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渝检护“未”团队代表荣获“时代楷模”称号渝检护‘未’团队行动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共同追求?“从 2004 年‘你们在哪里’的锥心之问,到‘我们在这里’的坚定回应,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用 20 余年坚守,挽救数千名迷途少年、抚慰无数受伤心灵,成为全国检察机关首个‘时代楷模’集体。”议一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报道守护正义致敬 “护未” 楷模,感受正义之光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第二框自主预习正义的重要性?01正义的要求?02为什么要守护正义?03如何守护正义?04正义之核议题一:解码“护未”正义价值渝检护“未”团队代表荣获“时代楷模”称号渝检护‘未’团队为何能获得‘时代楷模’这一国家级荣誉?团队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500余人带动帮助数千名涉罪未成年人悬崖勒马、回归社会深入400余所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覆盖400余万人议一议时代楷模议学成果1:★正义的重要性?(P70-P7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01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02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03渝检护“未”团队推动建立“强制报告制度”2020年,渝检护“未”团队在办案中发现某校教师多次猥亵学生,但因无人报告导致侵害持续两年,由此推动建立“强制报告制度”。“强制报告制度”实施以来,通过强制报告发现并干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87起,救助受害未成年人326名,37名隐瞒不报的责任人受到行政处罚强制报告制度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要求特定从业人员在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时:必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报告主体学校、医院、宾馆、社区等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单位和工作人员。报告情形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强奸、猥亵、虐待、遗弃等不法侵害。法律责任应报未报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结合教材P7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渝检护“未”团队推动建立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体现了正义的哪些要求?议学任务1:强制报告的正义之“核”强制报告制度 正义的要求强制报告制度特别关注未成年人这一易受侵害群体,通过法律强制力保障其基本权益,建立从发现、报告到干预、救助的全链条保护机制。明确界定报告义务和法律责任,强化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对不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责任,让违法者受到惩罚。构建"六大保护"合力,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安全环境,推动多部门协作,建立长效机制。议学讨论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顾全大局、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议学成果2:正义的要求?(P71)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01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02①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②要求人们顾全大局、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正义之盾议题二:探寻“护未”守护之道未成年人检察官的意义你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承诺中读出了什么 2018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三姐妹成了孤儿。她们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5岁。当时正值最高检在全国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望着无依靠的三姐妹,重庆市涪陵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的李非白心想“我们的工作应该是代表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境下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毅然将案件“要”了过来,开启了一场长达七年的司法守护。议一议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境下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议学成果3:为什么要守护正义?(P71)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01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期盼正义、捍卫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02“检察官爱心妈妈”李非白积极争取三姐妹正当权益亲属对赔偿金用途"闪烁其词",李非白为什么选择坚持不懈、深入追究?李非白:我发现,相关亲属对前期20余万元赔偿金的用途闪烁其词,于是发函建议法院暂停发放剩下的80余万元赔偿金,引发这些亲属极大不满。李非白:成功为她们争取到赔偿金的应有份额之后,还探索建立了检察官和监护人共同监管的账户。议一议李非白故事汇0102.李非白团队推动建立检察官和监护人共同监管账户,这对“守护正义”有何启示?议学成果4:如何守护正义?(P72-P74)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01★做法: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禁止制作、复制、出版、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同时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渝检护“未”团队针对“不雅视频侵害未成年”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议一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法院判决有何作用?01渝检护“未”团队的做法如何体现“司法公正”?这对维护社会正义有何作用?02议学成果4:如何守护正义?(P72-P74)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02原因:①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②★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做法: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正义之光议题三:共筑“护未”正义共同体中方呼吁为加沙儿童苦难画句号我国在联合国呼吁为加沙儿童苦难画句号,践行了国际正义的哪些要求?1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勒斯坦儿童情况进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儿童是武装冲突的最大受害者,加沙冲突导致至少17,000名巴勒斯坦儿童死亡,60多万儿童陷入严重的人道危机。他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以下四方面措施,帮助加沙儿童摆脱苦难:实现持久停火;扩大人道援助;保障儿童教育;追查侵害儿童行为。议一议耿爽呼吁采取四方面措施帮助加沙儿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将始终做国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讲话议学成果4:如何守护正义?(P72-P74)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03原因: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做法:①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②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课堂小结正义的重要性正义的要求为何守护正义如何维护公平保障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扶助;明辨是非、惩恶扬善,救济受害者、惩罚违法者;顾全大局、办事公道,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需勇气和智慧。敢于斗争,坚信正义胜邪恶,讲究策略,善于见义智为;需维护司法公正。司法机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保障过程与结果公正;需维护国际正义。坚持国家平等,反对干涉内政与双重标准;各国协力构建正义国际秩序。课堂小练1.重庆渝检护“未”团队深入 400 余所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覆盖 400 余万人,帮助未成年人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该团队的行动主要体现了正义的哪一重要性( )A. 仅保障未成年人的个人合法权益B. 说明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承载美好社会追求C. 体现正义是国家的根本任务,优先保障未成年人权益D. 证明正义只需依靠检察机关即可全面维护B解析:A 选项 “仅保障个人权益” 错误,团队行动还促进社会文明(400 万人懂法),体现社会层面价值;C 选项 “国家根本任务” 错误,国家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 选项 “只需检察机关” 错误,守护正义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B 选项符合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法治教育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承载美好社会追求,故正确。课堂小练2.初中生小宇在放学路上看到几名高年级学生欺凌同学,他没有直接冲上去对抗,而是悄悄用手机拍摄证据,并立即向学校保安和老师报告,最终欺凌者被依法教育。小宇的做法体现了守护正义需要( )A. 放弃斗争,避免自身受到伤害B. 仅依靠他人,不主动承担责任C. 勇气与智慧,做到见义智为D. 打破规则,灵活应对不良现象C解析:A 选项 “放弃斗争” 错误,小宇通过报告老师体现了斗争意识;B 选项 “仅依靠他人” 错误,小宇主动拍摄证据是承担责任的表现;D 选项 “打破规则” 错误,小宇的做法符合法律与道德规则;C 选项正确,小宇 “不直接对抗(智慧)、及时报告(勇气)”,体现见义智为。课堂小练3.某法院审理一起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时,严格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调取监控录像、询问证人,最终依法对施暴者作出处罚,并为受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该法院的做法直接体现了守护正义需( )A. 维护国际正义,坚持国家平等B. 司法机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C. 公民主动报告,避免侵害持续D. 忽视民意,仅依靠法律作出判决B解析:A 选项 “国际正义” 与材料无关,材料是国内司法案件;C 选项 “公民主动报告” 是社区网格员的行为,并非法院做法;D 选项 “忽视民意” 错误,法院 “以事实为根据”(调取监控、询问证人)兼顾公平与民意;B 选项正确,法院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结合事实判案,体现司法机关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司法公正。课堂小练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社区居民发现邻居家 10 岁儿童小浩经常被父亲打骂,身上有明显伤痕,但多数居民担心“多管闲事得罪人”,不愿主动报告。后来,社区网格员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当地检察机关反映。检察机关介入后,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小浩父亲进行批评教育和法律处罚,同时联系社工机构为小浩提供心理疏导,并建立“检察官+社区+学校”长效监护机制,保障小浩的正常生活与学习。(1)社区居民最初“不愿主动报告”的行为,违背了正义的哪两项要求?(2)结合材料,分析检察机关的做法如何体现“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3)从“个人守护正义”的角度,说说青少年遇到类似 “儿童被虐待”的情况时,应该怎么做?参考答案:(1)违背了正义的两项要求:①保障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扶助(小浩是未成年人,属于弱者,居民未保护其合法权益);②明辨是非、惩恶扬善,救济受害者、惩罚违法者(居民未制止虐待行为,未帮助受害者,也未让违法者承担责任)。(2)检察机关的做法从三方面体现司法公正:①以法律为准绳: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处理施暴者,体现法律是维护正义的基本途径;②以事实为根据:介入调查并核实虐待事实,确保处理结果合法公正;③保障正义落地:不仅处罚违法者,还为小浩提供心理援助和长效监护,让受害者得到救济,体现 “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3)青少年应做到:①有勇气:不逃避、不漠视,意识到保护弱者是正义行为;②讲智慧:避免直接与施暴者对抗,可通过向家长、老师、社区工作人员或公安机关报告,或拍摄证据(注意保护自身安全);③守法律:依据法律规定采取行动,不盲目蛮干,做到见义智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mp4 2.mp4 25秋八上8.2守护正义.pptx 2分钟.mp4 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