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守护正义》课件(共34张PPT)+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守护正义》课件(共34张PPT)+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公正即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公平正义是勇担社会责任的体现。那么,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公平和正义具有怎样的价值?我们如何坚守公平、守护正义?
GUARDING JUSTICE
历史的伤疤 民族的警钟
维护公平正义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东京审判案例,引导学生认同我国正义理念及司法公正的价值,理解国际正义的重要性。
道德素养
通过凯文的行为,引导明辨是非善恶,心怀正义,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气。
法治观念
通过反人类罪,知晓司法是正义的防线,理解公正司法对社会正义的意义。
阅读教材70-74页,找出以下问题
01
正义的内涵(P70)
02
守护正义的价值?
(P71-P72)
03
如何守护正义?
(P72-P74)
SELF-DIRECTED LEARNING
总议题
历史的伤疤,民族的警钟——如何守护正义?
子议题一
:正义审判—— 探析正义之本
子议题二
:正义之举—— 追寻正义价值
子议题三
:正义之路—— 践行正义之道
GENERAL TOPIC
SUB-TOPIC 1
该片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为了扭转战局,在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开展了细菌战研究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侵略者曾企图掩盖真相但中国人民揭露历史的决心永不磨灭。
将人类视作“实验材料”:部队将抓捕的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等称作“马路大”(意为“木头”),完全剥夺其人格与尊严,用于各类残忍实验。
活体解剖(不使用麻醉,直接摘取内脏研究病菌感染效果)、
冻伤实验(在零下几十度环境中冻僵实验者肢体,再用开水解冻观察组织坏死)、
毒气实验(将人关入密闭空间释放毒气,记录死亡过程)等。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哈尔滨秘密设立的一支细菌战特种部队,对外公开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是日本侵华细菌战的大本营与指挥中枢,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制生产基地。
以七三一部队为首的日本细菌战部队秘密进行了人体实验,并大规模实施细菌战。二战结束后,美国以“免除七三一部队战争责任并豁免其成员罪行”为条件,获取了该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细菌战等数据资料。七三一部队骨干力量因此在东京审判中免于起诉,战后仍活跃于日本社会。
议学探究:第七三一部队的行为是正义行为吗?给你什么启示?
非正义行为。电影《731》不仅反映历史,更弘扬正义与良知,影片中国的受害者形象令人动容,也展现了揭露真相、追求正义的中国人与国际人士的努力,这种精神值得传承。在全球化背景下,历史教训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从中汲取力量,坚守正义,弘扬人道,惊醒未来。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正反案例探究:对比左右两边的案例,正义行为通常具备哪些共同特征?
活体实验
细菌战
践踏人权
违反国际法
隐瞒真相
恃强凌弱
非正义的深渊
731部队行为分析
国际法庭
公开审理
证据确凿
依法审判
追究罪责
还历史以真相
正义的审判
东京审判案例分析
正义的特征:
遵守法律、追求公平、保护弱者、惩恶扬善、透明公开等
议学探究:平田康之二十年间为什么被自己国家的人贴上卖国贼的标签,也要一直坚持扮演日军角色?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
电影《731》里731部队核心人物石井四郎,平田康之用二十年时间,在银幕上“扮演”了37个日军形象,成为中日影视交流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平田康之的演艺选择源于一段沉重的家族历史。他的父亲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第16师团的士兵,曾参与南京大屠杀。战后,父亲沉默半生,临终前才向儿子吐露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这份迟来的忏悔,让平田康之决定用表演“替父赎罪”。
他曾在采访中坦言:“我演这些角色,不是为了美化历史,而是想通过银幕,让那些罪恶的面孔重现,让世人不忘。”
在表演中,平田康之追求的不仅是形似,更是神似。为演好《731》中的石井四郎,他提前三个月泡在哈尔滨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反复研究石井四郎的旧照片,连握笔时小指微翘的细节都原样复刻。这种“真实到残忍”的表演,源于他对历史的敬畏——他深知,自己演绎的不是虚构的“反派”,而是真实存在过的“恶魔”。平田康之的坚持在中国赢得尊重,却在日本引发争议。
1. 正义的内涵?(P70)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
SUB-TOPIC 2
议学探究:为何执着于历史的惨痛,反复正视触碰历史留下的伤疤?
面对至今仍存在的历史修正主义和否认论调(如试图淡化或否认731部队罪行),每一次对历史的铭记和发声,都是对歪曲事实行为的有力回击,是为了捍卫真相不容篡改。
铭记历史的根本目的之一在于汲取教训。深入了解人类历史上曾发生的极端罪恶,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并努力避免类似的悲剧在未来以任何形式重演。
对于遇难者而言,铭记他们的遭遇,让他们不被历史遗忘,本身就是一种告慰。对于幸存者及其后代,以及整个民族,正视历史、寻求公正的认知,也是走向真正和解与内心愈合的重要一步。
捍卫历史的真实性
警示未来,防止重演
告慰逝者,抚平生者伤痕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正义行为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议学探究:731的受害者们为什么一个个喊出自己的名字?
是中国人民秉持的不屈抗争、坚守正义的历史精神,是在苦难与压迫中,以生命为代价捍卫尊严的抗争精神,以血泪书写反抗、以勇气传递希望的正义精神。
电影《731》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今村佳代(冯文娟饰)对着被关押的实验者们冷冰冰地说道:“在这里,你们没有名字,只有编号。”
所有被关押的实验者在731部队中有统一的称呼:“马路大”。该词在日语中本意为“圆木”,即木材之意,在这里却被引申为“实验材料”。可见在这些侵略者眼中,他们不再是生命,而只是一个个编号、一件件耗材。
正如电影《731》尾声,受害者们互相搀扶,从尸坑中挣扎站起,喊出自己的姓名——“我叫孙明亮”、“我叫巴巴洛夫”……这不是煽动仇恨,而是以最后的力量确认:每一个生命,都该拥有存在与尊严。
议学探究:埃文的行为体现了什么品质,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有正义感、为人正直。
正义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我的原则是,如果某件物品与战争罪行直接相关,它应该属于博物馆,而不是私人收藏。”两年前,美国一家典当行的老板埃文·凯尔,将一本记载日军侵华罪证的二战相册无偿捐赠给了中国。
2024年11月,埃文开启了他的首次中国之旅。他被很多中国人的热情打动:有人前去接机,有人送花,有网友邀请他来自己的家乡,并贴心推荐美食,还有网友写下评论表达欢迎与感谢……此前,因为捐赠二战相册的举动,埃文在美国遭受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网络暴力,甚至还有死亡威胁。埃文说,“我坚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这趟中国之旅温暖了我。”
2. ★守护正义的价值(P70-P71)
①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②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③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SUB-TOPIC 3
议学研究:如果邀请你参演这个电影,你是否会参与?是否有勇气面对这个血淋淋的镜头?
“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切都是为了正义公道,为了还原历史真相,导演刚出生的12天的孩子也出演电影,这也很需要勇气。”
张涵予、姜武等演员选择参演《731》堪称一场冒险。这部聚焦731部队人体实验的影片,不仅面临市场回报的不确定性,更可能遭遇国际舆论的复杂反应。
俄罗斯最新解密的档案显示,731部队曾用携带病菌的炮弹攻击数百名中国人以测试感染率。如此沉重的历史素材,要求演员既要有艺术表现力,更需具备直面黑暗的勇气。
最让人吃惊的是,导演让刚出生女儿出演剖腹取滢镜头!导演为了镜头的真实感,竟用自己才出生十几天女儿出演,我泪目了!
3. 如何守护正义?
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P72)
做法:★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
议学研究:追究责任是否仍然是一种“正义”的体现?启示我们如何守护正义?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应缺席。 战争罪是“反人类罪”,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追究责任是对受害者及其后代的基本交代,表明人类的道德底线不容践踏。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司法和道德责任。
树立“有罪必罚”的国际规范。 追究历史罪责是为当今的国际刑事司法积累案例和原则,向全世界发出明确信号:任何地方的暴行最终都将受到审判。这是构建持久和平的国际法律保障。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段话说明了“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
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段话带给你哪些感悟?
南京彭宇案:扶不扶第一案
福建赵宇案:退伍军人见义勇为——从防卫过当到正当防卫
张玉环再审无罪案
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3. 如何守护正义?
2)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P72)
原因:①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②★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做法: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议学探究:从正义的角度,谈谈东京审判给我们的启示。
二战结束后,为惩罚日本法西斯战犯,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国际正义,国际社会组建了专门法庭,进行了著名的“东京审判”。
在东京审判中,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法庭法官。在历时两年半开庭的漫长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法律原则,在“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和“坚决死刑处罚”等关键时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世界的赞赏和尊重。
3. 如何守护正义?
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P74)
原因: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
做法:①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②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
3. 如何守护正义?(P72-P74)
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2)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
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
他提醒我们
电影《731》不仅是一部历史题材影片,更是一次对历史真相的深刻追溯和对和平正义的真诚呼唤。
可以向身边的朋友、家人分享真实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事实真相,宣传和平思想。
传播真相,担当使者
在网络社会,保持清晰的头脑,理性爱国,文明发表言论。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思维,锻炼身体,为强国所用。
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历史,缅怀英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理性爱国,明辨是非
学以致用,强健身体
珍视当下,共创未来
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知识小结
守护正义
正义的含义
正义的作用
守护正义的原因
守护正义的做法
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
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期盼正义、捍卫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
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
1. 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有(  )
A.搭乘高铁时,不听劝阻大声喧哗
B.因违纪被学校抓到时故意报错班级
C.帮助同学作弊,维护朋友间的友谊
D.对毁坏校园花草树木的行为及时劝说和制止
2. 2025年中央政法委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共有42位勇士光荣上榜,勇士们见义勇为的事迹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催人奋进。他们的行为(  )
A.体现了做好事就会获得荣誉
B.体现了所有人都会关切社会,伸张正义
C.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D.是为了获得社会的赞誉
3. 遭到欺负时,有人伸张正义;受了委屈时,有地方可以伸冤;遇到困难时,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这让我们感受到(  )
①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②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③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根本途径
④社会生活是美好的,无非正义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中国古代有很多表现优良品德的诗句,如欧阳修的“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杜甫的“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这些诗句都形象地说明了(  )
A.要正确对待不公平现象 
B.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C.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规则
D.每个人都要有合作意识
基础性作业
完成相应练习题。
创新性作业
行动实践:开展“正义在身边”微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宣讲。
HOMEWORK
知识小结
正义
正义的内涵
正义的价值
守护正义的要求
社会文明的尺度
有尊严地生活
勇气与智慧
司法公正
国际正义7.2《守护正义》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东京审判案例,引导学生认同我国正义理念及司法公正的价值,理解国际正义的重要性。 道德素养:通过凯文的行为,引导明辨是非善恶,心怀正义,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气。 法治观念:通过反人类罪,知晓司法是正义的防线,理解公正司法对社会正义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中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公平”“正义”有朴素的感性认知,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正义与非正义行为(如插队、助人等)。但学生对正义的内涵、价值缺乏系统的理性思考,在面对不公正现象时,可能存在“不敢为”或“鲁莽为”的问题,且对司法公正、国际正义等宏观层面的内容了解较少,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互动引导,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并掌握“见义智为”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坚守公平”的延伸与深化,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内容。通过结合电影731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正义的内涵与价值,明确守护正义的做法,搭建起从“认知公平”到“践行正义”的逻辑桥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正义观,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的关键课时。
教法学法 议题式教学法,案例探究法,讲授法
重点 正义的内涵与价值。
难点 如何将“守护正义”从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有勇气”与“有智慧”的结合;理解司法公正对守护正义的重要性及国际正义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电影《731》思考:你看过这部电影吗?看过的话分享你的感受? 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要被记住,历史中的人更应该被铭记,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731》不是一部供人娱乐的电影,而是一次沉重的历史叩问。影片以极其克制的镜头,真实再现了那段被血与泪浸透的黑暗岁月,令人窒息和震撼。 它带来的不是仇恨,而是刻骨铭心的痛感与清醒。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生活在正义的社会,那么正义应该如何守护呢?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激发社会责任感。
新课新授 自主导学 阅读教材70-74页,找出以下问题: 1.正义的内涵(P70) 2.为什么要守护正义?(P71-P72) 3.如何守护正义?(P72-P74) 总议题:历史的伤疤,民族的警钟——如何守护正义? 子议题1:正义审判—— 探析正义之本 子议题2:正义之举——追寻正义价值 子议题3:正义之路——践行正义之道 子议题1:正义审判—— 探析正义之本 电影简介: 该片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为了扭转战局,在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开展了细菌战研究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侵略者曾企图掩盖真相但中国人民揭露历史的决心永不磨灭。 将人类视作“实验材料”:部队将抓捕的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等称作“马路大”(意为“木头”),完全剥夺其人格与尊严,用于各类残忍实验。 活体解剖(不使用麻醉,直接摘取内脏研究病菌感染效果)、 冻伤实验(在零下几十度环境中冻僵实验者肢体,再用开水解冻观察组织坏死)、 毒气实验(将人关入密闭空间释放毒气,记录死亡过程)等, 议学探究:第七三一部队的行为是正义行为吗?给你什么启示? 非正义行为。电影《731》不仅反映历史,更弘扬正义与良知,影片中国的受害者形象令人动容,也展现了揭露真相、追求正义的中国人与国际人士的努力,这种精神值得传承。在全球化背景下,历史教训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从中汲取力量,坚守正义,弘扬人道,惊醒未来。 正义之镜——正反案例探究:对比左右两边的案例,正义行为通常具备哪些共同特征? 正义的特征:遵守法律、追求公平、保护弱者、惩恶扬善、透明公开等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议学探究:平田康之二十年间为什么被自己国家的人贴上卖国贼的标签,也要一直坚持扮演日军角色?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 知识点1:正义的内涵?(P70)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 子议题2: 正义之举——追寻正义价值 议学探究:为何执着于历史的惨痛,反复正视触碰历史留下的伤疤?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正义行为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议学探究:731的受害者们为什么一个个喊出自己的名字? 是中国人民秉持的不屈抗争、坚守正义的历史精神,是在苦难与压迫中,以生命为代价捍卫尊严的抗争精神,以血泪书写反抗、以勇气传递希望的正义精神。 展示埃文·凯尔,将一本记载日军侵华罪证的二战相册无偿捐赠给了中国的材料。 议学探究:埃文的行为体现了什么品质,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正义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知识点2.★守护正义的价值(P70-P71) ①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②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③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子议题3: 正义之路——践行正义之道 张涵予、姜武等演员选择参演《731》堪称一场冒险。这部聚焦731部队人体实验的影片,不仅面临市场回报的不确定性,更可能遭遇国际舆论的复杂反应。 俄罗斯最新解密的档案显示,731部队曾用携带病菌的炮弹攻击数百名中国人以测试感染率。如此沉重的历史素材,要求演员既要有艺术表现力,更需具备直面黑暗的勇气。 最让人吃惊的是,导演让刚出生女儿出演剖腹取滢镜头!导演为了镜头的真实感,竟用自己才出生十几天女儿出演,我泪目了! 议学研究:如果邀请你参演这个电影,你是否会参与?是否有勇气面对这个血淋淋的镜头? "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切都是为了正义公道,为了还原历史真相,导演刚出生的12天的孩子也出演电影,这也很需要勇气。"。 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P72) 做法:★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 议学研究:追究责任是否仍然是一种“正义”的体现?启示我们如何守护正义?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这段话带给你哪些感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南京彭宇案:扶不扶第一案 福建赵宇案:退伍军人见义勇为——从防卫过当到正当防卫 张玉环再审无罪案 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②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P72) 原因:①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②★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做法: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战结束后,为惩罚日本法西斯战犯,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国际正义,国际社会组建了专门法庭,进行了著名的“东京审判”。 在东京审判中,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法庭法官。在历时两年半开庭的漫长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法律原则,在“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和“坚决死刑处罚”等关键时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世界的赞赏和尊重。 议学探究:从正义的角度,谈谈东京审判给我们的启示。 ③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P74) 原因: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 做法:①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②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 知识点3.如何守护正义?(P72-P74) (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2)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 (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 电影《731》不仅是一部历史题材影片,更是一次对历史真相的深刻追溯和对和平正义的真诚呼唤。 他提醒我们: 守护正义、铭记历史、尊重生命、维护和平 你若记得,我便活过 播放大阅兵视频:56个民族携手走过80载春秋。在新征程上,人民军队永远向前。万里河山,有你心安。 自主预习 阅读议学情境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熟知本课内容 学生熟知731的大概内容,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加深对于正义内涵的理解。 两个层面呈现正义的价值,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正义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对正义价值的认同感。 从“个人”“司法”“国际”三个维度展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让学生全面掌握守护正义的具体路径;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引导,突破“如何做到见义智为”“理解司法公正”等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宏观视野。
拓展延伸 吾辈当自强 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理性爱国意识,珍爱和平的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形成守护正义的价值取向。
课堂小结 同学们,守护正义,是人心所向,更是前行之力。它藏在见义智为的果敢里,在司法公正的坚守中,也体现在国际社会对邪恶的追责中。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731”为主线,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参与度;从“内涵-价值-要求”逐步推进,知识逻辑清晰,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兼顾“个人”“司法”“国际”三个层面,让学生对“守护正义”形成全面认知,较好地达成了核心素养目标。 下次教学可提前准备“司法公正”的简单案例(如公开审判案例),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司法机关的工作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