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上古时期:有人类以来~476年;文明产生;奴隶社会)【课标要求】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阶段特征】1.政治:(1)这一时期,人类逐渐迈入文明时代,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最初形成了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并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人类历史进入到了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矛盾斗争的时期。(2)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多形成等级森严的君主专制统治,欧洲文明属于海洋文明,建立起了民主制度,法制相对发达,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3)古文明建立的同时就开启了向外扩展之路,亚非文明以武力征服为主要方式,古希腊文明以移民殖民为主要方式。随着文明的扩展,大帝国兴起,初期出现了赫梯、埃及新王国和亚述,后来形成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波斯、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2.经济:(1)世界各个区域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2)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东西方文明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农业基础的。(3)亚非文明以农业为主,古希腊文明工商业繁荣。这决定了亚非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不同特点。(4)随着文明的扩展,大帝国的兴起,区域内的各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加强,这种横向交流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3.思想文化:(1)各文明区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但各文明区之间总体上呈分散孤立封闭发展状态。(2)从文明产生,到大帝国兴起,各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流总体上呈现出加强趋势。(3)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分别成为了二者的文化源头。(4)受萨哈拉沙漠和大海的阻隔,非洲大陆相对封闭,受大洋阻隔,美洲基本隔绝。这种闭塞的环境使非洲和美洲文明相对孤立发展,进程缓慢。美洲的印第安人独立发展出了特色鲜明的古代文化。【知识结构】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农耕畜牧的产生(1)原始社会(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人们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①食物: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②工具: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③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生活。④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⑤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2)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成就(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地区 农业 畜牧业西亚 最早培植出大麦、 小麦和豆类作物 饲养狗、绵羊和山羊南亚 芋头中国 培育出水稻、粟(小米) 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中南美洲 培育出玉米、甘薯、马铃薯、番茄、辣椒、南瓜 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3)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影响①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②促进了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变化;人类开始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从迁徙到定居;推动社会分工的出现即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③促进贸易发展:原始社会后期,互通有无,促进交换和贸易发展。④推动艺术和科学产生:天文历法和数学等科学发展起来。⑤促进早期城市形成: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城市是国家出现、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⑥促进男女地位的变化: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⑦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居住形式(1)村落的产生①演变:人类的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②原因:农业出现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居民聚居点——村落。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③特点: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④用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防卫和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便利。(2)集镇的出现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者开始聚集,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他们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处筑垒设防,形成集镇。(3)城市的产生①约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地区出现城市。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②约前800年,古希腊人已经建设了雅典等城市。城市布局中已具有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③古罗马城市集中于内陆,以罗马为中心。其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3.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1)阶级的产生①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和剥削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②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2)国家形成: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3)文字出现: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明的产生的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等。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文明 发源地 时间 特征 主要成就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 约前3500年 苏美尔城市国家;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利益),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发明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创作了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发明了60进制古代埃及文明 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约前3500年 法老掌握政治、经济、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拥有至上权威 创造象形文字、生产主要书写材料——莎草纸,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造金字塔,保存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古代印度文明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前3千纪、古印度文明诞生,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创造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古代希腊文明 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 前2千纪,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斯巴达城邦是寡头政治,雅典城邦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典型。但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 文学:神话、戏剧(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荷马史诗》史学: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创作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教育: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总之:1.西亚、北非、南亚属于大河文明,发展种植农业为主的农耕经济, 一般都建立起地区性大国,实行君主专制的政治统治2.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为主的经济,适应这种经济发展要求,通常建立起城邦民主政治。3.上述文明的共同特点是:①古代文明中,奴隶 主占有生产资料,把 持国家权力,剥削奴 隶和平民。都是奴隶 制文明。②由于生产力发展 水平和交通条件的 限制,古代各奴隶制 文明基本独立发展, 表现出明显的多元 化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