信息资源的储备、利用、保护的能力,跟国际竞争能力都成正比;国际交往、谈判以及国际利益的争取与维护,都需要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支撑。而语言跟经济的关系更是越来越密切,语言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语言产业可以直接为国家创造可观的产值。《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语言服务总产值为384亿元,2020年语言服务产值虽受疫情影响会有所下降,但报告预计也将达到366多亿元。在这次全国脱贫攻坚战中,其中一个举措就是在农村地区推广普通话,在民族地区推广通用语言文字,这对脱贫、对振兴乡村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
⑥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来说,语言也起着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铺路搭桥,语言互通是“五通”的基础。八年多来的事实表明,语言和语言教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桥梁作用、沟通作用,因为语言具有情感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需要语言铺路搭桥。任何外语教学,包括国际中文教育在内,教员在教授某种语言、学生在学习某种语言的同时,实际上也在进行情感交流,以及文化上和价值观上的沟通。通过语言和语言教育达到各国之间互相交流和相互理解,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
⑦语言文字对个人、对国家、对世界如此之重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敬重祖国的语言文字,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都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这是构建国家语言能力的基础。
⑧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靠学理论所能达到的,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勤于写作,有的名篇名段需要适度背诵。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有益经验。阅读对于孩子不断提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文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也可以让人们特别是让孩子从传统文化、从外国文化中获取智慧,打开丰富多彩世界的大门,给我们提供精神滋养。所以我们的先辈和前辈一直以来都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宋代欧阳修告诫我们:“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著名国画家李苦禅也告诉我们:“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⑨读书关乎个人的精神气质,全民的语文素养更关乎民族、国家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要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选自2024年1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3.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语言的重要性的?(4分)
14.选文第⑧段引用名人名言,其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21分)。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节选自《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1)去国还乡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既仕 (4)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17.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以物喜 辄以水沃面 B.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常读书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
18.对【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B.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C.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D.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9.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选文第一段所描写洞庭湖的景色、气势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壮观的特点。
B.甲文前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并未勉励到被贬的友人滕子京。
C.乙文中范仲淹从小生于忧患,却勤奋苦读,做官之后仍能克己奉公,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好官。
D.甲、乙两文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0.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4分)
(四)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题目。(5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节选)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1. 两首诗词均以“月”为核心意象,请分别概括“月”在两首作品中的作用(2分)。
22.同样是抒发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两首诗词的情感基调与表达的愿望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
(五)名著阅读
23.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选段,完成下列题目(8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 选段中反复出现“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请分析这一重复手法的作用(4分)。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作文(60分)
24.作为一名中考备考生,现阶段你正全力以赴应战备考,此时的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你的家人、老师、朋友或者未来的自己说,请以“给——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文章。(10分)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符合书信格式,语言得体,字迹工整。
25.以下两题,选做一题。(50分)
(1)请以“那一次,我跨过了那道坎”为题,写一篇作文。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朱自清在父亲的背影中,懂得了爱的深沉与伟大;鲁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懂得了正直与严谨;莫怀戚在田间散步时,懂得了责任与担当;梁衡从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中,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柔中有刚、勇往直前……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
请以“懂得”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迹工整,表达流畅。
第3页(共6页)       第4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