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意见积累与运用(23分)(10分)(1)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者)(4)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 (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2.(8分)(1)①滞 ② 馈 ③彰 (2)自惭形秽(3)为促进/增强/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融与合作谱写新的篇章。3.(5分)示例一:在课内小说学习中,我采用浏览的方式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我将这种阅读方法迁移到《儒林外史》的阅读,我先快速浏览全书目录及全书内容,知道典型人物,范进、严监生等,提高了阅读效率。示例二:在上《我爱这土地》一课时,我学习了通过抓关键意象来分析诗歌主旨,了解诗人的爱国之情,我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艾青诗选》的阅读中,抓住关键意象,“土地”、“太阳”等,这种方法帮助我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提高效率。(圈点批注、做笔记、摘抄等方法均可,体现课内外结合。)二、阅读(67分)(一)4.(3分)C (语言典雅凝练,非直白。)(4分)【甲】诗表达了贾谊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不识人才、薄待贤臣”的不满。(暗含自身失意之悲)【乙】诗赞扬苏武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苏武的敬意。(二)6.(3分)(1)有时(2)认为……伟大(了不起)(3)反而7.(3分)ABD8.(1)(3分)(他)每天抱着详细的案件文书,与太守争辩是非。(句意正确给1分;“日”“争”翻译正确各给1分。)(2)(3分)(你)怎么能遵循普通人的世俗情感,轻视自身的操守、泯灭自己的志向呢!(句意正确给1分;“循”“轻”翻译正确各给1分。)9.(4分)甲文记叙了范仲淹为案情与太守辩是非,说明他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对献媚太后的行为上奏反对表现了他的刚正不阿;乙文则写了范仲淹对诸子及弟侄的教导,说明他是一个循循善诱、关心小辈、不谋私利之人。(如果只结合一则材料,最多给2分)【甲】范仲淹凭考取进士入仕,担任广德军司理。(他)每天抱着案件文书,与太守争辩是非。太守有时非常生气地对着他,仲淹不为所屈,回来时一定把往复辩论的话语记在屏风上。等到离任时,已写到(屏风上)一个字也容不下。(仲淹)在服丧期满后,到了京城,给宰相写了文书,讨论朝政得失和民间利弊,一共一万多字。王曾见了认为很了不起。当时,晏殊也在京城,要推荐一个人担任馆职。王曾对晏殊说:“你了解范仲淹,舍弃(他)不推荐,反而要推荐这个人吗 已经为你搁下(建议)不通过了,(你)应当改推荐范仲淹。”晏殊听从了他,于是范仲淹被任命担任了馆职。不久,冬至设立仪仗,礼官商议决定想要讨好章献太后,请天子率领百官在朝廷为她祝寿。范仲淹上奏书认为不可以。晏殊大为恐惧,召来范仲淹,恼怒地也责备他,认为他太狂傲。仲淹义正辞严地抗辨说:“仲淹承蒙您错误赏识,经常害怕配不上您的知遇,使您蒙羞,想不到如今反而因为正直的言论得罪了您。”晏殊很惭愧无言以对。【乙】青春年少为何要受多病之苦,难道不是因为不注意养生吗?家族刚刚兴起,宗族还没有受到恩赐,虽然有文学上的声誉,也还没有被国家重用,怎么能遵循常人的情感,轻视自己而使自己的志向泯灭呢?贤弟请放宽心好好休息,虽然清贫,但身体安康最重要。家里生活清苦平淡,这是士人的常态,省去多余的人口就可以了。请多花时间看一些道家的书籍,见到长寿而且健康的人,问问他们是怎么做的,就会有所收获。你做官时要小心谨慎,不可做欺骗人的事,要与同事和睦相处、多有礼貌,有事只和同事商量,不要和官府中的小吏商量,不要纵容乡亲到自己的部下做生意,自己要一直清廉做官,不要谋求私利。看看老叔我向来是怎么做的,可曾谋求过私利?自己做好,家族中的每个人都做好事,来光耀祖宗。(三)10.(3分) B11.(6分)(1)原句采用短句句式,将“秃着”“黑着”“钝着”单独列出,突出了先生工具的破旧、简陋,更体现对这份工作的坚守;(2分)改句只是普通的陈述,没有这种强调和突出的效果。(1分)(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 “笔” 人格化,写出先生书写时,笔尖缓慢移动的动态画面,体现先生运笔流畅动作从容;(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刀喻字,凸显字迹有力刚劲的特点,暗含先生书写时的专注与郑重。(3分)12.(4分)第一次叹气:墙上诗文因风雨漫漶需重写。表达了先生对传统诗文磨损消逝的惋惜,也感慨时光流逝。 第二次叹气:众人被牵猴杂耍吸引而散去,先生的叹气是因为对众人漠视文化、世俗浮躁的无奈。13.(6分)观点一:我认为指先生已经写好的两句。先生写这两句诗时,有力敦实,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直观体现了他对工作的负责认真,通过写这两句诗的情节,体现了先生对传统诗文的珍视,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敬佩。观点二:我认为是指后两句。朱熹原诗后两句是全诗核心。而先生正要写这两句时,众人被“牵猴” 吸引离去,通过“未写完的两句诗”这一情节的设置,呈现了世俗娱乐对文化的冲击,未写完的“两句诗”恰恰表现了传统文化生存的困境,更体现了先生坚守的孤独与悲壮,让故事留有余韵。(如学生写既指前两句,又指后两句,可酌情给分。前两句的书写表现先生对传统诗文的坚守,后两句未写完则表现先生无奈与遗憾,言之成理即可)(四)14.(3分) C(无对比论证)(4分)①君子可以通过涵养自身而成。②从先秦的“言”“立”发展到宋代的“诚”“正”。③诚意是内省不疚(问心无愧),进而身心舒泰。④君子诚正修身,推己及人,进而塑造理想的文明和秩序。16.(6分)①甲同学取一瓶已满足所需,又加倍补回,做到问心无愧,合于“诚意正心”,进而“修身”自律,值得点赞。②乙同学取四瓶水,超出自用且未补给,背离“内省不疚”,未做到“不自欺”和推己及人之仁,故应给予引导,使其自省改正。(一点3分,两点满分)(五)17.(3分)B18.(1)(1分)可以缓解环境保护的压力;(2)(1分)对于国家安全也有战略意义。(3)示例一:2013至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21年以后增势尤其迅猛,所以我认为该产业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3分)示例二:从图表数据分析,虽然增长率不够稳定,但是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增加,销量逐年增长,2021年以来增加的数量巨大,因此该产业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3分)19.(4分)示例:这束光,引导了新能源汽车的伟大突破 / 领先世界,驶向未来。20.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一、材料解析材料核心围绕“一个字”展开,立意要抓关键词——人格、精神,选材抓关键——文人、普通人、自己,通过单个汉字,折射人物的真性情、精神境界、生命厚度、成长体悟等,写作需紧扣“字”与“人格/精神”的关联,结合真实经历或阅读积累表达感悟。二、立意分析1. 聚焦经典意象:选择文人笔下的汉字(如“志”“韧”“清”),结合诗文背景与人物经历,阐释汉字承载的精神内核(如“庇”字体现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家国志)。2. 立足生活场景:选取身边人的特质汉字(如“信”“勤”“慈”),通过具体事件展现汉字如何体现其品性(如“信”是爷爷十年如一日的守诺)。3. 关照自我成长:以自身践行的汉字(如“恒”“勇”“悟”)为核心,叙写成长中与该字相关的故事,体现自我品格的沉淀(如“恒”见证自己坚持练琴的蜕变)。三、写作指导1. 补题技巧:选字尽量“小而深”,避免宽泛(如优先“暖”“韧”“诚”,而非“爱”“善”),确保能通过具体事例支撑,且与自身经历/积累关联紧密。2. 文体选择:记叙文:用“事件+细节”凸显汉字,如写“‘守’字见心”,如可叙写老手艺人力守传统技艺的日常,通过工具、动作、语言细节展现“守”的内核。议论文:以汉字为论点,结合古今事例论证,如“惜字见心”,如可举韩愈(古)、常书鸿“今”等例子,诠释对“初心”的坚守。3. 结构思路:开篇点题(阐释所选汉字的内涵)→ 中间展开(1-2个核心事例,结合经历或阅读,可叙可议)→ 结尾升华(关联自我或时代,强调汉字的精神价值)。范文一“恒”字见心《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份自强不息的内核,正是“恒”字的生动写照。“恒”是穿越岁月的坚守,是对抗浮躁的定力,一字之间,既见行事之执着,更见人心之坚定与深沉。“恒”是叩开理想之门的密钥,唯有持之以恒,方能突破困境。正如水滴石穿,并非水滴之力迅猛,而是经年累月的坚守;绳锯木断,不靠绳索之锋利,全凭日复一日的执着。反之,那些急于求成、浅尝辄止者,终究难成大事。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为破解王冠掺假之谜,沉浸在浮力思考中良久,即便沐浴时仍不懈探索,终在灵光一闪中得出浮力定律;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实现“禾下乘凉梦”,扎根田间数十载,顶着烈日、踏着泥泞反复试验,即便遭遇失败仍不放弃,终让杂交水稻惠及全球。他们用行动证明,理想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空想,而是“恒”字铺就的通途。“恒”是沉淀自我的基石,唯有久久为功,方能厚积薄发。这恰如树木生长,唯有默默扎根土壤,汲取养分,历经四季轮回,方能长成参天大树;若急于冒尖,根基浅薄,终将在风雨中夭折。北宋文学家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以“日课一诗一文”的坚持滋养身心,被贬黄州仍笔耕不辍,终成“唐宋八大家”之一;现代画家吴冠中,九十岁高龄仍坚持每天作画,他说“艺术创作没有捷径,唯有执着与坚守”,正是这份恒心,让他的作品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他们的经历印证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古训,也彰显了“恒”字背后沉淀自我的清醒与坚定。“恒”是抵御诱惑的定力,唯有初心如磐,方能行稳致远。正如灯塔之于航船,恒心能让人在纷繁世事中保持方向;若失了恒心,便易在浮躁中迷失自我。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一生潜心治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走访古迹、搜集史料,耗时三十余年完成《日知录》,以恒心坚守治学初心;当代“大国工匠”徐立平,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极其危险的岗位上坚守三十年,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谨,用恒心诠释工匠精神。他们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难所扰,让“恒”字成为人格最鲜明的注脚。“恒”字如梅,经冬历雪方显暗香;“恒”字如剑,千锤百炼始露锋芒。它藏着一个人最坚定的信念、最沉稳的心态、最执着的追求。无论是古今中外的贤者能人,还是平凡生活中的追光者,唯有将“恒”字刻于心、践于行,方能在岁月长河中沉淀自我、成就不凡。愿我们皆能以“恒”为舟,穿越风雨,抵达理想的彼岸,让这一字,照见生命最动人的深度与温度。“拼”字见心“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的箴言掷地有声,秋日的风掠过操场栅栏,那片三角梅开得热烈,玫红与浅紫的花瓣紧紧挨着,层层簇拥、密不可分,像极了我和好同桌并肩的模样。这相依的花影,了见证一场关于“拼”的坚守,他的陪伴,更是这场坚守中最坚实的支撑。校运会报名时,1500米项目无人问津,一股“为班级拼一把”的念头涌上心头,我竟毅然举起了手。“1500米可是耐力硬仗,能行吗?”好同桌皱着眉,眼里满是关切。我望向窗外,紧挨着的三角梅在秋风中开得绚烂,我转向:“我有点想拼一把。”他立刻拍了拍我的肩膀:“行!接下来我陪你练!”此后的体育课上,他总会拉着我留在操场加练。他耐心教我调整呼吸节奏,“三步一吸、两步一呼”的口诀在风里回荡;放学后的黄昏,我们的身影总定格在跑道旁,他帮我计时、记录进步,累得我想停下时,就推着我的后背喊:“再加把劲,你离目标又近一步了!”校运会当天,好同桌跑到赛道内侧的安全区,大声对我说:“别紧张,我跟着你跑,就像平时练的那样,拼就完事了!”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我狂跳的心渐渐平静。发令枪响的瞬间,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耳畔是呼啸的风声和同学们的呐喊,更清晰的是好同桌紧跟在跑道边的脚步声,那相依的三角梅花瓣在暖阳中也似为我加油。跑到800米时,体力渐渐透支,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呼吸急促得像拉风箱,胸口传来阵阵刺痛。汗水流进眼睛里涩得发疼,视线模糊中,身后的选手一个个超过我。“算了吧!”放弃的念头在脑海里打转,脚步几乎要停下。就在这时,好同桌的声音穿透热浪传来:“别放弃!想想我们练了多少天,拼到底!”我瞥见他额头渗着汗珠,却依旧快步跟着,身影与我隔着跑道相望,像极了栅栏旁那紧紧相依的花瓣。想起体育课上、放学后的陪伴,“不能放弃!”我咬紧牙关,双臂用力摆动,脚下的步伐重新加快。好同桌的呐喊声始终在耳畔,支撑着我超越一个又一个对手。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瘫倒在草坪上,好同桌立刻上来扶我蹲下,递水、擦汗、激动地说:“你太厉害了!你真的拼下来了!”同学们也涌了过来,掌声、欢呼声格外热烈。虽然最终只获得第四名,但我心里满是释然与感动。风再次吹过操场,三角梅在夕阳下摇曳,紧挨着的花瓣上镀着一层金边,那一刻像极了我们并肩的身影。那一刻,我读懂了“拼”字——它不是孤身一人的逞强,而是如三角梅相依般,带着同伴的陪伴与信任,为了集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是全力以赴的执着。如今备考路上,每当疲惫不堪时,我总会想起那片紧紧相依的三角梅,想起赛道上拼至极限的自己,想起好同桌一路不离不弃的陪伴,便又有了迎难而上的力量,让我在逐梦路上步履不停,向阳而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