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默写(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默写(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默写
1.情境式默写。
(1)将曹操《观沧海》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________________涛声旧 下联:西近阳关柳色新
(2)诗人笔下,神州锦绣。曹操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湾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展现了平野开阔、风平浪静的壮丽风光。
(3)乡愁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无限惆怅;乡愁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思乡之情。
2.名句默写。
(1) 《咏雪》中,谢太傅最欣赏的咏雪句是: 。
(2)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叙述友人不守信的事实的语句是: , 。 。
(3)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交代客人发怒原因的语句是: , 。
(4)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写客人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陈太丘的语句是: ! , 。
(5)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针锋相对、义正词严地指出客人“无信”“无礼”的语句是: 。 , ; , 。
3.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曹操的《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以小景衬大景,写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2)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兄女曰:“____________。”公大笑乐。(《世说新语·咏雪》)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哲理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补写出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不亦君子乎?(《学而》)
(2)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为政》)
(3)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子在川上曰:“________,不舍昼夜。”(《子罕》)
(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子罕》)
6.用原文句子填空。
(1)论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2)关于培养宽广胸怀的语句是: , ?
(3)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语句是: ?
(4)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语句是: 。
(5)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我们在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
(6)七年级(1)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首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这时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鼓励队友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7.内容理解默写。
(1)论述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阐述“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个人不能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填空。
(1)假如外国朋友迈克乘坐“一带一路”专列来到山东,你有幸作为学生代表致欢迎辞,于是你用“ , ”两句开头。(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回答)
(2)孔子曾对“学”与“思”两者的关系做过辩证的论述,他说“ , ”。
(3)孔子认为不凭道义而获得的荣华富贵,就像浮云一样的语句是: , 。
9.课文理解默写。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 ?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孔子的话: 。
(3)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偏废的原话是: 。
(4)我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孔子也曾发过类似的感慨: 。
(5)当今社会,很多学生视学习为“苦差”,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强调了“乐学”的重要性: 。
(6)强调自己矢志不移,坚守气节,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 , ”来表达这一意思。
10.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农历四月二十六,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如约而至,随州张开双臂迎来海内外朋友,共拜始祖,共谋经济文化发展大计。
(2)在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时,陈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有同学认为面对他人的误解,我们可以从容平和地应对,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回答)。
(3)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坚守气节,不能改变志向,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4)老师常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启发同学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5)当“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当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为代价时,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警诫自己。
(6)临水驻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让人喟叹时光易逝。
11.默名句
(1)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2)____________,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6)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__。
(7)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
12.名句默写。
(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6)不必说碧绿的菜畦,__________________,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8)“月”是诗人笔下的宠儿。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将山、月、江水等景致融合,衬托诗人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李益夜登受降城远望,但见“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茫夜景,听到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思乡情绪顿生。
13.古诗名句默写。
(1) 峨眉山月半轮秋, 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2) ______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______ , 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乡愁诗是历经时间检验、跨越时空的宝贵精神遗产,无论是“ ______ , 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闻声而动,还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的望月兴叹,至今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抚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14.古诗文默写考查。
(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为政》)
(2) ______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 待到重阳日, 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山光悦鸟性, 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大运会在深圳召开,鹏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______ , ______ ?
(5) 《<论语>十二章》中体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6) 《<论语>十二章》中体现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品格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15.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16.根据要求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 , ;展现大海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以抒发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的名句是: ,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 ;描写涨潮时水面宽阔的句子是: , ;表达乡愁的句子是: ? 。
(4)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 , 。
17.名句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4)答案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不变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含着思乡的泪水。
18.名句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3)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_________________,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6)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__________________,他生长着。(朱自清《春》)
(7)《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补全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1) 潮平两岸阔, 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3)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写景抒情,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
(4) 《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20.古诗名句默写。
(1)不知何处吹芦管, 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 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3) ______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夜发清溪向三峡, ______ 。(李自《峨眉山月歌》)
(5)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流露出个人身世之悲和对繁华时代落幕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海上江水浩渺、诗人扬帆东下的两句诗是: ______ ,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东临碣石
(2)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3)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解析】略
2.【答案】【小题1】
未若柳絮因风起
【小题2】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小题3】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小题4】
非人哉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小题5】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本题并不难。名句默写题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需要注意“柳絮”的书写。
2.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本题并不难。名句默写题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需要注意“期”的书写。
3.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本题并不难。名句默写题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需要注意“期”的书写。
4.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本题并不难。名句默写题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需要注意“哉”的书写。
非人哉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5.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本题并不难。名句默写题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需要注意“无信”的书写。
3.【答案】(1)吹面不寒杨柳风(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古道西风瘦马( 5)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解析】略
4.【答案】(1)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2)枯藤老树昏鸦(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略
5.【答案】(1)人不知而不愠 (2)不逾矩 (3)学而不思则罔 (4)逝者如斯夫 (5)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析】略
6.【答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默写、理解能力。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直接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上下句即可;理解性默写,需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罔”“殆”“愠”的写法。
7.【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析】略
8.【答案】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本题并不难。名句默写题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需要注意“罔、殆”的书写。
9.【答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此题中需注意“愠”“择”“罔”“殆”的书写。
10.【答案】(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析】略
11.【答案】(1)有朋自远方来( 2)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 3)思而不学则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择其善者而从之( 6)不舍昼夜( 7)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析】略
12.【答案】(1)洪波涌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归雁洛阳边( 4)应傍战场开( 5)沾衣欲湿杏花雨( 6)光滑的石井栏( 7)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8)峨眉山月半轮秋受降城外月如霜
【解析】略
13.【答案】【小题1】影入平羌江水流,遥怜故园菊
【小题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小题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解析】答案:
(1)影入平羌江水流 (注意“羌”的书写)
(2)遥怜故园菊
(3)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4)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意“芦”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4.【答案】【小题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骥伏枥
【小题2】还来就菊花
【小题3】潭影空人心
【小题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小题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析】答案: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重点字:逾)
(2)老骥伏枥(重点字:骥)
(3)还来就菊花
(4)潭影空人心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学而不思罔 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罔 殆)
(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重点字:愠)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15.【答案】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略
16.【答案】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略
17.【答案】(1)山岛竦峙(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一年之计在于春(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略
18.【答案】(1)随君直到夜郎西( 2)沾衣欲湿杏花雨( 3)潮平两岸阔( 4)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6)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解析】略
19.【答案】【小题1】风正一帆悬
【小题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小题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小题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答案:
(1)风正一帆悬(注意“悬”的书写)
(2)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注意“残”的书写)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0.【答案】一夜征人尽望乡,枯藤老树昏鸦,我寄愁心与明月,思君不见下渝州,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解析】答案:
(1)一夜征人尽望乡
(2)枯藤老树昏鸦 (重点字:藤)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思君不见下渝州 (重点字:渝)
(5)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6)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重点字:悬)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第3页,共1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