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坚守公平》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坚守公平》表格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八上8.1《坚守公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坚守公平”是第三单元第八课的第一课时,在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学习,进一步深入探讨公平这一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又为后续学习正义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公平正义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追求和维护公平的意识和能力。教材首先阐述公平的内涵和价值,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做到公平,总结出维护社会公平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接着强调维护社会公平需要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全体社会成员都应遵守规则,按规则行事,才能保障社会公平。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公平这一概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与公平相关的话题和现象,如考试作弊、分配不均等,但对于公平的内涵、价值以及如何维护公平等理性知识还比较缺乏,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引导和讲解。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思考和探讨社会现象,但在面对复杂的公平问题时,可能会存在困惑和迷茫,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平”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1) 【法治观念】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公平的价值,懂得如何维护公平。 教学难点:理解公平是相对的,区分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的差异。
教学 过程 主要师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新课导入: 1.展示材料:呈现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提供多种资助项目(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以及2025年暑期资助热线号码和受理时间的相关信息。 2.提出问题:“国家推出这么多高校资助项目,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家思考一下,国家为什么要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呢?” 3.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的这些举措是为了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维护教育公平,这也体现了公平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坚守公平》这一课。”
(二)新课讲授:探究学习,理解知识
讲授 新课 1. 公平的内涵 (1)展示案例:呈现“我国高考是普通人逆袭最公平的通道”相关材料,包括高考统一考试大纲、规范程序、客观评分标准,以及国家支援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计划、保障随迁子女高考权益等政策。 (2)提出问题:“结合高考的评分标准和录取依据,大家说说对公平内涵的理解?” (3)小组讨论:学生以4-6人为一组进行讨论,5分钟后每组推选代表发言。 (4)教师总结讲解: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就像高考,统一的考试和评分标准,让所有考生在相同规则下竞争,体现了处理事情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都要按照规则办事。高考为广大考生提供了通过自身努力进入大学的机会,无论家庭背景如何,只要符合规则,都能参与竞争,拥有平等的发展平台。同时要注意,“同等”不等于“相同”,比如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存在差异,专项计划正是为了弥补这种差异,让考生获得更公平的发展机会。 展示问题:“国家支援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等政策,平衡区域与群体间的入学机会,是否违背公平原则?”引导学生思考公平的相对性。 学生发言后,教师讲解: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贫困地区等考生在基础教育资源上存在差距,相关专项计划正是为了修正这种起点不公平,实现真正的公平,并不违背公平原则。 (5)拓展延伸:展示公开招聘、教育公平、疾病治疗、交通法规、就业机会等生活中的公平例子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平在不同领域的体现,如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2. 公平的价值(重要性) (1)个人层面 展示案例:讲述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案例,包括陈春秀计划参加成人高考时发现身份被冒用,以及顶替者通过非法手段窃取其上学机会,导致陈春秀失去受教育机会并承受精神痛苦的情况。 提出问题:“结合陈春秀被窃取人生的案例,说说公平对于个人有何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能保证个人的合法权益,使个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和成长条件,就像陈春秀本应拥有的上大学机会被窃取,严重影响了她的人生发展;而且公平能让人感到被尊重,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如果个人长期处于不公平的环境中,会逐渐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奋斗的动力。 (2)社会层面 展示专家观点:呈现两位专家对陈春秀事件的观点,一位专家指出事件导致个体利益失衡,可能引发公众对教育系统和社会信任体系的质疑;另一位专家强调冒名顶替行为打击寒门学子信心,助长不良风气,保障教育公平能促进人才竞争和社会进步。 提出问题:“结合材料中专家的观点,说说公平对于社会有何作用?”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4分钟后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长治久安。如果社会不公平现象频发,会引发公众不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公平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励人们通过奋斗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人们相信通过自身努力能获得公平回报时,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 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图片,重点突出“公正”。 教师讲解: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公平是实现公正的基础,维护公平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 如何坚守公平 (1)个人努力 创设情境:“在学校组织的期中考试考场上,小宇与他的好朋友刚好在同一个考场。数学考试前,好朋友请求小宇考试时偷偷传递纸条,帮助他作弊。”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宇,你会如何做呢?如果你发现有人正在作弊,你会如何做?”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做法和理由。 教师总结:维护社会公平,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小宇如果帮助朋友作弊,虽然维护了朋友关系,但违背了考试公平原则,损害了其他考生的利益,所以他应该拒绝朋友的请求,并劝说朋友遵守考试规则;遇到不公平的现象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公平的环境。发现他人作弊时,可以在考试结束后向老师反映情况,维护考试的公平性。 (2)规则保障 展示材料: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组织考试作弊的法律条款,以及2020年高考考生朱某某伙同温某组织作弊,最终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 提出问题:“组织作弊依据刑法受到处罚说明了什么?这给我们什么警示?”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维护社会公平,需要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要通过确立社会的共同准则,明确人们的行为规范,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保障人们各个方面的合法权益。法律作为重要的社会规则,对维护公平具有强制力。组织考试作弊受到法律严惩,说明任何破坏公平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这警示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不得违背公平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规则对公平的保障作用。 (3)长期推进 教师讲解:公平的实现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由于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公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通过不懈努力追求和捍卫公平,在生活中主动维护公平,为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 小结 公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维护公平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公平意识,践行公平原则,做公平的维护者和践行者。
板书 设计
实践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维护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平等方面采取的其他政策措施,并分析这些政策措施如何体现公平原则,下节课进行交流讨论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和情境创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究公平相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但在案例选择上,可以进一步丰富案例类型,涵盖更多不同领域的公平案例,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公平的内涵和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