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温故知新
站立背诵5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巡查或抽查重点学生
①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②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总议题:如何创造财富?
自主学习
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有哪些?
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有什么区别?
你喜欢哪一种收入分配的途径?
自学指导:圈关键词
(1)快速阅读正文部分内容,独立完成1、2两题,同位讨论第3题
(2)先用铅笔将自己的答案标出来。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论按劳分配之实践真谛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要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分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名词点击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等)所获得的收入。
1.国民收入分配
探究与分享
某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村办企业红红火火,每年的集体分红让人羡慕。村民不仅耕种自家承包的土地,而且在村办企业领着一笔不菲的工资。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也早早享受到免费的教育和医疗。该村富裕后,还不忘带动周边的乡村共同富裕。
在村办纺织厂,女工张秀英的工资条上,基础工资旁贴着创新能手津贴。她改良的纺纱工艺让车间效率提升20%,每月能多拿1500元奖金。厂长说:技术越好,分红越多,现在连95后都抢着当学徒。
种粮大户陈小虎承包的50亩地,因采用测土配方技术,每亩多收200斤。年终分红时,他多领了一台新拖拉机。
该村实行了什么样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角度谈谈你对这种收入分配方式的看法。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①在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和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 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土地劳动获得的收益。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公有制经济中只有按劳分配。
(×)
3.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
①必然性: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Ⅰ、生产资料公有制
前提
Ⅱ、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物质基础
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直接原因
(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占有特殊的经济利益,劳动成了人们获得社会产品的唯一根据。)
(在生产力还没有实现高度发达,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的前提下,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我国目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差别,劳动是一种谋生手段,不能实行平均分配)
4.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②意义
Ⅰ、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
Ⅱ、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人类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促进公平)
4.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1)具体形式
按生产 要素分配 劳动 要素 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广泛存在于包括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
资本 要素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技术 要素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获得的收入 管理 要素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所得 数据 要素 凭借数据获得的收入 土地 要素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土地经营权流转所得等 知识要素 凭借知识获得的收入 5.按生产要素分配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3000元。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
3.老吴是国有企业总工程师,年工资资金收入20万。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 一年净赚2.5万。
——劳动+资本要素
——资本要素
——土地要素
——信息要素
——劳动要素
——管理要素
——资本要素
——按劳分配
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2)意义:
注意:按生产要素分配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5.按生产要素分配
(1)主要途径:
①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津贴和资金
②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利息、租金
(2)其它途径:
①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
②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离退休金、养老金、失业救助、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6.居民收入的途径
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叔叔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小吕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小李大伯父是残疾人,无法务工,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发放的低保金和残疾补贴。
劳动性收入
(按劳分配)
劳动性收入
(管理要素)
财产性收入
(资本要素)
财产性收入
(资本要素)
财产性收入
(土地要素)
经营性收入
(劳动、资本要素)
劳动性收入
(劳动要素)
财产性收入
(技术要素)
思考:小吕一家的收入中哪些属于按劳分配?哪些属于按要素分配?分别属于哪种途径?
转移性收入
探究与分享
探究与分享
后来小吕听说传销赚钱快,就做起了传销,结果不仅没有发家致富,反而债台高筑,并因触犯法律受到制裁。
结合材料和你身边的实例,说说应该如何致富。
劳动的重要性及要求P47
(1)劳动的重要性: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劳动的要求:
①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②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③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三次分配中的义利之辨

①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②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1.为什么要完善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P47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2.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1)根本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做大蛋糕)(请补充在P47最后一段旁)
(2)总体要求: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切好蛋糕)(P47最后一句)
(3)两个同步: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4)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的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5)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解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6)完善收入分配,要重视大会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
初次分配
再分配
在价值的创造环节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
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再次分配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所得税
财产税
第三次分配
转移支付
社会保障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其他要素分配
形式:工资津贴、奖金
表现为:
劳动性收入
表现为:
财产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增值税、营业税
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个人捐赠
企事业单位捐赠
主体是企业
主 体 是 国 家
事业单位各项支出,如行政、教育、科研、国防等部门等
主 体 是 社会
当堂背诵
两个同步: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两个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解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感谢观看
汇报人:WP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