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17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17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9课 辛亥革命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二次革命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通过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02
03
01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的基本史实,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意义。(时空观念、史料证实)
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分析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史料证实、历史解释)
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课程引入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1、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③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和政党的建立。
④清政府镇压保路运动。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2、概况
筹划:
主力: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经过:
结果:
文学社与共进会
湖北新军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武汉
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
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武昌起义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8小时
2天
41天
80天
123天
占领湖广总督衙门
占领武汉三镇
十余省区独立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摧枯拉朽般的帝制崩塌
独立省份很多是由旧军阀、资产阶级主导
革命不彻底
3、革命的发展
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各省宣布独立的时间
1. 湖北独立:10.10; 2. 湖南独立:10.22
3. 陕西独立:10.22; 4. 山西独立:10.29
5. 云南独立:10.30; 6. 江西独立:10.31
7. 上海独立:11.3; 8. 贵州独立:11.4
9. 浙江独立:11.5; 10. 江苏独立:11.5
11. 广西独立:11.7; 12. 安徽独立:11.8
13. 福建独立:11.9; 14. 广东独立:11.9
15. 四川独立:11.27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首都:
标志:
国旗:
南京
1912年1月1日
时间: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性质:
举措:
①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
②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
五色旗
意义:
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1、中华民国的建立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时间:
颁布者:
制定机构:
主要内容:
目的:
意义:
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
临时参议院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法院行使司法权,司法独立等。
防止独裁专权,维护民主共和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袁世凯其人
(3)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
(1)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
(2)袁世凯的武力威胁与政治欺骗
(4)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袁世凯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260年统治结束。
第一步
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第二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北京。
第三步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结 果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3、二次革命
背景:
袁世凯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名单时,竭力排斥革命党人。在袁世凯组织的政府中,外交、内务、陆军、海军、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都是他的亲信,由革命党人任总长的,只有当时人们称之为“冷衙门”的教育、农林、工商、司法四部。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国务总理 唐绍仪 北洋派系 司法总长 王宠惠 同盟会
外交总长 陆征祥 北洋派系 教育总长 蔡元培 同盟会
内务总长 赵秉钧 北洋派系 农林总长 宋教仁 同盟会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北洋派系 工商总长 陈其美 同盟会
海军总长 刘冠雄 北洋派系 交通总长 施肇基 无党派
财政总长 熊希龄 亲袁立宪派 南京留守 黄兴 同盟会
③导火线:宋教仁案。
②1912年8月,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知识拓展: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1913年7月,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在江西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在李烈钧的带动下,江苏黄兴、安徽柏文蔚、上海陈其美等宣布独立。“二次革命”就此爆发。
9月1日,袁世凯的北洋军就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独立。二次革命宣告失败。袁世凯随即把黄兴、陈其美等五人列为一等战犯,下令通缉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人,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
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概况:
时间:
过程:
结果:
3、二次革命
1913年
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布讨袁宣言和通电,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4、辛亥革命的影响
①历史意义
②局限性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课后活动
原因:①清政府腐败无能,民心尽失。
②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③立宪派支持革命。
④地方实力派为保全自身利益,选择宣布独立。
辛亥革命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1、武汉是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有“首义之城”的美誉。这得益于(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北伐战争
2、1912年元旦的《新祝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材料中的“今日之新”主要是指 ( )
A.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B.清帝下诏退位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
C
巩固练习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4、1912年发表的《新陈代谢》一文中写道:“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总统成,皇帝灭。”文章中两个“成”所表述的事件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提出三民主义
C.秋收起义爆发 D.推翻封建制度
A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在于(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A
巩固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