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五四运动 课件(33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五四运动 课件(33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11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课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运动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茂名市第九中学
杨建玲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示意图
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1.背景:
①政治上: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内),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1页
②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根本原因)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思潮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旧思潮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③思想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概况:
(1)时间:
(2)兴起标志:
(3)主要人物:
(4)旗帜(口号):
(5)阵地: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
第二卷起改名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
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
民主
科学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阵地?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传统国学大师辜鸿铭
油画《北大钟声》(又名《宽容》
思考
梁漱溟
佛教哲学家
从图片可以看见持不同甚至相反政见的人同时在北大任教,有激进的胡适,也有保守的辜鸿铭,显示了北大博大的胸怀与新思想的魅力,所以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内容:
思想革命: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材料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节选自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二:有一女子唐氏19岁,奉父母之命许配给并未见过面的张家二郎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县长给她修建贞节牌坊进行表彰。
——北京《中华新报》(民国初年)
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旧道德草菅人命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核心内容:三纲五常
新道德: 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西方资产阶级道德思想。
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功
1.内容:
材料三:德、赛两先生渐渐从黑暗中把西洋人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民主
科学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制度。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法则。
Democracy
德先生
Science
赛先生
思想革命:②提倡民主和科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就是要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就是要反对愚味、迷信。
1.内容:
材料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材料二:胡适:“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
请学生们根据我的意愿,用文言文编写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
干不了,谢谢。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辜鸿铭
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旧文学:陈腐、雕琢、艰涩的文言文
新文学:新鲜、平易、通俗的白话文
影响: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内容: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狂人日记》
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影响
材料一: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 ——《上海妇女志》
材料二:毛泽东:“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了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周世钊《湘江的怒吼》
材料三:聚集在《新青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积极性: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积极性: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积极性: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影响
材料四:“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改造、创新。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器物:
洋务运动
制度: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同盟国
协约国
英、法、俄、美、日等
以及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
英美法等国许诺:战争胜利后,在国际上将对中国以大国相待,取消中德条约以及战前中国给予德国的一切特权。
14万华工远赴协约国,战斗在最前线。
顾维钧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回忆录》
期望
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收回青岛主权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
遭到拒绝
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1.导火索: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启示:弱国无外交, 强权即公理。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1919年5月1日,上海《大陆报》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1919年5月2日《晨报》《外交警报敬告国人》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各校学生代表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
《京报》社长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中国外交失败的经过和原因。
邵飘萍
谢绍敏
北大法律系学生谢绍敏当场咬破中指,撕下衣襟,用鲜血大书——
“还我青岛”!
震惊 失望
悲愤
觉醒
2.概况(前期):
(1)时间:
(2)中心:
(3)主力:
(4)斗争形式:
(5)口号:
(6)结果:
任务:结合视频和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生
游行、罢课
①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 废除二十一条
④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②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反封建
反帝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北洋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爱国何罪
1.原因: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①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号召、宣传
北京学生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拥护。中国人民正义抗争。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中方
外方
进一步激起中国人民
的反日怒潮
日本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爱国运动。
2.概况(后期):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时间:
(2)中心:
(3)主力:
(4)斗争形式:
(5)结果:
任务: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919年6月3日后
上海
工人阶级
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三罢斗争)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①北洋政府被迫
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
等人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爆发(前期) 扩大(后期)
开始时间
中心地点
主力军
斗争口号 斗争形式
结果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游行、罢课
工人阶级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上海
大批学生被捕
直接目标得到实现,取得初步胜利
1919年6月3日
五四运动前期与后期对比表
中心发生变化:
由北京到上海
主力发生变化:
由学生到工人
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性质:
材料二:社会各阶层都参与到这场为国家命运奋斗的运动中。每个个体都为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而奋斗。 ——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中国历史》
①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②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③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特点: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介绍马克思主义 西方习俗礼仪 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 36 5 30
1917~1921年《新青年》杂志的主题统计
材料一: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年党的成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意义: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②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相结合。
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新的革命思想
新的革命力量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4.地位:
1840
1919
1949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转折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革命方向:资本主义
新指导思想:
新领导阶级:
新革命方向: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不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自强求富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技术
制度
思想
特点: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经济近代化
政治近代化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猛药重治”
“开颅洗脑”
戊戌变法
思想近代化
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
五四运动
的爆发
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办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族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
影响: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过程
时间:1919年5月4日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扩大:工人阶级登山政治舞台
结果:初步胜利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主义革命运动
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
课堂小结
直击中考
1. (2024·黑龙江龙东·6)口号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时期的历史进程。以下口号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均田免赋”
C.“民主与科学”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2. (2024·河北中考·2)下面是一份某年5月23日发出的电文。据此判断,“某年”应是(  )
C
外交失败,举日愤激,贵会救国薄(博)海同钦,垦速电政府迅筹国策,勿丧国权,并电巴黎专使,毅力坚持,争还国土。同深感祷。
直隶甲种工业学校一百八十二人泣叩
A.1917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24年
直击中考
4. (2024·重庆中考(A卷)·8)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
D
3. (2024·辽宁中考·7)下面是五四运动爆发后社会各界的反应,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学生:用切实方法,挽救危亡
工人:自愿全体齐心,即行罢工
商人:吾辈牺牲光阴、金钱,纯自出良心救国之主张……
A.凝聚了民族力量
B.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
C.改变了社会习俗
D.抨击了旧道德旧文化
A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转变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
直击中考
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早在1919年5月4日,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爱国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体现的精神是(  )
A.不怕牺牲、艰苦奋斗 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C.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5.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  )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推动了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A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