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自查考试 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自查考试 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自查
七年级上期中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基础(27分)
1、(10分,错1个字扣0.5分,错2个字及以上该句不得分)
(1)影入平羌江水流(重点字:羌)
(2)落花时节又逢君(重点字:逢)
(3)随君直到夜郎西(重点字:郎)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重点字:雁)
(5)断肠人在天涯(重点字:涯)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重点字:藤)
(7)日月之行,星汉灿烂(重点字:灿烂)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罔、殆)
2.(3分,一词1分,错一个字,则该词不得分)
(1)喉咙 (2)诀别 (3)分歧
3. C (2分)解析: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句中形容春天,使用“花团锦簇”恰当。
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一望无际:意思是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广阔无垠。句中形容荒原,使用“人迹罕至”恰当。凸显:指清楚的显露,也指突出,显著。彰显:意思是表明或阐释,强调某种思想、行为、状态等的性质、特征或意义。与“传统美德”搭配,使用“彰显”恰当。故选:C。
A (2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读所有句子,在此基础上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提取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正确;B.有误,一面对两面,删去“不能”“不会”;C.有误,搭配不当,删去“花香”;D.有误,缺主语,删去“由于”或“使”。故选:A。
5.(2分)示例1:走进名著世界,开启经典之旅。 示例2:阅读经典名著,点亮智慧人生。
6.(2分)(1)名著人物扮演 (2)名著手抄报制作
7. B (2分) 诗中“借水前来灭火红”是关键信息。《西游记》中“大战红孩儿”情节里,红孩儿施三昧真火,孙悟空请四海龙王洒水灭火,与诗句描述匹配,其他选项情节无此核心元素。
8.(4分)示例:第二次离开起因:白骨精三次变成人形(村姑、老妇、老翁)欲害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唐僧不辨妖怪真伪,又受猪八戒挑唆,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赶走他,悟空因此离开取经队伍。(2分)
唐僧性格:善良但昏庸顽固、不辨是非,一味慈悲却错信谗言。(1分)
孙悟空性格:神通广大、嫉恶如仇,对唐僧忠心耿耿,可面对误解,沟通上稍显急躁直接。(1分)
文言文对比阅读(16分)
(3分)C 解析:A.行:同行/做。 B.之:代词,他/人名的组成部分,“王凝之”人名。
C.年:年龄。D.不:否定词/同“否”。故选:C。
(4分)(1)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2)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
(3分)C
(2分)(1)懂礼识仪 (2)镇定自若、聪明机智
(4分) ①甲文中元方根据“交友以信”和“礼”的道理,据理抗辩,从正面有利反驳了父亲的朋友,维护了父亲的尊严;②乙文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周公与孔子在处理问题上的一致性)进行反驳,从侧面巧妙地反驳了对方,有利维护了父亲的人格和自己的尊严。
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二、阅读(二)非连文本(10分)
14.(3分) D D.有误,【材料四】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正在积极开展专项立法研究”,而不是已经完成,所以题干“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完成专项立法研究”表述错误。
15.(3分)将勤俭节约融入家风,有利于倡导一种适度、节用、合理、健康的生活和发展方式;涵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展现文明素养;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16.(4分)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三)文学作品阅读(17分)
17.(4分)(1)感动;(2)欢喜;(3)橘子成熟时;(4)偷摘橘子
18.(4分)(1)“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这三个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橘子花金黄花蕊数量多、分布密的特点,展现出橘子花肆意绽放的蓬勃生机,也传递出“我”对橘子花的喜爱之情,让描写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2)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笑红了脸”将橘子拟人化,赋予橘子人的情态,生动写出橘子成熟的状态;又将橘子比作“晶莹的红灯笼”,形象地描绘出橘子成熟时圆润、鲜红的外形,突出橘子的诱人,也为下文“我”和同伴偷摘橘子的情节作了铺垫。
19.(4分)不同意删去。理由如下:内容上,第①②段描写了“我”在郊外南山偶遇橘林,看到橘子花绽放、飘落的美好景象,展现橘子花的美丽、清香以及不张扬的特点,为下文回忆小时候故乡的橘子树、橘子花以及相关故事做铺垫,引发读者对橘子花的好奇与向往。(2分)
结构上,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关于橘子花的回忆,使文章结构更完整、连贯。如果删去,文章会显得突兀,缺少自然过渡,直接从回忆小时候开始,削弱了文章的美感与流畅性。(2分)
20.(5分)(1)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他教我要做堂堂正正的人;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2分)
(2)我不赞同小文的观点,文中的父亲并没有小题大做。(1分)偷摘橘子是小事,但其中隐含的品质问题却是大事。父亲由小事来教育子女堂堂正正做人,给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2分)
21.【思路点拨】
一、先补题,补关于感受类的词,文章的中心要围绕这个词语来写一件事,不能写多件事;
二、“我”则提示最好以第一人称来写,从“我”的角度出发,以耳闻目睹的方式交代产生这种感受的起因、经过、结果。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45~50分) 1.切合题意,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富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0~44分) 1.符合题意,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有真情实感。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三类卷 (30~39分) 1.基本符合题意,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有情感。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错别字较少。
四类卷 (15~29分) 1.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缺乏情感。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五类卷 (0~14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 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情真意切,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富有创意。 3.语言优美,富有个性。 4.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扣 分 1.要求自拟标题或补充作文题目时,作文无标题或题目不完整扣2分。 2.不足6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