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主备人 杜媛媛 备课时间 2025.10 授课时间
1.课时内容分析
本课时将聚焦于传统美德的内涵、表现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通过剖析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及现实生活中的美德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美德的丰富意蕴,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旨在通过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和践行意愿。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让学生理解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体会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 平等友善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小善汇聚成大爱。
2.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事例分析.观看视频等方式,能分辨“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知行合一”.“仁爱”的行为。 2.通过典故.人物事例等内容的学习,了解“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知行合一”.“仁爱”中国传统美德的含义。 3.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收集一些传统美德格言和美德故事,有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的行为趋向。
3.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平等友善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小善汇聚成大爱。 学习难点:如何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4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聚目标 1.说一说:你会背《三字经》吗?《三字经》里都讲了哪些传统美德呢? 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价值与行为当中,对中华民族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有的背诵了《三字经》中关于孝顺父母的片段,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并讲述了其中的孝顺美德;有的则提到了“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所体现的谦让美德。通过这一互动,学生们对《三字经》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传统美德内涵的兴趣。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中华传统美德不仅仅存在于古籍经典中,更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深入探究这些美德的丰富意蕴。以《三字经》谈话导入,初步渗透传统美德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学习兴趣。 二.明志 2.故事屋: (1)秦始皇的志向(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3.阅读与感悟:阅读上述两则故事,你有何感悟? 4.小提示:“有志者事竟成。”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 5.小小分享会: (1)你还知道哪些伟人的志向,他们的志向对你有何影响吗? (2)你有着怎样的志向和理想,你是否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 6.小活动:请你写一写,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是什么,你打算怎么实现它? 学生们在故事屋环节中,认真聆听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宏伟志向以及陈胜、吴广“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豪言壮语,被这些历史人物的高远志向所深深打动。在阅读与感悟环节,他们积极思考,纷纷表示明志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小小分享会上,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讲述了自己崇拜的伟人的志向,以及这些志向如何激励自己不断前行;有的则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计划和努力的方向。通过小活动,学生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也增强了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的决心和信心。本环节通过故事分享、阅读感悟、交流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明志的内涵和意义,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人生追求。从故事和格言中体会“明志”的重要性,再结合自身实际,说说自己的理想,反问自己有没有朝着志向去努力奋斗。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的良好习惯。 三.气节 1.故事屋:苏武牧羊.朱志清的气节 2.真知灼见: (1)请你结合两则故事和自己的理解,谈谈什么是气节? (2)你认为我们需要有气节吗?为什么?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有气节? 3.小提示: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机关头或强大的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4.做一个有气节的人:坚守原则.坚定意志.追求公平正义。 学生们在故事屋环节中,全神贯注地聆听了苏武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始终坚守气节、不屈服于匈奴的威逼利诱的感人故事,以及朱自清在生活困苦、重病缠身的情况下,依然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展现出崇高民族气节的英勇事迹。在真知灼见环节,他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深刻认识到气节是个人志气和节操的体现,是坚持正义、不屈服于压力的精神象征。学生们纷纷表示,气节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传承和弘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坚守原则、坚定意志,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公平正义,做一个有气节的人。本环节通过故事讲述、思考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气节的内涵和价值,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了他们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质疑、反问的环节帮助学生体会,正是苏武坚守气节,才让他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不屈服。加强学生対气节的理解和感悟。认识气节的重要性,主动锻炼.培养自己的气节,不轻易屈服。 四、诚信 1.故事:范式赴约 2.小小讨论会: 你觉得诚信对于社会和个人发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不诚信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你是一个诚信的人吗?我们要怎样做到诚信? 3.小提示: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4.做一个诚信的人: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学生们在聆听范式赴约的故事时,都被范式那种严守信用、一诺千金的品质所深深打动。在小小讨论会上,他们纷纷踊跃发言,热烈讨论诚信对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有的学生说,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只有大家都讲诚信,社会才能稳定有序;有的学生则提到,诚信是个人发展的通行证,一个不诚信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同时,学生们也深刻认识到不诚信带来的危害,比如会失去他人的信任、损害自己的声誉等。在谈到如何做到诚信时,学生们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做到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不说谎话、不欺骗他人。本环节通过故事讲述、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内涵和价值,激发了他们践行诚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三方面,进而体会.认识诚信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五、求新 1.故事:胡服骑射 2.说一说:故事对你有何启示?求新.创新有怎样重要的作用? 3.对比:晚清与新中国。 学生们在听完胡服骑射的故事后,都被赵武灵王勇于突破传统、大胆创新的精神所震撼。在说一说的环节中,他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提到求新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变革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有的学生则结合晚清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导致国家衰败,与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改革创新、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鲜明对比,深刻认识到求新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作用。以故事引出“创新”的重要性,再回到当今社会,探讨“创新”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六、学习 1.活动园:课本第85页。 2.人格修养的标杆:文天祥.陶渊明.刘少奇等。 3.活动园:请将下列格言与它们的大意连线,并说说这些格言对你的启示。 4.人格修养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部分,作为未来一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人格修养。学生们在活动园环节中,认真翻阅课本第85页,仔细研读其中关于人格修养的论述。随后,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文天祥、陶渊明、刘少奇等历史人物,这些人物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高尚的人格修养,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标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陶渊明的淡泊名利、刘少奇的严于律己,都让学生们深受触动。在接下来的连线活动中,学生们准确地将格言与它们的大意相连,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应着坚守原则、不屈不挠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体现了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对照格言,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指引学生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5.板书设计
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明志 气节 诚信 求新 知行合一 )
6.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请学生们课后收集更多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格言或人物事迹,可以是通过书籍、网络资源或是向家中长辈请教。在下一次课堂上,我们将举办一个“传统美德故事分享会”,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上台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内容,并谈谈这些传统美德对自己日常行为的启发和影响。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加深学生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记忆,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营造一个崇尚美德、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些传统美德,从小事做起,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等,让传统美德真正融入他们的言行举止之中。
7.教学反思与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