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珍视自由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珍视自由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1、说到“自由”一词,容易让你联想到哪些自由呢?
裴多菲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许许多多的自由权利,今天,我们就以“手机自由”这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为切入点,共同探讨“自由”的真正含义,看看我们该如何正确地珍视自由吧!
2、除了“财富自由”外,你最渴望拥有哪一项自由?
7.1珍视自由
7.1珍视自由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总议题
解码自由,学会以理性行动珍视自由
子议题一:知界限—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子议题二:明价值—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子议题三:会践行—如何在生活中珍视自由?
子议题一
知界限—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欣赏视频:我的手机,我的自由?
小杰的“力作”:学习诚可贵,亲情价格高;若为手机故,两者皆可抛!
从视频中受启发,你觉得我们想获得真正的自由需要坚持哪些前提?
小杰的故事
不能违背
社会规则
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自由的内涵
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
不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自由,而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虚伪的自由,而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的自由。
相关链接P59
子议题二
明价值—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严肃批评小杰后,母亲和班主任又分别对他进行了耐心的疏导。
母亲认为:“当你放下手机,会获得更多时间去做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情,有利于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则认为:“如果每个青少年都能理性使用手机,整个年轻一代的素质都会提升,未来社会才能有更多创新型、健康型的劳动者,这是推动社会繁荣进步的基础。”
你可以想出哪些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这两种观点吗?
小杰故事第二集:
风暴的话题:放下手机,才有时间去做更多对个人有利的事;这对社会创新发展、繁荣进步同样会更有利。
活动要求:
1.全班同学分为左右两组。
2.采用自由抢答的形式。
3.回答只需要说出简短的例子。比如:个人角度(强身健体、培养兴趣爱好),社会角度(增加优秀XX企业、XX人物)
4.采用积分的形式,每答出一个例子给加一分。
5.在5分钟内,积分最多的组为胜出组。
(1)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①自由表现为人们免于恐吓羞辱和歧视,过有尊严的生活,具有安全感、幸福感,对未来充满信心。
②自由有利于人们培养多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自由的重要性?
(2)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①.自由能够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
②.鼓励人们探索、创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子议题三
会践行—如何在生活中珍视自由?
小组讨论:我们在玩手机过程中,怎样才能避免自己和他人免受伤害,获得真正舒心的手机自由呢?
散布谣言
小杰手机上网的日常
网络谩骂
恶搞图片、表情包
第三集
中学生不文明、不合理(过分自由)使用手机的常见十大情景:
抓锦囊,小组讨论,写妙计: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该如何保障自身及他人的自由权利呢?
情景1:随意转发链接、散布谣言 情景2: 网络谩骂,相互攻击
情景3:恶搞图片或者表情包 情景4:利用手机考试作弊或者抄袭作业
情景5:上课玩手机,扰乱课堂纪律 情景6:随意偷拍和传播他人照片、视频
情景7:在电影院内大声接打电话 情景8:走路、上下楼梯时看手机
情景9:沉迷于低俗或不健康内容 情景10:无节制地刷屏或发送无意义信息
抓锦囊,小组讨论,写妙计: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该如何保障自身及他人的自由权利呢?
(寻找身边的“小诸葛”)活动规则:
1.各组组长上台抽取锦囊,然后根据里面的情景展开讨论。(时间为7分钟)
2.组长负责把答案写在扇形的纸片上。
3.讨论结束后,组长站起来向全班同学宣读该组的讨论成果。(包括情景题目)
4.注意切勿跑题:如何保障自由权利?
5.给出观点既多又鲜明的小组为优胜组。
谁能妙计安天下?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
③尊重他人的权利。
3、如何珍视自由?
7.1 珍视自由
1.自由的内涵:
①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的前提;
②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
③充分的自主性。
2.自由的作用:
①个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社会: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3.珍视自由的做法: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
③尊重他人权利。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探讨,我们明白了,“手机自由”只是一个引子,它引导我们思考自由的深刻内涵。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随心所欲,而是主宰自我、不负此生的勇气与智慧。自由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且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课后实践作业:
撰写一份《我的数字生活宣言》,阐明你将如何做一个理性、自主、负责任的数字公民,并分享本节课你对“自由”的新认识。
随堂练习
1. 赵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活动,因骗取钱财的数额巨大,后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失去了“人身自由”。从自由角度看,此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
A.法治和自由的矛盾从来都是不可调和的
B.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道德红线
C.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罚
D.珍视自由,需要依法行使权利
D
2.漫画《争分夺秒》启示我们( )
A.未成年人不应该有使用交通工具的自由
B.自由应是有界限之内的自由
C.自由是宝贵的,所以要懂得珍惜
个人的自由
D.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B
3. 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一样的是 (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A
一朝为师,一生牵挂。
无论何时再见,愿您仍愿叫我一声“老师”!
到了要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啦!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友;一朝为师,一生牵挂。因为有了今天的相遇,让你们收获了一份新的“自由” ,以后有缘再见,可以叫我一声“老师”或者“道法老师”,也请你们珍视好这份自由。再见!7.1 《珍视自由》议题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价值的认同,理解自由促进社会繁荣进步。
2.道德修养:懂得自由是相对的、有界限的,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规范自身言行,做到自省、自律,提升个人品德。
3.法治观念:理解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权利,明确自由的边界,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4.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的遵守自由规则的意识,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承担社会责任,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5.责任意识:认识到珍视自由不仅是个人的权利,更意味着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培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由的价值;如何珍视自由。
难点:理解自由对社会层面的作用,将珍视自由的要求内化为日常的行为准则。
总议题:解码自由,学会以理性行动珍视自由
课堂案例主线:为什么中学生不能实现“手机自由”?
【课堂导入:情境创设与议题提出】(3分钟)
· 引入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诗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 教师引导提问:
1、说到“自由”一词,容易让你联想到哪些自由呢?
2、除了“财富自由”外,你最渴望拥有哪一项自由?
教师总结,导入课题: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许许多多的自由权利,今天,我们就以“手机自由”这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为切入点,共同探讨“自由”的真正含义,看看我们该如何正确地珍视自由吧!
· 呈现议题:
总议题:解码自由,学会以理性行动珍视自由。
子议题一:知界限——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子议题二:明价值——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子议题三:会践行——如何在生活中珍视自由?
【授课过程】
【子议题一:知界限——什么是真正的自由?】(5分钟)
· 视频案例教学,播放视频《我的手机,我的自由?》:八年级的小杰是一位典型的网瘾少年,他为了说服父母和老师,争取实现手机自由,把裴多菲著名的诗歌篡改成“学习诚可贵,亲情价格高;若为手机故,两者皆可抛。”向父母和老师各送去一份。结果不但没有争取到手机的自由,还受到他们的严厉批评。
· 引导学生思考:
从视频中受启发,你觉得我们想获得真正的自由需要坚持哪些前提?
· 知识归纳与点拨:
1、自由的内涵: 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P59 相关链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虚伪的自由,而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的自由;
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
不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自由,而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
· 教师小结: 中学生的“手机不自由”,恰恰是为了保障他们身心健康、学习成长等更根本的自由。
【子议题二:明价值——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12分钟)
· 核心问题: 限制我们的手机自由,究竟有何深意和价值?
· 探究活动:头脑风暴——“自由的双重价值”
· 呈现观点:
· 小杰父母的观点(个人角度): “当你放下手机,会获得更多时间去做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情,有利于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 班主任的观点(社会角度): “如果每个青少年都能理性使用手机,整个年轻一代的素质都会提升,未来社会才能有更多创新型、健康型的劳动者,这是推动社会繁荣进步的基础。”
· 呈现任务: 风暴的话题:放下手机,才有时间去做更多对个人有利的事;这对社会创新发展、繁荣进步同样会更有利。
活动要求:
1.全班同学分为左右两组。
2.采用自由抢答的形式。
3.回答只需要说出简短的例子。比如:个人角度(强身健体、培养兴趣爱好),社会角度(增加优秀XX企业、XX人物)
4.采用积分的形式,每答出一个例子给加一分。
5.在5分钟内,积分最多的组为胜出组。
· 知识归纳与点拨:
2、自由的重要性
(1)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①自由表现为人们免于恐吓羞辱和歧视,过有尊严的生活,具有安全感、幸福感,对未来充满信心。
②自由有利于人们培养多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①.自由能够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
②.鼓励人们探索、创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教师小结: 个人的自由与发展,与社会的繁荣进步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子议题三:会践行——如何在生活中珍视自由?】(15分钟)
· 核心问题: 明白了道理,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
· 情景讨论:展示情景图片(小杰平时手机上网经常干的几件事:网络骂战、传播谣言、图片或者表情恶搞等),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针对中学生不文明、不合理(过分自由)使用手机的常见十大情景,献出锦囊妙计: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该如何保障自身及他人的自由权利呢?
· 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讨论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自由意味着我们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2. 依法行使权利:
遵守法律及学校、家庭关于手机使用的合理规定。认识到这是法律和规则赋予的权利与义务。
3 尊重他人权利:
在公共场所不外放声音,不传播不实信息,不打扰他人学习休息。这是行使自己自由时尊重他人自由的体现。
· 知识归纳与升华:珍视自由的做法: 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依法行使、尊重他人、提升自我的具体行动中。
【课堂总结与课后实践】(5分钟)
· 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探讨,我们明白了,“手机自由”只是一个引子,它引导我们思考自由的深刻内涵。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随心所欲,而是主宰自我、不负此生的勇气与智慧。自由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且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 课后实践作业:
撰写一份《我的数字生活宣言》,阐明你将如何做一个理性、自主、负责任的数字公民,并分享本节课你对“自由”的新认识。
【板书设计】
【情感升华,回扣课题】见课件。
【教学反思】
1. 一案贯穿: 用“手机自由”这一高共鸣案例,将整课知识无缝串联,避免说教。
2. 思辨性强: 三个子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做”,完成完整的思维建构。
3. 学生主体: 通过自主探究、辩论、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4. 价值引领: 将个人选择与国家社会要求有机结合,自然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珍视自由的做法: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
③尊重他人权利。
7.1 珍视自由
1.自由的内涵:
①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的前提;
②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
③充分的自主性。
2.自由的作用:
①个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社会: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