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一、教材解析 本框是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本框题意在引导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意义出发,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格,进而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第二目侧重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重点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学生对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和思考不多,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也不系统、不深入,受其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淡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从而忽视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一般仅停留在认知、记忆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和意义理解较浅。初中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打牢文化底色,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了解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2.道德修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增强民族气节。 3.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七、教学内容设计导入预设过程(约3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议学材料:人民日报【#2025暑期档票房119.66亿元#,你看了哪部?】 设问:为什么《南京照相馆》能得到大众的支持和认可?其作品承载了怎样的精神价值? 1.认真阅读材料,聆听教师介绍。 2.思考教师问题,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子议题一:硝烟中,析民族精神教学内容: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的品格、重要性;传承民族精神的要求预设过程(15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议学材料:《南京照相馆》剧情介绍 议学材料:播放影片中的片段混剪,展示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提问:如果你是当时的南京市民,面对如此惨状,你会怎样做? 议学材料:人物介绍(苏柳昌、金承宗) 议学活动:精神解析 思考:你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哪些精神品质? 小组合作探究 内容: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爱国主义:列举屈原、文天祥、邓小平、陈祥榕等从古至今为国献身的伟大人物。 提问:“爱国”仅指的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吗? 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等、中国维和部队、王进喜——铁人精神、钱学森等人的典型案例分别介绍其中体现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中国人民的特点 提问:古往今来,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体现了民族精神具有什么特点? 自学提升 内容:阅读教材68页探究与分享,总结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提示: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拓展:从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民族精神的品格、重要性 情景模拟 情景一:某地突发地震,面对前方未知的险境,作为救援人员的你,你会…… 情景二:乘坐公交时,你发现乘客甲正偷偷把手伸向乘客乙的钱包,你会…… 情景三:班级安排卫生大扫除时,你觉得给你安排的任务很脏很累,你会……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传承民族精神的要求。 仔细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初步感受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特点。 认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踊跃分享探究成果。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初步感受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识记民族精神的内涵、具体表现及特点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根据要求完成自学任务,并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发言。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识记民族精神的品格、重要性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积极思考问题,完成情境模拟,踊跃分享探究成果。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实际,理解传承民族精神的要求。子议题二:习语中,悟中国价值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预设过程(15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提问: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内容。 展示同学们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看法。 提问:①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②同学们的讨论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仔细品读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积极思考问题,主动举手发言。 在教师引导点拨下,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七、板书设计八、作业设计 1.【2024·山东烟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述语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对应正确的是( D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爱国、自由、诚信、和谐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诚信、敬业、爱国、友善 2.【2025·贵州铜仁】2025年3月5日式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不变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当代雷锋”郭明义、庄仕华、孙茂芳到各地的道德模范、标兵榜样、最美人物,各行各业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竞相涌现。这表明( B ) ①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雷锋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③雷锋精神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 雷锋精神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和生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4·四川成都】2023年8月,成都地铁6号线红色主题车厢火爆“出圈”,列车的广告位上填满了手绘的烈士英雄海报,展示了雷锋、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形象和他们的人生故事。让普通的地铁“变身”为移动的红色展览馆,让乘客的日常出行变成了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此举意在( C ) ①守护道德模范,创造革命文化 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③助力公共建设,凝聚价值共识 ④抵制个人主义,建设小康生活。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