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6.2共筑生命家园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健全人格: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心素核养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思考本课教学基本问题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5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和时代图景?目录学习导航01PART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3个地球日宣传片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我们又给自然提供了什么?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土地资源丧失生态平衡破坏水资源减少气候变化加剧气象灾害01PART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气、土壤、水、森林……森林砍伐、土地退化、空气污染……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索取会如何?自然人类01PART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5开年之初,暴雨洪水与干旱干裂便同时上演,这绝非偶然。看似孤立的极端天气背后,实则暗藏联系,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紧急警钟,预示着2025年气候异常或许将贯穿全年,一场关乎人类生存环境的气候危机,已然拉开帷幕。01PART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捕食野生动物引发新冠气候变暖,物种濒临地球向人类发出警告给了我们什么启示?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01PART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知识梳理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P81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从美丽高岭到黄沙漫天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水草丰沛的皇家猎苑,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清末实行开围募民、垦荒伐木,加之连年战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已经退化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林草植被稀少。建场初期,林场没有树苗,是从外地引进的。1962年,林场种植了1000亩树苗。到了秋天,发现成活率不足5%。在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攻克高寒地区育苗技术难关的基础上,进一步攻克造林技术难关,探索创造了“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科学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近百万亩。育苗造林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考虑环境承载力,尊重自然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共生为目标1961年,《中共中央关于确定林权、保护山林和发展林业的若干政策规定(试行草案)》政策1962年,国家组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随后,来自全国18个省市、24所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原林场干部、工人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在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启动实施了“三北”工程建设。1983年,正式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2007年,节约资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两山”理念生根结果,中国生态的前世今生!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忽视“绿水青山”,只有我们犯过这样的错误吗?思考1: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探究与分享:P82伦敦“杀人雾事件”,思考并回答问题。表面上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是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的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1)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控制污染物排放,规范人们的环保行为;坚持有法必依,严格执法,让有关法律落地生效;(2)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加大环保投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发展;(3)个人: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等等。·知识梳理★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p83-84坚定目标基本国策发展理念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小贴士:分清基础、准则、目标、国策、理念拓展:五大新发展理念02PART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是各国政府共同探讨环境问题、探讨保护 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性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以及人类与环境 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第一座里程碑。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 纪议程》。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莫定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社会进入一个实质性减排温室气体的阶段。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 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2016年9月,习近平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中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2020年9月,习近平2020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 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思考:在人类环境保护的历次重要会议上达成的共识,对我们保护环境有什么启发?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p8302PART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必须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知识梳理★3.为什么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p83、84、87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p83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p84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p87最后一段后3行浙江余村的致富道路浙江余村的两条致富路有何不同?从浙江余村的发展,对我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有何思考?第一条富起来的道路第二条富起来的道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结果:富裕带来环境的恶化,富裕不长久,发展陷入困境。结果:建设美丽山村,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余村及时转变了发展理念,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制定了正确的发展规划,通过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来践行。浙江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4.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拓展追问有人认为“先赚钱再治污”,你如何反驳这种观点?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说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20年前的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两山”理念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余村是习近平“两山”理论的诞生地,更是成功实践地。·知识梳理★5.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①②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安吉县不断积极探索实现“双碳”目标路径,同时将企业非道路移动机械作为碳减排的突破口,积极推进企业中小功率机械新能源替代推广普及。近年来,“无废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正在深入推进。安吉这项工作一直走在前列,2020年列入省首批试点,2022年获评省首批“无废城市”。(“无废城市”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5.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p86低碳微行动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以下材料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还有其他大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为形成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立法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相关犯罪案件2.9万起,公安部挂牌督办155起重大案件。公安部同时公布10起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典型案例。(执法方面)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修改凸显保护优先原则,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公益诉讼主体,明确政府监督责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追责处罚力度等内容,是我国环境立法史上的里程碑。5.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④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畅想:你心目中的美丽中国是怎样的?美丽中国内涵: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时代图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为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国家、社会、企业、公民(青少年)如何做?国家篇:①完善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惩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P85-87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社会篇: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积极营造“节能环保光荣、污染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企业篇: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落实节能减排政策。②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③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④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青少年(公民)篇:①学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②积极参加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③主动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④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环保行动,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具体措施:P87低碳微行动)生态兴则文明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美丽中国建设将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华夏篇章,将不断绽放新的精彩!共筑生命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美丽中国·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共筑生命家园,追求绿色生活方式安吉县某学校团委中学开展了“共筑生命家园,追求绿色生活方式”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作为一名学子,我们贡献自己的力量。(1)请你完成下面的倡议书。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共筑生命家园,追求绿色生活方式,你我责无旁贷,为此,我们发出以下倡议:一是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二是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从点滴做起,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深化对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认识。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不乱扔垃圾不乱丢,废弃口罩,不随地吐痰等等三是养成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践行绿色消费,在日常消费中优先选购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的筷子、纸杯、塑料袋等制品。绿色出行,积极履行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深化光盘行动,理性消费,节约粮食,合理点餐、剩餐、打包等等…… 安吉县某中学2023年10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 共筑生命家园 .pptx media1.mp4 media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