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⑤要深刻认识到,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⑥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关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⑦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能顺利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材料二:
①热心网友发现,台北市的每一条街道,竟可在百度地图上一览无余。这座岛竟然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山东饺子馆、山西刀削面……就连外交部华春莹,也忍不住点赞,在社交网站连夜发帖:通过百度地图的检索可以看到,台北市有38家山东饺子馆、67家山西面馆。
②汪曾祺就曾说:“你的味觉就是你的乡愁。”台湾街头滚烫浓烈的中华烟火之气,也更加彰显了我们的民族伟力。老祖宗向来尊崇“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的地域美食,如同流淌在血脉中的基因,也是两岸最大的同心圆之一。
③何以解愁,唯有乡味。岛内在老兵聚居的眷村,有以牛肉面为代表的眷村美食;在台北西南的永和,几个山东老兵,合伙经营卖起了油条豆浆。与宝岛遍布中华美食异曲同工的是,数十年后的21世纪,“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眷村牛肉面”“永和大王豆浆”品牌,在大陆各地遍地开花。这就是,人文同宗,味蕾同源,同胞相亲。是舌尖上的中国,也是舌尖上的故乡,舌尖上的乡愁。
④鲁迅先生客居异乡多年,最想念故乡的霉干菜,母亲常常给他寄去。文字如刃的他,也忍不住温暖回忆:“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离乡日月长,总会忍不住思念故乡的美食,那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眷恋,是年少时便被早早锁定的味蕾记忆。
⑤蕴含着故事情节的饮食文化乡愁是一种滋味,这种滋味是回眸几千年来中国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凝结出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和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的象征。这种蕴含着故事情节的饮食文化乡愁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其意义已经不再是食物,而是唤起被封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更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蕴含着文化血脉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摘编自景桥先生《舌尖上的乡愁》)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精神。
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为了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为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如果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就能顺利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就能长盛不衰。
D.蕴含着故事情节的饮食文化乡愁,承载着家庭的温馨,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蕴含着文化血脉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华文化,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材料一偏重民族团结,材料二偏重饮食文化乡愁。
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不断实现。
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推动中华民族成为更高、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D.蕴含着故事情节的饮食文化乡愁不只是指食物,它饱含着家庭的温暖、曾经岁月中的生活记忆和浓郁香醇的故土韵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⑥段“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观点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打通了中华民族东西南北区域之间交流的壁垒。
B.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
C.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
D.儒、道、佛三家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
4.请结合材料一,从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5.材料二中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证明饮食文化乡愁是一种文化诱惑?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欠条
高晋旭
王大林干上工程后,收了许多张欠条。他以前是白梅岭村子旁机械厂的职工,二十多年前,厂子效益不好,买断工龄后,凭着技术和人脉在外面找了这个营生,日积月累,债务往来也多了起来。欠账的人总是哀求:“哥,手头实在紧,再宽限两天。”虽说王大林不是那种逮住蛤蟆攥出尿的人,但左拖右耗的,眼看十年八载过去了,也不见回头洋。王大林很气恼,想来点横的,可一想到朋友的情分就此破裂,内心十分矛盾。最近,常一个人出去喝酒。
这天,他喝得有点高,大半夜才着家。
一开家门,就看到老爷子拄着拐杖在客厅的沙发上,孤单的背影像只被遗弃在另一个世界的小鸟。
爸,您不用等我。王大林晕乎乎地说。
半晌,老爷子才清清嗓儿,开了腔,还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话,人老了,觉也跟着作怪。你说困吧,一挨到枕头就醒。你说觉少吧,一坐到沙发上又犯迷瞪。
说完,用拐杖指指沙发,示意王大林也坐。
王大林酒还没醒,脚不听使唤,三摇两晃地坐在离老父最近的转角沙发上。酒气熏天的,听到老父亲在耳畔上好一阵咳嗽。王大林懵懵登登想去给老父亲的前心后背抹擦抹擦,可手不听使唤,虎背熊腰的差点连自己也摔到地上去。
他听见老爷子说,你实惠儿坐那儿。
王大林踉跄着坐回去,脱了鞋盘腿坐在沙发上,好不容易点着一根烟,云吞雾绕起来,耷拉着铅球似的脑袋。
隔着烟雾袅袅,他看见老爷子拿出一只精美的老式木匣,递到他手上。王大林醉眼朦胧说,这匣子真漂亮,这样精致,犄角上还飘着彩云呢。
老爷子抹搭他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你这犊子玩意儿,喝了不老少。王大林很久没听老父亲训了,反倒觉得亲切,抱着自己的脚,嘿嘿嘿地赔笑。
王大林想拉开匣盖,手却不听差使。他把一只手举到眼前,一个个提溜起来数落,大拇哥、二拇弟、中不老、小淘气、捏捏崽,点着一个又窝回去,然后对着拳头一吹,仿佛手指头又灵活了。
“嗐——”王大林拉开了厚实的匣盖。里面布满花花绿绿的粮票、布票、老式人民币、纪念币,王大林拿起一张老式的贰角纸币说,爸,这真是咱家的老古董,一看见这些,就想起了我小时候,你骑车带我去县里买东西,我坐在大梁上,从家属楼的大坡“叮铃铃”飞驰而过。
王大林往下翻,底下还有作废的糖票、洗澡票,最底下还有一张斑驳的字条,写着:今欠到白梅岭王家一头猪崽。后面还有落款和红手印。
你爷爷小时候那会儿,家里条件好,村里人过年杀一回猪,卖了钱才能给买猪崽的钱,有的给了,有的就没给,一直欠着。王大林问,那有的人有钱了为啥不还咱呢?这也是他遇到的问题。老爷子说,有一年,一个小伙子借了你爷爷两头猪崽,安顿好家里他就出门闯荡去了。三年后,他回来,没等屁股坐热就赶忙来给你爷爷还猪崽钱了,你爷爷问他急啥?他说在外面老想着,一数钱就想起这笔账,还了踏实,心里亮堂。孩子,有时候你容别人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条路。知道吗?
故事太过久远,不知何时王大林已经睡着了。
翌日清晨,酒醒后的王大林发现自己睡在沙发上。怀里抱着老父早年临终时交给他的木匣,沉思良久,把自己的那几张欠条也整齐地放了进去,合上匣盖放到柜顶。然后,恭敬地给老爷子的遗像上了三炷香,烟缕飘然直上,王大林跪在地上磕了个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王大林因为厂子效益不好,出来干工程,收了许多张欠条,既照应了标题,又引出了下文因欠条引发的醉酒事件。
B.面对左拖右耗,不肯还欠钱的朋友,王大林很气恼又不想朋友情分破裂,说明王大林此时的内心充满矛盾。
C.喝高了回家的王大林,做了一个关于老父亲的梦,翌日从梦境中醒来后就决定撕毁欠条。
D.小说结尾王大林对欠条的处理方式以及恭敬地给老父亲上香、磕头,代表他对于老父亲行为的肯定。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用“逮住蛤蟆攥出尿”“左拖右耗”等语言,使小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
B.全文使用了不少的叠音词,比如“晕乎乎”“烟雾袅袅”“花花绿绿”,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也使得小说形象更鲜明。
C.小说在塑造人物时,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如“王大林踉跄着坐回去……耷拉着铅球似的脑袋”,这样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D.全文以“欠条”为线索展开叙述,由收欠条开始到放欠条结束,尽管情节紧凑有序,读者读来却平淡无奇。
8.小说中的王大林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小说为什么用大半篇幅描写一个梦境?请结合全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14.苏轼自元祐以来虽颇有政绩,但他为什么没有得到升迁?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过桐庐
姜夔
横看山色仰看云,十幅风帆不藉人。
记取合江江畔树,他年此处好垂纶。
钓台①
范成大
山林朝市两尘埃,邂逅人生有往来。
各向此心安处住,钓台无意压云台②。
【注】①钓台:位于桐庐富春江畔的严子陵钓鱼处。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曾与光武帝刘秀游学,在刘秀即位后改名换姓,避而不见,后又拒绝刘秀投官,于富春山隐居避世。②云台:汉代官中高台名,后用以借指朝廷。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姜诗首句“横”“仰”体现观赏视角变化,透露诗人身在景中的自在闲适的行游状态。
B.姜诗第二句写出船顺风而行的轻盈迅捷,“不藉人”语义双关,意味颇深。
C.范诗以“山林”“朝市”呼应“钓台”“云台”,传达对人生境遇的感受和思考。
D.范诗寓情于景,委婉含蓄,富于哲理,与姜诗的直抒胸臆,立意显豁,有所不同。
16.两首诗都使用了严子陵隐居垂钓的典故,但寄寓的情感态度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志时,采用温和自谦的话“ , ”为弟子们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环境。
(2)杜甫的《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把目光投射到江天一色的远景,描写景物动静结合,凸显“画图难足”的句子是“ , ”。
(4)《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 , ”。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环保、低碳、循环”等为特征的绿色职业,是我国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动写照,相关从业者被形象地称为“绿领”,从业者用专业行动将“双碳”目标转化为日常实践。
在河南濮阳的平原沃野上,一座座风电机组错落其间,巨大的叶片缓缓转动。机组之下,华能河南清洁能源分公司风电场叶片维修工王磊刚完成了一次常规巡检,他卸下安全绳,脱下防护服,顺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在顺丰广东东莞大岭山仓,传送带有序“奔流”。对于自身职责,35岁的智慧仓运维员秦萍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自动化设备像是智慧仓的“骨骼”,自己是让“骨骼”灵活运动的“神经”。炎炎夏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虚拟电厂运营中心的大厅里,电力聚合运营员翟承达目光紧锁屏幕,指尖在键盘上轻快起落,对多个新能源汽车换电站新接入虚拟电厂开展负荷调试任务。
从风电场的高空巡检到智慧仓的精密运维,再到虚拟电厂的动态调控,“绿领”们的工作场景虽不相同,但都在以专业力量守护绿色发展,成为推动“绿色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绿领”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带领团队攻克杂交水稻难题,人们把他研发的高产杂交水稻称作“东方魔稻”。
B.张秉贵始终践行“心里装着顾客,服务才暖人心”的信念,用热情与耐心打动每一位顾客。
C.钟扬在给学生的信中写道:“种子是生命的载体,我们采集种子,就是在保存未来的希望,这是值得用一生去做的事。”
D.感动中国人物庞众望虽自幼家境贫寒,却始终以坚韧对抗困境,网友称赞他用知识和毅力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铠甲”。
19.请根据以下文本内容,为“绿领”这一概念下一个完整的定义。(要求:涵盖核心特征、职业属性、实践目标,语言简洁连贯。)
以“环保、低碳、循环”等为特征的绿色职业,是我国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动写照,相关从业者被形象地称为“绿领”,从业者用专业行动将“双碳”目标转化为日常实践。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对于自身职责,35岁的智慧仓运维员秦萍说,自动化设备是智慧仓的重要部分,自己的工作就是保障这些设备正常运转。”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更好,为什么?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仿照示例,为文本中的任意一位“绿领”写一条劳动模范宣传标语。
例:巡检风电护绿色,汗湿衣衫守初心——向王磊致敬!
三、作文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在“青春激扬”的时期,我们的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开出最美的生命之花;我们的先辈用笔尖呐喊,写出灼人心肺的文字。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但每个人的青春色彩各有不同。你会为你的青春赋予怎样的颜色呢?
阅读完上述两则材料,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以“劳动”“青春”为话题,从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C 2.D 3.B 4.①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②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维护好国家的统一,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③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5.①借助名家观点。比如二、四两段引用汪曾祺的话和鲁迅的回忆来体现。
②借助具体事实。比如第一段网友们的发现以及华春莹列举百度地图上台北遍布的大小餐馆的事实;第三段21世纪,岛内的眷村牛肉面、永和豆浆等美食在大陆各地遍地开花。
6.C 7.D 8.①重情重义:对于欠债人光打欠条,左拖右耗的行为,王大林想来点横的,又碍于情分,心理十分矛盾。②孝亲爱老:喝醉酒后的王大林恍惚间看见老父亲,就懵懵登登想去给老父亲抹擦抹擦;王大林听老父亲训斥,只是觉得亲切,还嘿嘿嘿地赔笑。③传承优良家风:酒醒后的王大林怀抱木匣,沉思良久,把欠条放进木匣,恭敬地给老爷子的遗像上了三炷香。 9.①拓展情节内容:梦境内容是因为欠债人不还欠款,气恼的王大林醉酒回家,看见老父亲坐在沙发上和父亲就这个问题进行的沟通交流,和现实人生中王大林陷入矛盾纠结中的情形照应。②丰富人物形象:塑造了父亲重情重义,体谅他人,与人方便的宽厚形象;也暗示了王大林性格特点的由来,与家教家风熏染有关。③有利于深化主题:赞美和讴歌王大林身上的美好人性人情;呼吁和号召传承优良家风,营造和谐友爱社会氛围。④更富有表达趣味:虚实结合的写法,让叙事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兴趣。
10.A 11.B 12.C 13.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14.①多次发表对当时政事的看法,被当权者忌恨。
②从未因每年考绩请求升迁。
15.D 16.①姜诗在怡然自得之中隐含归隐之意。诗人领略桐庐山水风光,以他年“垂纶”暗用严子陵垂钓的典故,表达了对桐庐美景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归隐之心)。②范诗认为归隐与入世没有高下之判。钓台并没有比云台更胜一筹,归隐与入世两种人生选择的结果都是归于“尘埃”,表达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17.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18.A 19.“绿领”是指在我国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中,从事以“环保、低碳、循环”为特征的绿色职业,并用专业行动将“双碳”目标转化为日常实践的从业者。 20.①原文用“骨骼”和“神经”的比喻,将抽象职责具象化,突出运维员与设备的紧密关系;
②“灵活运动”比“正常运转”更能体现智慧仓的动态调控特点;
③改写后失去原文的鲜活表达,显得平铺直叙。 21.对新接入虚拟电厂的多个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开展负荷调试工作。 22.智慧仓里织神经,绿色物流护低碳——向秦萍致敬!
指尖调控虚拟电,聚合绿能助双碳——向翟承达致敬!
23.例文:
用青春谱写赞歌,创造辉煌
青春不仅仅是生命中一段短暂的时光,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勇敢追求理想的信念。
青春有无穷的力量,无穷的魅力,青春不仅仅是一个年龄段,更是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回首我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曾在童年的无忧无虑中笑得灿烂,曾在少年的烦恼中彷徨迷茫。而如今,我们已经站在了青春的门槛上,带着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待,我们迈出了坚定的步伐。我们告别了童年的稚嫩,告别了少年的无知,开始用我们的热情、勇气和智慧去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
青春,是一种锐气。正如塞缪尔·厄尔曼所说:“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青春是我们勇往直前的动力,是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我们不断进取的力量。“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在“青春激扬”的时期,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开出最美的生命之花,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怀着青春的锐气,激发出报国情怀。
我们相信,只要拥有青春的激情,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坎坷,我们都能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莫言十几岁下乡支教,因为没有正规书籍,他只能把一本字典翻来翻去看上几十遍;韩少功16岁到汨罗插队,一呆就是六七年,平常只能看仅有的两本杂志。但是那个艰难贫瘠的时代,有多少人从边陲乡村走出国门,成为连接国内外的纽带,成为科研项目的拓荒人,对知识的热爱与不懈追求是中国现代青年对抗贫穷与苦难的武器,青春的价值就是坚持不懈,奋斗不止的毅力。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放眼眺望中国,现在也不失这样的青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批九零后、零零后的青年人自告奋勇支援武汉,虽深谙此去山高水深,他们仍然选择告别安全的后方,奔赴战场。北斗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成功的背后是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科研团队竭尽全力的付出。
青春的价值就是为国立功,为民请命的担当。青春,是一种责任。当我们拥有了青春的力量,我们就有了担当与责任。我们要学会承担,承担起我们的责任,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用青春,去谱写一首属于我们的赞歌,去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辉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