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爱我们的祖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爱我们的祖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年级 二年级
课程标准模块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使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
单元名称 第四单元 单元课时数 8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 《我爱我们的祖国》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化分析 课标要求 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1-2年级)通过本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规则意识,言行举止符合基本 的道德准则和规则;初步了解国情,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社会 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政治认同”核心素养中提出·认识国旗、国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切感”“知道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感受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本单元通过国情学习和国家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学到什么程度 第一,了解国家的名称、版图、首都等基本国情常识,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祖国的伟大成就,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正确价值观。 第二,在学习国情的过程中,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具备主动关心国家发展、乐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品格。 第三,通过观察、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国情,能够清晰表达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在关注国家发展、探索祖国成就的过程中,初步养成合作学习与社会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1.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2.本单元主题是“我爱我们的祖国”,单元页配图中的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核心标志,承载着国家的尊严与历史记忆,承载着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文展现了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景象,向人们传递着浓烈的爱国情怀。 作为单元导语,“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这句话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揭示了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这种情感超越了个人利益,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力量。导语旨在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深化对祖国的了解,升华爱国主义情感,在初步形成国家归属感与荣誉感的基础上,自觉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与报国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
学情分析 已有认知、能力基础:学生对“祖国”“国旗”“北京”有初步印象。 可能遇到的困难:对“多民族”“版图完整”等抽象概念理解困难。 发展点:通过图片、故事、地图等方式建立具体认知。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学习重点: (1)指导学生识记祖国的全称,识读祖国的版图和位置,指导学生认识首都,了解首都的重要地标和相关故事,产生热爱之情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多姿多彩,为美丽家园感到自豪,激发对祖国名山大川的向往之情。 (2)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感知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建立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和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并理解其含义,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尊重和爱护国家标志。 (3)指导学生理解中国年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及美好寓意。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年越过越好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感知祖国的发展和日益强大。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指认祖国的完整版图。指导学生了解首都的城市地位及其作为国家象征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整体感知,产生对美丽家园的热爱和向往。 (2)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标志的含义,养成尊重和爱护国家标志的行为习惯。 (3)指导学生理解中国年传统习俗背后的美好寓意。指导学生在对过年方式变化的对比和反思中感受祖国的发展和日益强大。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第一,了解国家的名称、版图、首都等基本国情常识,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祖国的伟大成就,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正确价值观。 第二,在学习国情的过程中,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具备主动关心国家发展、乐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品格。 第三,通过观察、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国情,能够清晰表达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在关注国家发展、探索祖国成就的过程中,初步养成合作学习与社会探究能力。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活动/任务1 培育家国情怀 核心目标 学生应该“知道我们国家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识中国版图”。整体感知祖国的壮丽河山,从而启蒙爱国情感,培育政治认同素养,为形成爱国的正确价值观奠定基础。
具体表现 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资源,构建互动参与的体验情境,帮助学生在具身认知中建立对“美丽中国”的整体认知与情感认同,实现爱国主义启蒙教育。
活动/任务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 核心目标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学习主题的重要内容。教材通过让学生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中国人都是一家人,引导学生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步实现国家身份认同。
具体表现 通过直观的画面、真实的场景和生动的情境能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教材呈现了各地小朋友介绍当地特色风光的活动场景,定格了国家标志在特殊场合出现的真实画面,还创设了寻找生活中的国家标志的探究情境。这一切都是力图通过情境体验,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与国家的关系,深化国家认同,激发爱国情感。
活动/任务3 核心目标 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增强文化认同,传承文化基因。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时间”。“年”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一种体现,起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时间观念与农耕社会的礼仪秩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也蕴含着家国同构的文化精神。
具体表现 教材通过展示春节的传统习俗与现代创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与传承责任感。
四、单元教学结构图
五、单元课时计划安排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点2课时13美丽中国我们的家落实课标要求,培育家国情怀。2课时14 我们都是中国人落实课标要求,奠基国家身份认同。2课时15 红红火火中国年落实课标要求,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2课时16祖国,我为您自豪落实课标要求,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奠基文化和制度自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