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人生目标的重要性,知道有目标能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有方向。今天咱们先来做个小调查,看看大家现在的目标情况。A.明确且坚定目标B.有目标,不坚定C.毫无头绪——锚定人生目标,扬帆成长航程A.明确且坚定目标B.有目标,不坚定C.毫无头绪人生目标分享会A: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确立并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B: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为何会犹豫?C:你因为什么因素而没有找到人生目标?性格特征自己的兴趣家庭环境自身能力社会需要外界评价……财富哪个行业赚钱我就选它当人生目标!我不管,兴趣第一,我就要拿我的兴趣作为人生目标!你们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兴趣的虚幻性现实的残酷性即时的快乐日复一日地训练职业篮球星身高1.55m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我们要综合评估,全面考虑,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教师设计师摄影“你就干吧,一干一个不吱声”“快跑”“避雷”“劝退”“考公吧”“考研吧”“好想逃”“还不如当网红”面对这些声音,我们如何综合评估呢?找到重要因素交汇处能力热爱有人说: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赚钱,平安地活着,社会发展与我无关。我们选择人生目标时,有没有必要考虑社会需求?社会需求热爱能力热爱社会需求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赚钱”离不开社会需求小吃店消费需求“平安活着”离不开社会发展人身安全健康平安环境平安因此,热爱+能力+社会需求,能够帮我们减少外界评价的干扰、更坚定地锚定自我方向,既拥有更持久的内在动力,又能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热爱能力社会需求给他人拍出美美的照片记录中国大好河山传播和平理念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①②③④ P87-89课堂笔记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P87②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P87③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P88④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P89目标优化卡我的目标现状 (ABC) 我之前犹豫、无方向的原因 我可以做出的调整 为实现调整后的目标,我能做的1件小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树立正确目标的因素,现在让我们试着用所学知识,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课堂总结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②从自身实际出发。③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④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实战演练1.小艺说:“我的妈妈是老师,我很佩服她,我长大了,也要当老师。”这说明影响小艺树立人生目标的因素是( )A. 学习成绩B. 性格特征C. 知识能力D. 家庭环境D实战演练2.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就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他与同学有“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家庭琐事、不谈男女问题,一心追求学问、追求真理。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实现人生目标就不能谈金钱和琐事②要制定宏伟的人生目标才能获得成功③要明确人生目标,树立崇高理想④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D实战演练3.讲高数、造“火箭”、下厨房、出征“奥运会”……“年龄不大,本事不小”“满脸稚气又‘德高望重’”……这两年,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小孩哥”“小孩姐”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年少有为,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少年的风采。这对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启示是( )A.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就能指引我们走上完美人生B. 正确的人生目标,只能创造伟大,不能甘于平凡C. 要把个人的发展植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D. 树立人生目标,应当综合评估,从自身实际出发C课后拓展向榜样看齐 寻找1位和你目标/热爱领域一致的榜样,了解他初中阶段为目标做过的事;结合榜样的成长经历,针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制定阶段目标。(如上节课法官是如何“练成”的?)2025七上道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学设计选用教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授课对象 初一年级课程类型 授新课教授课时 1个课时教材分析 1.教材作用:本框承接第一框对人生目标重要性的初步认知,聚焦“如何树立正确人生目标”这一核心问题,是从“认知目标意义”到“掌握实践方法”的关键过渡。 2.主要知识点:本框主要阐述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基础: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开始关注“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部分学生有模糊的兴趣方向,且在之前学习中已了解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具备初步的目标认知基础;同时,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观察能力,能结合身边案例思考目标相关问题,为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提供了经验支撑。 2.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目标认知存在偏差,部分学生将“赚钱”“兴趣”作为唯一目标导向,忽视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面临外界干扰与自我怀疑,受家庭期望、网络“劝退”言论等影响,对自身目标产生犹豫。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榜样事迹,认同人生目标应该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增强政治认同。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人生目标应该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培育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通过分享人生目标困惑,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人生目标的影响因素,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教学重点 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学难点 将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方法转化为自身行动,结合初中阶段实际制定具体的目标教学方法工具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工具:书本、多媒体、黑板教学过程教学思路本课以“树立正确人生目标”为核心,先通过课堂调查了解学生目标现状导入,再结合极端观点辨析、社会需求分析、榜样案例等,引导学生掌握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四大要点,还借助“目标优化卡”让学生实践运用,最后总结要点并布置作业与拓展任务。一、导入新课(3min)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人生目标的重要性,知道有目标能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有方向。今天咱们先来做个小调查,看看大家现在的目标情况。第一类,已经有明确目标,并且特别坚定,知道自己要怎么努力的同学举手;第二类,有自己的目标,但总在怀疑、犹豫的同学;最后,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非常迷茫的同学,举手。 学生举手 教师引导: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处于犹豫和无目标的状态,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走进11.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来看看怎么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目标,看看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否再优化调整。 通过课堂调查分类学生,精准贴合初一学生对人生目标的真实困惑,自然引出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为新课讲解奠定情感与认知基础。二、新课讲解(32min)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人生目标分享与困惑分析】 教师提问:首先请同学们根据刚刚的调查分类,思考以下问题:A: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确立并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B: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为何会犹豫?C:你因为什么因素而没有找到人生目标? 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首先请明确且坚定自己目标的同学分享: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确立并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学生回答:家里影响、兴趣爱好等等 教师讲解:非常感谢这几位同学的真诚分享。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发现影响大家确立人生目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的传承、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的同学会考虑社会需要,有的同学更看重自己的兴趣,也有的同学会关注自身能力,还有些同学会在意财富、外界评价。 展示极端观点,明确树立人生目标的关键要点 教师引导:老师最近看到两种和大家不一样的观点,他们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明确且坚定,他们说“哪个行业赚钱我就选它当人生目标!”“我不管,兴趣第一,我就要拿我的兴趣作为人生目标!”你们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呢? 学生回答 要点一:从自身实际出发 教师讲解:大家说得很好,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一点“极端”,缺乏全面考虑。这种“哪个行业赚钱就选它当人生目标”的想法,短期看很务实,能快速解决生存问题、借行业红利起步,但长期有隐患:一是行业不会永远赚钱,若只追红利不练真本事,风口过了容易迷茫;二是若行业和自己性格、喜好不匹配,长期做会很累;三是把“赚钱”当终极目标,容易陷入“永远不够”的焦虑,丢了生活的其他意义。而只把兴趣当唯一目标,虽然能带来最初的热情与动力,可若不结合实际,这热情往往难以持续,让目标变成“空中楼阁”。兴趣具有虚幻性,一时的快感≠持久的热爱,比如,有人喜欢玩游戏,想以此为职业,但真要成为职业电竞选手,需要面对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巨大的压力、商业的考量,远非单纯玩游戏那般轻松,时间久了就不喜欢了;还有人热爱篮球,渴望成为职业球星,可要是自身身高、身体素质等条件与职业要求差距过大,梦想也很难照进现实,你的兴趣是环球旅行,但如果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和规划,这个“目标”就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空想。所以,树立人生目标,得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评估、全面考虑,用客观务实的态度,这样才能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能只凭“赚钱”“兴趣第一”就盲目定目标。 要点二: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师提问:那么同学们,你们又为什么而迷茫呢?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呢? 学生回答:老师,我想当作家,但身边人都说作家不好赚钱,还劝我考公,我很迷茫,不知道该选自己喜欢的,还是听大家的去考/我想当……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迷茫,其实特别典型。也许我们内心有自己的目标,但是外界会有很多声音,比如准备报专业时,就有人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还有像教师、设计师、摄影师,如果你去网上提问“要不要选这个”。你会看到这些回复:“你就干吧,一干一个不吱声”“好想逃”“快跑”“避雷”“劝退”“考研吧”“考公吧”“还不如当网红”,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你会发现一些人拼命地想要达到那个目标,但同时也有很多人想要逃离,因此我们会非常纠结。面对这些声音,我们如何综合评估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对的,我们不能被单一声音绑架,就像刚刚说的,当我们选择人生目标时,要综合考虑,那么我们可以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找到重要因素交汇处,一个是热爱,一个是能力,“热爱”能给我们持续的动力,就像喜欢摄影,会让我们愿意花时间去钻研构图、光影;“能力”是把热爱落地的基础,比如想做摄影师,得具备拍摄技巧、后期制作等能力,不然热爱也只能是空想。那么还有一个要素可以让我们的目标更具现实价值与可持续性,猜猜是什么? 学生回答:不知道 教师讲解:社会需求,当三个圈重叠在一起时,中间的交集区域就是你的“职业甜蜜点”,迷茫的同学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兴趣、能力、社会需要;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看看自己擅长什么、社会需要什么。那么可能就有同学对此保持质疑,为什么一定要考虑社会需求呢?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赚钱,平安地活着,社会发展与我无关。同学们,你们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呢?我们选择人生目标时,有没有必要考虑社会需求?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答案是肯定的,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和发展。“赚钱”离不开社会需求,你想靠“开小吃店”赚钱,需要有“日常餐饮需求”,比如外卖员满足“人们便捷吃饭”的需求、教师满足 “教育成长”的需求、程序员满足“技术开发”的需求,这些需求越旺盛,对应的岗位机会越多、收入稳定性越强。如果完全不考虑社会需求,比如想靠“已经被淘汰的技能”,如传统BB机维修赚钱。即便能力再强、再想平安生活,也会因“没人需要”陷入收入不稳定的困境。而考虑社会需求,不仅能让我们在物质上获得回报,更能成为个人价值感的“主要来源”,因为价值感的核心,正是“被社会认可、被他人需要”。“赚钱、平安”是很实在的目标,但人在满足基本生活后,往往会问自己“我做的事有没有意义”,而这种意义感,从不是单纯靠“赚钱” 就能获得的,而是来自“自己的努力能融入社会、帮到别人”的反馈。 教师讲解:“平安活着”也离不开社会发展。比如咱们现在能安心上学,不用担心人身安全,是因为社会有法律保护,有变法军人、警察叔叔守护;咱们生病能去医院看病,能健康成长,是因为有医生,有医疗技术的发展;就连我们每天呼吸的新鲜空气、喝到的干净水、出门能看到的绿树花草,也是社会持续投入的结果。社会需求与社会发展就像“土壤”,个人赚钱与平安的目标就像“种子”,没有土壤的支撑,种子很难生根结果。 要点三、四:与国家和民族人民利益、人类福祉相结合 教师讲解:因此,热爱+能力+社会需求,能够让我们既拥有更持久的内在动力,又能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这样的组合既考虑个人诉求,又考虑时代需要。因为你在做热爱的事,所以有幸福感;因为你能发挥所长,做得出色,所以你有成就感;因为你的能力是社会需要的,能获得回报,所以有价值感。而社会需求是丰富多样的,并非只有宏大的领域才存在。就像图片里,有人热爱摄影,有摄影的能力,通过给他人拍出美美的照片,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瞬间留存的需求;有人同样热爱摄影且擅长,用镜头记录中国大好河山,契合了大家对祖国壮丽风光欣赏与传播的需求,这份对“中国之美”的记录,本质上也是在为传承民族文化、展现国家风貌出一份力;还有人凭借专业能力,作为战地摄影师,传播和平理念,回应了人类对和平的共同渴望,这正是在为更广阔的人类福祉添砖加瓦。其实,我们普通人也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热爱、能力、社会需求”的交汇点,甚至敢于让自己的目标承载更多社会价值,从身边事延伸到更深远的价值层面。比如喜欢编程的同学,不必只满足于开发日常软件,还可以大胆设定“用技术助力教育公平”的目标,为乡村学校开发教学辅助工具;想要做老师的同学,不必只停留在日常教学,还可以尝试分享更多的教学成果,让更多人受益。这些目标或许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有难度”,但只要敢迈出第一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就能让目标的社会价值不断放大。 教师提问:你能举出哪些人生目标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的榜样案例? 学生回答 播放视频:国家榜样人物 教师讲解:大家看,黄文秀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回广西贫困村当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用生命践行了个人理想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人民需求的结合。袁隆平爷爷一生扎根稻田几十年研究杂交水稻,既解决了中国数亿人的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把技术推广到全球,助力人类消除饥饿。所有,只有把个人的人生目标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我们的人生前程才会更加远大,人生轨迹也才不会偏航。“志存者,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方能大展宏图”,当我们跳出“只关注自身”的局限,把目光投向国家需要、人民期盼、人类共同追求的方向,个人的目标就有了更厚重的意义。就像马克思说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因此,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学生完成课堂笔记: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①②③④ P87-89 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P87 ②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我们要综合评估,全面考虑,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P87 ③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P88 ④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P89 【活动】目标优化卡 师:那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树立正确目标的因素,现在让我们试着用所学知识,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的目标现状”,刚刚的三类;“我之前犹豫、无方向的原因”,是没考虑社会需求,还是不确定自己的能力,还是太看重他人的评价;“我可以做出的调整”,比如之前只看兴趣,现在可以结合社会需求调整目标;“为实现调整后的目标,我能做的1件小事”,比如想当老师,现在可以每天认真听讲,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学生分享 教师讲解:同学们,刚刚听大家分享的时候,老师心里特别暖,你们没有停留在“我有目标”或者“我没目标”的表面,而是真的用今天学的“自身能力”“社会需求”“内心热爱”这些思考,去剖析自己的犹豫、找到调整的方向,甚至还能想到“多尝试爱好”“去试一次志愿者活动”这样具体的方法。其实从大家的分享里,老师也看到了咱们今天这节课最核心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来不是“定一个永远不变的终点”,而是学会一种“动态平衡的智慧”,既要看见自己的热爱,不辜负内心的向往;也要认清自己的能力,不做不切实际的空想;更要记得,我们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我们的目标里,藏着社会的需要,藏着国家的发展,甚至藏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引导不同目标状态的学生分享目标与困惑,精准把握学生确立目标的影响因素 结合学生对极端观点的辨析,帮助学生理解“从自身实际出发”的必要性,纠正“盲目追利”“空想兴趣”的误区,培养其客观评估自身条件的思维。 通过辨析 “社会发展与我无关”的观点,帮助学生突破 “个人与社会割裂”的认知误区,理解“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本质,建立个人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关联意识。 从“社会需求”进一步升华,用“摄影者记录河山”“编程助力教育公平”等案例,说明普通人目标也能承载社会价值。 结合黄文秀、袁隆平等榜样视频与马克思名言,让学生直观感受个人目标与国家、人类福祉结合的厚重意义,引导其跳出 “只关注自身”的局限,认同“目标融入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激发为更广阔价值努力的动力。三、本课总结及作业(5min)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同学们,未来你们可能会发现,今天的目标会变,能力会成长,社会的需求也会更新,但只要你们记得今天学到的,不盲目跟风,不忽视现实,不放弃热爱,更不忘记“个人的目标永远和国家、人民的需要紧密相连”,你们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完成本课思维导图及课堂作业 通过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巩固学习成果。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调查、辨析、榜样学习等活动,贴合学生目标困惑展开教学,多数学生能理解树立目标的四大要点,“目标优化卡”也让学生实现知识落地。但部分学生对“个人与国家利益结合”理解较浅,且小组讨论时少数学生参与度低。后续需增加生活化案例,设计分层任务,兼顾不同认知水平学生,提升课堂参与度与理解深度。六、课后拓展向榜样看齐:寻找1位和你目标/热爱领域一致的榜样,了解他初中阶段为目标做过的事;结合榜样的成长经历,针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制定阶段目标。(如上节课法官是如何“练成”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课件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pptx 11.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学设计(拾玖的道法世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