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自主作业(二)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自主作业(二)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十一中教育集团初2026届九年级(上)半期自主作业(二)
语文试卷
全卷共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每小题2分,共8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娉婷(pīn) 宽宥(yòu) 强聒不舍(guō)
B. 箴言(zhēn) 恪守(kè) 豢养(huàn) 矫揉造作(jiǎo)
C. 亵渎(xiè) 拮据(jù) 诓骗(kuāng) 自惭形秽(huì)
D. 恣睢(suī) 栈桥(zhàn) 纶巾(lún) 根深蒂固(dì)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灰烬 游弋 断章取意 富丽堂皇
B. 秘诀 制裁 李代桃僵 形消骨立
C. 赃物 端详 郑重其事 鸠占雀巢
D. 濡养 嗤笑 前扑后继 歇斯底里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同学们在学习上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C. 他演讲时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春天的公园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真是美轮美奂。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 我们讨论并听取了班主任关于班级管理的意见。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5. (1)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岳阳楼记》中体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每小题4分,共8分)
6. 班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
(2)活动中,小明同学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过时了。”你不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共4分)
【甲】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甲诗以叙事开篇,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与诗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
B. 乙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 甲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了诗人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
D. 乙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8. 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请分别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2分)
【甲】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范文正公①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②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③,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④百口。公殁⑤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⑥,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群从:指堂兄弟及诸子侄。③缣(jiān):细绢。④仅:将近。⑤殁(mò):死。⑥贤令:贤明善良。
9.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__
(2)或异二者之为 为:__________
(3)以养群从之贫者 以:__________
(4)岁衣人一缣 岁:__________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择族人长/而贤者主其计 B. 择族人长而贤者/主其计
C. 择族人/长而贤者主其计 D. 择族人长而贤者主/其计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范仲淹的高尚品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共14分)
冬日集市
①清晨,天还未亮透,集市上已有了动静。卖菜的老张头蹬着三轮车,车厢里的白菜还沾着露水,在昏黄的路灯下泛着微光。他裹紧棉袄,哈着白气,吆喝声在空荡的街道上格外清晰:“新鲜白菜嘞——便宜卖喽!”
②集市位于小镇的中心,一条主街,两侧支巷,平日里安静,到了集日便热闹非凡。摊位沿街一字排开,卖蔬菜的、卖水果的、卖肉的、卖干货的……各色商品琳琅满目。摊主们早早支起摊位,有的在整理货物,有的在擦拭台面,有的则和熟客打着招呼。
③最热闹的当属水产区。老李头的水产摊前围满了人,水箱里的鱼虾欢快地游动,溅起晶莹的水花。“刚捞的活鱼,现杀现卖!”老李头一边吆喝,一边熟练地抄起网兜,捞起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放在秤上一称:“三斤二两,算你三十块!”顾客满意地点点头,拎着鱼走了。
④集市不仅是交易的场所,更是人们交流情感的地方。卖豆腐的王婶和卖油条的老赵是老邻居,两人摊位挨着,一边做生意一边唠家常。“你家小子考上大学了吧?”王婶问。“是啊,昨天刚收到通知书!”老赵笑得合不拢嘴,“等孩子放假,我请你喝两盅!”王婶也笑着回应:“那可说定了!”
⑤集市上也有不少“固定观众”。住在附近的张奶奶,每天都会来集市转转,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和摊主们聊聊天。“小李啊,你这苹果看着真甜!”“大妹子,你这青菜新鲜不?”摊主们也乐意和她搭话,哪怕她只买一两样小东西,也会热情地招呼。
⑥中午时分,集市渐渐热闹起来。上班族趁着午休时间来采购,学生们放学后也来凑凑热闹。摊主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顾客们的讨价还价声也不绝于耳。“便宜点呗,五块钱三斤!”“真不能再便宜了,我这已经是成本价了!”讨价还价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⑦傍晚,集市开始收摊。摊主们收拾着剩余的货物,互相道别。“明天见!”“明天早点来啊!”顾客们也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夕阳的余晖洒在街道上,映照着人们忙碌而满足的身影。
⑧冬日的集市,虽然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硕果累累,但它有着独特的温暖。那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生活的烟火气,是平凡日子里的小确幸。
13. 文章围绕“冬日集市”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①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章结尾说“冬日的集市,……它有着独特的温暖”,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温暖”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共16分)
父亲的自行车
①父亲有一辆老旧的自行车,那是一辆28寸的永久牌自行车,车身已经有些斑驳,车铃也不再清脆,但在我心中,它却是最珍贵的宝贝。
②小时候,父亲骑着这辆自行车接送我上下学。每天清晨,父亲都会准时出现在家门口,把自行车擦得锃亮,然后载着我穿过大街小巷,去往学校。坐在后座上,我能感受到父亲有力的后背传来的温暖,听到他均匀的呼吸声和自行车链条转动的声音。那时的我,觉得父亲的自行车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港湾。
③记得有一次,下着大雨,道路泥泞不堪。父亲怕我淋湿,把唯一的雨衣披在我身上,自己则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雨中艰难地骑行。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衣服,他却浑然不觉,只顾着稳稳地握住车把,护送我到学校。到了学校,我才发现父亲的衣服已经湿透了,而他只是笑着说:“没事,我身体好,不碍事。”
④上初中后,我开始住校,每周回家一次。每次回家,远远地就能看到父亲站在村口,等待着我的归来。他总是提前半小时就到村口,眼睛不停地张望着,生怕错过我。当我出现在他的视线里时,他会立刻骑上自行车,飞快地向我驶来,然后载着我回家。一路上,我们会聊很多,从学校的生活到家里的琐事,父亲总是耐心地听着,不时地给我一些建议。
⑤后来,我上了高中,去了县城读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每次回家,父亲还是会骑着那辆自行车,到车站接我。有一次,我在车站等了很久,还没看到父亲的身影,心里有些着急。这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父亲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着,他的背已经有些驼了,脚步也不再那么矫健。我跑过去,接过自行车,扶着父亲,发现他的手已经有些粗糙,布满了老茧。
⑥如今,父亲的自行车已经闲置在角落里,车身落满了灰尘。但我知道,它承载着父亲对我的爱,也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那些温暖的时光,想起父亲那温暖的笑容和有力的后背。
⑦父亲的自行车,不仅仅是一辆交通工具,更是一份深深的父爱,它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17. 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章结尾说“父亲的自行车,不仅仅是一辆交通工具,更是一份深深的父爱,它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共5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事、物,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与力量。可能是父母的关爱,老师的鼓励,朋友的陪伴;可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一处美丽的风景,一本启迪心灵的书……这些温暖与力量,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请以“______,温暖了我的岁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重庆十一中教育集团初2026届九年级(上)半期自主作业(二)
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8分)
1. B (A项“娉婷”应读“pīng”;C项“拮据”应读“jū”;D项“纶巾”应读“guān”)
2. B (A项“断章取意”应为“断章取义”;C项“鸠占雀巢”应为“鸠占鹊巢”;D项“前扑后继”应为“前仆后继”)
3. C (A项“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不能形容情节;B项“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能用于向老师提问;D项“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不能形容自然景色)
4. C (A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D项语序不当,先“听取”再“讨论”)
(二)古诗文默写(8分)
5.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千里共婵娟
(4)露从今夜白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三)语言运用(8分)
6. (1)示例:自强不息创佳绩,砥砺前行谱新章。(运用对偶)
(2)示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然重要。比如运动员苏炳添不断挑战自我,突破亚洲纪录;科学家南仁东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天眼”奉献一生。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古诗词阅读(4分)
7.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的是诗人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而非消极避世)
8. 示例:甲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虽遭遇困境,但仍坚信自己能实现理想,表现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精神;乙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却看到新生事物的蓬勃生机,表现出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9. (1)探求 (2)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3)来 (4)每年
10. B (“择族人长而贤者”是定语后置,意思是“选择年长且贤能的族人”,应在“者”后断开)
11. (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范仲淹去世四十多年后,他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遵循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12. 甲文中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乙文中范仲淹轻财好施,用自家良田设立义庄赡养族中贫困者,体现了他乐善好施、关爱族人的高尚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散文阅读(14分)
13. 文章围绕“冬日集市”写了集市的热闹场景,包括摊主的准备与叫卖(如卖菜、水产等)、人们的交流互动(如摊主与老邻居唠家常、与“固定观众”搭话)、不同时间段的热闹情况(中午上班族和学生来采购),以及傍晚收摊时人们的互动,最后点明冬日集市有独特温暖。
14. ①环境描写,描绘了清晨集市未热闹时,老张头蹬三轮卖菜的场景,渲染了清冷、宁静的氛围;②通过老张头的动作(裹紧棉袄、哈着白气、吆喝)和菜的状态(沾着露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冬日清晨集市开始营业的画面,为下文写集市逐渐热闹起来做铺垫;③从侧面烘托出集市参与者生活的艰辛与勤劳。
15. “此起彼伏”意思是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午时分集市上摊主们吆喝声和顾客们讨价还价声连续不断、交织在一起的热闹场景,突出了集市此时人气旺盛、充满活力的特点,表现了生活的烟火气和热闹氛围。
16. 这种“温暖”体现在:一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如摊主与老邻居唠家常、与“固定观众”亲切搭话,摊主对顾客的热情招呼,展现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二是生活的烟火气,集市上丰富的商品交易、人们的讨价还价,充满了生活气息,是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三是平凡日子里的小确幸,人们在集市中交流、交易,获得所需物品,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满足,这种简单而真实的快乐就是一种温暖。
(二)记叙文阅读(16分)
17. ①小时候,父亲骑自行车接送“我”上下学,“我”坐在后座感受温暖;②下雨天,父亲把雨衣披在“我”身上,自己冒雨骑行送“我”上学;③上初中住校,“我”每周回家,父亲提前到村口等待,载“我”回家并聊天;④高中时,“我”在车站等父亲,看到父亲推车走来,父亲手已粗糙。
18. 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听觉描写。“擦得锃亮”是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对自行车的精心爱护,表现了父亲对送“我”上学的重视;“听到他均匀的呼吸声和自行车链条转动的声音”是听觉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我”坐在后座时内心的踏实和安全感,体现出父亲的自行车是“我”心中安全的港湾,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依赖和喜爱。
19. “推着”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因年纪大了、身体不再矫健,只能慢慢推着自行车行走的状态,表现出父亲为家庭操劳一生,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也流露出“我”对父亲的心疼和感慨。
20. 自行车是父亲接送“我”上下学的工具,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父亲骑着自行车,在风雨中护送“我”、等待“我”、接“我”回家,自行车见证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随着时间推移,自行车虽闲置落灰,但父爱从未褪色,它成为父爱的象征,永远留在“我”心中,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四、写作(50分)
21. 评分标准(略,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