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历史(1-10课)默写单①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特点:元谋人:会用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 古人类之一 。北京人:会 石器,会 (火种),过着 生活。山顶洞人:掌握 、 技术,会 取火,能 、具有 意识,会 (对逝者),过着 生活.②河姆渡人(遗址) 半坡居民(遗址)距今时间:地点:房屋:特点:河姆渡人使用 石器,种植 ,饲养 。半坡居民使用 石器,种植 ,饲养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 和 的产生。③周夏 商 西周 东周春秋 战国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君主:夏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王朝,从 到 (天下),从 到 (制度)。B.夏朝可能有了商:A.甲骨文:a.记载b.造字方法: 、 、 、B.青铜器:a.应用“ 铸造法”b.著名青铜器西周:A.分封制a.目的:稳定 ,巩固 。b.凭据: 、c.诸侯具有较大的 性,但需要 、服从e.周天子 B.公元前841年, 时发生了国人暴动.春秋:A.王室衰微B.诸侯争霸:各个诸侯打出“ ”的旗号.春秋霸主:战国:一、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A.a.三家分晋: .田氏代b.战国七雄: (东南西北上中下)B.著名战役: 、 、二、变法A.变法者:支持者:B.商鞅变法内容C.百家争鸣1.道家:老子→① ② ③ ④代表作《 》2.儒家:孔子→① ② ③孟子→① ②3.墨家:墨子→4.法家:韩非→④秦统一中国A.秦灭六国a.条件:①人心:②商鞅变法:③秦王大略:b.经过: → → → → →c.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以 为都城.B.秦的制度a.中央:三公九卿制度①三公: 、 、②掌管: 、 、b.地方:C.巩固统一的措施a.文化:统一 ,使用 。b.经济:统一 ( ),统一 。c.交通上:统一 和d.军事:①派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 ,东到 )②开凿 统一岭南。 ③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f.秦朝疆域;扩大疆域(东至 ,西至 ,南至 ,北至 ).⑤秦末起义A.秦的暴政a.向农民征收沉重的 。b.大规模调民力服 和 。c.法律严苛d.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B.陈胜、吴广起义a.原因:根本原因→秦的直接原因→b.概况:①时间:公元前209年②地点:③建立政权: 称王,张楚政权④结果:C.地位:七年级上册历史(1-10课)默写单参考答案①约170万年 约70-20万年 约3万年云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知道用火 最早的打制 使用火 群居磨光 钻孔 人工 缝制衣服 爱美 埋葬死者 集体②距今7000年 距今6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陕西西安半坡村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磨制 水稻 猪、狗磨制 粟 猪、狗私有制 阶级 国家③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 年阳城 亳 镐京禹 汤 周武王桀 商纣王 周幽王奴隶制 “公天下” “家天下” 世袭制 禅让制 历法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泥范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周初的政治形势 疆土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独立性 向周王进献贡物 周王调兵诸侯 卿大夫 士周厉王尊王攘夷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韩、赵、魏齐齐楚秦燕赵魏韩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商鞅 秦孝公县制 国君 世袭 户籍 人民 法度 私斗 土地制度鼓励耕织 度量衡①顺应自然;②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③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④《老子》又称《道德经》①核心思想“仁”(处理人与人关系准则)②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③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①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②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兼爱,非攻(反对一切战争),尚贤,节俭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②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⑴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⑵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⑶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韩、赵、魏、楚、燕、齐咸阳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行政、军事、监察郡县制文字 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度量衡车辆 道路宽窄蒙恬 临洮 辽东 灵渠东海 陇西 南海 长城赋税 徭役 兵役沉重 焚书坑儒暴政 遇雨误期,按律当斩大泽乡 陈胜 失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七年级上册历史(1-10 课)默写单①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特点:元谋人:会用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 古人类之一 。北京人:会 石器,会 (火种),过着 生活。山顶洞人:掌握 、 技术,会 取火,能 、具有 意识,会 (对逝者),过着 生活.②河姆渡人(遗址) 半坡居民(遗址)距今时间:地点:房屋:特点:河姆渡人使用 石器,种植 ,饲养 。半坡居民使用 石器,种植 ,饲养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 和 的产生。③周夏 商 西周 东周春秋 战国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君主:夏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王朝,从 到 (天下),从 到 (制度)。B.夏朝可能有了商:A.甲骨文:a.记载b.造字方法: 、 、 、B.青铜器:a.应用“ 铸造法”b.著名青铜器西周:A.分封制a.目的:稳定 ,巩固 。b.凭据: 、c.诸侯具有较大的 性,但需要 、服从e.周天子 B.公元前 841 年, 时发生了国人暴动.春秋:A.王室衰微B.诸侯争霸:各个诸侯打出“ ”的旗号.春秋霸主:战国:一、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A.a.三家分晋: .田氏代b.战国七雄: (东南西北上中下)B.著名战役: 、 、二、变法A.变法者:支持者:B.商鞅变法内容C.百家争鸣1.道家:老子→① ② ③ ④代表作《 》2.儒家:孔子→① ② ③孟子→① ②3.墨家:墨子→4.法家:韩非→④秦统一中国A.秦灭六国a.条件:①人心:②商鞅变法:③秦王大略:b.经过: → → → → →c.结果: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六国,以 为都城.B.秦的制度a.中央:三公九卿制度①三公: 、 、②掌管: 、 、b.地方:C.巩固统一的措施a.文化:统一 ,使用 。b.经济:统一 ( ),统一 。c.交通上:统一 和d.军事:①派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 ,东到 )②开凿 统一岭南。 ③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f.秦朝疆域;扩大疆域(东至 ,西至 ,南至 ,北至 ).⑤秦末起义A.秦的暴政a.向农民征收沉重的 。b.大规模调民力服 和 。c.法律严苛d.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B.陈胜、吴广起义a.原因:根本原因→秦的直接原因→b.概况:①时间:公元前 209 年②地点:③建立政权: 称王,张楚政权④结果:C.地位:七年级上册历史(1-10 课)默写单参考答案①约 170 万年 约 70-20 万年 约 3万年云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知道用火 最早的打制 使用火 群居磨光 钻孔 人工 缝制衣服 爱美 埋葬死者 集体②距今 7000 年 距今 6000 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陕西西安半坡村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磨制 水稻 猪、狗磨制 粟 猪、狗私有制 阶级 国家③公元前 2070 年 公元前 1600 年 公元前 1046 年阳城 亳 镐京禹 汤 周武王桀 商纣王 周幽王奴隶制 “公天下” “家天下” 世袭制 禅让制 历法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泥范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周初的政治形势 疆土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独立性 向周王进献贡物 周王调兵诸侯 卿大夫 士周厉王尊王攘夷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韩、赵、魏齐齐楚秦燕赵魏韩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商鞅 秦孝公县制 国君 世袭 户籍 人民 法度 私斗 土地制度鼓励耕织 度量衡①顺应自然;②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③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④《老子》又称《道德经》①核心思想“仁”(处理人与人关系准则)②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③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①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②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兼爱,非攻(反对一切战争),尚贤,节俭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②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⑴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⑵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⑶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韩、赵、魏、楚、燕、齐咸阳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行政、军事、监察郡县制文字 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度量衡车辆 道路宽窄蒙恬 临洮 辽东 灵渠东海 陇西 南海 长城赋税 徭役 兵役沉重 焚书坑儒暴政 遇雨误期,按律当斩大泽乡 陈胜 失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上册历史(1-10课)默写单(附参考答案). doc.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1-10课)默写单(附参考答案). do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