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期)第一次定时作业九年级语文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题。求学之道,首在专注。我们应当敬业乐群,心无旁鹜,将此视为通往真理的不二法门。讨论学问时,最忌断章取义,歪曲原意;也反对言不及义,空耗时光。师长们的教诲总能切中肯綮,我们需认真领会,若对此有任何亵渎,便是对知识的不敬。真正的修养,在于内心的充实,在于附庸风雅的作风,而非表面的彬彬有礼。面对困境,我们既不能歇斯底里,也不应自残形秽,而要恪守信念,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任何矫柔造作终将如海市蜃楼般消散,唯有真诚的追求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我们要克服、战胜并认识困难,才能在人生的航程中不至迷失方向。1. 下列对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恪守(gè) 亵渎(xiè) B.汲取(jí) 恣睢(suī)C瞥见(bì) 栈桥(zhàn) D.惊骇(hài) 拮据(jù)2. 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部分词语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亵渎"应改为"泄渎"B."矫柔造作"应改为"矫揉造作"C."旁鹜"应改为"旁骛"D."自残形秽"应改为"自惭形秽"3. 下列语段中画横线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敬业乐群 B.断章取义 C.附庸风雅 D.歇斯底里4. 下列对语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原句:我们要克服、战胜并认识困难,才能在人生的航程中不至迷失方向。A.我们要认识、克服并战胜困难,才能在人生的航程中不至迷失方向。B.我们要克服、战胜并认识困难,才能在人生的航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C.我们要克服、战胜并认识困难,才能在人生的航程中不会迷失方向。D.我们要克服、战胜并认识困难,才能在人生的航程中不可能迷失方向。(二)按要求完成语文实践任务。(10分)5.九(1)班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相关任务。(1)任务二:学校对全体九年级学生开展了“关于人生奋斗目标确立情况”的问卷调查,请你根据下面的调查统计结果,写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并针对该结论给学校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结论:建议:(2) “自强不息”并非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具体行动中。请列举一个事例(可以是古今人物或身边现象),并简要说明它如何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三)名句名篇默习(每空1分,共8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苏轼一生宦海浮沉,数次被贬,仍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了“ , ” 的美好愿望。②.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③.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人溯古思今,用两位先哲的遭遇表达身世之感。⑤.“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⑥.子夏曰:“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二、现代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本题共3小题,10分)想到就做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该做的事,不是我们没有想到,而是我们没有立刻去做,时间一过,就把它忘了。究其原因,有时是忙,有时是懒。一个事务繁忙的人,想到某一件事该做,但他当时没有时间,于是想:“等一下再说吧!”但等一下之后,为其他事务分神,就把这件事忘了。有些人虽然不忙,可是,他喜欢拖延。该做的事虽然想到,却懒得立刻着手去做,心想:“等一下再做吧!”可是,等一下之后,他就忘了。或者已是时过境迁,失去当做的时机了。如要使做事有效率,最好是“想到就做”。养成“想到就做”的习惯之后,你会发现自己随时都有新的成绩:问题随手解决,事务即可办妥。这种爽利的感觉,会使你觉得生活充实,而心情爽快。遇事拖延的习惯,不但耽误了工作,而且在自己精神上也是一种负担。事情未能随到随做,随做随了,却都堆在心上,既不去做,又不敢忘,实在比多做事情更加疲劳。做事有始无终,也会使自己心情上有负债之感。①无论大小事,既经开始,就应勇往直前地把它做完。②我国传统规矩,家庭教子弟写字,无论有什么事打扰,也不准把一个字只写一半。③即使这个字写错了,准备涂掉重写,也要把字写完再涂。④在日常小事上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将来做事才不会轻易地半途而废。假如你有未完成的作业,未缝完的衣服,未写成的稿子,等等,希望你肯把它们找出来整理一下,安心去把它们完成。相信完成之后,你会觉得非常快乐。当它们未完成时不过是些废物,而你只要再付出一半或十分之二三的心力,把它们完成之后,他们却变为漂亮的成品和可观的成绩,那种意料之外的成功,更会令你惊奇。有些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而是我们不想做。只要我们肯再多付出一份心力和时间,就会发现,自己实在有许多未曾使用的潜在的本领。也有些人在面临一项新的工作时,会为它的繁重与困难而心情紧张、沉重、不安。这些人大多是较为拘谨而责任感又重的人。消除这种紧张、沉重与不安的办法,只有立刻着手去做这件事。当开始工作后,他会很意外地发现,事情并不那么困难,而对自己也有了信心。“想到就做”不是一件难事,它只是需要明快、果决与信心。但是,一件事情既经开始之后,是否能够有始有终,则要看是否有毅力与恒心。许多事往往在一开始时,凭一股冲力做了一阵,然后就渐渐觉得厌倦;加以任何工作都难免遭遇一点困难或外力的干扰,这时不但兴趣消失,信心也没有了。很多工作都因此而中途停顿。而只有那些能克服这中途障碍的才是成功的人。开始一件工作,所需的是明决与热忱;完成一件工作,所需的是恒心与毅力。缺少热忱,工作无法发动。只有热忱而无恒心与毅力,工作不能完成。(选自《罗兰小语全本·成功的两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改动)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问题随手解决,事务即可办妥,会使你觉得生活充实,而心情爽快。B.大器量使生活中很多沟壑都变成了坦途,使自己和别人都走得顺畅、开阔。C.“想到就做”不是一件难事,它只是需要明快、果决与信心。D.想到就做。8.“这正是教人不忽视任何小事的最好的起点”这句话是从第六段中抽取出来的,它应该放在(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9.结合全文,具体说说如何才能克服遇事拖延的毛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老舍的父子情舒乙①父爱如山,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仍然令我泪流。②我的父亲,既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他是个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的人,所以他比较复杂,当然也是个复杂的父亲。③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那是在青岛,门外来了个老道,对我父亲说,14号那天,往小胖子(我当时比较胖)左手腕上系一圈红线就可以消灾,我当时吓得哇哇大哭,父亲却听从了老道的安排。他说:“二看小胖子手腕的红线,我觉得比写二本伟大的作品还骄傲。”④父亲在后来写的幽默小文中,多次提到他的一女一儿“均狡猾可喜”:他常常要当马当牛,在地上爬来爬去,还要学牛叫,小胖子常常下令让他“开步走”,可是永远不喊“立正”,走起来没完。无数个刚想起来的好词好句就在这些“命令”中飞到了九霄云外,所以至今也没有成为伟大的莎士比亚。⑤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南下武汉加入抗战洪流。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8岁。见头一面时,我觉得父亲很苍老,他刚割完阑尾,腰直不起来,我怯生生地喊了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我发现,在家里他很严肃,并不和孩子随便说笑,也没有什么特别亲昵的动作。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离不开书桌,写《四世同堂》。⑥当朋友来看他的时候,他的话才多了起来,变得非常健谈,往往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我总是静静地在一旁听,也免不了跟着傻笑,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亲切地叫我“傻小子”。他对我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完全不放在心上。他十分欣赏我对画画有兴趣,对刻图章有兴趣,对收集邮票有兴趣,他知道我上五年级时被选为小学学生会主席时,禁不住大笑起来,以为是件很可乐的事,而且还是那句评语:这傻小子!⑦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从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说话。后来他去了美国。⑧15岁时,他从美国回来,给我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盒矿石标本,里面有二十多块可爱的小石头,闪着各种异样的光彩,每一块都有学名,还有简单的说明。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是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⑨高中毕业后,我通过了留学苏联的考试,父亲很高兴。他三次到苏联去,都要专程到列宁格勒来看我。他很少给我写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木头里炼酒精!”⑩对我的恋爱婚事,父亲表示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婚礼当天,他请了两桌客,招待亲家和老友,他还送给我们一幅亲笔写的大条幅,红纸上八个大字:“勤俭持家,健康是福”。可惜,后来条幅遭到了意外破坏,残破不堪,但却是我最珍贵的宝贝。 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他度过一个夜晚。那夜,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 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选自《笔墨华夏》,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文章第③段中父亲听从老道建议为"我"系红线,并为此感到骄傲,体现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B. 第⑤段写到重逢时父亲"严肃""没有特别亲昵的动作",表明父子分别多年后感情已经疏远。C. 第⑧段父亲改称"舒乙"并与"我"握手,这个细节体现了父亲开始把"我"当作平等的个体来尊重。D. 文章结尾说"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悲伤"是因为父亲离世,"幸运"是因为拥有这样一份独特的父爱。11.文章第④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12.结合语境,依据括号里的要求赏析词句。(6分)(1)多次提到他的一女一儿“均狡猾可喜”:他常常要当马当牛,在地上爬来爬去,还要学牛叫。(从词语运用角度)父爱如山,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仍然令我泪流。(从修辞角度)13.文章结尾句“言简意丰,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甲文:《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节选)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被鹤氅衣 被:同“披”,穿着B.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请求D.竹之为瓦,仅十稔 稔:年15. 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原句: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A.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B.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C.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D.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16.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范仲淹胸怀天下,无论“进”“退”皆“忧”,体现了儒家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B.乙文王禹偁安于谪居,寄情于竹楼雅趣,在恬淡闲适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更具道家出世色彩。C.两文均因被贬而作,但人生态度迥异:范仲淹是“忧”字当头,王禹偁则是“乐”在其中。D.两文都提到了建筑的坚固与否,甲文借岳阳楼引发议论,乙文则因竹楼易朽而深感忧虑,感慨人生无常。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古代诗歌阅读《春寒》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注释】:①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势。②巴陵:古代郡名,今湖南岳阳。③园公:作者自指。诗人借居在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18. 下列对《春寒》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首句“日日风”写出早春二月的巴陵春寒未尽,日日有风,点明天气情况。B. 第二句“怯园公”写出诗人心境,因春寒而心生怯意,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无助。C. 第三、四句,海棠不惜在寒雨中绽放,表现了海棠的傲然和诗人的自况。D. 这首诗语言轻快明丽,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由衷喜爱和赞美之情。19.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名著阅读(6分)20.艾青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有着不同的特点,请你完成表格中缺失的内容。时期及诗人经历 诗歌特点 代表作1932 年,诗人被捕入狱,开始大量写诗 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 《大堰河——我的保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诗人穿行于中国的原野、乡村 和城镇,目睹土地和人民遭受的苦难 (1)诗歌总是充满“ ”,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2)主要意象 和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3) 《火把》等1978 年,诗人“归来” 创作尽显经历浩劫之后生命的 豁达和反省。富有时代感和冲 击力,诗句更为从容和凝练, 多警策之句 《鱼化石》《光的赞歌》 等五、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虽有嘉肴》人们有时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要是我们受制于人, 亲爱的勃鲁托斯,那错处并不在我们的命 运,而在我们自己。——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遭受美国大面积技术封锁后,面对记者采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我们能做的事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新华网上述材料唤起了你的哪些记忆或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如果写记叙文,要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如果写议 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 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025-2026学年度上期第一次定时作业九年级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题。(12分)1.B(A项"恪"读ke;C项"瞥"读pi;D项"据"读jū)(3分)2.A("亵渎"为正确写法,该项修改错误;B项"矫揉"正确,"矫柔"错误;C项"旁骛"正确,"旁鹜"错误;D项"惘然"正确,"罔然"错误)(3分)3.C("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含贬义。与原文讨论真诚修养的语境不符,使用不当)(3分)4A(原句"克服、战胜并认识困难"语序不当,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认识"再"克服"最后"战胜")(3分)(二)按要求完成语文实践任务。(10分)5(1)结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或正在目标规划之中。(2分)建议学校开设与人生规划有关的课程。(2分)邀请劳动模范等人来学校进行有关人生目标规划的讲座(2分)(2).(4分)·事例列举(2分):事例真实、恰当,能对应主题。·示例1(古今人物):当代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巨大磨难中,没有放弃自我,而是将苦难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在文学道路上坚韧前行,写出了大量优秀作品。·示例2(身边现象):我的同学每天坚持早起晨读,无论寒冬酷暑,从未间断,努力弥补自己的弱科。·分析说明(2分):能清晰说明该事例如何体现“自强不息”。·对应示例1:他在身体残疾的逆境中((1分),没有沉沦,反而在精神上奋发向上,展现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1分)。·对应示例2:他/她克服了自身的惰性(1分),通过持之以恒的刻苦努力,力求进步(1分)。评分说明:事例恰当2分,分析准确2分。(三)名句名篇默习(8分)答案(一空一分,共八分)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③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_长风破浪会有时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6.子夏曰:“_博学而笃志一,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二、现代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本题共3小题,10分)与论述类文本抽考)7.D(3分)8.C(3分)9.①要在日常小事上努力做到有始有终:②要善于对未完成的工作进行整理,做到有主有次,有先有后:③对待新工作,要不畏繁难,克服紧张、沉重和不安的心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上语文一次定时作业1.docx 期中试卷答案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