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主备人 XXX 备课时间 2025.9 授课时间
1.课时内容分析
本课时将聚焦于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尤其是汉字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欣赏不同字体的书法艺术,本课时旨在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简体字的演变过程,深刻理解汉字中蕴含的祖先智慧和灵感。同时,通过介绍汉字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如日本、韩国等国家文字中的汉字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激发他们珍视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 感受汉字之美,增强文化认同感。
2.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欣赏视频.图片和文字故事,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以及汉字发展的历史和特点,学习欣赏独特的书法艺术。 2.通过辨识甲骨文字或阅读有关文字的故事,不断寻找.发现汉字的历史和字体风格特点,初步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对我国汉字文化产生喜爱之情。 3.通过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以及在发展中不同字体的风格,知道汉字熔铸着祖先的智慧和灵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3.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以及汉字发展的历史和特点,进而产生学好.用好.写好汉字的热情,形成民族自豪感。 学习难点:感受汉字之美,增强文化认同感。
4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视频导入聚目标 1.观看视频——中国文字博物馆 2.说一说:你去过这家博物馆吗?你对中国的文字有着怎样的了解呢? 学生积极分享自己是否去过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经历,讲述自己对中国文字的初步认识,如知道汉字历史悠久、有很多种字体等。通过观看视频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丰富多彩的文字 1.提问:你知道一百元人民币上有多少种中国文字吗? 2.讲解:人民币上的文字。 3.讨论:你知道中国有多少种文字吗? 4.总结:我国除了汉字外,还有几十种文字。 5.阅读角:世界屋脊上的文字——藏文。 学生认真聆听提问,积极思考并回答一百元人民币上中国文字的种类相关问题,随后参与关于中国文字种类的讨论,阅读关于藏文的资料。通过提问、讲解、讨论和阅读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多样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后续深入了解汉字做铺垫。 过找人民币上的五种文字,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文字的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三.古老而优美的汉字 1.知识拓展: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 2.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讲解:中国的象形文字 4.总结:直观生动的中国汉字 5.试一试:请你在田字格中写出古文字相对应的规范汉字。 6.小讨论:这样的象形字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能够使得人们很容易根据字形去判断它所表达的意义。) 学生认真聆听知识拓展内容,对教师展示的象形文字进行猜测并说明猜测依据,了解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 在田字格中尝试写出古文字对应的规范汉字,并参与关于象形字好处的讨论。通过知识拓展、猜字、讲解、书写和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从古文字到现代字的演变,体会汉字的直观生动性,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了解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并知道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具有表意的特点。四.我为汉字点赞: 1.写一写,看一看。 (1)请你写一写认识的象形汉字吧! (2)欣赏——《甲骨文的演变》。 2.阅读角:甲骨文中的十二属相。 3.活动园:汉字的踪迹 4.总结:形体优美的汉字 5.阅读角:汉字——一路走来 6.感受汉字之美:展示优美的书法作品 7.总结:书法书写汉字之美。 8.小小分享会:你喜欢哪种字体? 9.汉字书写大赛:请你用你最熟悉的.你认为最优美的字体,在田字格中写下下列诗句,并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好! 学生认真书写认识的象形汉字,仔细欣赏《甲骨文的演变》视频。阅读甲骨文中的十二属相资料,参与汉字踪迹活动园的探索。在了解形体优美的汉字后,阅读《汉字——一路走来》资料,欣赏优美的书法作品,感受汉字之美。 在小小分享会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喜欢的字体。最后,在汉字书写大赛中,用自己最熟悉、认为最优美的字体在田字格中写下诗句,并相互比较谁写得更好。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书写美,进一步增强对汉字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以书法作为具体的载体,帮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并提醒学生要写好汉字。
5.板书设计
6.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请学生回家后收集家中带有汉字的物品,如书籍、报纸、包装盒等,观察上面不同字体的汉字,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字体的特点,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7.教学反思与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