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知识问答:请说出这些安全标志的含义?知识问答:请说出这些安全标志的含义?9.1 增强安全意识总议题从防患于未“燃”中增强安全意识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7—69,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1.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2.怎样增强安全意识?核心素养目标通过撰写倡议书,增强安全意识,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家庭和社会负责。道德修养通过了解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培养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的积极情感。责任意识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案例,帮助学生增强规则意识,预防和远离伤害。从“燃”谈为什么增强安全意识?环节一2024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火灾90.8万起,亡2001人、伤2665人,直接财产损失77.4亿元。接报较大火灾70起、亡249人,分别比2023年减少2起、10人;接报重大火灾3起、亡44人,分别比2023年减少2起、46人;接报特别重大火灾1起,与2023年持平。火灾形势总体保持平稳。环节一:从“燃”谈为什么增强安全意识?1.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①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对自己)P67蓝字②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对他人)P69③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对家庭、社会)P69知识小结从“未燃”谈如何增强安全意识?环节二环节二:从“未燃”谈如何增强安全意识?在古代,蜡烛是祭奠祖先时的重要器物,不仅承载着照明、营造肃穆氛围的实用功能,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与礼仪规范。议一议:视频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执意要吹灭蜡烛?给我们什么启示?因为蜡烛可能会引起火灾,要有安全意识。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8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知 识 小 结视频里的老爷明知直烟囱有引发火灾的风险,却因舍不得花钱拒绝整改,无视“烟囱需符合防火规范”的潜在规则;生活中有人明知在楼道抽烟、把电动车电池带回家充电、在楼道堆杂物这些行为违反了消防安全管理规则,却依然在做。请大家思考:这些人看似是“怕麻烦”“省成本”,但从本质上看,他们共同缺失的是什么意识?这种缺失又会给个人和他人带来怎样的危害?这些人本质上共同缺失的是规则意识。他们无视防火规范、消防安全管理等规则,把个人便利、私利凌驾于规则之上。这种缺失会带来严重危害:轻则埋下火灾隐患,威胁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重则引发火灾等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甚至让无辜者卷入危险,破坏公共安全秩序。环节二:从“未燃”谈如何增强安全意识?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8②树立规则意识。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知 识 小 结议学活动:(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求?(2)这些规则和要求是生活中的禁令,是对我们行为的限制,你认同吗?这对我们有何启示?(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未成年学生旷课、逃学的,学校应当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了解有关情况;无正当理由的,学校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督促其返校学习。(2)不赞同,自由不是绝对的,这是在更大程度保护我们。环节二:从“未燃”谈如何增强安全意识?议一议:结合视频,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视频告诉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风险意识不是 “杞人忧天”,而是对安全的清醒认知 —— 主动预判、重视小事、兼顾公共,才能从源头规避隐患,守住安全底线。环节二:从“未燃”谈如何增强安全意识?议学活动:你收到过哪些具有“防患于未然”的通知?......极端天气预警假期防溺水安全通知反诈骗宣传等消防演练环节二:从“未燃”谈如何增强安全意识?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9③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知 识 小 结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8-69①树立安全意识。避免盲目自信和侥幸心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②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③增强风险意识。居安思危,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知 识 总 结从未燃处绷紧弦,向燃前风险说不!环节三环节三:从未燃处绷紧弦,向燃前风险说不!议学延伸议学延伸: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结合经验及所学知识,以“防隐患于未然,增强安全意识”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同学们在学校也要防患于未然,保护生命安全。课 堂 小 结增强安全意识为什么怎么做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①树立规则意识。②增强风险意识。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随 堂 练 习1.(2025·浙江杭州·阶段练习)近年来,外卖队伍不断壮大。为了能准时送餐,部分外卖小哥逆向行驶、超速行驶、闯红灯……成为交通事故高发群体。对上述行为,我们应和外卖小哥说( )①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要珍爱生命 ②我们应当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障生命安全③逆行、超速是为履行承诺,可以理解 ④只要不造成交通事故,违规通行无可厚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③:履行承诺不能成为违反交通法规的理由,危险驾驶行为不可理解,故③说法错误;④:违规通行本身已违法,无论是否造成事故都应杜绝,故④说法错误;2.(2025·云南保山·期末)2024年7月25日是第四个世界预防溺水日。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了95%以上,溺水已成为我国未成年人意外伤害致死事故的“头号杀手”。这警示我们( )①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②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护能力③生命重于泰山,应该远离游泳运动④学习急救知识与技能,杜绝溺水事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A③:游泳是一项健康的运动项目,故③说法错误;④:溺水事故不可能杜绝,故④说法错误;3.(2025·山东泰安·阶段练习)为抓实、抓细防溺水教育,增强全校师生防溺水安全意识,避免溺水事故发生,烟台某中学开展了防溺水系列活动。会上,学校安全负责人强调了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确保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会上列举了近期发生的青少年儿童溺水案例,要求同学们强化防溺水意识,坚决做到防溺水“六不两会”。学校还组织家长观看防溺水专题视频,要求家长对孩子的行踪做到“四知道”,引导家长密切配合学校防溺水等各方面安全教育工作。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中学开展防溺水系列活动的原因。【答案】①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②开展此类活动能够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规则意识、风险意识,从而有效保护学生的生命,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9.1增强安全意识1.课程标准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法治观念”,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健全人格”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增强安全意识。安全无小事,防范在日常。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对外在环境、人为伤害要有所警觉;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增强风险意识,远离危险,才能平安生活。增强安全意识,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同时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科学生命观。3.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外界新鲜事物兴趣浓厚,但因缺乏生活经验,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不足。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开始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和行动,但往往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容易产生侥幸心理或逆反行为。七年级学生在安全教育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在安全意识的形成、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家庭和学校的安全教育配合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通过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怎样增强安全意识(2)教学难点:增强风险意识5.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通过了解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培养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的积极情感。(2)法治观念:通过议学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规则意识,预防和远离伤害。(3)责任意识:通过撰写倡议书,增强安全意识,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家庭和社会负责。6.设计意图本节课以“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为核心主题,采用“情境感知—问题探究—知识提炼—实践转化”的教学逻辑展开。先通过火灾案例视频、全国火灾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火灾危害,明确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再结合古代蜡烛使用、违规漠视消防规则等情境,分层拆解“警惕风险、遵守规则、预判隐患”三大安全意识要点;最后以校园安全倡议书设计为落脚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校园生活结合,梳理潜在隐患并提出行动建议。整堂课通过师生互动、议学活动,推动学生从“认知安全”向“践行安全”转变,基本达成“理解安全意义、掌握防范方法、树立责任意识”的教学目标。7.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知识问答:请说出这些安全标志的含义?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增强安全意识。设计意图:本节课围绕“增强安全意识”展开,旨在通过学习安全标志等基础安全知识,帮助学习者识别生活与工作中的安全风险,掌握规避危险、应急避险的基本方法。从认知标志含义到建立安全思维,逐步提升安全素养,减少因认知不足导致的安全事故,为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及集体安全筑牢思想防线。(2)自主学习:3分钟(3)新课讲授环节一:从“燃”谈为什么增强安全意识?议学情境:播放视频。议一议:观看北京消防制作的视频,结合视频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火灾发生的后果,以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学生:视频中,火灾发生后,房屋等财产受到损失,可能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议学材料:2024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火灾90.8万起,亡2001人、伤2665人,直接财产损失77.4亿元。接报较大火灾70起、亡249人,分别比2023年减少2起、10人;接报重大火灾3起、亡44人,分别比2023年减少2起、46人;接报特别重大火灾1起,与2023年持平。火灾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教师:1.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①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对自己)P67蓝字②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对他人)P69③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对家庭、社会)P69设计意图:此议学环节通过视频直观呈现火灾后果、数据量化火灾危害,再结合师生互动与知识提炼,多维度强化安全认知。既让学生从视觉与数据中感受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冲击,又引导其从个人、他人、家庭及社会层面理解增强安全意识的必要性,推动安全知识转化为内在意识,筑牢安全思想根基。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视频和数据,真切看到了火灾燃起后带来的惨痛后果。但比火灾发生后补救更重要的,是让危险“未燃”——在火苗萌发前就掐灭隐患。那从“未燃”这个关键目标出发,我们该如何把安全意识落到实处,提前筑牢防护网呢?接下来,咱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深入探讨。环节二:从“未燃”谈如何增强安全意识?议学情境:播放视频在古代,蜡烛是祭奠祖先时的重要器物,不仅承载着照明、营造肃穆氛围的实用功能,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与礼仪规范。议一议:视频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执意要吹灭蜡烛?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因为蜡烛可能会引起火灾,要有安全意识。教师总结: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8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议学情境:播放视频。视频里的老爷明知直烟囱有引发火灾的风险,却因舍不得花钱拒绝整改,无视“烟囱需符合防火规范”的潜在规则;生活中有人明知在楼道抽烟、把电动车电池带回家充电、在楼道堆杂物这些行为违反了消防安全管理规则,却依旧在做。议一议:请大家思考:这些人看似是“怕麻烦”“省成本”,但从本质上看,他们共同缺失的是什么意识?这种缺失又会给个人和他人带来怎样的危害?学生:这些人本质上共同缺失的是规则意识。他们无视防火规范、消防安全管理等规则,把个人便利、私利凌驾于规则之上。这种缺失会带来严重危害:轻则埋下火灾隐患,威胁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重则引发火灾等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甚至让无辜者卷入危险,破坏公共安全秩序。教师: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8②树立规则意识。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议学活动:(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求?(2)这些规则和要求是生活中的禁令,是对我们行为的限制,你认同吗?这对我们有何启示?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未成年学生旷课、逃学的,学校应当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了解有关情况;无正当理由的,学校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督促其返校学习。自由不是绝对的,这是在更大程度保护我们。议学情境:播放视频。议一议:结合材料,谈谈视频给你的启示。学生:视频告诉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风险意识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对安全的清醒认知——主动预判、重视小事、兼顾公共,才能从源头规避隐患,守住安全底线。议学活动:你收到过哪些具有“防患于未然”的通知?教师总结: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9③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视频情境为载体,结合师生互动与法规链接,分层拆解“增强安全意识”的要点。从警惕风险、遵守规则到预判隐患,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中理解安全意识的实践路径,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行为准则,助力其建立全面的安全思维,切实提升自我保护与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过渡语:同学们,咱们通过多组视频和讨论,已经明确了警惕危险、遵守规则、预判风险对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而这一切的核心,都是为了“从未燃处绷紧弦”,在危险萌芽前就筑牢防线。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认知,进一步思考如何将“向燃前风险说不”的态度融入日常,真正把安全意识转化为守护自己与他人的实际行动。环节三:从未燃处绷紧弦,向燃前风险说不!议学延伸: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结合经验及所学知识,以“防隐患于未然,增强安全意识”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同学们在学校也要防患于未然,保护生命安全。设计意图:此倡议书设计,旨在将课堂所学安全知识与校园实际结合,引导学生梳理校园潜在隐患。以倡议形式明确可操作的防范行动,推动学生从认知安全转向践行安全,强化“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同时培养其校园安全责任感,共同守护校园生命安全。8.板书设计9.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课咱们围绕“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展开,相信大家都有不少收获。一开始咱们通过火灾视频和真实数据,直观看到了危险发生的惨痛后果,也明白了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之后结合古代蜡烛使用、生活中违规漠视消防规则的案例,一起梳理出“警惕风险、遵守规则、预判隐患”这三个守护安全的关键;最后大家还尝试从校园生活出发,思考如何用倡议书把安全意识变成实际行动。从大家的发言能看出,大家不仅理解了“防患”的意义,还知道了在生活里该怎么落实,这就是咱们这堂课最想达成的目标。10.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课优势在于依托丰富情境素材,将抽象安全知识具象化,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且通过倡议书设计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衔接。但存在不足:一是部分学生对校园隐蔽性隐患(如电器使用规范、实验操作风险)讨论较浅,缺乏深度挖掘;二是互动环节时间分配稍显不均,个别小组分享机会不足。后续教学可增加校园隐患实地观察任务,提前布置学生排查身边安全问题;同时优化课堂时间管理,采用小组轮值分享等形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一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1 增强安全意识 (课件)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pptx 9.1 增强安全意识(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