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填写T,错误的请填写F)1.(2024七上·江北期中)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2024七上·江北期中)无论怎样划分半球,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3.(2024七上·江北期中)位于亚洲中南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4.(2024七上·江北期中)小明国庆假期坐高铁从宁波去北京旅游,需查阅中国交通图。( )5.(2024七上·江北期中)春秋时期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6.(2024七上·江北期中)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灵渠,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7.(2024七上·江北期中)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8.(2024七上·江北期中)仰韶文化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影响范围可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西辽河流域。(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2024七上·江北期中)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关于地球及其所处的宇宙环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围绕太阳运动②地球是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③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木星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2024七上·江北期中)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如“____”空间站、____探月工程、首辆火星车“ ____ 号”( )A.天宫 嫦娥 祝融 B.天问 嫦娥 祝融C.天宫 玉兔 神舟 D.天问 玉兔 神舟(2024七上·江北期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建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1.其中一个卫星定点位置为图中④点,其经纬度为( )A.(23.5°S,120°E) B.(23.5°N,120°W)C.(23.5°N,120°E) D.(23.5°S,120°W)12.关于图中四个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②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①地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C.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南方 D.③④两地时间相同(2024七上·江北期中)某中学开展“我的学校”绘图比赛,小红在一张图幅长40cm,宽30cm的白纸上,绘制了校园平面图,学校实际长800米,宽600米),据此完成下面问题。13.小红绘制校园平面图最恰当的比例尺是( )A.1:1000 B.1:2000 C.1:100000 D.1:20000014.小红想从实验楼走到图书馆,她应该( )A.向东北走 B.向北走 C.向西北走 D.向东走15.(2024七上·江北期中)2020年11月10日 ,成功在海拔 -10909米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水面,-10909 米也是我国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潜水器成功潜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 ( )A.a B.b C.c D.d16.(2024七上·江北期中)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前世今生”说法正确的是( )A.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而成B.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成C.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成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17.(2024七上·江北期中)2024年掀起龙年寻“龙”热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被誉为“华夏第一龙”。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A.夏朝文明 B.商朝文明 C.西周文明 D.东周文明18.(2024七上·江北期中)绘制时间轴是培养历史时空观的重要方法。观察下面时间轴,山顶洞人应该生活在哪一时期( )A.A B.B C.C D.D19.(2024七上·江北期中)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 B.女娲和嫘祖 C.尧和舜 D.仓颉和大禹20.(2024七上·江北期中)电视剧《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你由此回忆起的历史事件是( )A.涿鹿之战 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21.(2024七上·江北期中)下列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序的是( )A.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国家B.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阶级C.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D.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国家—阶级22.(2024七上·江北期中)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23.(2024七上·江北期中)《史记 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B.加强了对人民管理C.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24.(2024七上·江北期中)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学说蓬勃兴起,涌现了许多代表人物及思想。下列人物与思想匹配正确的是( )A.荀子——以法治国 B.孟子——“民为贵,君为轻”C.墨子——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D.庄子——“兼爱”“非攻”25.(2024七上·江北期中)对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所示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体现南北文化渐趋一致C.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水平高 D.反映王公贵族世袭特权26.(2024七上·江北期中)有人说战争是“乱”,有人说战争是“变”。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时期,对该历史时期“变”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封建经济出现飞跃,生产工具革新B.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C.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D.人民深受战争灾难,起义不断爆发27.(2024七上·江北期中)甲骨文“王”字,像斧头,用以专称拥有镇压、宰杀权的最高统治者;“服”旁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右上部是一只手,表示用手按住一个人头令其服从。这说明甲骨文( )A.造字方法多样 B.对汉字形成影响深远C.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D.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状况28.(2024七上·江北期中)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宝贵遗物和遗迹,它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体现的是( )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三、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2分)29.(2024七上·江北期中)《启航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于北京时间2023年12月31日20时,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等多个平台向全球受众同步播出。今年央视跨年晚会以四季为元素,带着2023年的满满收获,展望2024年新的征途。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此次央视跨年晚会在浙江省台州市录制,据台州市的经纬度(28.7°N,121.4°E)位置判断,台州市位于 带(填五带)、 (纬度带)。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与台州市距离最接近的是 地,台州位于北京的 方向。(2)当地球运行至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中的乙处时,此时太阳直射位于 ,此时台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央视跨年晚会播出当天,地球运行至图中地球公转轨道的 (填字母)段。(3)远在法国巴黎工作的王先生利用午休时间实时同步收看了本次央视跨年晚会,造成同一时刻北京时间与巴黎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0.(2024七上·江北期中)宁波市某中学教师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给同学们提供了一张世界主要港口的分布图(如下图),要求他们设计航线并完成下列问题。(1)任务一:找出里约热内卢到旧金山的最短海上航线里约热内卢到旧金山的最短海上航线要经过③ 运河,该运河是 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2)任务二:说出伦敦到上海的航线所经地区从伦敦到上海的航线如果经过地中海——① 运河——② 海峡——中国南海——上海,那么它所经过的大洋自西向东,依次是大西洋、 洋和太平洋。这条航线没有经过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 洋。(3)该航线的起点伦敦所在的大洲是 洲;航线途经①运河,它是 洲和亚洲的分界线。(4)任务三:找出图中唯一没有港口分布的大洲同学们发现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 洲是图中唯一没有港口分布的大洲,同时它也是跨 最广的大洲。31.(2024七上·江北期中)小舟暑假参加户外拓展训练营活动,活动计划从甲村出发,根据abc路线分为三个方案。方案1:登山比赛,锻炼毅力。方案2:寻找瀑布,感受自然。方案3:游览民俗村,体验文化。下图是户外拓展训练活动区域的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1)该图等高距为 米,这里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2)方案一对应图中路线 (a/b/c),这条路线主要沿 (地形部位)前进。小舟发现,这条路线的坡度变化是先 再 。(3)方案二的队友们要寻找瀑布,应选择图中路线 (a/b/c),该路线河流的流向是 。方案三所游览的民俗村海拔范围在 米之间。32.(2024七上·江北期中)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1)活动一 【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上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 处。(填图中字母)(2)活动二 【探寻我国新石器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约有一万余处。仿造将图3的例子,请分别填写图1、图2的考古发现与得出的历史推论。考古发现 历史推论图3 : 出现制陶业,改变先民生活方式,初具朴素的审美观念。图1 : 图2 : (3)活动三 【探寻五千年文明史】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城内外祭坛上有权贵墓地,随葬着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高等级墓地,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 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4100年左右,遗址中有宫殿建筑群。在遗址中发现大型墓葬,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等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指出活动三表格中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4)综上所述,请你为这个兴趣小组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33.(2024七上·江北期中)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周初形势图》 图二 《春秋争霸形势图》材料二:图三 铁制农具 图四 穿有鼻环的牛尊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1)图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哪个政治制度?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作用?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变化?(3)请列举百家争鸣中影响最大的2个学派。并分析材料三和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说法错误。【点评】经纬网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可以方便人们用于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2.【答案】正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多于陆地面积。故该说法正确。【点评】本题比较了地球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结合基础知识明确划分地球方式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3.【答案】错误【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故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注意区分青藏高原与巴西高原的不同特征。4.【答案】正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小明国庆假期坐高铁从宁波去北京旅游,需查阅中国交通图,知道明确的交通道路。【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运用,需要了解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地图的基本知识。5.【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春秋时期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该说法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掌握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6.【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灵渠是秦朝时期修建的,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和灵渠的不同,掌握这两个水利工程修筑的时间是关键。7.【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由禹建立的,启继承了禹的王位,开创了王位世袭制,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其建立者是禹,而不是其子启。8.【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新时期时代早期的仰韶文化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影响范围可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西辽河流域,该说法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仰韶文化的特征和影响,需要了解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仰韶文化地理位置,手工业方面的成就。9.【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①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进行公转运动,故①正确。②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故②错误。③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故③错误。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故④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及其所处的宇宙环境,需要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运动和形态特征。10.【答案】A【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根据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分析,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如“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首辆火星车“ 祝融号”,故A项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空间发展技术,根据最近时事发展的事实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11.C12.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经纬度的判断和相应的特征,要求掌握根据经纬度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及其方位特征。1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E表示,若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④点的经纬度是(23.5°N,120°E),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2.A:①②位于东半球、北半球,②位于西半球,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①地位于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南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③④两地均处于北半球,时间相同,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答案】13.B14.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本题要求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没有指示标的地图,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13.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40cm/800m,可以求得比例尺为1:2000,故B项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14.根据图中指向标志判断,图书馆位于实验楼的东北方向,从实验楼走到图书馆,方向是往东北,故A项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5.【答案】D【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等,其中海底最深处是海沟,10909 米也是我国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因此d海沟是潜水器成功潜底的海底地形,故D项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海底地形,需要掌握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判断。16.【答案】C【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由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C项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珠穆拉玛峰形成过程,根据图示地理位置判断其是由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成。17.【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成果,故选A项。商朝文明的典型遗址是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排除B项;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文明,与西周文明无关,排除C项;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文明,与东周文明无关联,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夏朝文明”的准确识记。18.【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距今170万年前的是云南元谋人,故A项错误。B.北京人生活的时间是距今约70万—20万年,因此距今约50万年是北京人生活的时期,故B项错误。C.许昌人生活的时间是距今10—8万年,因此距今约10万年是许昌人生活的时间,故C项错误。D.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是距今约3万年,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根据时间判断元谋人、北京人、许昌人和山顶洞人所处的具体时代。19.【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一部落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A项正确。 B:嫘祖是黄帝的妻子,故B项错误。C:尧和舜是继黄帝之后黄河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故C项错误。D: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也是文字始祖,大禹建立了夏朝,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结合史实判断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涿鹿之战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的战争,故A项错误。B: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C:牧野之战是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的战争,故C项正确。D:“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周厉王时期,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战争,掌握周灭商的战争是牧野之战,注意区分其和涿鹿之战等战役的区别。21.【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和畜牧业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之后产生阶级阶层的对立,最后形成了国家,故C项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2.【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故A项错误。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也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不是行政制度方面的措施,故B项错误。C:商鞅变法中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秦朝建立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县成为中国最稳定基层行政机构,故C项正确。D:奖励军功属于军事方面的措施,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其内容涉及方面较多,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的措施及其影响。23.【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信息“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可知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奖励军功,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故A项正确。B:商鞅变法推行什伍连坐法,加强了对人民管理,故B项错误。C: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的意义,注意结合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军事措施实施的意义。24.【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A:以法治国是法家韩非子的主张,故A项错误。B: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C:法家韩非子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故C项错误。D:“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需要掌握儒家、墨家以及法家思想的重要思想主张。25.【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图中三种文物来自于不同地区,但是有相似的特征,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故A项正确。B:体现南北文化渐趋一致与史实不符,南北文化存在差异,故B项错误。C:良渚遗址出土的是玉琮,不能说明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水平高,故C项错误。D:良渚文化属于新时期时代晚期的文明,不能反映王公贵族世袭特权,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特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26.【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封建经济出现飞跃,生产工具革新属于经济方面的变化,不是本质变化,故A项错误;B: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属于政治方面的变化,也不是本质变化,故B项错误;C:春秋战国时期的本质变化是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故C项正确;D:人民深受战争灾难,起义不断爆发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27.【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题干中没有提及造字方法多样,故A项错误。B:对汉字形成影响深远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C:历史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等,故C项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甲骨文“王”字,像斧头,用以专称拥有镇压、宰杀权的最高统治者”““服”旁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右上部是一只手,表示用手按住一个人头令其服从”可知,甲骨文是商代成熟的文字,有助于了解商朝的王权统治,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商代甲骨文,根据题意分析甲骨文所反映的商代的社会状况。28.【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 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故A项错误;B:图中的文物都属于青铜器,属于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故B项正确;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为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发展,故C项错误;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如各个诸侯国的变法改革,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需要掌握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繁荣时期的基本史实。29.【答案】(1)北温带;低纬度;④;东南(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D(3)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经度不同就会有时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台州市的经度为121.4E,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纬度为28.7°N,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28.7°N属于低纬度地区。由图可知,根据局部经纬网图,可以判断出图中④地的经纬度大致为(30°N,120E),与浙江省台州市(28.7°N,121.4E)距离最接近。台州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2)由图可知,当地球运行至图2中地球公转轨道中的乙处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此时为夏季,南半球为东季,此时台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长夜短。由题可知,央视跨年晚会播出的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位于12月22日冬至和3月21日春分之间,因此地球运行至图中地球公转轨道的D段。(3)结合所学知识,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做旋转转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昼夜的更替、时间的差异等,因此造成同一时刻北京时间与巴黎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经度不同就会有时差。【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经纬度以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掌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及其对应的气候特征,同时要求掌握地球自转以及公转不同特征。30.【答案】(1)巴拿马;北美(2)苏伊士运河;马六甲;印度;北冰(3)欧;非(4)南极;经度【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③是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里约热内卢到旧金山的最短海上航线要经过③巴拿马运河。(2)读图可知,①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②是马六甲海峡,所经过的大洋自西向东,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这条航线没有经过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北冰洋。(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伦敦位于英国,地处欧洲;①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洲气候寒冷干燥多大风,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南极洲地处地球最南端,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点评】本题考查了七大洲和四大洋,需要根据地图信息掌握巴拿马、苏伊士等人工运河的所处地理位置,判断世界各个城市之间的航线。31.【答案】(1)100;山地(2)a;山脊;缓;陡(3)b;自西北向东南;100~200米【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该图等高距为100米;图中地区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海拔在500米以上,以山地为主。(2)方案1:登山比赛,锻炼毅力,对应图中路线a,a线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这条路线等高线先稀疏后密集,坡度变化是先缓再陡。(3)b线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有河流流经,且有陡崖,最可能有瀑布。图中用经纬网指示方向,在沿河行走过程中,看到该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民俗村海拔范围在100~200米之间。【点评】本题考查了地形图的的解读方法,需要掌握图示所标明的信息判断等高距、地形特征,知道山地、山脊、山谷的区别。32.【答案】(1)A;B(2)出现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产生。;先民会建造房屋,过上定居生活,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建筑形式的差异。(3)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发现了墓葬;发现了礼器等。重要意义: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出现了早期国家。(4)远古人类(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上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A处,云南元谋人。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B处北京人遗址。(2)图1粟和黍以及稻谷说明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产生。图2出现了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以及干栏式建筑说明先民会建造房屋,过上定居生活,北方和南方建筑风格不同,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建筑形式的差异。(3)根据活动三表格良渚文化遗址“ 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城内外祭坛上有权贵墓地,随葬着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都城遗址“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高等级墓地,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二里头遗址“遗址中有宫殿建筑群。在遗址中发现大型墓葬,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等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可知,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发现了墓葬,发现了礼器等,这些考古发现证明了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出现了早期国家。(4)活动一是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活动二是新时期时代的文化遗址,活动三则是新时期时代晚期以及夏朝的文化遗存,因此可以拟定一个主题是:远古人类(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重点掌握新石器时期早期以及晚期的不同社会特征,尤其是新石器时期晚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33.【答案】(1)制度:分封制。作用: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现象:诸侯争霸。(2)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3)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联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解析】【分析】(1)图一体现的是西周时期在地方上实行的分封制,这一制度所发挥的作用是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图二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2)材料二中的图三铁制农具和图四牛尊,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铁犁牛耕的使用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其中影响较大的思想流派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材料一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材料二反映的是当时铁犁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材料三百家争鸣的出现,因此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点评】本题考查西周到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变化,其中政治方面从分封制到诸侯争霸,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思想文化方面,春秋战国出现了百家争鸣。1 / 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填写T,错误的请填写F)1.(2024七上·江北期中)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说法错误。【点评】经纬网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可以方便人们用于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2.(2024七上·江北期中)无论怎样划分半球,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答案】正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多于陆地面积。故该说法正确。【点评】本题比较了地球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结合基础知识明确划分地球方式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3.(2024七上·江北期中)位于亚洲中南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答案】错误【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故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注意区分青藏高原与巴西高原的不同特征。4.(2024七上·江北期中)小明国庆假期坐高铁从宁波去北京旅游,需查阅中国交通图。( )【答案】正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小明国庆假期坐高铁从宁波去北京旅游,需查阅中国交通图,知道明确的交通道路。【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运用,需要了解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地图的基本知识。5.(2024七上·江北期中)春秋时期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春秋时期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该说法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掌握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6.(2024七上·江北期中)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灵渠,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灵渠是秦朝时期修建的,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和灵渠的不同,掌握这两个水利工程修筑的时间是关键。7.(2024七上·江北期中)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由禹建立的,启继承了禹的王位,开创了王位世袭制,该说法错误。【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其建立者是禹,而不是其子启。8.(2024七上·江北期中)仰韶文化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影响范围可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西辽河流域。( )【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新时期时代早期的仰韶文化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影响范围可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西辽河流域,该说法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仰韶文化的特征和影响,需要了解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仰韶文化地理位置,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2024七上·江北期中)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关于地球及其所处的宇宙环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围绕太阳运动②地球是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③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木星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①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进行公转运动,故①正确。②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故②错误。③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故③错误。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故④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及其所处的宇宙环境,需要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运动和形态特征。10.(2024七上·江北期中)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如“____”空间站、____探月工程、首辆火星车“ ____ 号”( )A.天宫 嫦娥 祝融 B.天问 嫦娥 祝融C.天宫 玉兔 神舟 D.天问 玉兔 神舟【答案】A【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根据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分析,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如“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首辆火星车“ 祝融号”,故A项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空间发展技术,根据最近时事发展的事实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024七上·江北期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建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1.其中一个卫星定点位置为图中④点,其经纬度为( )A.(23.5°S,120°E) B.(23.5°N,120°W)C.(23.5°N,120°E) D.(23.5°S,120°W)12.关于图中四个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②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①地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C.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南方 D.③④两地时间相同【答案】11.C12.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经纬度的判断和相应的特征,要求掌握根据经纬度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及其方位特征。1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E表示,若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④点的经纬度是(23.5°N,120°E),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2.A:①②位于东半球、北半球,②位于西半球,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①地位于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南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③④两地均处于北半球,时间相同,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24七上·江北期中)某中学开展“我的学校”绘图比赛,小红在一张图幅长40cm,宽30cm的白纸上,绘制了校园平面图,学校实际长800米,宽600米),据此完成下面问题。13.小红绘制校园平面图最恰当的比例尺是( )A.1:1000 B.1:2000 C.1:100000 D.1:20000014.小红想从实验楼走到图书馆,她应该( )A.向东北走 B.向北走 C.向西北走 D.向东走【答案】13.B14.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本题要求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没有指示标的地图,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13.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40cm/800m,可以求得比例尺为1:2000,故B项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14.根据图中指向标志判断,图书馆位于实验楼的东北方向,从实验楼走到图书馆,方向是往东北,故A项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5.(2024七上·江北期中)2020年11月10日 ,成功在海拔 -10909米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水面,-10909 米也是我国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潜水器成功潜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 ( )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等,其中海底最深处是海沟,10909 米也是我国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因此d海沟是潜水器成功潜底的海底地形,故D项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海底地形,需要掌握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判断。16.(2024七上·江北期中)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前世今生”说法正确的是( )A.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而成B.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成C.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成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答案】C【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由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C项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珠穆拉玛峰形成过程,根据图示地理位置判断其是由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成。17.(2024七上·江北期中)2024年掀起龙年寻“龙”热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被誉为“华夏第一龙”。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A.夏朝文明 B.商朝文明 C.西周文明 D.东周文明【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成果,故选A项。商朝文明的典型遗址是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排除B项;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文明,与西周文明无关,排除C项;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文明,与东周文明无关联,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夏朝文明”的准确识记。18.(2024七上·江北期中)绘制时间轴是培养历史时空观的重要方法。观察下面时间轴,山顶洞人应该生活在哪一时期( )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距今170万年前的是云南元谋人,故A项错误。B.北京人生活的时间是距今约70万—20万年,因此距今约50万年是北京人生活的时期,故B项错误。C.许昌人生活的时间是距今10—8万年,因此距今约10万年是许昌人生活的时间,故C项错误。D.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是距今约3万年,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根据时间判断元谋人、北京人、许昌人和山顶洞人所处的具体时代。19.(2024七上·江北期中)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 B.女娲和嫘祖 C.尧和舜 D.仓颉和大禹【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一部落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A项正确。 B:嫘祖是黄帝的妻子,故B项错误。C:尧和舜是继黄帝之后黄河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故C项错误。D: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也是文字始祖,大禹建立了夏朝,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结合史实判断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2024七上·江北期中)电视剧《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你由此回忆起的历史事件是( )A.涿鹿之战 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涿鹿之战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的战争,故A项错误。B: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C:牧野之战是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的战争,故C项正确。D:“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周厉王时期,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战争,掌握周灭商的战争是牧野之战,注意区分其和涿鹿之战等战役的区别。21.(2024七上·江北期中)下列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序的是( )A.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国家B.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阶级C.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D.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国家—阶级【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和畜牧业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之后产生阶级阶层的对立,最后形成了国家,故C项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2.(2024七上·江北期中)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故A项错误。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也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不是行政制度方面的措施,故B项错误。C:商鞅变法中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秦朝建立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县成为中国最稳定基层行政机构,故C项正确。D:奖励军功属于军事方面的措施,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其内容涉及方面较多,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的措施及其影响。23.(2024七上·江北期中)《史记 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B.加强了对人民管理C.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信息“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可知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奖励军功,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故A项正确。B:商鞅变法推行什伍连坐法,加强了对人民管理,故B项错误。C: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的意义,注意结合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军事措施实施的意义。24.(2024七上·江北期中)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学说蓬勃兴起,涌现了许多代表人物及思想。下列人物与思想匹配正确的是( )A.荀子——以法治国 B.孟子——“民为贵,君为轻”C.墨子——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D.庄子——“兼爱”“非攻”【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A:以法治国是法家韩非子的主张,故A项错误。B: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C:法家韩非子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故C项错误。D:“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需要掌握儒家、墨家以及法家思想的重要思想主张。25.(2024七上·江北期中)对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所示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B.体现南北文化渐趋一致C.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水平高 D.反映王公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图中三种文物来自于不同地区,但是有相似的特征,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故A项正确。B:体现南北文化渐趋一致与史实不符,南北文化存在差异,故B项错误。C:良渚遗址出土的是玉琮,不能说明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水平高,故C项错误。D:良渚文化属于新时期时代晚期的文明,不能反映王公贵族世袭特权,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特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26.(2024七上·江北期中)有人说战争是“乱”,有人说战争是“变”。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时期,对该历史时期“变”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封建经济出现飞跃,生产工具革新B.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C.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D.人民深受战争灾难,起义不断爆发【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封建经济出现飞跃,生产工具革新属于经济方面的变化,不是本质变化,故A项错误;B: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属于政治方面的变化,也不是本质变化,故B项错误;C:春秋战国时期的本质变化是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故C项正确;D:人民深受战争灾难,起义不断爆发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27.(2024七上·江北期中)甲骨文“王”字,像斧头,用以专称拥有镇压、宰杀权的最高统治者;“服”旁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右上部是一只手,表示用手按住一个人头令其服从。这说明甲骨文( )A.造字方法多样 B.对汉字形成影响深远C.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D.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状况【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题干中没有提及造字方法多样,故A项错误。B:对汉字形成影响深远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C:历史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等,故C项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甲骨文“王”字,像斧头,用以专称拥有镇压、宰杀权的最高统治者”““服”旁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右上部是一只手,表示用手按住一个人头令其服从”可知,甲骨文是商代成熟的文字,有助于了解商朝的王权统治,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商代甲骨文,根据题意分析甲骨文所反映的商代的社会状况。28.(2024七上·江北期中)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宝贵遗物和遗迹,它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体现的是( )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A: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 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故A项错误;B:图中的文物都属于青铜器,属于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故B项正确;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为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发展,故C项错误;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如各个诸侯国的变法改革,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需要掌握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繁荣时期的基本史实。三、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2分)29.(2024七上·江北期中)《启航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于北京时间2023年12月31日20时,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等多个平台向全球受众同步播出。今年央视跨年晚会以四季为元素,带着2023年的满满收获,展望2024年新的征途。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此次央视跨年晚会在浙江省台州市录制,据台州市的经纬度(28.7°N,121.4°E)位置判断,台州市位于 带(填五带)、 (纬度带)。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与台州市距离最接近的是 地,台州位于北京的 方向。(2)当地球运行至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中的乙处时,此时太阳直射位于 ,此时台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央视跨年晚会播出当天,地球运行至图中地球公转轨道的 (填字母)段。(3)远在法国巴黎工作的王先生利用午休时间实时同步收看了本次央视跨年晚会,造成同一时刻北京时间与巴黎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北温带;低纬度;④;东南(2)北回归线;昼长夜短;D(3)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经度不同就会有时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台州市的经度为121.4E,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纬度为28.7°N,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28.7°N属于低纬度地区。由图可知,根据局部经纬网图,可以判断出图中④地的经纬度大致为(30°N,120E),与浙江省台州市(28.7°N,121.4E)距离最接近。台州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2)由图可知,当地球运行至图2中地球公转轨道中的乙处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此时为夏季,南半球为东季,此时台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长夜短。由题可知,央视跨年晚会播出的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位于12月22日冬至和3月21日春分之间,因此地球运行至图中地球公转轨道的D段。(3)结合所学知识,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做旋转转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昼夜的更替、时间的差异等,因此造成同一时刻北京时间与巴黎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经度不同就会有时差。【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经纬度以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掌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及其对应的气候特征,同时要求掌握地球自转以及公转不同特征。30.(2024七上·江北期中)宁波市某中学教师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给同学们提供了一张世界主要港口的分布图(如下图),要求他们设计航线并完成下列问题。(1)任务一:找出里约热内卢到旧金山的最短海上航线里约热内卢到旧金山的最短海上航线要经过③ 运河,该运河是 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2)任务二:说出伦敦到上海的航线所经地区从伦敦到上海的航线如果经过地中海——① 运河——② 海峡——中国南海——上海,那么它所经过的大洋自西向东,依次是大西洋、 洋和太平洋。这条航线没有经过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 洋。(3)该航线的起点伦敦所在的大洲是 洲;航线途经①运河,它是 洲和亚洲的分界线。(4)任务三:找出图中唯一没有港口分布的大洲同学们发现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 洲是图中唯一没有港口分布的大洲,同时它也是跨 最广的大洲。【答案】(1)巴拿马;北美(2)苏伊士运河;马六甲;印度;北冰(3)欧;非(4)南极;经度【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③是巴拿马运河,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里约热内卢到旧金山的最短海上航线要经过③巴拿马运河。(2)读图可知,①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②是马六甲海峡,所经过的大洋自西向东,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这条航线没有经过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北冰洋。(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伦敦位于英国,地处欧洲;①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洲气候寒冷干燥多大风,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南极洲地处地球最南端,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点评】本题考查了七大洲和四大洋,需要根据地图信息掌握巴拿马、苏伊士等人工运河的所处地理位置,判断世界各个城市之间的航线。31.(2024七上·江北期中)小舟暑假参加户外拓展训练营活动,活动计划从甲村出发,根据abc路线分为三个方案。方案1:登山比赛,锻炼毅力。方案2:寻找瀑布,感受自然。方案3:游览民俗村,体验文化。下图是户外拓展训练活动区域的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1)该图等高距为 米,这里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2)方案一对应图中路线 (a/b/c),这条路线主要沿 (地形部位)前进。小舟发现,这条路线的坡度变化是先 再 。(3)方案二的队友们要寻找瀑布,应选择图中路线 (a/b/c),该路线河流的流向是 。方案三所游览的民俗村海拔范围在 米之间。【答案】(1)100;山地(2)a;山脊;缓;陡(3)b;自西北向东南;100~200米【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该图等高距为100米;图中地区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海拔在500米以上,以山地为主。(2)方案1:登山比赛,锻炼毅力,对应图中路线a,a线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这条路线等高线先稀疏后密集,坡度变化是先缓再陡。(3)b线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有河流流经,且有陡崖,最可能有瀑布。图中用经纬网指示方向,在沿河行走过程中,看到该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民俗村海拔范围在100~200米之间。【点评】本题考查了地形图的的解读方法,需要掌握图示所标明的信息判断等高距、地形特征,知道山地、山脊、山谷的区别。32.(2024七上·江北期中)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1)活动一 【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上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 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 处。(填图中字母)(2)活动二 【探寻我国新石器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约有一万余处。仿造将图3的例子,请分别填写图1、图2的考古发现与得出的历史推论。考古发现 历史推论图3 : 出现制陶业,改变先民生活方式,初具朴素的审美观念。图1 : 图2 : (3)活动三 【探寻五千年文明史】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城内外祭坛上有权贵墓地,随葬着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高等级墓地,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 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4100年左右,遗址中有宫殿建筑群。在遗址中发现大型墓葬,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等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指出活动三表格中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4)综上所述,请你为这个兴趣小组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答案】(1)A;B(2)出现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产生。;先民会建造房屋,过上定居生活,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建筑形式的差异。(3)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发现了墓葬;发现了礼器等。重要意义: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出现了早期国家。(4)远古人类(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上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A处,云南元谋人。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B处北京人遗址。(2)图1粟和黍以及稻谷说明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产生。图2出现了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以及干栏式建筑说明先民会建造房屋,过上定居生活,北方和南方建筑风格不同,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建筑形式的差异。(3)根据活动三表格良渚文化遗址“ 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城内外祭坛上有权贵墓地,随葬着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都城遗址“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高等级墓地,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二里头遗址“遗址中有宫殿建筑群。在遗址中发现大型墓葬,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等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可知,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发现了墓葬,发现了礼器等,这些考古发现证明了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出现了早期国家。(4)活动一是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活动二是新时期时代的文化遗址,活动三则是新时期时代晚期以及夏朝的文化遗存,因此可以拟定一个主题是:远古人类(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重点掌握新石器时期早期以及晚期的不同社会特征,尤其是新石器时期晚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33.(2024七上·江北期中)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周初形势图》 图二 《春秋争霸形势图》材料二:图三 铁制农具 图四 穿有鼻环的牛尊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1)图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哪个政治制度?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作用?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变化?(3)请列举百家争鸣中影响最大的2个学派。并分析材料三和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1)制度:分封制。作用: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现象:诸侯争霸。(2)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3)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联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百家争鸣【解析】【分析】(1)图一体现的是西周时期在地方上实行的分封制,这一制度所发挥的作用是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图二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2)材料二中的图三铁制农具和图四牛尊,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铁犁牛耕的使用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其中影响较大的思想流派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材料一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材料二反映的是当时铁犁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材料三百家争鸣的出现,因此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点评】本题考查西周到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变化,其中政治方面从分封制到诸侯争霸,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思想文化方面,春秋战国出现了百家争鸣。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