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三语文试题
2025.10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四个板块,总分120分;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学校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开展以“天下国家·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宣传家国情怀(27分)
小语拟写了下面一段发言稿,请你帮他修改完善。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甲]毛泽东在面对沧茫大地时,胸中豪情激荡,抒写心中壮志。艾青化而为鸟,满含泪水,用(sī)_____哑的喉咙深情歌唱。范仲淹胸怀利国利民大志,处逆境而报国心不改。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现在的每一秒,(kè)_____守本分,汲取知识,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做准备。[乙]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sī)_____哑 (kè)_____守
2. [甲]处画线句有一处错别字,请你修改“_____”改为“_____”
3.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我们可以用(A炽热/B灼热)来形容这种情感。”
4. [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5. 仿照[甲]处的句式,为发言稿补写一个爱国人物的事例。
6. 请结合文中提到的人物及家国情怀主题,为下面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毛泽东心忧天下,挥毫抒壮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情感
B. 《周总理,你在哪里》的作者是柯岩;《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
C.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岳阳楼记》是其脍炙人口的名篇。
D.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8. 古诗文填空。
阅读优秀古诗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内心情怀。在《行路难(其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的万丈豪情;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无限感慨;在《水调歌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在《岳阳楼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范仲淹“_____,_____”的政治理想;在《月夜忆舍弟》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的兄弟分离的战乱之苦;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的不辞衰老、残年而弥坚的忠君之心。
9. “诗歌与诵读”研究小组决定朗诵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小组成员针对诗歌的情感脉络展开了讨论。以下折线图能正确反映李白情感起落的一项是( )
A. B.
C. D.
活动二:解读红色文化(14分)
在活动中,学校公众号结合纪念艾青诞辰115周年开展活动。其中,“艾青的诗歌是否值得现在的中学生读”的一条留言,引起了九年级(1)班同学的注意。他们就此搜集材料,展开了辩论。
材料一
满江风月 发表于:2024年11月1日21∶22 1楼 本人初三,比较喜欢传统诗词,它有一种押韵对称之美。我们九年级上册的必读书目有《艾青诗选》,可我看了几篇就看不下去了,我觉得一点文学性都没有,就好像把一堆华丽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强行堆砌和拼凑。和父母讨论后,母亲支持我的观点,父亲说是因为艾青那时候刚开始使用白话文,所以算是现代诗的先驱。但是我真的很迷惑,为什么不选白话文成熟后的现代诗,为什么这样的诗选也能成为必读书目?是我不懂欣赏吗? 5赞同 2喜欢
海阔天空 发表于:2024年11月1日21∶25 2楼 因为你只知道美丽的言辞,而不了解沉重尖锐的生活,不幸藏在幸福之中,且行吧。 15赞同 3喜欢
庄子 发表于:2024年11月1日22∶03 3楼 中文系,学习现代诗五年半,以我个人之见,艾青作为现代诗人,他的大多数诗不求外在形式的整齐,但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语言朴素亲切,但有表现力。同时他的诗还善用比喻象征。大家可以读读《手推车》《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等。 8赞同 3喜欢
发表于:2024年11月1日22:13 4楼
心向繁花 聂华苓说:“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7赞同 1喜欢
材料二: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再读艾青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金华市金东一片田野前的石碑上,刻着艾青的著名诗句。
②今年是艾青诞辰113周年,日前,他的故乡金华以诗人的名义颁发了艾青诗歌奖。该奖项是中国诗歌学会唯一的年度诗歌奖,诗人的故乡,是奖项的永久颁奖地。
③今天,互联网的“野生诗人”破百万,人人都可以成为诗人来浅吟两句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纪念诗人艾青?
④当代青年能读懂艾青的诗吗?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再读艾青,又该如何将艾青精神传扬下去?
⑤艾青,一个闪耀中国新诗百年史的名字。
⑥作为公认的新诗坚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艾青用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包括20部长诗、近千首短诗和30多种著作,成为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创作时间最长、艺术成就最大、影响最广泛的诗人之一。
⑦无疑,艾青的国民认知度和成就是相统一的——
⑧要问艾青的名诗,相信少有人会说不出那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再问他的名句,有谁会背不出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⑨艾青诗歌奖颁发当天举办的“新时代诗歌——艾青论坛”上,与会的诗人们也激动地讨论着艾青,赞扬着艾青。有人说,在中国诗史的长河中,艾青的成就是可以和杜甫相提并论的,“都命途多舛,却始终洋溢爱国主义”。还有人说,自己从小受到艾青诗歌的哺育,艾青就是心目中百年新诗史上的“大师”,无二唯一。
⑩那么,什么是我们试图发扬和传承的艾青精神?
文艺工作者不应该,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认为,诗人不仅是文本制造者,还要是所置身时代的见证者。
你去读艾青,会明显感受到,他的心里装着的不是风花雪月——
他的诗,洋溢着刻骨铭心的爱国主义。比如,《我爱这土地》创作于1938年。那年,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诗人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经久不衰的诗句。
他的诗,永远向着他所生活的土地上的人民。用《诗刊》主编叶延滨的话说,“他始终站在弱者身边”。比如,写于抗战时期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并没有激昂的颂歌,而是书写诗人在战争现场看到的深陷苦痛与灾难的农夫、少妇、母亲。低吟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的诗篇,冲破了抗战初期诗歌创作的平庸状况,在当时的整个文艺界都引发强烈反响。
他的诗,也时刻紧跟时代的脉搏,为时代放歌,应时代而新。艾青的诗歌,有两个创作高峰。一个是上世纪30年代,特别是抗战爆发后;另一个是改革开放后。比如,1978年创作的《光的赞歌》是诗人对自己生活和创作的一次总结,同时歌唱了一个新的中国“光明是属于人民的”“光给我们送来了新时代的黎明”“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
正如艾青所言:“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真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最为真实的记录。”
时代和人民不会忘记为他们高歌的人。所以今天,我们也不会忘记,更不能忘记艾青。
思考当下,有多少脱离人民、脱离时代的“短命的文艺”被舆论诟病。它们中,有的是剧情悬浮的影视剧,不切实际、不讲逻辑,造成口碑市场双失:有的是“翻车”的心灵鸡汤,看似满满正能量,却没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看似是在议论艾青,其实是在再一次郑重地重温——“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
材料三:
在今天提出传承艾青精神,也正是因为我们处在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时刻。就拿这次艾青诗歌奖的评奖标准来说吧。主办方强调,评奖的标准延续艾青精神,体现“为基层,为人民,与时代前进的步伐共振、契合”。
【任务一】协助正方辩手完成赛前准备。
10. 请你结合材料一、二,帮助正方完成辩论手卡。
辩论主题:艾青的诗歌是否值得现在的中学生读
反方 观点:艾青的诗歌没有文学性,不值得现在中学生读。
正方 观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 辩论材料
a.他的诗,洋溢着刻骨铭心的爱国主义。 《我爱这土地》
b.他的诗,永远向着他所生活的土地上的人民。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c.(2)__________________ 《光的赞歌》
d.(3)他的诗,也具有文学性的一面:_____(请分3点概括)
11. 收到以上手卡,正方辩手觉得分论点a的论据还不够充分,请你结合《艾青诗选》的相关内容,为分论点a补充一个论据。
12. 用一个字点评名著是文学评论中常见的做法,如文艺评论家周汝昌曾用一个“义”字评《水浒传》。请你结合材料和整本书阅读,提炼一个字评价《艾青诗选》,并阐述理由。
【任务二】配合本次活动,班级准备了竞猜展板,请你参与互动。
13. 推测下面哪首诗是第一届“艾青诗歌奖”的获奖作品?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A
她丈夫走得早
女儿出嫁,儿子在外务工
她的短板是爱,是孤独
是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家中
无法抵御的严寒
——她需要的,我也没有
她想买一张能插电取暖的桌子
但这超出了救助金的使用范围
“小王,五百块钱的慈悲
能否换得一个暖冬的慰藉
读到了这一句,便在心里默许她
B
两个孩子像豆荚一样炸开
用笑声黏住彼此
再折一顶乌云做的帽子
追着要扣到对方头上
她们像野兔一样奔跑
像袋鼠一样蹦跳
像灰熊一样打架
像泥鳅一样耍赖
然后像墨西哥卷一样
翻起黑夜四周的边
把自己裹进去
活动三 探访文化魅力(29分)
小语决定与大家一起了解刘禹锡的生平,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传承古仁人的家国情怀。请阅读下面资料并回答问题。
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擢①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善五言诗。入为监察御史。贞元末,王叔文得幸②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③。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④。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⑤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⑥,所言必从。
叔文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去京师又十余年,连刺数州。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唱梦得尝为《西塞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会昌二年七月卒,赠⑦户部尚书。
(摘自《新唐书》《旧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擢(zhuó):选拔,提拔。②得幸:得到宠幸。③名重一时:在当时名望很高。④器:才能,本领。⑤引:推荐。⑥禁中: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这里指宫中。⑦赠: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
14.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土 风 僻 陋 举 目 殊 俗 无 可 与 言 者
15.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横线词。
文言词语 方法提示 释义
善五言诗 成语推断法:多谋善断 (1)_____
执政不悦 语境推断法: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 (2)__________
连刺数州 查阅词典法:①数目,数量;②几,几个;③多次,屡次 (3)(填序号)_____
尝为《西塞怀古》等诗 课内迁移法:尝射于家圃 (4)_____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去京师又十余年。
(2)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17. 永贞革新失败后,与刘禹锡一同被贬的柳宗元写下了《小石潭记》,请联系本文及链接材料,分析他们被贬后心境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语准备与大家分享下面这篇文章,一同体会中国的诗歌之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蒋勋
①我喜欢诗,喜欢读诗、写诗。
②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一个小角落,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即使没有诗集,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有脑子里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用,一路念着、唱着,一个人独自行走天涯海角。
③有诗就够了,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这么想。行囊里有诗、口中有诗、心里面有诗,四处流浪,很狂放,也很寂寞。
④相信可以在世界各处流浪,相信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醒来,大梦醒来,或是大哭醒来,满天星辰,可以和一千年前流浪的诗人一样,醒来时随口念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无论大梦或大哭,仿佛只要还能在诗句里醒来,生命就有了意义。
⑤少年的时候,有过一些一起读诗、写诗的朋友。现在也还记得名字,也还记得那些青涩的面容。笑得很腼腆。读自己的诗或读别人的诗,都有一点悸动,像是害羞,也像是狂妄。
⑥后来星散各地,也都杳无音信,心里有惆怅唏嘘,不知道他们流浪途中,是否还会在大梦或大哭中醒来,是否还会狂放又寂寞地跟自己说:今宵酒醒何处?
⑦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
⑧小时候,听街坊邻居闲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诗。那人是街角捡字纸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为是字纸捡多了也会有诗。邻居们见了面总问一句:吃饭了吗?也让我想到乐府诗里动人的一句叮咛:上言加餐饭。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
⑨有些诗,是因为惩罚才记住的。在惩罚里大声朗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句让惩罚也不像惩罚了,朗读是发自肺腑的,无怨无恨,像天山明月,像长风几万里,那样辽阔大气,那样澄澈光明。
⑩小时候顽皮,一伙儿童去偷挖地瓜,被老农民发现,手持长竹竿追出来。他一路追一路骂,口干舌燥,追到家里,告了状。父亲板着脸,要我背一首唐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惩罚。背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时,我好像忽然读懂了杜甫,在此后的一生里,记得人在生活里的艰难,记得杜甫或老农民,会为几根茅草或几块地瓜,唇焦口燥地追骂顽童。
我们都曾是杜甫诗里欺负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诗句中长大,知道领悟和反省,懂得敬重一句诗,懂得在诗里尊重生命。
有诗,就没有了惩罚。苏轼总是在政治的惩罚里写诗,越惩罚,诗越好。流放途中,诗是他的救赎。
家家户户门联上都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是《诗经》的声音与节奏。
在一个春天走到江南,偶遇花神庙,读到门楹上两行长联,真是美丽的句子:
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与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对子。平仄、对仗、格律,仿佛不只是找巧,还是一个民族传下来可以进入“春天”可以遇见“花神”的通关密语。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8. 文章第⑦段说“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下文是如何写“我”聆听诗的声音的?请简要概括。
19. 请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请理解“加餐饭”的含义)
(2)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与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请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0.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 段中“有诗,就没有了惩罚”有何含义。
21.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这是作者读诗的深切体验。在你心中,“美的钥匙”又是什么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述。
活动四 书写内心情思(50分)
22. 蝉鸣渐歇,秋风伴我们走进九年级的鎏金岁月。在这里,我们欣赏到《沁园春·雪》中山河的壮阔,领略到《我爱这土地》里的赤子深情,也为一堂精彩的课堂凝神专注,为一次社团活动的创意碰撞热血沸腾,也为攻克一道难题的坚持终有收获而满怀振奋……正是在这点点滴滴的体验里,我们感受到学习、生活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对成长有了更深的思考。
请将题目“_____的魅力”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体要鲜明。
(2)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初三语文试题
2025.10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四个板块,总分120分;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学校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开展以“天下国家·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宣传家国情怀(27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嘶 ②. 恪
2. ①. 沧茫 ②. 苍茫 3. A
4. 修改为: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或“的动力”等合理成分)。
5. 示例:林则徐在面对鸦片流毒时,胸中无畏强权,彰显爱国决心。
6. 示例:范仲淹胸怀家国,登楼写豪情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 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 怀旧空吟闻笛赋 ③. 但愿人长久 ④. 千里共婵娟 ⑤.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⑥.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⑦. 有弟皆分散 ⑧. 无家问死生 ⑨. 欲为圣明除弊事 ⑩. 肯将衰朽惜残年
【9题答案】
【答案】A
活动二:解读红色文化(14分)
【10~13题答案】
【答案】10. ①. 艾青诗歌富有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②. 他的诗,也时刻紧跟时代的脉搏,为时代放歌,应时代而新。 ③. 不求外在形式的整齐,但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语言朴素亲切,但有表现力:同时他的诗还善用比喻、象征,意象极具内涵。
11. 示例:《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通过对乳母大堰河的深情追忆,实则是对祖国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字里行间满是对祖国土地和人民的热爱,彰显其爱国主义情怀。
12. 示例:“爱”。艾青的诗充满了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的深沉之爱,如《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真挚的情感抒发对祖国的眷恋;他也爱光明、爱自由,在《光的赞歌》中对光的歌颂,是对美好事物、对理想的热爱。这份“爱”贯穿其诗歌始终,是其诗歌的灵魂。
13. A;诗歌聚焦基层独居老人的生活困境与情感需求,体现了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契合“为基层、为人民”的评奖标准,与艾青诗歌关注时代、扎根人民的精神一致。
活动三 探访文化魅力(29分)
【14~17题答案】
【答案】14. 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15. ①. 擅长,善于 ②. 高兴 ③. ② ④. 曾经
16. (1)离开京城又十多年。
(2)虽然(刘禹锡)官位不显达,但许多高位大官与他交往。
17. 刘禹锡被贬期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依然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柳宗元被贬后游览小石潭展现出的更多的是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18~21题答案】
【答案】18. 在街坊邻居闲聊间听诗;在惩罚里听诗;在门联及花神庙门楹长联上听诗。
19. (1)在生活里,“加餐饭”指多吃一点饭,保重身体;在文学里“加餐饭”指要多阅读,多积累,补充精神食粮,厚植自己的文化底蕴。
(2)“长大”写出了“我”受美丽的汉字与汉语的影响之久,这种从小到大的浸润带给了“我”强烈的自豪感,表现出“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20. 在惩罚中“我”感受到了诗歌之美,懂得了领悟与反省,懂得了敬重生命,有了精神寄托,懂得了应该拥有豁达的人生态度。
21. 我认为,书法是美的钥匙。在横竖撇捺的书写中,我感受到了流动的美,也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如书法般有张有弛。
活动四 书写内心情思(50分)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
坚持的魅力
那是一个蝉鸣渐歇的初秋,我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望着操场上奔跑的身影,第一次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
记得刚上初中时,我的体育成绩总是垫底。每次跑完八百米,我都像一条搁浅的鱼,大口喘着气瘫坐在跑道上。体育老师摇着头说:“你这样可不行啊。”我低着头,看着自己发颤的双腿,心里涌起一阵不甘。
从那天起,我开始了自己的“特训”。每天放学后,操场上总会多出一个孤独的身影。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跑道上留下一串深色的印记。有时候跑到一半,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但我咬着牙,在心里默数着圈数。跑道旁的老槐树见证了我的坚持,它的落叶像金色的蝴蝶,轻轻落在我的肩头,仿佛在为我加油。
期中测试那天,天空飘着细雨。站在起跑线上,我的掌心全是汗。发令枪响起的瞬间,我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雨滴打在脸上,和汗水混在一起。最后一圈时,我的肺像要炸开一般疼痛,但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独自训练的日子。我拼命摆动双臂,终于冲过了终点线。比上次快了整整三十秒!体育老师惊讶地看着计时器,同学们也为我鼓掌。那一刻,我明白了坚持的意义。
现在想来,正是那段坚持的岁月,让我懂得了成长的真谛。就像操场边那棵老槐树,经历风雨才能长得更加挺拔。坚持不是一时的热血沸腾,而是日复一日的积累;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平凡中的执着。这种力量,能让平凡的沙粒变成珍珠,能让稚嫩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站在九年级的门槛上回望,我感谢那个在夕阳下奔跑的自己。坚持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平凡绽放光彩。这或许就是成长最动人的模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