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素养目标】1.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运用文献资料,概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认识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定位】知识体系统领知识点一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备知识·基础盘点】1.中共十八大(1)召开:2012年 11月,在北京举行。(2)内容:报告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主线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 确定了选举 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3)地位: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召开:2013年3月(2)内容:选举 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阐明中国梦的本质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必须走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教材开发】阅读《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9课P190“历史纵横”,思考两大布局的目的是什么。提示: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关键能力·史料探究】探究 中共十八大【情境】中共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思维交互】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历史解释)【史论生成】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蕴含的新意表现 阐 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 (2)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1)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 (2)它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知识点二 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备知识·基础盘点】1.中共十九大(1)召开:2017年10月在北京举行。(2)内容:报告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主要 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两个 阶段 战略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思想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选举 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背景:①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②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 载入宪法,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内容:习近平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3)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 新的飞跃。(4)发展:表现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科学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明确提出确立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意义 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关键能力·史料探究】探究1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情境】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理想的探讨从未停止,习近平对未来社会理想状态也有自己的构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习近平构建理想社会的“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构建理想社会的世界关怀。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蕴含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付晓旭《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思维交互】根据情境并结合新中国的史实,从思想、经济、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探究2 新时代的社会矛盾【情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思维交互】根据情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分析影响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史论生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其他理论的关系 1.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整合、提升。 2.习近平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的整合、提升。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提升。 4.习近平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思想的整合、提升。 5.习近平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整合、提升。知识点三 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备知识·基础盘点】1.召开:2022年10月,在北京举行。2.内容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心 任务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选举 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关键能力·史料探究】探究 中华民族的飞跃【情境】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将百年党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时期 伟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思维交互】根据史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对“中华民族的飞跃”做出合理阐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史论生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理论成果 解决的问题 重大作用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引领中国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课堂学业达标1.(2025·泉州高一检测)下表为中共历届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节选)时间 内容1997年 邓小平理论2002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12年 科学发展观2017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表内容反映了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B.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提升C.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完成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形成2.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这些思想理论都 (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 D.指导了民主革命取得胜利3.(2024·河北合格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将这一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4.(2025·德州高一检测)中共十九大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 ( )A.创新型国家 B.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D.世界一流强国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B.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C.武力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D.谴责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6.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 (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C.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D.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面部署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素养目标】1.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运用文献资料,概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认识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定位】知识体系统领知识点一 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备知识·基础盘点】1.中共十八大(1)召开:2012年 11月,在北京举行。(2)内容:报告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主线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选举 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3)地位: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召开:2013年3月(2)内容:选举 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阐明中国梦的本质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教材开发】阅读《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9课P190“历史纵横”,思考两大布局的目的是什么。提示: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关键能力·史料探究】探究 中共十八大【情境】中共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思维交互】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历史解释)提示:原因: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史论生成】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蕴含的新意表现 阐 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 (2)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1)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 (2)它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知识点二 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备知识·基础盘点】1.中共十九大(1)召开:2017年10月在北京举行。(2)内容:报告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主要 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两个 阶段 战略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思想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选举 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背景:①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②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内容:习近平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3)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4)发展:表现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科学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明确提出确立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意义 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关键能力·史料探究】探究1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情境】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理想的探讨从未停止,习近平对未来社会理想状态也有自己的构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习近平构建理想社会的“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构建理想社会的世界关怀。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蕴含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付晓旭《习近平社会理想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思维交互】根据情境并结合新中国的史实,从思想、经济、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提示:①思想上,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经济上,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③政治上,提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民主集中制,适当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探究2 新时代的社会矛盾【情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思维交互】根据情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分析影响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提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要求提高;城乡、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大差异。【史论生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其他理论的关系 1.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整合、提升。 2.习近平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的整合、提升。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提升。 4.习近平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思想的整合、提升。 5.习近平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整合、提升。知识点三 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备知识·基础盘点】1.召开:2022年10月,在北京举行。2.内容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心 任务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选举 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关键能力·史料探究】探究 中华民族的飞跃【情境】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将百年党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时期 伟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思维交互】根据史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对“中华民族的飞跃”做出合理阐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提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领导人民发愤图强、锐意进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迎来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不断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史论生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理论成果 解决的问题 重大作用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引领中国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课堂学业达标1.(2025·泉州高一检测)下表为中共历届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节选)时间 内容1997年 邓小平理论2002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12年 科学发展观2017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表内容反映了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B.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提升C.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完成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形成【解析】选A。根据材料,从1997年到2017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这些内容均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深化,A正确;从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属于理论创新,而非科技创新,排除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完成”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材料内容属于理论创新而非外交体系,排除D。2.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这些思想理论都 (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 D.指导了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解析】选A。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理论都是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A正确;B、C、D符合毛泽东思想,排除。3.(2024·河北合格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将这一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解析】选D。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D正确;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时还未出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排除A;中共十五大上被写入党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排除B;中共十七大上被写入党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排除C。4.(2025·德州高一检测)中共十九大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 ( )A.创新型国家 B.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D.世界一流强国【解析】选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九大指出,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B正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是2006年提出的,排除A;中共十九大未提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和世界一流强国,排除C、D。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B.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C.武力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D.谴责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解析】选B。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B正确;材料未涉及“一国两制”,排除A;C与“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不符,排除;D不是材料主旨,排除。6.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 (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C.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D.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面部署【解析】选D。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九大确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面部署,D正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是中共十四大,排除A;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是中共十三大,排除B;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是中共十八大,排除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学生版.docx 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