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音乐小屋》是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钟声》中的一首表演歌曲。本单元以“钟声”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描绘的钟声、铃声等形象,体验其带来的愉悦与美好。(一)调式与节奏:歌曲为1=E,2/4拍,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曲调中包含大量的 X X X X | X 0 节奏型,生动地模拟了“叮咚”的门铃声,休止符的运用增添了歌曲的趣味性和灵动感。(二)曲式结构:歌曲结构规整,短小精悍,分为两个主要乐段,旋律多采用重复和模进的手法,易于学生记忆和学唱。(三)教学价值:歌曲不仅是简单的演唱材料,更通过“叮咚”这一核心动机,为学生提供了节奏训练、二声部合作的绝佳机会,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表现与合作能力的良好载体。(四)内容与内涵:歌曲以“音乐小屋”欢迎小客人的情景,营造了一个充满童趣和快乐的音乐世界。教材中配套的发声练习和二声部合作练习,直指歌曲的教学重难点,体现了教材编写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教材插图特意展示了邓小岚老师在马兰村建设的“音乐城堡”,将歌曲的艺术性与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教育事迹相结合,赋予了课程更深层的人文内涵和情感温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渗透的宝贵资源。综上所述,本课在教材中承担着从音乐技能(节奏、合作)到审美情感(快乐、友爱)再到文化理解(音乐与生活)的综合教育功能。【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是小学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阶段,在音乐学习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心理与认知特点: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对音乐故事、音乐游戏有浓厚的兴趣。《音乐小屋》创设的做客情境非常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能有效激发学习动力。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需要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等直观方式感受音乐。(二)音乐能力基础:优势: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节奏感,能够比较准确地模仿和演唱短小乐句。他们乐于参与表演和创编活动。挑战:声音控制:部分学生仍习惯用“喊唱”的方式演唱,引导他们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叮咚”感是本课的重点。合作能力:这是他们初步接触多声部音乐实践的阶段。二声部合作对于他们来说既有新鲜感也有挑战性,容易出现“跟跑”、节奏不稳等现象。需要教师通过分声部练习、手势指挥等方式进行耐心引导。(三)教学策略预设:针对学生的特点,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法、合作学习法,将枯燥的技能训练融入“敲门”、“做客”、“开音乐会”等趣味环节中,化难为易,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练。【教学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聆听和学唱,学生能感受歌曲《音乐小屋》轻松、快乐的音乐情绪,感知“叮咚”声塑造的音乐形象与节奏特点。(二)艺术表现:能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快乐地演唱歌曲《音乐小屋》;能尝试参与简单的二声部合作,用声音模拟出“此起彼伏”的叮咚效果。(三)文化理解:通过了解邓小岚奶奶和马兰村“音乐城堡”的故事,初步感受音乐如何为生活带来美好与希望,建立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四)创意实践:能尝试用肢体动作或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愿意参与简单的表演,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情境。【教学重难点】重点:像小铃铛一样清脆地、快乐地演唱歌曲。难点:在二声部合作中,能稳住自己的节奏,唱出“你唱我接”的叮咚效果。【教学准备】PPT课件、歌曲音频、钢琴(或电子琴)、三角铁或碰铃(若干)。【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神秘的邀请函(约5分钟)1.神秘聆听:视觉辅助:教师在播放“叮咚”声前,先在屏幕上展示一扇紧闭的、充满童话色彩的小门图片。教师角色扮演:教师轻声说:“嘘!同学们快看,我发现了一扇神秘的小门。它好像在邀请我们,但我们不知道密码。让我们闭上眼睛,用心听,也许密码就藏在声音里。”多感官联动:(教师用钢琴或三角铁敲出 5 3 | 5 3 的旋律,音色可以处理得更空灵一些)。敲击的同时,屏幕上的小门可以配合闪烁微光,增强神秘感。2.激发想象:互动问答:“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它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引导学生说出“门铃”、“泉水”、“风铃”等,并描述他们想象的画面,如“我好像看到了森林里的小木屋”、“我好像听到了山涧的流水声”)。揭晓课题:“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清脆的‘叮咚’声,正是打开《音乐小屋》的钥匙!今天,我们就将收到一份来自音乐小屋的邀请!”(出示课题,课题可以设计成一张精美的邀请函样式)。3.背景渗透(深化情感):故事化讲述:“在现实世界里,真的有这样一座充满魔力的‘音乐小屋’。它不是用砖瓦,而是用爱心和音符建造的。有一位叫邓小岚的奶奶,她来到河北省的马兰村,发现那里的孩子很少接触音乐。于是,她就像一位音乐仙女,为孩子们建起了这座‘音乐城堡’。”视听结合:播放一段30秒的短视频或一组图片,内容是邓小岚奶奶教孩子们唱歌、孩子们在山谷里排练的温馨画面。配上背景音乐《月亮舞台》(马兰儿童合唱团演唱)的片段。情感升华:“看,音乐就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发芽、开花,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欢笑。现在,邓奶奶和马兰村的孩子们,正通过这‘叮咚’声,邀请我们去做客呢!让我们带着期待的心情,出发吧!”(二) 新课教学:做客“音乐小屋”(约25分钟)敲门练习:学唱“礼貌的暗号”(解决难点)具象化指导:“想去小屋做客,得先有礼貌地敲门。我们的敲门声 5 3 | 5 3 | 3 1. |,要像一颗颗圆润的小珍珠,轻轻弹起来。”柯尔文手势辅助:教师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sol-mi-sol-mi-mi-do)表示音高,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音高走向,唱准音调。“弹力球”游戏:“让我们想象手里捧着一个弹力球。唱‘叮’(sol)时,球向上弹起;唱‘咚’(mi)时,球轻轻落下。最后‘叮咚~’(mi-do),球慢慢滚远了。” 全班起立,边唱边做这个动作,感受声音的弹性与气息的控制。“回声”与“接力”游戏:回声游戏: 师唱“叮咚”,生模仿“叮咚”,要求音量、音色完全一致,像山谷里的回声。接力敲门(升级版): 将学生分为四组,进行“四声部轮唱”。第一组:5 3 0 0 | 0 0 0 0 | (叮咚)第二组:0 0 5 3 | 0 0 0 0 | (叮咚)第三组:0 0 0 0 | 3 1. 0 0 | (叮咚~)第四组:0 0 0 0 | 0 0 3 1. | (叮咚~)指挥家:请一位学生当小指挥,体验合作的乐趣。这为后续的二声部合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走进小屋:聆听小屋的“欢迎词”(整体感知)任务驱动聆听:“小屋的门开了!让我们静静地听,小屋为我们唱了什么欢迎词?请听好两个问题:1. 小屋为我们做了哪两件事?2. 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是开心的、平静的还是激动的?”动态图谱辅助: 播放音频时,教师在黑板上或用PPT展示一个简单的“情绪图谱”或“故事图谱”。例如,旋律线随着音乐起伏,在“打开小门”、“推开小窗”处分别画出门和窗的简笔画,在“欢迎你,欢迎我”处画上笑脸。帮助学生将听觉信息转化为视觉信息。学唱歌曲:与小屋“合唱”(分段学唱)第一段:解锁“开门”密码休止符游戏“定格”:“小屋在开门的时候,好像有个小小的停顿,充满了惊喜!我们来玩‘定格’游戏。唱到‘0’休止符时,所有人瞬间定格,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然后再继续唱。” 这让抽象的休止符变得有趣。歌词接龙与创编: 师生问答:“叮咚,叮咚,做什么?(生:打开小门)叮咚,叮咚,又做什么?(生:推开小窗)” 熟练后,可以引导学生创编:“叮咚,叮咚,还做什么?(生:拍拍小手/点点头……)”第二段:感受“拥抱”的温度体态律动辅助: 教唱“音乐小屋在欢迎你,欢迎我”时,引导学生张开双臂,做一个拥抱的动作,感受乐句的连贯和情感的饱满。难点乐句“画彩虹”:对于 4 5. | 4 3. | 这一句,教师说:“这个乐句像一道美丽的彩虹,我们要用手把它画出来。” 带领学生用手臂从左到右画一道平滑的弧线,感受两拍时值的饱满。完整演唱:成为“小屋的主人”分角色演唱: 一半学生扮演“敲门者”,唱“叮咚”和第一段;另一半学生扮演“音乐小屋”,唱第二段。然后交换角色。情感提示(具象化): “唱‘欢迎你,欢迎我’时,看看你身边的同学,给他们一个最甜美的微笑。唱‘我们的快乐都在这里’时,可以挺起小胸膛,让我们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三) 合作创编:举办“小屋音乐会”(约8分钟)声势伴奏升级版:分组创编: 将学生分为“节奏组”、“动作组”。节奏组: 为歌曲设计固定的节奏型,如用拍手(X X)代表“叮咚”,用拍腿(X -)代表长音。动作组: 负责设计歌词对应的动作,如“打开小门”(双手做开门状)、“推开小窗”(双手做推窗状)、“欢迎你”(招手)、“快乐”(原地跳跃或转圈)。成果展示: 两组合作,一边唱歌,一边加入声势和动作,形成一个小小的歌舞表演。乐器伴奏与“音乐小管家”:角色分配: 设立“门铃演奏家”(三角铁/碰铃,负责“叮咚”)、“风声演奏家”(沙锤,负责为长音伴奏)、“鼓手”(小鼓,负责稳定节拍)。音乐小管家: 请一位或几位学生担任“音乐小管家”,他们的任务是在合适的时机举起相应的乐器图片,提示演奏家们入场。这培养了学生的聆听能力和组织能力。二声部合作展示(终极版):分层叠加: 这是音乐会的最高潮。第一层: “门铃演奏家”和“风声演奏家”先进入,营造氛围。第二层: 一半学生演唱主旋律。第三层: 另一半学生在休止符和乐句结尾处,轻声哼唱“叮咚”作为回声。教师指挥: 教师担任总指挥,用手势和眼神协调各声部的进入和强弱变化,创造出一首丰满、动听的小型合唱曲。(四) 课堂小结:把“小屋”装进心里(约2分钟)情感回顾与呼应:“同学们,今天的音乐会太成功了!我们用歌声、乐器和舞步,让这座《音乐小屋》充满了生机和欢乐。现在,音乐会要结束了,让我们轻轻地跟小屋说再见吧。”(全班一起,用最轻柔的声音再唱一次 5 3 | 5 3 | 作为告别)。价值升华:“记住,音乐小屋不仅存在于马兰村,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当你开心时,可以唱首歌;当你难过时,音乐也能给你力量。希望你们都能成为自己生活里的‘邓小岚奶奶’,用音乐点亮自己,也温暖他人。下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教师:音乐小屋神秘的钥匙用耳朵找到通往音乐小屋的钥匙。嘘!你听到了什么?HELLO SUMMER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叮咚!这是音乐小屋的钥匙!邀请函《音乐小屋》5 3 | 5 3 0请用这把音乐钥匙,开启我们的快乐之旅。现实中的“音乐城堡”邓小岚奶奶用爱心和音符在马兰村建造的“音乐城堡”。学唱“礼貌的暗号”在这普天同庆的大日子里我有万千祝福而无从说起只想很老土地向你说四个字声音像小珍珠, 有弹性!用 柯尔文手势 辅助提示音高。游戏:回声与接力1第一组 (红)5 3 0 00 0 0 02第二组 (蓝)0 0 5 30 0 0 03第三组 (绿)0 0 0 03 1. 0 04第四组 (黄)0 0 0 00 0 3 1.小指挥家聆听:小屋的“欢迎词”小屋为我们做了哪两件事?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歌曲里的故事叮咚打开小门推开小窗欢迎你快乐都在这里解锁“开门”密码休止符 0 是惊喜的停顿!感受“拥抱”的温度学唱第二段:像画一道美丽的彩虹,唱满两拍!难点乐句像画一道美丽的彩虹成为“小屋的主人”唱“欢迎你”时, 别忘了微笑哦!唱“我们的快乐”时, 挺起胸膛,神气一点!我们的身体会唱歌!节奏组拍手手 → 叮咚拍腿腿 → 长音动作组开门动作 → 打开小门招手动作 → 欢迎你跳跃动作 → 快乐二声部合作:最美的回声底层:乐器组 (三角铁、沙锤)中层:主旋律演唱组顶层:“叮咚”回声组让我们合作,创造最动听的音乐!感谢大家教师:感谢您观看与支持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7 范唱:音乐小屋.mp3 38 伴奏:音乐小屋(原调原速).mp3 39 伴奏:音乐小屋(原调慢速).mp3 【新教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演唱《音乐小屋》-课堂教学设计.docx 伴奏视频.mp4 带歌谱视频.mp4 邓小岚的故事.mp4 音乐小屋-课件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