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9.2提高防护能力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9.2提高防护能力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框《提高防护能力》
一、教材解析 本框主要围绕自救自护、救他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提高防护能力的原因,从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学习防护和急救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提高防护能力,由己及人,不仅能认识到保护自己,更能意识到对他人生命的救护。
二、学情分析 在当今社会,七年级学生的安全防护和自救能力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对七年级学生安全防护和自救能力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他们在多个方面仍存在不足,亟需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加强教育和培训。这不仅能提升他们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对他们长远的成长和独立性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掌握有效应对灾难的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健全人格:提高防护能力,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责任意识: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增强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守护生命安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教学难点: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图文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情境体验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播放 1 分钟短视频:模拟火灾、地震、发洪水片段,结尾弹出 “警报!警报!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字幕; 2.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变身‘安全特工’,进入‘安全守护星’训练营,40 分钟完成 3 项特训,通关即可获得‘安全守护星’称号,大家有信心吗?” 3.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①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②怎么提高防护能力? 1. 认真观看视频,捕捉危险细节; 2. 齐声回应 “有信心”,记录学习目标; 3.了解本课主题,做好学习准备。
特训一:火眼金睛 —— 危险预判大师
教学内容:提高防护能力的原因,提高防护能力的做法。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呈现 3 个场景素材(结合课件): ①场景 1(教室):展示 “教室后门堆杂物、电线乱拉、插座超负荷” 的图片; ②场景 2(回家路):播放 “同学边走边看手机,忽略路边施工警示” 的动态图; ③场景 3(网络):展示 “网友索要家庭地址换游戏皮肤” 的对话截图; 2. 布置小组任务:“作为‘安全隐患搜查官’,找出每个场景的隐患、可能导致的后果、正确做法,按‘我们发现了... 这可能导致... 他们应该...’的格式整理,3 分钟讨论时间”; 3. 巡视各小组,针对性指导(如提醒场景 3 需强调 “个人信息保护”); 4. 组织小组汇报:每组选 1 个场景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5. 总结提升: ①结合汇报内容,提炼隐患后果(如杂物堵塞逃生通道、电线过载起火、分心行走撞人、信息泄露被诈骗); ②引导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点:“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面对灾害事故,掌握方法能保护自己、救助他人”; ③追问:“复盘此活动,你得到什么启示?” 6. 教师全过程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总结基础知识点: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1. 小组聚焦 3 个场景,分工讨论(如 1 人分析 1 个场景); 2. 记录员整理结论,例如:“我们发现了教室后门堆杂物,这可能导致火灾时无法逃生,他们应该定期清理杂物,整理电线”; 3. 发言人依次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如 “场景 3 还不能告诉网友手机号、家长姓名”); 4. 在师生互动中,聆听教师总结,理解基础知识点。
特训二:逃生达人 —— 避险技能训练
教学内容:提高防护能力的做法。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第一环节:“逃生动作响应赛” ①在屏幕依次出示关键词:“地震”“踩踏”“火灾”“溺水”; ②示范正确动作(如地震:抱头下蹲躲桌下;火灾:低姿势弯腰;踩踏:双手抱头护胸,顺着人流走;溺水:仰卧漂浮,挥手呼救); ③要求学生看到关键词后 10 秒内做出动作,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如避免 “地震时躲窗边”“火灾时直立跑”); 2. 第二环节:“逃生路线设计赛” ①布置任务:“假设教学楼二层起火,我们在三楼教室,请结合咱们学校的实际(如三楼有 2 个楼梯、东侧是安全出口),设计最佳逃生路线,要求:①画路线图;②写 2-3 个逃生要点(如用湿布捂口鼻、不乘电梯),5 分钟完成”; ②提供画纸、彩笔、安全出口卡片,巡视指导(如提醒 “路线要避开起火的二楼楼梯”“标注‘弯腰走’‘捂口鼻’”); 3. 组织 “路线发布会”:每组发言人展示路线图,讲解设计思路(如 “我们走西侧楼梯,因为离教室近,且避开二楼火源,逃生时要让低年级同学先走”); 4. 教师全过程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点:②提高避险逃生能力。 1. 参与 “动作响应赛”,跟着教师学习正确动作,纠正错误(如之前 “火灾直立跑” 的同学改为低姿势); 2. 小组讨论学校教学楼结构,分工画图(1 人画路线,2 人写要点),例如:“路线:三楼教室→西侧楼梯→一楼操场;要点:用校服捂口鼻,不推挤”; 3. 发言人展示路线图,其他小组提问(如 “如果西侧楼梯被烟堵了怎么办?”),汇报小组补充 “改走东侧楼梯”; 4. 聆听教师总结,理解基础知识点,拓展个人避险逃生能力。
特训三:急救先锋 —— 生命救援行动
教学内容:提高防护能力的做法。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呈现急救情境:在屏幕展示 4 个情境卡片 ——“蜜蜂蜇伤”“异物卡喉”“他人晕倒”“流鼻血”; 2. 布置任务:“每组任选 1 个情境,讨论‘如何处理’,可以用‘演绎’的方式展示(如模拟异物卡喉施救),3 分钟讨论 。 3. 提供急救提示(如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法 —— 双手环抱腹部,向上挤压;他人晕倒:先呼喊判断意识,无反应则呼救 + 拨打 120 + 心肺复苏),重点示范海姆立克法(针对成人 / 儿童的不同手势); 4. 组织 “急救演练秀”:每组上台演绎,例如: ①蜜蜂蜇伤组:“先拔毒刺,用肥皂水清洗,严重时去医院”(演绎 “拔刺→擦肥皂水”); ②异物卡喉组:1 人扮演 “被噎者”,1 人演示海姆立克法; 5. 补充专业知识:“流鼻血时要低头前倾,捏住鼻翼,不能仰头(避免血液流入喉咙);心肺复苏要先按压 30 次,再人工呼吸 2 次”; 6. 教师全过程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点:③学习防护急救知识与技能。 1. 小组选择情境(如多数小组选 “异物卡喉”“流鼻血”,因为更常见),讨论处理步骤; 2. 准备演绎:如 “他人晕倒” 组,1 人扮演晕倒者,1 人呼喊 “你还好吗?”,1 人模拟拨打 120:“喂,这里是 XX 学校,有人晕倒了,地址是 XX 路 XX 号”; 3. 上台演绎,其他小组点评(如 “流鼻血组仰头了,应该低头”),教师纠正后重新演绎; 4. 记录急救方法,在教材 P72 画重点(如 “海姆立克法”“心肺复苏步骤”)。 5.聆听教师总结,理解基础知识点,拓展个人急救知识与技能。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八、作业设计 1.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B) ①听到地震警报后,迅速抱头有序撒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 ②以最快的速度,拿好贵重物品撤离 ③来不及撤离时,可以蹲在墙角处等“生命三角”的地方 ④靠近窗户抱头站立,以便迅速跳窗撤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进入5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未成年人溺水事件,造成多名青少年溺水身亡。有效预防青少年溺水事故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有(D) ①在游泳池或浅水中学会游泳后才可以到野外水域游泳 ②不要在河边、湖边、水库边等水域边缘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③不会游泳者不慎落水后要及时甩掉鞋子,脱掉衣服 ④遇到他人溺水不可盲目下水施救,可以采用呼救、报警、岸边扔漂浮物等安全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某校开展以“增强安全意识,提升防范能力”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下列同学们的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有(C) ①当闻到室内有强烈的煤气味时,要打开煤气灶开关,点火检查是否漏气 ②上下楼梯时,遵守秩序,不拥挤,不打闹 ③遭遇龙卷风时,要向与龙卷风前进路线垂直的两侧方向逃离 ④骑自行车时,戴耳机听音乐放松心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