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九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统练
2025.11
年级:高二 科目: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30分)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实践证明,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颠覆性突破,都会形成新的生产力体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蒸汽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蒸汽机的出现,使机械动力取代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纺织、冶金、煤炭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还推进了社会城市化发展,为后续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电力的发明与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电力的出现,使电力动力替代了机械动力,钢铁冶炼、石油化工等重工业迅速崛起,人类社会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活力。半导体、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发明与广泛应用,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机器设备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升级,人类社会也由此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信、电子、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人类社会在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今天,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是指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数据信息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从技术层面而言,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也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人,我们不仅要培养有情怀有追求、掌握新技术的创新人才也要创造环境让通晓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才脱颖而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撑。当然,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地产业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条件有很大差异,因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采取一种模式,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摸清家底,“ 甲 ”, 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取材于盛朝迅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DeepSeek技术创新与开源,H1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跳起集体舞,《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不断刷新票房纪录——2025年春节期间,中国科技与文化领域三大热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热议,生动诠释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国智慧。
DeepSeek的诞生正值全球AI技术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美国通过OpenAI等企业主导闭源模型生态,中国亟需突破算力与数据壁垒,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DeepSeek技术创新,推出混合专家架构(MoE)和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大幅压缩了推理成本并有效解决了内存限制问题。在此基础上,DeepSeek—R1提出群组相对策略优化(GRPO),直接通过强化学习从基础模型中激发推理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训练效率并降低了训练成本。DeepSeek大胆开源,开放代码和模型权重,正在催生一个更开放、更多元的AI生态。DeepSeek使我国AI产业从“被动跟随”转向“主动引领”。
生产H1人形机器人的宇树科技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推动技术革新。产业层面,与供应链企业形成生态合作,覆盖零部件生产与集成。金融方面,数亿元融资为技术研发和量产提供了资本支持,同时强化了产融结合。这一模式为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提供了范式。
《哪吒2》创作团队自主研发“动态水墨渲染引擎”技术,将中国传统水墨的晕染、留白美学与三维动画动态光影融合,使中国传统水墨画“墨分五色”的独特美感在影片中完美地呈现出来。《哪吒2》的情感算法模块,通过深度学习10万组微表情数据,将其转化为角色的动作数据,使细微的眼神流转、肌肉牵动都极富生命力。科技创新使《哪吒2》的画面效果可以比肩甚至超越世界知名动画电影。
在热议DeepSeek、人形机器人、《哪吒2》之余,人们还欣喜地发现,它们背后的研发者大多是80后、90后的本土人才。他们以“ 乙 ”的精神,带领中国科技从跟跑者变成并跑者、领跑者,让世界刮目相看。
其实,这三大热点事件还有一个有趣的关联。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都是来自杭州的科技公司,《哪吒2》的创作团队里也有来自杭州的动漫科技团队。杭州拥有阿里巴巴等大数据龙头企业.形成了覆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数字技术产业基础雄厚。这座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正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杭州在新时代的春天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取材于刘玮楠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手工业退出了历史舞台。
B. 钢铁冶炼技术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
C. 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D. 三次工业革命完成了人类社会一体化建设。
2.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DeepSeek的创新技术能有效解决内存限制问题。
B. DeepSeek开源体现了我国对AI技术差异化发展路径的探索。
C. 宇树科技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提供了借鉴经验。
D. 为建立情感模块,《哪吒2》团队深度分析了10万组表情数据。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不爱深红爱浅红 乙:雏凤清于老凤声
B. 甲:深处种菱浅种稻 乙:敢教日月换新天
C. 甲:远近高低各不同 乙:不拘一格降人才
D. 甲:淡妆浓抹总相宜 乙:江山代有才人出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的生产力体系的诞生必将会带来科学技术的颠覆性突破。
B. 坚持问题导向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同于传统生产力发展的特征。
C. 科技创新使中国在科技与文化领域都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就。
D. 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数字产业使杭州成为“数字经济第一城”。
5. 学校“模拟政协”社团的成员想写一份模拟提案,就“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建议,下面是写作提纲。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帮他补充完整。要求简要概括。
措施建议 相关成功经验
加快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 ①
《哪吒2》创作团队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使影片画面效果达到世界顶级水平。
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②
③ DeepSeek、人形机器人、《哪吒2》的研发者多是有才能、有情怀的本土青年。
④ ⑤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贤论
人君之贤其身,不若其使贤之为贤也;人臣之贤其身也,不若其荐贤之为贤也。聪明辩慧,技艺敏给,此可谓贤矣,然是谓匹夫之局,非人君之操也。人君者,目不自视,明者效之;耳不自听,聪者效之;口不自言,智者效之;心不自虑,圣者效之。故曰百官当而已矣,此人君之操也。明者视之则视必远,聪者听之则听必微,智者言之则言必当,圣者虑之则虑必精。使独用其身,不能治也,虽欲治之不能给也,故曰不若使贤之为贤也。忠信仁义,刚毅有立,此可谓贤矣,然是谓终身之善也,未足以传世也。人臣者,以其宗庙为心焉,以其万民为心焉,以其后嗣为心焉。大为之谋而使智者就之,远为之略而使仁者守之,今世被其泽,后世蒙其福,世续其类,是天地之功也,是春夏秋冬之相与成岁也,故曰不若荐贤之为贤也。
昔者舜有天下,大圣人也,惟其不欲其身贤而已矣,是以舜好问,好察迩言,所举而用者二十有二人,被袗衣,鼓琴,而天下治。昔者周公相天下,大圣人也,惟其不欲其身贤而已矣,是以日昃不倦,劳于求士,所执贽见者十有余人,所交友者百有余人,贤者相继其德而成之,至其末也,刑措四十余年。故君莫盛于舜,臣莫盛于周公。不为舜之为者,非贤君也;不为周公之为者,非贤臣也。君之不君,非独愚也,虽聪明辩慧,技艺敏给,而不知用贤者,犹不君也。臣之不臣,非独鄙也,虽忠信仁义,刚毅有立,而不知荐贤者,犹不臣也。昔者桀纣矜天下以能,高人臣以声,则是岂不聪明辩慧,技艺敏给哉?惟其自贤而已,不知用贤,至于亡也。昔者臧文仲相鲁国,鲁国以强,其言必当,则是岂不忠信仁义,刚毅有立哉?惟其自贤而已,不知荐贤,至于削也。故虽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所谓骄者,非独以贵骄人,以富骄人者也,以材骄人者有甚焉。所谓吝者,非独吝于爵人,吝于分人者也,吝于教人者有甚焉。故以材骄人,慢也,人怨之;吝于教人,忌也,人疏之。是以古之君子莫为骄与吝也,求为人君者,尽于此矣;求为人臣者,尽于此矣。君为君焉,臣为臣焉,虽亘万世,吾不知其可改也。
(取材于刘敞《公是集》)
6.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技艺敏给 虽欲治之不能给也
B. 故曰百官当而已矣 智者言之则言必当
C. 今世被其泽 被袗衣
D. 昔者周公相天下 贤者相继其德而成之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人君之贤其身 远为之略而使仁者守之
B. 不若其使贤之为贤也 使独用其身
C. 大为之谋而使智者就之 不为舜之为者
D. 故虽有周公之才之美 虽亘万世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是谓匹夫之局
然而这就是逞勇无谋之人的狭隘局限
B. 是春夏秋冬之相与成岁也
这是春夏秋冬接续构成一年(那样自然的事情)
C. 刑措四十余年
刑法搁置不用四十多年
D. 臣莫盛于周公
(作为)臣子没有谁比周公更好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君要在“视听言虑”等方面提升自身修养,以便臣子效仿。
B. 臣子凭“忠信仁义,刚毅有立”的贤能不足以建立传世功业。
C. 拿着礼物来拜见周公的人有十多个,与他结为好友的人更多。
D. 桀纣非常愚蠢却自以为有才华,看不起别人,最终导致亡国。
10.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诗五首(其三)
王粲【1】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2】顺广川,薄暮未安坻【3】。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注释:【1】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曾从曹操南征孙权,此诗为征战途中所作。【2】方舟:两船相并。【3】坻:指江岸。
1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舟顺广川”是说战船相并,顺江而下,军队征战气势非凡。
B. “薄暮未安坻”与首句的“征遐路”呼应,强调征战路途遥远。
C. “下船登高防”两句,写出了草深露重时登高望远的复杂心绪。
D. “即戎有授命”两句,诗人慨叹作战自有军命法则,不可违背。
12.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以叙事开篇,简洁地交代了征战的目的。
B. 诗歌融情于景,奠定了悲壮豪迈的基调。
C. 诗歌语言有表现力,几笔便勾画出征夫形象。
D. 诗歌情感真挚动人,抒情中不乏理性思考。
13. 诗歌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
14.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工整,笔画正确。
(1)“月”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具有丰富意蕴。它是岁月的见证,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也是记忆的回响,如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它陪伴梦游的诗人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也映照李白忧愤的心绪:“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
(2)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它是慷慨报国的豪情:如高适《燕歌行》中“相看白刃血纷纷,________?”陆游《书愤》中“早岁那知世事艰,________”。也是尽忠辅国的智慧:如司马迁《屈原列传》中“明道德之广崇,________,靡不毕见”。欧阳修《伶官传序》中“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李凭箜篌引》和《琵琶行》都是描写音乐的名篇。前者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乐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乐声消融;后者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烘托听众静默无言,只见江上皎洁月光的氛围,侧面去表现琵琶乐曲的演奏效果。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途中
今天是个潇洒的秋日,飘着零雨,我坐在电车里,看到沿途店里的伙计们差不多都是懒洋洋地在那里谈天,看报,喝茶——喝茶的尤其多,因为今天实在有点冷起来了。还有些只是倚着柜头,望望天色。总之纷纷扰扰的十里洋场顿然现出闲暇悠然的气概,高楼大厦的商店好像都化做三间两舍的隐庐,里面那班平常替老板挣钱、向主顾陪笑的伙计们也居然感到了生活余裕的乐处,正在拉闲扯散地过日,仿佛全是古之隐君子了。
到了北站,换上去西乡的公共汽车,雨中的秋之田野是别有一种风味的。外面的蒙蒙细雨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只是车窗上不断来临的小雨点,同河面上错杂得可喜的纤纤雨脚。此外还有粉般的小雨点从破了的玻璃窗进来,栖止在我的脸上。我虽然有些寒战,但是受了雨水的洗礼,精神变成格外地清醒。
我是个最喜欢在十丈红尘里奔走于道路的人。我现在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差不多总在两点钟以上,这已经有好几月了,我却一点也不生厌,天天走上电车,老是好像开始蜜月旅行一样。车子里面和路上的人们具有万般色相,你坐在车里,只要你睁大眼睛不停地观察三十分钟,你差不多可以在所见的人们脸上看出人世一切的苦乐感觉同人心的种种情调。并且在路途中我们的心境是最宜于静观、最能吸收外界刺激的。我们通常总是有事干,正经事也好,歪事也好,我们的注意力免不了特别集中在一点上,只有路途中,尤其走熟了的长路,在未到目的地以前,我们的方寸是悠然的,不专注于一物,却无所不留神,在匆匆忙忙的一生里,我们此时才得好好地看一看人生的真况。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途中是认识人生最方便的地方。
车中、船上、人行道可说是人生博览会的三张入场券,可惜许多人把它们当作废纸,空走了一生的路。我们有一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行万里路自然是指走遍名山大川,通都大邑,但是我觉得换一个解释也是可以。一条路你来往走了几万遍,凑成了万里这个数目,只要你真用了你的眼睛,你就可以算是懂得人生的人了。
有意的旅行倒不如通常的走路那样能与自然更见亲密。旅行的人们心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紧张的,实在不宜于裕然地接受自然的美景。天下的风光是活的,并不拘泥于一谷一溪,一洞一岩。旅行的人们所看的却多半是这些名闻四海的死景,人人莫名其妙地照例赞美的胜地。这又何苦呢?只有自己发现的美景对着我们才会有贴心的亲切感觉,才会感动整个心灵,而这些好景却大抵是得之偶然,绝不能强求。所以有时因公外出,在火车中所瞥见的田舍风光会深印在我们的心坎里,而花了盘缠告了病假去赏玩的名胜倒只是如烟如雾地浮动在记忆的海里。
我坐在车里,任它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地跳荡,看着老看不完的十八世纪长篇小说,有时合着书随便望一望外面天气,忽然觉得青翠迎人,遍地散着香花,晴天现出不可描摹的蓝色。我顿然感到春天已到大地,神魂飞在九(1)xiāo云外了。再去细看一下,好景早已过去,明天再走到原地,一切虽然仍旧,总觉得有所不足,与昨天是不同的,于是乎那天的景色永留在我的心里。真真的好景都该这样一瞬即逝,永不重来。
在热狂的夏天,风雪载途的冬季,我也常常出乎意料地获得不可名状的妙境,它们滋润着我的心田,真是陆放翁所谓的“何处楼台无月明”。走路的确是了解自然的捷径。
雨雪霏霏,杨柳依依,这些境界只有行人才有福享受。许多奇情逸事也都是靠着几个人的漫游而产生的。《西游记》《镜花缘》《老残游记》等不可一世的杰作,没有一个不是以“行”为骨子的,所说的全是途中的一切。我觉得文学的浪漫题材在爱情以外,就要数到“行”了。陆放翁是个豪爽不(2)jī的诗人,而他最出色的杰作却是那些记行的七言。我们随便抄下两首,来代我们说出“行”的浪漫性罢!
剑南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南定楼遇急雨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因为“行”是这么会勾起含有诗意的情绪的,所以我们从“行”可以得到极愉快的精神之乐。
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当我们正寝以前,我们可说是老在途中。途中自然有许多的苦辛,然而四周的风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极有趣的,值得我们跋涉这程路来细细鉴赏。除开这条悠长的道路外,我们并没有别的目的地,最要紧的,是培养一个易感的心境,而不要闭着眼睛,朦朦一生,始终没有看到世界。
1929年11月5日
(取材自梁遇春同名散文)
15.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九xiāo( )云外 (2)豪爽不jī( )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雨中的秋之田野是别有一种风味的 风味:趣味、情致
B. 我们的方寸是悠然的 方寸:尺度、界限
C. 任它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地跳荡 跳荡:颠簸、晃动
D. ……《老残游记》等不可一世的杰作 不可一世:当时没有能比得上的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途中描摹细雨,作者调动了视觉、触觉等感官,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B. 平常做事,我们的注意力总是特别集中于一点,无法看出人世一切苦乐。
C. 作者对“行万里路”的理解非同寻常,肯定了普通日常“行路”的意义。
D. 作者引用陆游的两首诗歌,借此说明历来不乏叙写“行路”浪漫的杰作。
18. 作者为什么“最喜欢在十丈红尘里奔走于道路”?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19. 好文章起笔历来讲究,请简要分析本文首段有哪些妙处。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共50分。
20.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课堂上,同学们读了梁遇春的散文《途中》,老师说:“无论人类国家社会,还是学校家庭个人,我们总是在途中。你们对‘在途中’有哪些思考呢?”
一个学生说:“沿途佳景是迷人的,要学会领受那些额外之得。”
一个学生说:“途中的诱惑太多了,唯有心无旁骛,才不会误入歧途。”
一个学生说:“途中的诱惑与困惑也不是没有意义,就算中途易辙,也有可能另辟蹊径啊。”
……
你是怎样看待或面对 “在途中”呢?请以“也说‘在途中’”为题,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要局限于梁遇春散文的内容或套作梁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1. 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外长在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到:“每一个国家的声音都应得到倾听。每一个国家都可在多极格局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无论在国际交往、社会治理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个人成长中,都需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声音,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请以“请听这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北京九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统练
2025.11
年级:高二 科目: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30分)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B 4. C
5. ①DeepSeek技术创新和开源,使我国在AI产业方面变为世界领先者。
②宇树科技坚持技术自主创新,与供应链企业形成生态合作,融资用以支持技术研发和量产。
③全面培养科技、商业等领域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为人才施展才能创造环境。
④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⑤杭州发挥数字技术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6~10题答案】
【答案】6. B 7. D
8. A 9. B
10. ①先举舜和周公两个正面例子,阐明了真正的贤君、贤臣要善于任贤、荐贤。
②接着论述了国君、臣子即便自己贤能,若不能任贤、荐贤,也不能算贤君、贤臣,并以桀纣和臧文仲两个反面例子来论证
③然后剖析了不能任贤、荐贤的根本原因在于骄傲自大和狭隘嫉妒,告诫君臣要以此为戒。
④最后重申,要成贤君、贤臣,就要任贤、荐贤。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11~13题答案】
【答案】11. D 12. B
13. 开篇表达了从军讨伐时的壮志豪情;中间情绪低落,转为征人思乡的愁悲之情;结尾抒写报国捐躯的慷慨豪迈之情。
【14题答案】
【答案】 ① 江月年年望相似 ②. 沧海月明珠有泪 ③. 一夜飞度镜湖月 ④. 莫使金樽空对月 ⑤. 死节从来岂顾勋 ⑥. 中原北望气如山 ⑦. 治乱之条贯 ⑧. 忧劳可以兴国 ⑨. 十二门前融冷光 ⑩. 二十三丝动紫皇 . 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5~19题答案】
【答案】15. ①. 霄 ②. 羁
16. B 17. B
18. ①可以观察到车子里面和路上人们的万般色相,体会人生真况;
②可以发现真正触动心灵的好景,是了解自然的捷径;
③有利于感受文学的浪漫,得到精神之乐。
19.
①着眼“途中”的自然景物。以“潇洒的秋日,飘着零雨”入笔,通过对自然的敏锐感知,为后文表达“途中”能够偶得好景而引线。
②着眼“途中”的人情百态。描摹伙计们不同于往日的状态,从感性上为后文揭示“途中”宜于静观“人们具有万般色相”和“人心的种种情调”作证明。
③着眼作者的情调意味。叙写高楼大厦的商店“化做三间两舍的隐庐”,展现出随天气的变化而城市生活放缓,流露出一种闲适的意味。
④着眼作品的情境氛围。整段文字记录沿途所见,笔调舒缓如漫话絮语,为全文营造了一种轻松、闲逸的氛围。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共50分。
【20题答案】
【答案】例文:
也说“在途中”
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在途中奔波,“在途中”是人生的常态。“在途中”或许有佳景迷人,或许有蜂蝶诱人,或许有坎坷阻隔,或许有岔路迷惑。那么如何才能顺利到达人生既定的目标?我想,“在途中”,心无旁骛,方能致远。
在途中,心无旁骛的坚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绽放生命的光彩。袁隆平,一生只做一件事——研究杂交水稻。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路途中,袁老也曾遇到名利的诱惑,也曾受到权威的质疑,但他能够用坚定的信念战胜诱惑,用扎实的学识坚守理想,最终,他不仅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还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袁老的一生启示我们,既然定下了目标,就要心无旁骛,无论在途中遇到什么,都应该坚守理想,矢志不渝。
在途中,心无旁骛同样能让普通劳动者在平凡岗位绽放耀眼的光彩。“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就不亏心,不亏心就不白活!”王继才用32年诠释这句话,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如今这样的时代,瞬息万变,跳槽成了人才流动的常态,时常听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言壮语”,而水滴石穿、磨杵成针的坚守则成了这个时代的“奢侈品”。守岛人王继才和王仕花为国家舍小家,抵御住了狂风巨浪的拍打、走私分子的威胁、32个春秋的孤独。32年来他们坚守着1部手摇电话,更换了200多面被风雨撕破的国旗,书写了189本海防日记。愿我们都以王继才为榜样,在途中,在各自坚守的“岛”上,成为心无旁骛的“守岛人”。
在途中,我辈青年更需心无旁骛,方能在知识的路途中行稳致远。先秦时期的哲学家荀子曾说:“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必须专心,否则不可能对所学知识精通。陈忠实从省作协大院搬到乡下独居,花了整整6年时间才创作完成《白鹿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车洪才花了36年时间才编写完250万字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任正非和华为公司 “坚持只做一件事”,不炒股,不做房地产,28年坚定不移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正可谓“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他们的成功,正在于在途中的心无旁骛,这种对既定目标的坚守,无论成功与否,都会让我们拥有因奋斗而充实无悔的人生。
所以,从现在起,让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做事时心无旁骛地把每一件事做好,持之以恒,不抛弃,不放弃,做到精益求精,一步步慢慢地积累成功的经验,一步步靠近人生的目标,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
当今多元化社会,为每个人,特别是青年人的理想实现增添了无穷可能。然而,这种环境下也容易滋生出浮躁心态,追名逐利的社会氛围让途中充满诱惑。但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在途中不为佳景留恋,不被坎坷阻隔,不让岔路迷惑,心无旁骛,定能行稳致远,抵达理想的彼岸。
【21题答案】
【答案】例文:
请听这声音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站在学校广播站的麦克风前,手指不自觉地绞着校服下摆。透过玻璃窗,我看见广播站外走廊上三三两两走过的同学,他们说说笑笑,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小小的广播站里,一个高二女生即将做出她人生中最大胆的决定。
“真的要读吗?”站长小林递给我一杯温水,担忧地看着我颤抖的双手。
我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这是我熬了三个晚上写成的《关于校园垃圾分类现状的调查报告》,里面详细记录了学校每个垃圾桶旁堆积如山的混合垃圾,以及清洁工王阿姨每天弯腰分拣时痛苦的表情。
“同学们请注意,下面播送一篇来自高二(3)班的投稿……”小林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整个校园。走廊上的同学们停下脚步,好奇地望向广播站的方向。我的心跳快得几乎要冲出胸膛,喉咙发紧,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
接过麦克风的那一刻,我听见雨水敲打窗户的声音,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听见远处教室里传来的隐约笑声,也让我想起上周在垃圾站遇见王阿姨时的情景。
那天放学后,我因为值日走得晚,看见王阿姨蹲在垃圾站旁,用她粗糙的双手一点点分拣着同学们随手扔掉的饮料瓶和废纸。雨水打湿了她的蓝色工作服,顺着她花白的鬓角流下。她抬头看见我,露出一个疲惫的微笑。
“根据我的调查,我校每天产生约200公斤可回收垃圾,但实际回收率不足30%……”我的声音通过广播在校园里回荡。我看见几个同学凑在一起,指着广播站窃窃私语;看见班主任李老师停下脚步,皱着眉头听广播;看见教学楼拐角处,王阿姨拿着扫把,呆呆地站在原地。
读到最后一段时,我的声音不再颤抖:“……也许我们觉得随手一扔很方便,但请听听垃圾站里分拣的声音,听听清洁工阿姨们疲惫的叹息,听听地球无声的哭泣。建议大家从明天开始,认真执行垃圾分类,希望有同学愿意和我一起……”
广播结束后,雨停了。我走出广播站,发现走廊上站着十几个同学,他们手里拿着自制的标语牌:“支持垃圾分类”“算我一个”“高二(4)班全体响应”。最让我意外的是,李老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写得很扎实,明天班会我们详细讨论一下实施方案。”
现在,每当我走过校园里整齐摆放的分类垃圾桶,听见同学们认真讨论哪种垃圾该扔进哪个桶时,我都会想起那个雨天的声音——那是我第一次明白,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真的能让世界听见,并且为之改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