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8.2 守护正义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司法改革成果,理解制度保障正义的价值,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2.道德修养:培养正直、勇敢的品格,学会在校园和生活中抵制非正义行为。3.法治观念:明确司法是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掌握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正义的方法。4.健全人格:形成理性、担当的人格特质,在复杂情境中学会“见义智为”。5.责任意识:认识到守护正义是公民责任,主动参与维护社会公平。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理解正义的内涵与意义;掌握守护正义的途径和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将“守护正义”的认知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尤其是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做出理性、机智且勇敢的选择。带着以下问题浏览教材P70——741.正义的内涵?2.正义的意义?3.怎样守护正义?总议题:正义的温度:从个体选择到社会共识子议题一:正义的温度从何而来?——解码正义的人性底色子议题二:正义的温度如何传递?——解析正义的涟漪效应子议题三:“正义的温度何以持久?——构建正义的护城河子议题一:正义的温度从何而来?——解码正义的人性底色分析以下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为什么?帮助他人赖清德发表台独言论分裂祖国邯郸三名初中生杀害同学救死扶伤中国政府援助巴勒斯坦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人民生活观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见义勇为无私奉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考试作弊贪污腐败见利忘义自私自利偷税漏税破坏公物浪费资源------在讨论什么是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时;同学们用关键词给出了自己对两种行为特征的描述;请你来续写。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一个崇尚战争的国家和一个维护和平的国家,哪个更文明?当看见正在经历危险或者磨难的人们,你会感到难受吗?想施以援手吗?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良知,有基本的真善美的观念。议题小结:正义的温度从何而来?——解码正义的人性底色1.正义的内涵?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③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子议题二:正义的温度如何传递?——解析正义的涟漪效应救助站的救助行为是正义行为吗?对被救助者有什么意义?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观察下图,思考一下问题: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能够保证收入分配更加公平,让每一个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贫困学生得到社会的关爱,保障其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让失业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让其有尊严地生存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即使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请你结合视频说说,这些正义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①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②要求人们顾全大局 、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议题小结:正义的温度如何传递?——解析正义的涟漪效应2.正义的意义?(1)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①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②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即使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2)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①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②要求人们顾全大局 、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子议题三:正义的温度何以持久?——构建正义的护城河视频中出租车司机“张师傅”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①每个人都要自觉识事理、辩是非、知善恶 ,以实际行动推动正义的实现。②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你知道这些号码吗?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公安报警 政务服务便民火警 公共法律服务急救 青少年服务台交通事故报警 市场监管投诉举报11011912012212345123481235512315当非正义行为在身边发生时,当看见别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当自身遭遇困难时……请记住并及时拨打以上热线电话。相关链接“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结合这段视频,你觉得要守护社会正义,除了个人的力量还需要什么?(2)司法: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①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②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段话说明了“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依法纠正张氏叔侄案、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等重大刑事冤错案件58件122人,让正义最终得以实现。结合视频,说说,守护正义还需要怎样做?(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数量超过其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总和,是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我们不能接受死亡、饥饿在加沙成为新常态;不能允许冲突延宕扩大,坐视整个中东陷入一场全面战争;不能漠视安理会被边缘化;当然不能对真正的外交失去信心。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议题小结:“正义的温度何以持久?——构建正义的护城河3.怎样守护正义?(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2)司法: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正义的内涵守护正义的做法正义的作用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守护正义课堂总结课堂练习1.(2024八上·镇雄县期末)青少年遇到非正义的事情,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不管怎样,都要挺身而出,与不法分子拼到底B.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巧妙借助社会力量将歹徒抓获C.及时拨打“110”电话,配合警方制服不法分子D.在不利的情况下,更要讲究智斗2.(2024八上·滦州期中)放学回家的路上,八年级学生小朋看见一名歹徒骑摩托车抢劫。小朋立即报案,共向公安部门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牌号和去向。公安部门根据小朋提供的线索,很快就抓住了犯罪嫌最人。小朋的行为表明( )①作为未成年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讲究策略②要见义勇为、匡扶正义,不顾一切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③作为未成年人,面对歹徒抢劫他人,应避而远之④要自觉做到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3.(2024八上·南宁期中)在社会生活中,非正义行为仍时有发生,面对非正义行为,青少年要( )①严格以法律为准绳,严惩违法行为②学会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③学会自我保护,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④大胆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不计后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5八上·通州期末)道德与法治课时政述评环节,同学们讲述了以下两则案例。案例一 “终身禁止”进入熊猫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布通报:2024年10月8日,游客张某在大熊猫外展场地上空放飞无人机,大熊猫“花花”“和叶”受到惊吓,现场安保人员发现后立即采取措施将无人机截获并报警。熊猫基地决定禁止其终身进入园区(含熊猫谷)参观。园区呼吁游客朋友共同维护文明有序的旅游秩序,保护好“国宝”大熊猫。 资源链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景区公告》参观须知第3条规定,园内禁止携带或使用无人机、滑板、平衡车、自行车等。 案例二“职业退货人”获刑某“网购达人”发现了平台存在“收货后贵重商品后选择退货,却只退包装盒或赠品,骗取退款。并把扣留的商品二次售卖,5个月间共骗取退款13万余元。当地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之后,该事件在网络传播中出现恶意曲解判决的情况,甚至产生“网络退货”即“获刑”的谣言。当地法院发文提醒广大市民关注,网络上随意散播不实信息的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感谢观看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8.2 守护正义【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司法改革成果,理解制度保障正义的价值,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2.道德修养:培养正直、勇敢的品格,学会在校园和生活中抵制非正义行为。3.法治观念:明确司法是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掌握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正义的方法。4.健全人格:形成理性、担当的人格特质,在复杂情境中学会“见义智为”。5.责任意识:认识到守护正义是公民责任,主动参与维护社会公平。【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义的内涵与意义;掌握守护正义的途径和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将“守护正义”的认知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尤其是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做出理性、机智且勇敢的选择。【自主预习】带着以下问题浏览教材P70——741.正义的内涵?2.正义的意义?3.怎样守护正义?【议题式教学】总议题:正义的温度:从个体选择到社会共识子议题一:正义的温度从何而来?——解码正义的人性底色子议题二:正义的温度如何传递?——解析正义的涟漪效应子议题三:“正义的温度何以持久?——构建正义的护城河【教学过程】子议题一:正义的温度从何而来?——解码正义的人性底色●(图片展示:生活观察)分析以下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为什么?帮助他人、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人民、中国政府援助巴勒斯坦、救死扶伤赖清德发表台独言论分裂祖国、邯郸三名初中生杀害同学●(活动)在讨论什么是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时;同学们用关键词给出了自己对两种行为特征的描述;请你来续写。正义行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见义勇为、无私奉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非正义行为:考试作弊、贪污腐败、见利忘义、自私自利、偷税漏税、破坏公物、浪费资源总结: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图片展示)一个崇尚战争的国家和一个维护和平的国家,哪个更文明?答:维护和平的国家更文明●(图片展示)当看见正在经历危险或者磨难的人们,你会感到难受吗?想施以援手吗?为什么呢?答:因为我们有良知,有基本的真善美的观念。议题小结:正义的温度从何而来?——解码正义的人性底色1.正义的内涵?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③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子议题二:正义的温度如何传递?——解析正义的涟漪效应●(视频)救助站的救助行为是正义行为吗?对被救助者有什么意义?总结: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图片展示)观察下图,思考一下问题: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能够保证收入分配更加公平,让每一个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让失业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让其有尊严地生存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使贫困学生得到社会的关爱,保障其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总结: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即使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视频)请你结合视频说说,这些正义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总结: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①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②要求人们顾全大局 、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议题小结:正义的温度如何传递?——解析正义的涟漪效应2.正义的意义?(1)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①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②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即使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2)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①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②要求人们顾全大局 、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子议题三:正义的温度何以持久?——构建正义的护城河●(视频)视频中出租车司机“张师傅”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总结:(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①每个人都要自觉识事理、辩是非、知善恶 ,以实际行动推动正义的实现。②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相关链接)你知道这些号码吗?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公安报警 110 政务服务便民 12345火警 119 公共法律服务 12348急救 120 青少年服务台 12355交通事故报警 122 市场监管投诉举报 12315当非正义行为在身边发生时,当看见别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当自身遭遇困难时……请记住并及时拨打以上热线电话。●(视频)“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结合这段视频,你觉得要守护社会正义,除了个人的力量还需要什么?总结:(2)司法: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①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②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图片展示:呼格吉勒图案)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段话说明了“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依法纠正张氏叔侄案、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等重大刑事冤错案件58件122人,让正义最终得以实现。●(视频)结合视频,说说,守护正义还需要怎样做?总结:(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维护国际正义,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构建更加符合正义的国际秩序和美好世界。●(图片展示)我们不能接受死亡、饥饿在加沙成为新常态;不能允许冲突延宕扩大,坐视整个中东陷入一场全面战争;不能漠视安理会被边缘化;当然不能对真正的外交失去信心。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数量超过其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总和,是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总结: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议题小结:“正义的温度何以持久?——构建正义的护城河3.怎样守护正义?(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2)司法: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课堂总结】是人守护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正义的内涵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正义的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守护正义的做法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习快评丨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在纪念中.mp4 生活有尊严有温度_社会救助“洒满阳光”1-BV1BM411Z7ub_20251104_21085431.mp4 第二十条.mp4 见义智为!的哥见乘客可疑把车开进派出所.mp4 那些生活中的正义感!路见不平一声吼!满满的正能量!!!1-BV1zYApe8EjL 00_00_01-00_03_28_20251108_15272163.mp4 (议题式教学)八上8.2守护正义.doc (议题式教学)八上8.2守护正义课件+教案+素材.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