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2课《数据的加工与分析》课件+素材【湘科版】七年级综合实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第2课《数据的加工与分析》课件+素材【湘科版】七年级综合实践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八课时
数据的加工与分析
(湘科版)七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体会数据加工与分析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数据的关键作用,认同 “数据驱动决策,理性分析问题” 的理念。
01
02
在 “数据加工与分析” 实践活动中,做好数据采集、加工分析等分工任务,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负责;同时树立数据隐私意识。
03
能够运用数据加工与分析的方法,分析生活中运用数据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解决问题
价值体认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数据加工与分析的创意物化,如设计 “个人消费习惯分析报告” ,将分析成果以直观、创意的形式呈现。
新知导入
对于“数据”我们可能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数字——成绩分数、电话号码、账户余额等让我们能直观地看到它们的存在。说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有一定意义的文字、符号、图片、视频等都是数据。我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建立在数据之上。那么数据有哪些奥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数据和数据加工与分析世界。
新知导入
探究新知
议一议
活动准备
在生活中,数据是个常用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数据,数据有什么用。
1.举例说明什么是数据。
我们日常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开支的金额是数据。
我们每次考试各学科成绩是数据。
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时长是数据。
家庭每月的水电费缴纳金额是数据。
探究新知
议一议
活动准备
2.20世纪90年代一家大型超市的管理人员在分析销售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啤酒与尿不湿经常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中。
(详细内容见教材p47页)
探究新知
议一议
活动准备
案例描述
案例名称
线上游戏的“道具捆绑销售”
游戏公司通过分析玩家购买数据,发现武器皮肤与表情动作的购买关联性,推出捆绑礼包和关联推荐,成功提升客单价与用户满意度。
知识链接
早期萌芽阶段(古代 - 17 世纪前):以简单数据记录为核心,依托刻痕、楔形文字、甲骨文等载体,印刷机发明推动数据批量传播。
近代数据发展阶段(17 世纪 - 20 世纪中叶):统计学萌芽,机械计算器、制表机等工具出现,工业革命与纸张普及带动数据体系化发展。
数据的发展历程
知识链接
现代数据发展阶段(20 世纪中叶 - 21 世纪初):电子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相继诞生,互联网普及催生数据爆炸式增长。
大数据时代阶段(21 世纪初至今):“大数据” 概念落地,分布式框架支撑海量数据处理,与 AI 深度融合,隐私安全治理受重视。
数据的发展历程
探究新知
看一看
活动实施
了解数据加工与分析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数据加工分析的价值,发明了很多数据加工工具。
古老的算筹 中国算盘 手摇机械计算机 电子计算器
探究新知
看一看
活动实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有了更为强大的计算工具——电子表格软件。它不但可以自动生成表格,还可以帮助我们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将结果用图形直观地表示出来。
基本运算、筛选、排序、分类汇总、函数运算、编程运算等。
探究新知
做中学
活动实施
通过帮助文件或上网查找资料,了解电子表格工作簿的基本构成,掌握数据计算分析和自动生成图表的方法。
单元格:
AI代表:
数据加工与分析一般包含需求分析、设计方案、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和分析,最后得出结果等一系列过程。
探究新知
做中学
活动实施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①需求分析
②设计方案
④录入数据
⑤加工分析
⑥结果演示
③数据采集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用电子表格软件加工和分析数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加工和分析数据,更好地认识自己,更理性地生活。
(详细内容见教材p50页)
1.需求分析。
人们每天都离不开消费,但要判断
哪些消费是理性的,哪些消费不合
理往往只能依靠主观经验。
探究新知
议一议
活动实施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哪些理性或不理性的消费行为,请列举具体事例,并说明理由。
盲目追求高档名牌消费品。
每个月制订消费开支预算计划。
尽量在学校食堂就餐或在家里做饭,减少点外卖和外出就餐次数。
为了凑满减活动,购买远超自身需求的零食、日用品。
理由:被满减优惠吸引,购买了过量的商品,可能导致部分商品过期或闲置,属于非必要消费。
探究新知
议一议
活动实施
其实,很多信息都隐藏在我们日常的每一笔消费中。通过对消费数据的分析,我们有可能对消费行为做出较为客观的判断。
交通
衣物
娱乐
零食
学习
知识链接
理性消费与不理性消费的区别
维度 理性消费 非理性消费
定义 基于实际需求、经过规划和判断的消费行为,注重性价比与长期价值,能合理分配资源 受情绪、冲动或盲目跟风驱动的消费行为,往往超出实际需求,易造成资源浪费
价值导向 实用、性价比、长期价值 面子、即时满足、短期刺激
结果影响 资源合理分配、习惯养成 不必要支出、资源浪费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2.设计方案。
如果要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行为,就要明确需要哪些数据,以及如何获得这些数据。
了解消费行为需要明确消费基础信息、消费者属性数据、消费行为数据和消费反馈数据。
可以从内部数据中提取销售 / 会员数据,收集线上用户行为数据和外部数据的第三方合作、问卷访谈、公开数据查询。
探究新知
议一议
活动实施
小组合作,列出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消费,如何进行分类。
大类
小类
文具
饮食
学习
衣物
书籍
特长培训
鞋子
3.数据采集。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偶然性事件可能会给数据分析带来一定影响。(详细内容见教材p51页)
探究新知
记一记
活动实施
他山之石
小明坚持将日常生活开支进行分类记录,通过分析消费数据,帮助自己养成理性消费的好习惯。
小明个人消费流水账
序号 日期 金额/元 说明 小类 大类
1 2021.9.1 10 购买笔记本 文具 学习
2 2021.9.2 24 购买教辅书籍 书籍 学习
3 2021.9.4 3 购买牛奶 饮料 饮食
4 2021.9.5 12 食堂用餐 正餐 饮食
5 2021.9.6 210 买运动鞋 鞋 衣物
6 2021.9.7 50 买电影票 电影 娱乐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4. 数据分析。
数据采集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详细内容见教材p51页)
(1)分析自己的数据。
分析个人各项消费比例
1.数据排序
2.按类别分类汇总
3.用图表表示
需求
方法
个人消费比例
衣物18%
学习14%
饮食61%
娱乐7%
结果
探究新知
做中学
活动实施
分析个人消费随时间的变化,并采用合适的图表展示。
日常小额消费(10-50元)与大额单项消费(210元)相结合,涵盖学习、饮食、衣物、娱乐等多个类别,消费分布相对均匀,无明显的时间聚集性,选择折线图能清晰显示消费的波动情况和峰值点。
探究新知
做中学
活动实施
(2)分析汇总数据。
我们把采集到的不同个体数据进行汇总,然后再进行分析,能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合并
探究新知
议一议
活动实施
例如,对个人消费与平均消费进行比较。
警示灯
消费数据属于个人隐私,在进行合并时,可使用代码来代替真实姓名。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也应采用合理的方法来保护隐私。
要求:个人消费与平均消费进行比较
1.计算数据平均值
2.与个人数据比较
3.使用柱状图表示
探究新知
做中学
活动实施
设计数据分析方案,完成数据分析并制作演示文稿。
你想研究的问题:
分析数据的方法:
中学生周末消费的类别及金额占比情况
数据整理:收集班级同学周末消费记录,按大类分类,统计各类别消费金额。
分析方法:用饼图可视化各类别消费金额占比。
结论应用:识别周末消费主要类别,为培养理性周末消费习惯提供参考。
知识链接
分类汇总:按类别对数据分组统计,明确
各维度的数量或金额分布。
图表可视化:用饼图、折线图等工具直观
呈现数据,快速识别比例、趋势等特征。
对比分析:对比不同群体或时间的数据差异,挖掘潜在规律。
趋势分析:跟踪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识别增长、下降等发展态势。
分析数据的方法
探究新知
说一说
1.分小组介绍数据分析研究成果。
2.想一想,数据分析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交流评价
数据采集:扩大样本范围,细化采集维度,提升数据代表性与精准度。
分析方法:引入更系统的统计方法,尝试可视化工具,增强分析的深度与直观性。
成果呈现:优化文稿结构,简化专业术语。
探究新知
写一写
拓展提升
我还想完成以下任务:
通过数据分析家庭收支情况。
收集数据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
了解电子表格工具还有哪些有用的功能。
了解电子表格工具的函数计算和数据透视表功能。
知识拓展
大数据
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如:一年之中,我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停留多长时间等。但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人们能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人流分布、消费习惯、出行习惯等,可为商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提供可靠的支持。
知识拓展
大数据
知识拓展
思考:数据与大数据有哪些不一致的?
对比维度 数据 大数据
规模 可大可小,常规工具可处理 规模极大,需专业技术处理
应用场景 个人消费管理、小型企业运营等 互联网推荐、医疗大数据分析等
价值密度 价值相对直观,易提取 价值密度低,需深度挖掘关联规律
数据结构 以结构化数据为主 包含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复杂
核心价值 反映个体 / 局部特征,支持常规决策 挖掘海量数据中的潜在关联,支持宏观趋势预测、智能决策
知识拓展
思考:大数据常应用在哪些领域?
城市管理:优化交通流量、规划公共设施布局、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医疗健康:辅助疾病诊断、预测疫情传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零售电商:用户行为分析与商品推荐、库存管理与供应链优化。
金融行业:风险评估与信贷决策、用户画像与精准营销。
教育领域: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教学效果评估与资源优化。
制造业:生产流程优化、设备故障预测、产品质量管控。
社交媒体与娱乐:内容推荐、用户偏好分析、舆情监测。
课堂练习
根据个人消费数据分析,简单介绍电子表格软件在数据加工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1.数据管理:结构化存储消费流水账,实现长期记录与便捷查询。
2.计算分析:通过分类汇总、函数运算,量化分析消费结构。
3.可视化呈现:用饼图、折线图直观展示
消费类别占比、时间变化趋势。
4.决策支持:基于分析结果制定消费策略,
助力理性消费。
课堂总结
1
了解数据的含义
数据的加工与分析
2
了解数据加工与分析
3
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加工分析
4
完成方案反思与改进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和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数据的加工与分析
1.完成活动准备
2.进行活动实施
3.完成交流评价
4.学习拓展提升
课后作业
1、采集家庭一周收支数据(收入来源、金额、支出项目、金额),分析收支构成并撰写300字的优化建议的分析报告。
38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